衡水中學因為超高的錄取率,一直都是萬千高中生嚮往的超級中學。
衡中的數據固然亮眼,但它把全省尖子生聚集一處來塑造自己名校光環的做法,也飽受詬病。
與之不同的是,越來越難出清華北大的縣城高中,如果成績斐然,則會更加引人關注!
考生人數第一大省的河南,就有這樣一所縣城牛校,確實為「寒門」學子實現夢想打造出一截堅固的階梯,它,就是鄲城一高。
2019年:43名
2018年:37名
2017年:30名
2016年:44名
2015年:34名
2014年:25名
2013年:26名
2012年:23名
2011年:6名
2010年:2名
你知道上面的數字是什麼嗎?是鄲城一高歷年被清華北大錄取的人數,這個被媒體稱為「高考神校」的學校,成為河南眾多高中異軍突起的一所。
18年前,鄲城是全河南省為數不多的、周口市唯一一個不通高速的縣城,卻是河南人口最多的縣城之一。從任何一個角度說,鄲城在地理位置及人文方面,都不算出彩。但就是這樣一個傳統的農業縣,崛起了全河南最厲害的高中,因此備受關注!
2019年,鄲城一高以超高的一本上線率,位居河南省第一!
它的輝煌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在鄲城一高上學是種什麼體驗?你想進入其中接受歷練嗎?
也許看完這篇文章,答案自然便會浮現。
凌晨5:30
節省每一秒時間迅速洗漱
每天早晨5點30分,鄲城一高是這座縣城最早甦醒的地方。
簡陋、擁擠的宿舍裡,學生們陸續從床鋪上爬起來,到水房洗漱。
為了節省每一秒的時間,他們會把牙具和毛巾塞在水龍頭上方的防護網,或者放在窗臺上,如同巨大的蜂巢,每隻訓練有素的「蜜蜂」忙碌進出,互相不打擾,更不會發生碰撞。
日復一日的重複動作,讓每個人都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從數百套長相雷同的牙具、毛巾中找到自己的,並佔據最佳的位置,用最短的時間刷牙、洗臉。在偌大的校園裡,幾千人同時洗漱,卻幾乎不用排隊,也聽不到嘈雜的聲音。
5:45
學生開始進班早讀
凌晨5點45分,鄲城縣城一片安靜,大部分人還在睡夢中。
新華路中段卻已經熱鬧起來,蹬著三輪車賣肉夾饃、雞蛋灌餅、豆漿的小販從縣城各個角落往鄲城一高附近聚集。他們的到來,昭示著這所中學新的一天開始了。
每天早上,三個年級會輪流跑早操,不需要早操的年級,會在5:45進入教室,開始早讀。跑操的班級,大概6:00結束,進班早讀。
學生在琅琅書聲中,逐漸開始投入新一天的戰鬥。
7:30
每個教室都坐得滿滿當當
早讀結束後,學生們或去食堂吃飯,或買個雞蛋灌餅、饃夾菜,邊走邊吃。
每天的學習中,學生們都有自己的固定軌跡,每個人都是直奔目的地,行色匆匆,絲毫聽不見追逐打鬧和說笑的聲音。
7:30,教學樓,每個教室都坐得滿滿當當,課桌和人中間,「一根針插進去感覺都很困難」。
第一排的學生,課桌緊貼著講臺,前門邊的男生一伸腿,腳都能感受到教室外吹來的風。
最後一排的學生背都貼著牆,坐在門邊的同學,「半個屁股」露在教室外面,只微微側身,就能直接跨出教室。
9:00
高考前每兩天一輪摸底考
9點,第二節課正在進行中。
教室裡,老師用擴音器正在上課。站在教學樓外,帶著豫東口音的男中音,慷慨激昂的女高音,匯成一部雄壯的「交響樂」。
臨近高考了,學生們會在兩天一輪的摸底考試中度過。考捲髮下來,每個人都低著頭忙做題,教室裡「連掉一根針都可以聽到」。
為了方便考試,課本和練習題都堆在教室外的地上,形成了一座座小山。對於每一個參加高考的人來說,這些題目就是他們要面對的「海洋」,想要到達彼岸的大學,必須勇敢遊過去。
13:00
校內外安靜午睡
鄲城一高門口,熱鬧與寧靜像被定了時,非常規律。
雖然不是封閉式管理,但鄲城一高有個鐵打的規定:下午13:00~14:00午休,住校生不能在校園裡走動,走讀生回家休息。
下午13點,午飯時的熱鬧勁兒沒了,鄲城一高又安靜下來,有同學在教室裡靜靜地看書,有些趴在桌子上枕著複習資料午睡,有些則「奢侈」地回到宿舍,躺在床上補個小覺。
14:00
學生們對「朝聖者」熟視無睹
從2012年開始,因為培養出高考狀元、名列前茅的高考錄取率,鄲城一高聲名鵲起,一時間,縣城擁來了四面八方的高考失意者及朝聖者。這裡和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一樣,被稱為「高考工廠」。
截至目前,這裡已經接待了來自安徽、山東、江蘇、湖北、湖南、寧夏、河北等地的無數所學校數千名參觀者,還有安徽的學校直接帶著尖子生來鄲城一高沾靈氣。
對於走廊裡的來訪者,就連「半個屁股」坐在教室門外的學生,也目不斜視。因為,他們已經對參觀者習以為常了。
鄲城一高作息時間
一張密密麻麻的時間表,鋪就了一條充滿希望和汗水的道路,通往理想。
鄲城一高作息時間&課外活動(僅供參考)
