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效能發育概述——眼球運動

2021-01-08 視光師壹嵐

本文內容,來自Optometric Management of Learning Related Vision Problems 2nd Edition

Mitchell Scheiman OD (Author), Michael W. Rouse OD MS FAAO (Author)

譯者:量子云圖翻譯組

▲ 來源 | www.aoa.org

Oculomotor眼球運動

A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oculomotor system usually assesses three types of eye movements: fixation, pursuits, and saccades. Eye movements are essential for effective visual processing.24 For example, the saccadic system shifts the fovea to an area of interest so that detailed information can be processed. Another example of the importance of eye movements for visual processing is reading, in which the individual will make a series of small saccades and short fixation pauses. Investigation of the dynamics of oculomotor skills (e.g., latency) has focused on the infant, and less research has been done to evaluate preschool and school-age children. Investigation of oculomotor skills in school-age children has centered on eye-movement patterns during reading.

眼球運動系統的臨床評估,通常涉及三種眼球運動:注視、追蹤和掃視。眼球運動是有效的視覺處理的基礎。[24]例如,掃視系統將中央凹移到感興趣的區域,以便處理詳細的信息。眼球運動對視覺處理重要性的另一個例子是閱讀,在閱讀時,個體會做一系列的小掃視和短暫的注視暫停。對眼球運動的動力學(如潛伏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嬰兒身上,對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的評估研究較少。學齡兒童眼動技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閱讀過程中的眼動模式。

Fixations.The newborn's foveal immaturity and poor visual acuity indicate that fixations may be poorer during the first 2 to 3 months of life than during adulthood.25 The central retinal region is probably equally sensitive over a 5-degree area during the first 2 months of lifes3; as a result, a specific central site where fixation preference would be advantageous may not exist during this period. Direct evidence of this supposition is not available because of the uncertainty of measuring the Kappa angle early in life. Newborns, however, will steadily fixate on an object and infrequently shift fixation to another object. The tendency to fixate on new objects increase during the first 3 months of life.26

注視。新生兒的中心凹不成熟,並且視力低下,這表明在出生後的前2至3個月內,他們的注視能力比成年期差。[25]在出生後的頭2個月,視網膜中央區域在5度範圍內,可能同樣敏感[3];因此,在此期間不存在注視偏好優先的特定中心部位。由於在生命早期,Kappa角測量的不確定性,因此無法獲得這種假設的直接證據。然而,新生兒會穩定地注視一個物體,很少會將注視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在出生後的前3個月,對新物體的注視傾向增加。[26]

Pursuit Eye Movements.Pursuit eye movements enable continuous clear vision of moving objects within a stable visual environment.27 These eye movements would appear to be susceptible to postnatal fove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duction in visual acuity.27 This may account for the finding that infants under 8 weeks of age do not show smooth pursuit eye movements when tracking pendular target motion at varying velocities.27,28 Instead, tracking responses consist of saccades, which act to allow the eye to catch up to the moving target. At 2 to 3 months of age, the infant is capable of generating a smooth pursuit eye movement to track a moving target. The eye movements, however, are still not adult-like, and fixation tends to lag behind the target.27,28 There is evidence that pursuit eye movements continue to improve during childhood.29-32 For example, children tend to wait longer than adults to change direction when tracking a target with a predictable path.24,30

追隨。追隨眼球運動,讓我們能夠在穩定的視覺環境中,連續清晰地看到運動中的物體。[27]這些眼球運動,似乎容易受到出生後中心凹發育水平和相應的視力下降的影響。[27]這可能解釋了以下發現:8周以下的嬰兒,觀察以不同速度擺動的目標時,並沒有表現出平滑的追隨眼球運動。[27],[28]相反,追蹤反應包含掃視,掃視的作用是讓眼睛趕上運動的目標。在2到3個月大的時候,嬰兒能夠產生一個平滑的眼球追隨運動,追蹤移動中的目標。然而,他們的眼球運動,仍然不同於成年人,注視往往落後於目標。[27],[28]有證據表明,在兒童時期,追隨運動繼續得到改善。[29]-[32]例如,當跟蹤具體可預測路徑的目標時,兒童傾向於比成年人等待更長的時間,才能改變視線方向。[24],[30]

