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美三絕:雪、梅、詩

2020-12-11 小樓聽雨詩詞

冬美三絕——雪、梅、詩譚汝為「雪」的意象是冬之美的「點睛之筆」。古人說雪有四美:落地無聲,靜也;沾衣不染,潔也;高下平均,勻也;凍窗掩映,明也。從詩歌創作來看,描摹冬季景色最美的兩個意象就是「雪」與「梅」。宋代詩人盧梅坡《雪梅》:「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只有梅花沒雪花,精神氣質缺失。下雪了卻不吟詩,簡直俗不可耐。傍晚寫好了詩,剛好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爭相綻放,就像春天一樣豔麗多姿。——只有雪、梅、詩三者的交融,才能奏響寒冬交響樂……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後,精神上受到很大打擊和壓抑。這首詩就是他藉助歌詠隱居山水的漁翁,來寄託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懷,抒發政治上失意的苦悶和壓抑。全詩用簡單而細膩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幅寒江雪釣圖:千山萬徑都沒有人煙鳥跡,天地間只有孤獨的漁翁在江雪中垂釣。廣闊寂寥的背景空間,更加突出了獨釣的孤舟。詩人淡墨輕描,渲染出一個潔靜絕美的世界。(潭汝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出自唐代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夜雪》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這首五絕作於任江州司馬時。夜間忽覺被窩裡有點冷,繼而看見窗戶發亮,原來是下雪了;時時聽見竹子被壓折的聲音,方知雪下得很大。覺衾寒窗明,而知有雪,聞折竹之聲,而知雪重,寫來曲折有致,構思巧妙,別具一格。避開人們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寫的手法,全用側面烘託,從而生動傳神地寫出一場夜雪來。就景寫景,又景中寓情,委婉傳出詩人被貶後的寂寞冷清之狀和無限感慨。(潭汝為)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出自唐代杜甫的《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出自元代王冕的《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出自清代鄭燮的《山中雪後》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

