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濟南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市掃黑辦副主任孫德龍發布了濟南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整體工作進展情況。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打掉24個涉黑組織,其中,2020年新打掉9個涉黑組織,查封、凍結、扣押涉案資產15.5億元;全市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涉黑惡案件97件602人,其中涉黑案件11件121人,涉惡案件86件481人;全市法院組織集中宣判18次,一審審結涉黑涉惡案件82件,其中涉黑案件11件,依法對595名被告人判處刑罰,判處罰金累計1.54億元,有力震懾了犯罪。經過兩年多的專項鬥爭,全市社會治安環境明顯改善,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濟南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市掃黑辦副主任孫德龍
一是強化擔當作為,堅決落實政治責任。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主要負責同志先後對掃黑除惡作出指示批示40餘次,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定期研究掃黑除惡工作,把握確定方向,形成全市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為第一責任人、「四級書記抓掃黑」的強力推進態勢。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先後召開13次全體會議,對專項鬥爭不同階段的重點任務分別進行動員部署,有力推動措施落實。市委政法委、市掃黑辦牽頭,統籌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不斷向縱深發展。
二是打好三場硬仗,依法嚴懲黑惡犯罪。一是堅持打好整體戰。堅持廣泛發動群眾,凝心聚力打好掃黑除惡人民戰爭,研發掃黑除惡網上舉報平臺,設立群眾舉報接訪窗口,全面排查各類涉黑涉惡線索。二是依法打好協同戰。全市上下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堅持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全力確保各項工作抓緊抓實抓細。緊盯「六清」任務目標,鞏固十大重點行業領域專項行動成果,堅持依法辦案、不枉不縱,嚴把案件「質量關」,嚴守工作「進度表」,掃黑除惡各項工作始終在法治軌道運行。三是精準打好攻堅戰。聚焦涉黑涉惡問題突出的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深挖細查、摸清底數、精準打擊。堅持重拳出擊,打掉了胡德華、鍾利國、劉惠明、李鯤鵬、龐允盟等20餘個涉黑組織。堅持依法快審快判,我市辦理的多起涉黑涉惡案件被省法院、省檢察院評為典型案例。
三是強化綜合整治,形成齊抓共管格局。一是堅持綜合施策。堅持把專項鬥爭與「雪亮工程」建設、網格化服務管理、綜治中心建設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夯實基層治理基礎,強化源頭治理,營造濃厚宣傳氛圍,防止出現「邊打擊、邊滋生」現象。二是深入開展重點行業領域整治。2018年在全省率先開展十大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集中行動,在此基礎上,2020年5月制定《關於深入開展十大重點行業領域掃黑除惡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針對金融放貸、建築工程、礦產資源、交通物流等重點行業領域的涉黑涉惡問題,發動新一輪攻勢,集中開展排查整治,累計摸排線索715條,立案98件。三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堅持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作為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的關鍵之舉,集中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從嚴加強村幹部管理監督,大力調整優化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持續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四是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完善長效機制。一是健全工作體系。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市區兩級政法委書記任掃黑辦主任,各級各有關部門抽調精幹力量組建專班,細化措施、明確責任,全力推動各項工作一抓到底、高效運行。二是加強督導督辦。落實領導包掛縣區制度,市領導帶隊到縣區調研督導掃黑除惡,及時發現解決瓶頸問題。派出市委掃黑除惡督導組,先後開展五輪督導,對全市區縣和十大重點行業領域監管單位實現督導全覆蓋,有效壓實各級主體責任。三是完善工作保障。各級黨委政府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在財力、人力、物力上給予充分保障,市委政法委會同市財政局專門設立「涉黑涉惡重特大案件獎勵資金」200萬,激勵先進,保障辦案。各級組織部門注重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發現培養出彩型幹部、出彩型團隊,樹立正面典型,營造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今年是為期三年的專項鬥爭收官之年,我們堅持收官不收兵,保持打贏收官戰決心不變、深挖徹查標準不降、重點行業領域整治力度不減、爭先進位幹勁不松,繼續窮追猛打潛藏蟄伏、「變色變異」、漂白身份、變換「馬甲」的「老牌」黑惡勢力,以「六清」行動為抓手,下重手、出重拳,全面撒網、徹底深挖,毫不手軟、依法嚴打,切實打出聲威、打出實效,全方位推動掃黑除惡不斷向縱深推進,堅決打贏專項鬥爭收官決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