▲來源 | www.slideshare.net

眼球運動的發育:從出生開始持續發育:前庭眼反射,視動性眼顫;從出生開始持續發育:掃視;從出生後6-8個月開始吃席發育:追隨;從出生後3個月開始持續發育:聚散、調節、雙眼視。

Saccadic Eye Movements.Saccadic eye movements are rapid shifts in fixation from one part of the visual field to another in order to place a new image on the fovea. These eye movements are easily observed in newborns but tend to be infrequent. During the first 3 months of life, the frequency of changing fixation to new visual objects increases.26 Accurate saccades depend on coordinating the locus of retinal stimulation with a neuromotor command.33 That is, a peripheral target at 10 degrees should result in a saccade of approximately the same amount. At 1 to 2 months of life, the infant has difficulty generating an accurate saccade: he or she will change fixation to a new target with a series of small saccades that rarely exceed 50% of the target distance.26,34 The saccades are in the right direction but are grossly hypometric. There is a systematic improvement during infancy, with a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saccades needed to reach the target and an increase in the amplitude of the primary saccade.34 By 7 months of age, the hypometric responses are reduced, but accuracy is still not adult-like.34

掃視。掃視眼球運動,是為了在中央凹上放置新的圖像,而將注視從視野的一部分,迅速轉移到另一部分。這些眼動在新生兒中很容易觀察到,但往往不常見。在生命的前3個月,改變注視到新視覺對象的頻率增加。[26]精確的掃視,取決於將視網膜刺激的位置,與神經運動命令協調一致。[33]也就是說,在周邊10度的目標,應該產生大致相同數量的掃視。嬰兒在1到2個月大時,很難產生準確的掃視:他或她將使用一系列很少超過目標距離50%的小掃視,將注視點調整到新的目標上。[26],[34]掃視的方向是正確的,但通常幅度較小。嬰兒期有一個系統性的改善,達到目標所需的掃視次數減少,原發性掃視幅度增加。[34]到7個月大時,小幅度的掃視反應降低,但準確度仍低於成人。

