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

2020-12-20 騰訊網

一場雪,醉了整個季節。

在冬天,總盼望著那麼一場雪,飄飄灑灑,溫柔地拂過每一座山,每一條河,蕩滌世間的虛華與浮躁,洗去心靈的疲憊與塵埃,讓心靈在喧囂中歸於寧靜。這個願望強烈卻又近乎奢侈。在北京,下雪和生命中那些閃亮的剎那一樣,可遇而不可求。

古今不少詩人往往把雪、梅並寫。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顯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澤東《卜算子·詠梅》中就曾寫道:「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雪、梅都成了報春的使者、冬去春來的象徵。

梅花是報春花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象徵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別的花都是春天才開,它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

梅花品質和堅貞氣節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造了優秀的生活與文明。有人認為,梅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我們「龍的傳人」 的精神面貌。全國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

松,竹,梅花被稱為「歲寒三友」梅花培植起於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歷史。梅是花中壽星,我國不少地區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黃梅縣有株一千六百多歲的晉梅,至今還在歲歲作花。梅花鬥雪吐豔,凌寒留香,鐵骨冰心,高風亮節的形象,鼓勵著不自息,人們強堅韌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來。

古人多愛贊梅,不少名篇佳作膾炙人口

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詞人筆下的梅花,首先是梅花本身,不畏嚴寒,開放在堅冰懸崖,同時又不拘於梅花本身,全詩以梅言志,表達了一個共產黨人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戰勝一切困難的決心和信心。

卜算子·詠梅

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此詞以梅花自況,詠梅的悽苦以洩胸中抑鬱,感嘆人生的失意坎坷;贊梅的精神又表達了青春無悔的信念以及對自己愛國情操及高潔人格的自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墨梅

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詩人讚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此詩詩人借雪梅的爭春,告誡我們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正理。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個久在異鄉的人,忽然遇上來自故鄉的舊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強烈的鄉思,是急欲了解故鄉風物、人事的心情。

李清照

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梅是幸福吉祥物。古人認為,「梅具四德,初生為元,開花如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梅花綻開五瓣,象徵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有梅開五福之說。梅花又有「花中氣節最高堅」之稱,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象徵,有「國魂」的美譽。

白色的梅花如銀雕玉琢,亦如雪塑,冰肌玉骨,清白無瑕,脫俗無邪,令人望之肅然起敬。粉紅色的梅花則如情竇初開的少女,帶著一臉的羞澀,柔情似水,讓人不忍染指,只敢屏息遠觀。黃色的梅花,如淡掃蛾眉的美婦,腰身婀娜,搖曳生姿,美不勝收......

京城梅花爭豔報春消息

>頤和園「傲骨幽香」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頤和園諧趣園2月舉辦第四屆「傲骨幽香」兩梅迎春文化展,它們或花滿枝頭或含苞待放,為遊客送上新春祝福。所謂老梅花少牡丹,此次展出的盆景樹齡均在百年以上,有的整體為懸崖造型,有的樹枝呈龍爪狀,為遊人賞梅心境增添一分「滄海桑田」之感。

>鷲峰梅花綻放鬧新春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北京鷲峰國家森林公園國際梅園新年一派早春景象,數百株梅花蓓蕾滿枝,陸續開放。梅園是世界上首個集中展示國際梅花品種的植物園,目前已成功栽植了杏梅系、真梅系、櫻李梅系的數十種梅花,園內還集中展示我國梅花科學研究多年來取得的成果。

>暗香疏影紅螺寺百梅迎春

疏是枝條豔是花,春妝兒女競奢華。閒庭曲檻無餘雪,流水空山有落霞。梅花因如描似畫,清雅脫俗,韻致獨特已成為寒冬初春紅螺寺景區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寺內東花房內近五成玉琢雪塑的梅花已傲然綻放,芬芳襲人,這裡的梅花花形秀美多樣,花姿優美多態,花色豔麗多彩,為古寺帶來濃重的春的氣息。

>中山公園梅蘭迎春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為期一個月的中山公園梅花展期間將展出梅花、春蘭、春劍、蓮瓣蘭等蘭花名品100多種300餘盆。公園4000平方米的室外梅園區,更有30多種100多株梅花燦若明霞,其中不乏中山杏梅、骨裡紅、金錢綠萼等名貴的梅花品種。中山公園栽培梅花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紀30年代,蘭花栽培始於50年代,是北京地區較早栽培和舉辦梅蘭展覽的地方。

>北京植物園「梅伴梵音」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距今已有1300餘年的臥佛寺,因寺內臥佛造像遠近聞名。在臥佛寺的一些清冷角落中盛開的臘梅你有沒有留意?北京的冬天,是個枯燥和乏味的季節,所有的植物都被換上灰色,人們也因為冷而變得懶洋洋,而臘梅卻深深眷戀著冬天,伴著雪的柔情,巧笑嫣然,伴著臥佛寺的梵音與佛香,你可願為這點點臘梅駐足凝望?

