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寶奶奶(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育兒路上最大的「威脅」,當屬孩子的安全問題。多少家長因為疏忽大意,讓孩子「身陷險境」,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一生都活在痛苦之中。
孩子小時候,沒有危險意識,家長要時時刻刻注意孩子的動向,稍不留神,都有可能釀成大禍。
孩子燙傷植皮後,媽媽逼他每天爬樓,孩子怨恨婆婆咒罵寶媽流淚
廣東湛江市松屏村的2歲小男孩,因為奶奶準備洗澡水時,沒來得及兌涼水,在一旁玩耍的他,不小心跌入滾水中,事後處理不當,導致小男孩渾身上下40%面積,達到3度燙傷。
歷經幾家醫院的救治,小男孩才勉強撿回一條命,但後續的治療與康復之路,等著他的則是漫漫無期的痛苦。
主診醫生告訴媽媽:可以讓孩子練習爬樓梯,來鍛鍊他的肌肉,減少燙傷後疤痕增生的後遺症問題。
為了孩子的將來,媽媽硬是逼著小男孩,8層的樓高每天上下爬3次,相當於,孩子每天要接受,爬48段樓梯的康復運動。
爬樓梯,對一個健康的孩子來說,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兒,更何況小男孩剛進行了植皮手術。每天爬樓,讓孩子感到十分痛苦,每次停下媽媽都強迫他繼續,不明白為什麼的他,怨恨地大聲喊著:媽媽走開!
孩子的奶奶,看著孫子哇哇大哭心疼不已,也在一旁咒罵媳婦太狠心。面對與孩子的怨恨與婆婆的不理解,當媽的心碎了一地,只能默默流下無助的淚水。
兒童受傷讓人心疼,這樣的情況為何屢見不鮮
小男孩的遭遇讓無數網友同情與嘆息,小小年紀的他本該享受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卻因為家長疏於關照而遭受痛苦。
但小男孩的遭遇並非個案,據全球兒童安全組織的調研數據顯示,61.2%的兒童意外傷害都發生在家裡,而意外傷害數據顯示致死率、致殘率最高的人群,就是0-14歲的未成年人。
年幼的孩子缺乏安全意識,不懂得保護自己,這兩個高頻出現的安全隱患,作為監護人的父母,應該高度重視。
1)嬰幼兒溺水
別以為溺水只會發生在江河中,嬰幼兒在居家發生溺水也是常見的意外傷害事件。
尤其是給孩子洗澡的時候,家長認為「水淺就安全」,所以臨時出去接電話、取快遞,稍一離身的工夫,意外傷害就這樣發生。
嬰幼兒活動能力差,面部浸水後,沒人幫助不能自主避開。而很多家長根本想不到,5釐米的水深,讓孩子面部浸入2分鐘就可能窒息,10分鐘溺水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後遺症。
給寶寶洗澡,不管是什麼特殊原因,一定不能將寶寶單獨留在浴室中。請記住,一秒也不行!否則疏忽造成的意外傷害,會讓家長抱憾終生。
2)吞咽異物,導致窒息
居家環境中的細小物體也是暗藏的安全隱患,因為孩子玩耍過程中不小心「誤食」,極大可能會導致他們呼吸道被卡住。
一旦異物堵住了孩子的氣管,會造成孩子呼吸困難,引起窒息,威脅生命安全。發現孩子出現了被異物卡住的現象,家長一定要進行急救,阻止事態進一步擴大。
先鼓勵孩子咳嗽,將異物咳出,如果孩子不能咳嗽,那麼家長應該立刻送孩子就醫。要知道越快就醫解決,越能減小危險,萬萬不要逞強自行嘗試,以至於耽誤了黃金救援期。
需要提醒的是,為了杜絕孩子異物卡喉,家長應該避免給嬰幼兒吃果凍、爆米花、整粒花生米等食物,給孩子吃帶核的水果,也要提前將果核取出,孩子跑、跳、行走或者玩耍的時候,家長不要讓孩子吃東西。
除了用水、用電等看得見的安全隱患外,也要注意家居生活中的化學品、藥品等潛在安全隱患。對6歲以下的兒童來說,他們分不清楚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可能會出於好奇而誤服藥物,以致於出現藥物中毒等後果。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除了家長要謹慎「清掃安全障礙」之外,也要給孩子灌輸安全意識,不能因為溺愛孩子而縱容孩子的危險行為,生命安全的紅色警告線,絕非是玩笑話!
今日話題:您還知道哪些可怕的意外傷害?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