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蘇東坡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從他的詩詞、文章,到「東坡肉」、「東坡肘子」,這位上的「書房」下得「廚房」的人,再加上他對待感情十分專一,為人真誠質樸,可謂中國歷史上少見的「男神」級別的人物。
中國歷史上的文人多愛茶、香、琴一類的雅物,蘇軾也不例外。作為一個「惜香者」、「愛香者」,蘇軾一生與香為伴,無論是在朝為官還是被貶流放,皆一刻未曾離開過香。
不僅如此,蘇軾也是歷史上著名的和香高手,和對香有著深入理論研究的香論大家,他對和香的時節、香料、用具都非常講究。據大香師傅金亮老師所撰文章,蘇軾和其重要作品--「雪中春信」印香時的場景大概是這樣:
那是宋哲宗元五年(1090)春,人日(正月初七)的一個早晨,春節尚未過完的杭州下起了飄飄灑灑的小雪,蘇軾院中的梅花,在薄薄的銀紗下,花姿姣麗,暗香湧動。他便取出了當年御賜的玉碗,吩咐愛妾朝雲和侍女取梅花花心之雪放於其中,並叮囑取雪時要摒棄雜念,存感念天地和愛梅之心,不可傷及梅花。
那天正是蘇軾要完成「雪中春信」印香和香的日子,這場春雪,仿佛是上天送與他的一份禮物。待愛妾與侍女採雪歸來,碗中的雪部分已經融化,帶有花粉的雪水閃著淡而晶瑩的光澤,散發出幽幽梅香。他按順序把配好的香藥在和香盤鋪撒一層,用鬃刷彈上一層玉碗中「梅魂雪魄」的花露,再鋪一層香藥,彈上一層花露待到香藥基本潤透之後,開始和香。
和香完成後已是中午時分,蘇軾取和好的香粉做成篆香將其點燃,那氤氳的香氣,真好似萬株梅樹同時噴香。蘇軾自言道:百日窖藏後其香韻則會更加悠長。
在近千年後的今天,蘇軾和「雪中春信」印香的故事是否真正如此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透過這個唯美的故事,我們確實可以感受到蘇軾「愛香」、「惜香」的品質,和其精湛的和香技藝。
#水車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