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考鴨
ID:imkaoya
微博@雅思口語
遠渡重洋來到不列顛小島,聽到最多的叮嚀和關心「那你不會天天吃土豆吧?」其實,被譽為留了個假學其實是上了個新東方的出國歲月,自己下廚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初來乍到的留學er們在第一次去超市時竟然發現,站臺上除了十塊錢兩根的黃瓜,還能見到那麼一些叫不出名字也不知道該如何烹調甚至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吃的食材。
今天Y君在查找資料加以整合後,
為大家送上一篇科普貼,
一起來認識一下那些不列顛超市十分惹眼,
但中餐幾乎不太見到的蔬菜吧!
這是樣子很奇怪的一種蔬菜,而且不論是做起來還是吃起來都非常麻煩,因為能吃的部分非常非常少,只有葉子根部那一小塊嫩肉和花芯部分可以吃。
傳統的吃法就是蒸熟或者烤熟了以後,把葉子揪下來蘸著沙拉醬吃。據很不靠譜的消息說!西方上流社會通過觀察一個女人懂不懂吃洋薊、吃得優不洋氣來判斷她是否能做兒媳婦!總之,這種長相特別又有噱頭的食物,成功的勾引了來自雙子星好奇心爆棚的我!
小編也曾自己買了一些回來折騰,發現這傢伙真心很特別啊!!!吃法特別!味道特別!用小夥伴的話說「哪個深井冰發現這東西可以吃的?」洋薊煮出來有淡淡的筍香,味道也是淡淡的清甜,但吃完嘴裡是濃濃的回甘,喝水都隱約覺得是甜的~
打開課本▼
洋薊營養豐富,在每100克可食部位中,含水80.5克,脂肪0.2克,蛋白質2.8克,糖類9.9克,維生素A160mg,維生素C8mg,鈣51毫克,磷69毫克、鐵1.5毫克,還有對人類有益的洋薊素,天門冬醯胺以及黃酮類化合物等。可提高肝臟的活力促進排除肝臟中的毒素;促進肝臟細胞的再生增進膽汁的分泌和脂肪的消化;對惡性細胞有相當功效;對血管紫癜有緩解作用。常食洋薊有治療慢性肝炎、降低膽醇以及治療消化不良,改善胃腸功能、增加膽汁分泌和便秘、腹瀉、噁心、嘔吐等的功效,刺激膽汁的分泌,有防止動脈硬化、保護心血的功能。
洋氣的做法▼
洗淨後除去洋薊最外幾層太老的花瓣,然後把洋薊花瓣頂部尖尖硬硬的部分剪掉,切掉洋薊的把子。之後放入冷水鍋中,沒過洋薊一半以上,大火燒開,中火煮15分鐘左右熟透即可(洋薊會整個完全變色,和蔬菜熟了是一個道理)(據說還可以和動物肝臟之類的一起烤制,非常重口!)。
撈出(小心燙)(也可以蒸熟,大火蒸30-40分鐘)並從最外層剝下一片花瓣。
用花瓣的根部的蘸取少許醬汁(醬汁的話黃油融化成液狀擠入些許檸檬汁,撒上現磨黑胡椒就夠了)。
一片一片的慢慢吃,越往內花瓣越嫩,可以食用的部分也就越多。內層花瓣甚至可以整片都吃掉哦。
歐芹是西式料理中常用的四種香草之一。
一首著名的老歌《斯卡保羅集市》(Scarborough Fair)裡唱道,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thyme,說的就是西式料理中常用的四種香草。
其中,鼠尾草(sage),迷迭香(rosemary)和百裡香(thyme)常見於香料專櫃,歐芹區別於其他香草的地方是它放在蔬菜冷鮮處的,地位大概相當於中餐裡的香菜,實際上,歐芹的樣子也跟香菜差不多,如果買的時候不拿起來聞一聞,很容易搞錯。
歐芹又名荷蘭芹、洋芫荽、巴西利、西洋芹。適合各類菜餚,並增強其它配料風味。這種古老的配菜產於地中海地區多巖石的海邊,是從希臘語來的,意為石頭。