相關焦點

  •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快來聽梁老師講古詩《雪梅》
    這裡指評議梅與雪的高下。遜:不及,比不上。梅和雪在比誰更厲害,而且誰都不肯服輸。運用的就是擬人的修辭手法,一個「爭」還有「未肯降」,運用擬人化的表達使梅和雪的形象變得生動起來。 【騷人擱筆費評章】解釋:這可愁壞了文人墨客,難以評議二者的高下。
  •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學者解評】  古今不少人往往把雪、梅並寫。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顯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澤東《卜算子·詠梅》中,雪、梅都成了報春的使者、冬去春來的象徵。但在詩人的筆下,二者卻為爭春發生了「磨擦」,都認為各自佔盡了春色,裝點了春光,而且誰也不肯相讓。這種寫法,實在是新穎別致,出人意料,難怪詩人無法判個高低。
  • 詩詞鑑賞-雪卻輸梅一段香,十首白梅詩詞,素雅高潔,不畏寒霜!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自古至今,文人墨客對白梅花極盡讚美,我們一起來品讀十首白梅詩詞,素雅高潔,不畏寒霜!題白梅-其二元-胡奎雪壓南枝凍未消,山禽和夢立寒梢。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白梅清-吳希鄂斑斑殘雪齧苔根,寒透羅幃第幾層。最是不勝清怨處,玉人和月立黃昏。
  • 賞詩: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擱,放下,《後村千家詩》作「閣 」。5、評章:評議文章,這裡指評議梅與雪的高下。6、遜:差,不如。7、一段香:一片香。8、日暮:指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傍晚。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其二只有梅花沒有雪花的話,看起來沒有什麼精神氣質。如果下雪了卻沒有詩文相合,也會非常的俗氣。當在冬天傍晚夕陽西下寫好了詩,剛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爭相綻放,像春天一樣豔麗多姿,生氣蓬勃。
  • 宋詩裡一首描寫梅花的詩,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雪梅·其一》宋代:盧梅坡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的這首詩,除了寫得非常的唯美之外,那麼也是非常的直白,朗朗上口,很好理解,一讀就能夠明白這其中的意思,那麼它大致的意思是說,梅花和雪花都認為自己佔盡了春色,誰也不敢服輸,無論是誰也難以寫文章去評判誰好誰不好,如果真要論起來,梅花要比雪在白色上要遜色三分,雪卻是要輸在香氣上,梅花有香味。
  • 錦衣之下番外—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相映成趣才絕美
    古詩有云: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從詩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成,梅和雪相比,少了幾分雪的潔白之色,而雪和梅相比,卻少了幾分梅的芳香。所以,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完美的東西。雪,再美,也有不及梅的短處,梅再凌霜傲骨,芳香四溢,也有不及雪的缺點。但,梅和雪若是在同一空間裡,發揮各自的長處,便會成就相映成趣的絕美。而人,往往亦是如此。
  • 「詩詞天地」二十首經典的梅花詩,感受梅的傲骨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雪梅宋·盧梅坡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 這10處賞梅秘境,美翻天!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梅雪爭春誰更勝一籌?此人一首詩評判高下,成為千古經典!
    自古以來,詩人就把梅、雪認為是冬去春來的象徵,紛紛寫下關於梅、雪的傳世名篇。如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就分別描寫了梅與雪的特點。那麼,問題來了。梅雪爭春誰更勝一籌呢?
  • 宋代詩人愛雪愛梅又愛詩,連名字都帶梅字,《雪梅》詩成經典名篇
    《雪梅》 [宋] 盧梅坡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賞析:詩人首句就說出梅花和冬雪是密不可分的,它們雖然各自綻放,但都是互相映襯,有雪有梅,有雪有詩,才堪稱完美。這兩句詩人把梅花,白雪和詩結合起來。三者融合相得益彰,富有詩情畫意。梅花在白雪中精神氣十足。
  • 冬美三絕:雪、梅、詩
    冬美三絕——雪、梅、詩譚汝為「雪」的意象是冬之美的「點睛之筆」。古人說雪有四美:落地無聲,靜也;沾衣不染,潔也;高下平均,勻也;凍窗掩映,明也。從詩歌創作來看,描摹冬季景色最美的兩個意象就是「雪」與「梅」。
  •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盧梅坡:詩人的快樂很簡單
    尤其是下過雪以後,梅花和雪花相互映襯,成了冬天裡最靚的風景。兩種風流,一家製作。梅花和雪花都是大自然送給冬天的禮物。「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雪花和梅花總是同時出境,有心的詩人便將他們組了CP:梅雪。此後,梅雪便成了固定搭配。詩人寫梅花時一定有雪,寫雪總是不忘梅花。
  • 詩詞丨人間最美梅盛時,與君共賞99句梅花詩
    ——林逋《山園小梅·其一》2.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黃櫱禪師《上堂開示頌》3.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其一》4.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7.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王冕《白梅》8.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盧仝《有所思》9.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 梅孕育著新時代的中國魂魄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宋王安石)「此花不與群花比。」(宋李清照)「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末盧梅坡)。 梅花入畫據傳在公元五世紀的南北朝就開始了,最早的圖像竟然是南朝宋武帝女兒的「梅花妝」(用梅花圖案帖印在額頭)。北宋和尚仲仁相傳為「墨梅始祖」,墨梅的意象是從月光照梅花在窗戶紙上所形成的影子而得得。黃庭堅是好友,黃曾題詩云:雅問華光能畫梅,更乞一支洗煩惱。
  • 50條關於雪的美好詩句: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2.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3.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4. 雪紛紛,掩重門,不由人不斷魂,瘦損江梅韻。 5. 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
  • 詩詞|一樣的梅,不一樣的香
    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是這樣的: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笑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陸遊的梅開在一個有風有雨的黃昏,開在驛站外一座斷橋的旁邊,沒有人來理會,更沒有人來欣賞。然而即便是這樣,這富有象徵意義的梅,內心是充實的,她獨自站在春天的門外,並不希望走進去爭一份春色,也不在乎門內的百花,對她這位春天的使者說長到短,她堅守著,即使凋謝了,重歸泥土了,那曾經有過的清香,仍然飄散在天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