出自宋代吳淑姬的《長相思令·煙霏霏》

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

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催。

編輯/章雪芳 審核/小樓聽雨校對/馮 曉

相關焦點

  •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學者解評】  古今不少人往往把雪、梅並寫。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顯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澤東《卜算子·詠梅》中,雪、梅都成了報春的使者、冬去春來的象徵。但在詩人的筆下,二者卻為爭春發生了「磨擦」,都認為各自佔盡了春色,裝點了春光,而且誰也不肯相讓。這種寫法,實在是新穎別致,出人意料,難怪詩人無法判個高低。
  • 梅雪爭春誰更勝一籌?此人一首詩評判高下,成為千古經典!
    自古以來,詩人就把梅、雪認為是冬去春來的象徵,紛紛寫下關於梅、雪的傳世名篇。如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就分別描寫了梅與雪的特點。那麼,問題來了。梅雪爭春誰更勝一籌呢?
  • 宋代詩人愛雪愛梅又愛詩,連名字都帶梅字,《雪梅》詩成經典名篇
    《雪梅》 [宋] 盧梅坡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日落之時寫了一首詩,正好天空又雪花漫天,此時梅花與雪花爭相輝映,就像一幅動人美妙的一幅畫,猶如春天一樣絢爛多姿,生機勃勃。賞析:詩人首句就說出梅花和冬雪是密不可分的,它們雖然各自綻放,但都是互相映襯,有雪有梅,有雪有詩,才堪稱完美。這兩句詩人把梅花,白雪和詩結合起來。三者融合相得益彰,富有詩情畫意。梅花在白雪中精神氣十足。
  • 賞詩: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當在冬天傍晚夕陽西下寫好了詩,剛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爭相綻放,像春天一樣豔麗多姿,生氣蓬勃。【淺賞】第一首詩前兩句寫梅雪爭春,要詩人評判。首句採用擬人手法寫梅花與雪花相互競爭,都認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認輸,這就將早春的梅花與雪花之美別出心裁、生動活潑地表現出來了。
  • 宋詩裡一首描寫梅花的詩,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一首宋詩裡描寫梅花的詩,寫得非常的唯美,那便是盧梅坡的《雪梅·其一》,這首詩也是寫得非常的棒。可能有一些人對於盧梅坡不是很熟悉,小編在這裡稍稍給大家普及一下,他是宋朝末年人,但是關於他的生卒年詳,以及他的生平,由於沒有什麼資料,所以也不是很清楚,不過他卻是以留下兩首描寫雪梅的詩,寫得無比的唯美。
  • 大雪時節 | 梅下尋詩,庭中看雪
    又到王維所說「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之時。 天大寒,漫天雪鬃呼嘯,落地盈尺, 早起,冰封的窗亮得耀目。嚴冬積雪覆蓋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 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有「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農諺。
  •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快來聽梁老師講古詩《雪梅》
    在這句詩當中,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呢?梅和雪在比誰更厲害,而且誰都不肯服輸。運用的就是擬人的修辭手法,一個「爭」還有「未肯降」,運用擬人化的表達使梅和雪的形象變得生動起來。 【騷人擱筆費評章】解釋:這可愁壞了文人墨客,難以評議二者的高下。
  •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盧梅坡:詩人的快樂很簡單
    尤其是下過雪以後,梅花和雪花相互映襯,成了冬天裡最靚的風景。兩種風流,一家製作。梅花和雪花都是大自然送給冬天的禮物。「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雪花和梅花總是同時出境,有心的詩人便將他們組了CP:梅雪。此後,梅雪便成了固定搭配。詩人寫梅花時一定有雪,寫雪總是不忘梅花。
  • 戀冬下雪了!詩中雪,雪中詩,美到極了!
    一反以往送別詩的纏綿悽婉,本詩以其真誠情誼,堅強信念,為灞橋柳色與渭城風雨塗上了另一種豪放健美的色彩。將軍發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正準備出發之際,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剎那間弓刀上落滿了雪花,蒼勁之美躍然紙上。
  • 最美不過一片雪:古詩詞裡,「雪」的8種別稱,真是美醉了!
    雪,一直是天使的象徵,是冬的精靈,她用輕歌曼舞的姿態,柔軟著這個世界。這幾天,洋洋灑灑的雪把大半個中國都變成了銀白的世界。天地一色,蒼蒼茫茫;詩詞中的雪,更是絕美;雪落成詩,詩情勝雪……在詩人的筆下,在詩詞中,雪,更是美得無與倫比;詩人更是調皮的,在詩詞中,雪不稱之為雪,而是用「更美」「更仙氣」的詞來形容。一起來看看,詩詞裡的「雪」都叫啥吧!
  •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
    雪、梅都成了報春的使者、冬去春來的象徵。梅花是報春花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象徵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別的花都是春天才開,它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
  •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寄內》試說途中景,方知別後心。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天色將晚,山路上行人稀少,只有孔仲平還在風雪迷濛中踽踽獨行。他剛剛被彈劾貶官,心情沮喪,奔赴在去惠州的路上,大雪封山,他的心中湧起了無限的惆悵。突然,他開始瘋狂地思念家鄉,思念親人。
  • 錦衣之下番外—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相映成趣才絕美
    古詩有云: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從詩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成,梅和雪相比,少了幾分雪的潔白之色,而雪和梅相比,卻少了幾分梅的芳香。所以,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完美的東西。雪,再美,也有不及梅的短處,梅再凌霜傲骨,芳香四溢,也有不及雪的缺點。但,梅和雪若是在同一空間裡,發揮各自的長處,便會成就相映成趣的絕美。而人,往往亦是如此。
  • 詩畫尋芳│「梅」好時光
    以梅為飛花令,每個人應該都能聯上幾句,如「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等等。梅花是詩中常客,早在《詩經》中就能尋找到梅的芳蹤,《小雅?四月》裡中說「山有嘉卉,侯慄侯梅。」西漢《西京雜記》記載,「漢初修上林苑,遠方各獻名果佳樹,有朱梅、胭脂梅」。到了南北朝,梅被大量栽培於居室附近,或成為梅園,自此「梅始以花聞天下」。
  • 經典雪詩,一次讀個夠
    馬致遠有《壽陽曲·江天暮雪》詞,描寫的是「瀟湘八景」之「江天暮雪」,其中有「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幾句描寫雪景。通過一個「飄」字,帶出了「梅花」、「柳絮」兩個虛擬的意象,拓展想像的審美空間,使詩境愈顯幽美。
  • 賞江南雪景,品應景美詩
    雪是冬天的精靈,嚴寒的冬日,雪總會給世間帶來輕靈與潔白,在古人筆下,雪是什麼樣呢?下面十二首詩詞,哪一句是你的最愛呢? 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 雖是一般,惟高一著。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 梅雪是冬天的主角,經常有人會爭論:梅花好還是雪花好。王旭用這首詩告訴大家:花開兩朵,兩朵俱美。
  • 冬:歲月素淡處,最淨風塵魂
    季節的流轉,總會在冷暖交替中給人帶來新的感悟,冬的純淨就是它的美。歲月素淡處,最淨風塵魂。一場大雪,封存一切,將一份深情,一份悽美,都化為柔情,藏在冰雪下。冬雪純潔,像愛的使者,飄逸又灑脫,玉樹瓊枝,帶著冰涼的美,素然淡雅,清新脫俗。
  • 關山月《十六字令·梅》畫作賞析
    關山月《十六字令·梅》1997年 95 cm×174 cm款識:十六字令三首:梅,少小結緣學培栽,丹青夢,筆耕時代催;梅,鐵骨凌霜傲雪開,天方亮,冬去響春雷;梅,盡掃百年辱國埃,花俏笑,香港慶歸回。一九九七年漠陽 關山月於珠江南岸。
  • 冬有一場雪,足以慰嚴寒
    那麼,前天晚上悄然而至的一場冬雪,若是借用大詩人的這首詩是不是可以這樣仿寫一下:好雪知時節,當冬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呢?因為,這場雪,確實是下在了「大雪」的第五天,來得太應節氣了。而且靜悄悄地下,不驚不擾,是夜,真是人在夢裡,夜在雪中。
  • 千杯雪酒浮梅影,萬盞梅茶品雪忠;連珠體詩十首,梅雪鍾情墨苑風
    天涯素雪藏梅影,海角冬梅作雪賓。夜雪紛紛梅抱暖,朝梅瑟瑟雪憐貧。無痕雪化梅花落,詠雪思梅有幾人。雪融暖日梅花落,梅隱寒山雪雨飛。繾綣人間梅雪撼,纏綿天上雪梅歸。紅塵真愛如梅雪,抱夢如初梅雪為。《連珠體七律·梅雪吟·其六》(中華新韻 五微)梅開爛漫雪揚灰,雪挽梅枝醉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