早在公元前3世紀在羅馬人的廚房裡就可以找到歐芹的蹤影。古埃及人跟古希臘人一樣,都認為歐芹代表勝利。因此打勝仗的士兵都可以得到歐芹織成的花冠;除此之外,埃及人也認為歐芹能治療泌尿疾病,非常重視這種植物。
打開課本▼
歐芹是一種營養成分很高的芳香蔬菜,維生素K的含量可能高居各種蔬菜之首。歐芹葉可除口臭,如吃蔥蒜後,咀嚼一點歐芹葉,可消除口齒中的異味。
歐芹的果實 (即種子)和根群中所提取的揮髮油,含有類黃酮的成分,有利尿排毒和防腐作用。在西方國家,醫學界把歐芹推薦用於治療腎炎、膀胱炎和前列腺炎的蔬菜膳食譜中,或與利尿草藥混合使用。歐芹油在西方牙科中也用於局部麻醉和牙齦抗菌治療。
歐芹所含的大量胡蘿蔔素、葉黃素、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K等維生素和礦質成份均有直接或輔助的抗氧化、抗炎、抗衰老、祛斑、增進免疫、降膽固醇、降血壓、抗血栓、強化骨質等作用,有益於心血管疾患,視網膜退化、關節炎和腫瘤的防治。
洋氣的做法▼
用歐芹和白酒燴貽貝(mussel),經典的法國和比利時菜品,味道有點像在北戴河的蒜蓉蒸蛤蜊,做法也很簡單。歐芹蒜末洋蔥入油炒香,倒入白葡萄酒,貽貝或者蛤蜊入鍋,燜熟至開口即可。歐芹也可以用來做美味的蒜香歐芹蝦,蝦去殼和蝦線、蒜切小丁、鍋內倒入橄欖油,煸香蒜、放入蝦,炒到表面變色、淋入番茄醬和辣椒醬,翻炒均勻、撒入糖調味、撒入切碎的歐芹,翻炒均勻出鍋即可。
有人說,這不就大蔥麼。No!No! No! 這可和咱中國的大蔥味兒差別還很大的。事實上雖然它們長的很像,但它其實叫韭蔥!不過這蔥、蒜、韭菜本身都是百合科的,說到底長得確實差不多,不太好區分。韭蔥營實綠葉部分比較多,可是經常是被切掉只賣蔥白,非常可惜。介於青蒜苗和大蔥之間的植物,味道也相似。超市裡賣的一般比較老,處理時需要摘去根部和老葉。
歐洲在古希臘、古羅馬時已有栽培,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傳入中國,它是介於青蒜苗和大蔥之間的植物,味道也相似。小編由於愛吃蒜苗炒肉,曾在各家超市裡尋覓各種蒜苗替代品,最後發現韭蔥是從味道與口感上最為接近的了。用韭蔥炒回鍋肉與香腸都還不錯,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嘗試以後與大家分享一下。
打開課本▼
韭蔥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糖類、維生素A原(主要在綠色蔥葉中含有)、食物纖維以及磷、鐵、鎂等礦物質等。每100克生韭蔥中水分佔83%,另含蛋白質1.5克、碳水化合物14克,能提供255.3千焦的熱量。韭蔥能除菌、利尿、防,對於消化系統也有清潔作用,另韭蔥還具有增進食慾、降低血脂的作用。
洋氣的做法▼
Fish Pie是一道非常傳統的英國菜。幾乎每位英國的主婦都會做這道菜,魚肉混著土豆泥和濃濃的奶香,讓人幸福感十足。普遍用的是Marco PierreWhite的方子,他是非常有名的英國廚師,這個方子也是比較經典的:
1、將白葡萄酒和水、濃湯寶放進煮鍋,煮沸。將濃湯寶煮至融化,變得濃稠。將湯汁過篩,防止有結塊的濃湯寶。將過篩後的湯汁中加入奶油,小火加熱且攪拌至完全混合。備用。土豆結塊蒸熟,壓成泥。加入牛奶或奶油至土豆泥粘稠順滑。加入少許鹽和黑胡椒調味。備用。
2、去掉魚皮,將魚切成小塊。把扇貝切成一半,便於入味也便於入口。