5:30 寢室亮燈起床
5:45 到班早讀
7:00 早讀結束 早飯(20~25分鐘)
7:20 早飯結束,進班後繼續讀書
7:40 各班宣誓
7:50~8:30 第一節課
8:40~9:20 第二節課
9:30~10:10 第三節課
10:10~10:30 大課間讀書,讀書期間全體起立,不允許學生外出
10:30~10:40 下課
10:40~11:20 自習課
11:20~12:00 第四節課 午飯(20~25分鐘)
12:20~13:50 午休(班內,不允許回寢)
13:50~14:10 午休下課
14:10~14:50 第五節課
15:00~15:40 第六節課
15:50~16:30 第七節課
16:40~17:30 自習課 晚飯(20~25分鐘)
17:50 進班自習
18:10~19:00 第一節晚自習
19:10~20:00 第二節晚自習
20:10~21:00 第三節晚自習
21:10~22:00 第四節晚自習 普通班放學
22:00~22:20 重點班晚自習 放學
從早上五點半一直到晚上十點。
每天吃飯時間早午晚各不到半小時。
上廁所要排隊,甚至擁堵到下課十分鐘也只是夠你從廁所門口排到廁位的時間。
早操,課間操,每天兩次,將近一萬人在一個不到四百米柏油操場,從集合到軍訓式的跑操結束回到班級,整個過程也就30分鐘。
沒錯,這所學校的時間是以分鐘為計量單位的。
鄲城一高:滿載希望的跳板
媒體曾這樣描述毛坦廠中學所在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毛坦廠鎮:
這是一座偏僻的單一產業城鎮,出產的都是應試機器,就像其他一些專門生產襪子和聖誕飾品的中國鄉鎮一樣心無旁騖。
對於「高考工廠」,圍城之外的人對此評價基本上都持批判態度。
現在有些人指責此類「超級高中」打破了高中教育的平衡。但其實所謂平衡,不過一種利益格局。原來由鄭汴洛(指河南省的鄭州、開封、洛陽三座城市)這些城市把持的北大、清華入門磚,現在被鄲城一高奪走了一些。
人民日報曾經刊發了一篇有關鄲城一高的報導,叫《鄲城農家娃,上大學的多》,這篇文章給出的數據是:這個縣每年考上大學的孩子中,農村學生佔60%以上。
另外一串數據更驚人:
鄲城縣每年高考的學生達12000人,這是什麼概念?20年前,參加高考的全縣考生不過2000人而已。而20年過去,一年的高考生竟然增加了10000個!
除了一部分外地生源外,毫無疑問,鄲城普通人家孩子,上高中的更多了,上大學的更多了,上名校的也更多了。
鄲城一高崛起的秘密:吃苦
央視紀錄片《高考》中,班主任在考前動員時,是這樣說的:
沒有任何資源的孩子要想改變命運,只能通過中高考。他們根本沒有別的選擇。
一位考上北大的學生說:鄲城一高崛起的秘密,就兩個字:吃苦。
在鄲城一高待了4年,加上復讀的一年,2016年畢業。復讀的那一年,各種規範練、限時練、模擬練、加強卷、仿真卷每天都有,都要抽時間去做,各種考試從不間斷。基本上高三一個月會有70多場考試,寫25張英語卷子,10多張理綜卷子,這都是很正常的量。在鄲城一高,生活就是刷題、刷題、再刷題。
一高有重點班、次重點班、普通班,我在次重點班。真的,當你覺得自己學習已經很努力的時候,總會發現別人學習比你更努力。
——網友@代號C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對應試教育的批判以及對素質教育的呼喚,讓一些高中放鬆了,而鄲城一高在這個時候就慢慢崛起了。
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人數年年攀升,鄲城人才輩出,不是偶然現象,按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中所說,它是他們所站立的「大地的力量」的表現。
所以,要學會換一種思維去看待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關係,而不是單純地陷入在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二分法中。
不妨重新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是小城孩子最後一個逆襲機會,他們只有用力抓住,才能改變命運。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高考即使不是唯一的路,也是最公平的那條。
沒有傘的孩子,只能選擇拼命奔跑,利用起當下抓得住的每一分鐘,多背一個單詞,多刷一道題,比同齡人用力百倍地奔跑,才能換得一張開啟未來人生的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