參考文獻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微課筆記】第136期:盛夏-眼球運動
    在這期關於眼球運動的微課中,將與大家分享以下三方面的內容:1、眼球運動的基本概念2、眼球運動的檢查與評估
  • 探秘寶寶五大感官發育的奇妙之旅:視覺,發育過程是場「持久戰」
    在《探秘寶寶五大感官發育的奇妙之旅》系列文章的第二篇,若蘭媽咪要為大家分享的是寶寶的「視覺」發育的特徵和爸爸媽媽應該怎麼做,才能最好的促進寶寶的視覺發育。藝術大師達文西說過:「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意思是說眼睛是可以表達思想感情的。
  • 0-3歲是寶寶眼睛最佳發育期;視覺發育不好,直接影響未來的學能
    ,閱讀時頭暈、眼花,理解能力差,不能長時間閱讀,導致不愛學習;46%的兒童有雙眼調焦問題,孩子會出現抄寫板書時常常出錯,而被老師和家長認為是粗心大意;65%的兒童有眼球運動問題,有這一類型缺陷的孩子往往表現為閱讀時經常掉字、重讀,閱讀速度慢,注意力難以集中;另外,大約60%的兒童有視覺理解
  • 眼球運動
    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和展神經共同支配眼外肌群,管理眼球運動,合稱眼球運動神經。
  • 寶寶視覺發育黃金期,家長可以這樣做
    但是,寶寶每天都會用眼,也需要學習如何看、如何看得更好,那麼家長可以做什麼來促進寶寶的視覺發育呢?二、4~8個月這個階段,寶寶的眼球運動以及眼-身體協調技能開始發育,雙眼可以同時聚焦。在6~12月齡的時候,建議帶寶寶在兒保做人生第一次視力篩查,如無異常在3歲時候再到眼科進行系統全面的眼科檢查。這個時期寶寶開始會翻身,以及學著用自己的小手小腳了,坐著的時候,會注意自己的手、食物以及奶瓶了。
  • 訓練寶寶視覺發育的黑白卡有用嗎?怎麼使用?各位家長了解嗎?
    黑白卡是根據寶寶0-6個月視覺能力發展規律製作的,選取對比強烈的黑白兩色,激發寶寶視覺發育。如果爸爸媽媽每天抽空對寶寶進行黑白卡的練習,不光能夠持續刺激寶寶的視覺神經,鍛鍊寶寶雙眼聚焦和追視功能,還能夠培養寶寶的好奇心和觀察力,促使寶寶腦部更早發育,變得更聰明。
  • 兒童視力發育過程
    兒童視力發育過程圖片新生兒眼球發育沒有發育完善,眼球前後徑較短,垂直徑較長,眼球呈扁圓形,而且嬰兒眼睛晶狀體的屈光力較大,新生兒的眼睛是遠視。這是正常的生理性遠視。1-2月齡視力:0.02,雙眼固視嬰兒開始有雙眼固視(將視覺固定在同一物體上的能力)和共同的運動,開始追視在一定範圍內水平移動的物體,但由於注視能力的不完善,有時嬰兒仍然無法將眼睛保持在一個焦點上,而是四處游離。
  • 眼睛需要刺激才能發育
    其主要差異是人類發育成熟階段較長,有的感受器在初生時其組織結構尚未發育完善,一切反射都處於一種隱蔽狀態。嬰兒出生後除了不能站立,行走之外,甚至也沒有根據重力判斷自身部位的能力。其視力初生時很低,只有光感,黃斑部還沒有發育,所以其眼球運動暫時與視覺無關。但是發育正常的嬰兒,這些情況迅速地走向完備。我們可以設想這架雙眼視覺機器在初生時一切零件、線路均已基本齊備,但生後需要的是接通和精細調整。
  • 眼球運動檢查在阿爾茨海默病診斷的研究進展 | 《眼科學報》雜誌文章精選
    1.1 掃視掃視運動(saccade) 是一種眼球快速從一個注視點向另一個注視點移動的運動,根據誘發掃視的不同原因,又分為自發性掃視和反射性掃視2 種類型。掃視運動有助於視網膜上視覺敏感度和色覺敏感度均最高的黃斑區域快速捕捉目標,與大腦的注意力機制密切相關,也是對認知功能障礙篩查最敏感的眼球運動指標之一[21]。
  • 淺談自閉症兒童的視覺問題
    但是我認為自閉症兒童確實在人臉視覺識別上有一定的缺陷。第二點就是自閉症兒童的視覺追蹤能力弱,你會發現孩子的左右眼球上下活動不靈活。用老話來講,眼動活,人的頭腦就靈活,但是你會發現自閉症兒童眼球的活動能力並不是那樣靈活,他不是移動眼球,而是向一側移動頭。那麼如果我們做特定測試的時候,會發現他都是頭在動,而不是眼睛在動,這也是自閉症兒童存在的一個視覺上的問題。
  • 孕媽必知乾貨 ▎胎兒、新生兒眼球發育