3、將歐芹切塊、韭蔥的蔥白垂直橫截面切絲(橫截面就成了圈形,但不要太多,以免搶了魚的味道)。
4、用兩個小鍋,每個裡面放一半的醬汁,用小火加熱,當即將沸騰時加入魚塊,小火煨兩三分鐘,關火。用漏勺將魚塊盛到焗烤盤中,加五六湯匙的醬汁,沒過魚。(但是不要太多,不要讓魚遊起來= =)。
5、把韭蔥圈和歐芹均勻的灑在魚塊上面,用勺子將土豆泥塗抹在上面(要是講究點的就用裱花袋,覺得麻煩就直接用大勺磨平後壓花即可),在最上面灑上些奶酪,Marco PierreWhite的這個方子裡灑的是格魯耶爾(Gruyere)奶酪,灑Chedder Cheese,也很好吃。
6、將烤箱預熱,220℃烤制20分鐘即可。
第一次在超市見到的時候,小編以為它是迷你版的捲心菜,問過之後用英文檢索才知道這種小圓白菜叫做「孢子甘藍」。北美超市裡甘藍的變體眾多,大多數味道平平,這種小球的口感最嫩。你以為它們也是這樣一顆一顆的長在地裡麼?其實它們是像樹上結出的果子那般。
中國還是很少見的。雖然它的味道不一定是所有人都喜歡,但是孢子甘藍所含的營養居於甘藍類蔬菜之首,是非常好的瘦身食品。外國人就用水煮一煮,澆上肉汁,做沙拉或者烤肉配菜,做飯比較粗糙。甘藍類大多數都需要先加少量油鹽焯水,一方面去掉苦味,一方面保持葉色翠綠。然後改刀,用培根油炒即可。有朋友推薦的方法是把外面老葉去掉,切成兩半,然後灑上芝士和鹽進烤箱,中火焗10分鐘,大家可以試一下。
它的樣子很像我們的捲心菜,不過呢,吃法和味道還是不一樣滴。這種小甘蘭菜的味道很苦,所以做的時候要注意去除苦味。去除苦味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苦味一般都集中在根部,所以把根部切掉是一個方法,但是這樣葉子就會在煮的過程中散開,如果你不想讓葉子散開,可以在根部用刀劃一個十字切口,讓苦味從切口流失。還有一種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把它對半劈開,切口沾上檸檬汁,檸檬汁也可以掩蓋苦味。根據我自己吃的經驗來看,如果烹飪方法得當,嘗不到很濃的苦味的話,那麼它還是很不錯的,畢竟營養價值很高。
打開課本▼
抱子甘藍食用部分為腋芽處形成的小葉球,纖維少,營養豐富,每百克嫩葉中含有粗蛋白4.9克,脂肪0.4克,糖類8.3克,維生素C102毫克,胡蘿蔔素 883國際單位,維生素B1 0.14毫克,維生素B2 0.16毫克,鈣42毫克,磷80毫克,鐵1.5毫克,蛋白含量在甘藍類蔬菜中是最高的。
洋氣的做法▼
將孢子甘藍整理並衝洗乾淨,瀝乾切成兩半;火腿片改刀成若干小塊;大蒜粒切成薄片;鍋中水燒開加少許鹽,下孢子甘藍焯水1分鐘變深綠色,撈出過涼水備用;起油鍋爆香蒜片,倒入孢子甘藍翻炒,捻一丟丟鹽,加一調羹水,大火爆炒幾下讓水收幹,起鍋前放入火腿片,裝盤撒上黑胡椒碎。
這種菜在維基百科中有兩個中文名稱,文藝版叫「羽衣甘藍」,而另類版叫做「無頭甘藍」。羽衣甘藍維生素含量豐富,作為減肥明星食品,近幾年甘藍汁清腸飲食在歐美受到大力推崇,甚至有研究開始討論過猶不及的問題。不過這菜的口感實在不能說鮮嫩,生吃口感會比較苦澀,做沙拉的話最好先焯水,用來燴海鮮也是健康又美味的做法。
除了油炒,拌沙拉的話務必要焯熟,然後加入油醋汁,才能緩解青澀的口感。小編與室友曾經用烤箱直接將葉片烤熟製成Kale chips,撒上海鹽,絕對可以成為看劇時樂事薯片的替代品,簡單容易不費力,營養價值還不低,總而言之,你值得擁有!
打開課本▼
羽衣甘藍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C、B2及多種礦物質,特別是鈣、鐵、鉀含量很高。其中維生素C含量非常高,每100克嫩葉中維生素C含量達到153.6~220毫克,在甘藍中可與西藍花媲美。
羽衣甘藍又叫葉牡丹、牡丹菜,因甘藍家族的另一個成員,在國內常有黃色和紫色的園藝觀賞品種。為它的葉色分寸豐富而且多變,葉形也是不盡相同的,葉的邊緣有紫紅、綠、紅、粉等不同的顏色,葉面則有淡黃、綠等顏色,整個植株形狀好像牡丹,所以羽衣甘藍也被人們地稱為"葉牡丹"。所以,它的花語為華美。
洋氣的做法▼
羽衣甘藍去梗,撕成差不多大小的碎片,牛油果切成小塊,放入沙拉盆中。胡蘿蔔擦絲備用。用小勺量取兩勺橄欖油放入小碗中,加入兩勺蘋果醋,用勺子或攪拌器攪打至渾濁濃稠狀,加入芥末醬、黑胡椒、羅勒碎和孜然粉,混合均勻,嘗下味道,酌情添加鹽。將沙拉汁灑在沙拉盆中,上下翻動,使羽衣甘藍和牛油果都均勻沾裹上沙拉汁。將攪拌好的沙拉放入盤中(你也許更願意直接抱著沙拉盆吃),將胡蘿蔔絲放在頂部,撒上葡萄乾和山核桃,就可以享用啦!
長得像白色胡蘿蔔的叫歐防風。簡單做法是削皮後切條入烤箱,不用蜂蜜或糖就有烤紅薯幹的感覺,比胡蘿蔔甜不少。作為愛爾蘭燉菜(Irish Stew)的常用根莖,拿來燉排骨也不錯。
第一次處理時,下刀的感覺有點像美國買不到的茭白,於是就突發奇想和肉絲青椒絲合炒,口感竟然很相似,只是比茭白甜得直白。目測可以比土豆絲更加合格地替代魚香肉絲裡的筍絲,像油燜茭白那種濃油赤醬的甜口做法應該也可勝任。
小編曾因為將其錯當為蘿蔔而買來燉湯,結果肉湯意外的鮮美,大家也可以少買一些作為嘗試,因為歐洲防風營養極為豐富,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營養與馬鈴薯類似.。與胡蘿蔔相比,歐洲防風在乾物質含量上佔上風。最特別的一點,歐洲防風是「補鉀高手」,雖然其胡蘿蔔素含量很少,但含鉀尤其豐富,在蔬菜中少有能與之匹敵的。
打開課本▼
草富含維生素B6,C和E,以及銅,錳和葉酸等營養素。此外,還可以在這種植物中發現煙酸,維生素B1,鎂和鉀。除了預防癌症以外,歐洲防風草還有降低血壓,治療便秘和心臟疾病等作用。
洋氣的做法▼
Mayonnaise Toast Parsnips蛋黃醬烤歐防風應該是最常見的烹飪方式了。添入蛋黃醬讓口感更香濃。歐防風與胡蘿蔔切塊兒,加入蛋黃醬,蜂蜜醃製30分鐘以上。在表面刷一層橄欖油,刷勻。烤箱220℃,30分鐘左右即可。
看完這些,
你還打算抱著老乾媽度過漫長的留學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