    眼及視力發育:在母親懷孕第四周,胎兒的視覺就已形成。此時,胎兒的眼睛很小(比針頭還要小),而且被一層皮層包覆著。 ☞ 第一個月:胎兒的腦部、眼睛、嘴巴、內耳、消化系統、手、腳逐漸開始發育,心臟亦開始跳動。此時胎兒長約半釐米。
  • 嬰兒視力發育
    這是因為他們的眼球發育尚不健全,眼的構造和視神經還不是很成熟。同時,新生兒大腦發育得還不完善,沒有能力對進入他們眼睛的信息進行處理。所以,他們眼睛中的世界模糊而混沌。隨著寶寶的眼球、視神經和大腦的不斷發育,他們看到的景物會越來越清楚,視野也會不斷擴大,在出生6-8個月後,寶寶眼中的世界,就基本和成人一樣了。
  • 「鉑林科普」眼球發育規律和近視、遠視的關係
    說到眼球發育規律 我們先了解眼球解剖圖 (如下圖所示) 兒童眼球發育規律
  • 【愛眼課堂】寶寶眼睛的發育過程及檢查方法
    寶寶視力發育過程 * 出生後第一天——眼睛常閉合,有時一睜一閉,最初幾天眼球運動沒有目的,數天後開始注視燈光 * 6—7歲——進入成年人視覺狀態。 * 8歲——各種眼部反射已經很穩固,視力發育基本結束。 寶寶的特殊現象 現象11歲以內的寶寶,眼球還未發育成熟,眼球直徑短,處於遠視狀態。
  • 在三維空間內控制雙眼眼球運動的新神經元群被發現
    隨著每一次的變化,左眼球和右眼球都會發生旋轉。雙眼眼球一般是向同一方向旋轉的,但是旋轉的角度大部分情況下是不同的。這些不均等的眼球運動被稱為分離性眼跳。分離性眼跳與其他兩種眼球運動不同:一種稱為共軛眼跳,是指眼睛的同步旋轉;另一種稱為對稱性轉斜眼球運動,在這種眼球運動中,眼睛是以相等但相反的方向旋轉的。目前,分離性眼跳的基本機制我們尚不清楚。
  • 用錯黑白卡,小心影響孩子視覺發育!這3個正確方法,趕緊轉發給身邊人!
    河南濮陽醫學院魯玉霞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對視覺發育低於普通新生兒的早產兒而言,視覺刺激十分必要。嬰兒時期腦組織處於快速發育階段,大腦結構及功能均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和再造能力,有效的環境刺激及功能訓練有利於大腦功能髓鞘化,促進腦神經工程成熟。
  • 學會這5個正確方法,刺激寶寶視覺發育!
    黑白卡主要是通過視覺刺激,幫助寶寶視覺和大腦發育。以下是寶寶12個月的視覺發育變化圖。通過圖片我們可以知道,寶寶的視覺發育在一歲後才能達到和成人一樣的水平。通過親密的親子互動或黑白卡指認都可以促進孩子的視覺發育。黑白卡通過視覺刺激,促進寶寶神經突觸的形成,提升大腦發育。黑白卡是根據寶寶0-6個月視覺能力發展的規律,精心選取了黑白相間、對比強烈、輪廓鮮明、圖形相對簡單黑白圖片。
  • 嬰幼兒的感知覺發育
    嬰幼兒感知覺發育: 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等,與社會交往以及反應適應能力息息相關。1.視覺: 剛出生的嬰兒:新生兒無法辨認彩色,因其視椎細胞尚未發育,只是對黑、白、灰顏色較敏感,這也就是為什麼剛出生的嬰兒會用黑白卡訓練視覺;2個月時
  • 怎樣判斷孩子是否運動發育落後?
    怎樣判斷孩子是否運動發育落後? 家長該從哪裡能看出孩子運動發育落後的跡象呢?肌張力異常 孩子身體發軟、肌肉鬆軟、吸奶無力、自發運動明顯減少,或者身體發硬、姿勢固定(如角弓反張、蛙位、倒U字形姿勢等)。感覺寶寶的手腳抵抗,較難活動寶寶的手腳。
  • 詳解眼球結構
    我們再看一個眼球的側面和正面的對照圖片。1.角膜--鏡頭  角膜是光線進入眼球的第一道關口。其屈光力為42D左右,佔眼球表面積的1/6,直徑為11.5毫米,中央厚0.6毫米,旁邊厚1毫米。視錐細胞主要負責明視覺和色覺,視杆細胞主要負責暗視覺。脈絡膜-照相機的暗箱。主要由血管組成,因此還兼有營養眼球的責任。眼球的發育--眼球的發育從小到大, 在3歲前為快相期,即由出生後的18毫米發育到21毫米;在15歲前為慢相期,眼球發展到23毫米左右,到青春期發展變慢,25歲以後基本穩定。  在醫生通過設備檢查眼底(視網膜)的時候,可以看到視乳頭、黃斑等結構,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