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題:陋室一隅,1株雙喜藤,「暮氣沉沉」的小院煥發生機,值得養護!
雙喜藤,民間十分普通的花花,屬夾竹桃科,四季常綠藤本植物,別名飄香藤,在香氣方面有點名不副實,花朵的香氣淡淡的,並不屬於香花類。但香氣淡且普通的雙喜藤,養出好狀態,顏值不輸高級花卉。
一位七旬花友,所居住的房子是92年建造的,外表暮氣沉沉的小院子,推開門的一瞬給人驚喜,一隅的雙喜藤爬滿牆壁,滿藤的紅色小花,讓院子煥發生機!想雙喜藤開成花牆,長出好的狀態,除了心裡的熱愛,3點養護知識不可忽視,下面整理出這位花友的養護經驗。
生長環境
雙喜藤是熱帶花卉,對生長溫度有要求,20℃-30℃生長速度較快,低於20℃或高於30℃長勢趨於緩慢,低於10℃會凍傷,冬天越冬措施很關鍵。雙喜藤開春後,氣溫變暖開花,一直開花到深秋,夏季是盛花期溫度處於它適合的區間範圍,雙喜藤的花期還能延長。
土壤配置
北方花友的土壤標配,3份腐葉土,1份珍珠巖、河沙等粗砂類,外加少量腐熟羊糞,當作基肥。南方花友習慣用富含有機質的塘泥,5份塘泥,3份泥炭土,2份蛭石。以上的土壤配置,特點是排水透氣,澆水後不積水悶根。地栽雙喜藤常給根系四周鬆土,低洼處用土填埋,避免雨季積水。
足夠的光照
露養的雙喜藤枝葉蔥鬱,藤蔓能爬十幾米,層層花苞,光照起到重要作用,室外受光均勻,幾乎每天都能保證8小時的光照時間。雙喜藤在陽臺上,可以在花架上掛幾個光碟,提高光線質量,開窗通風,配合良好的通風條件,也能減少玻璃對光線的削弱,對雙喜藤生長有利。
澆水適量
冬季土壤見幹見溼,少澆水,澆水時間選擇在溫暖的中午,雙喜藤低溫休眠,需水量少,根系怕冷水刺激。其它季節盆土溼潤不積水,雙喜藤處於生長期和花期,消耗水分大。土壤溼度在60%左右,潮溼積水會悶根爛根。
按需施肥
雙喜藤幼苗以氮肥為主,加速營養生長。開花的植株,每隔一個月增施有機複合肥。每隔兩個月補充酸性肥,調節土壤酸鹼,否則土壤鹼化,根系吸收肥料效果不好。半年或一年,選擇氣溫溫和的時候,增施通用型緩釋肥,對於多年的老株,還可以每10天用一次淡淡的肥料。花期磷鉀肥提上日程,15天用一次,在花苞顯色前能補充3-4次磷酸二氫鉀,促花效果明顯。
預防病害
雙喜藤常見的病害是葉斑、葉枯、莖腐和根腐,都是病菌引起的,預防的手段主要從生長環境下手,保持土壤的排水性,不積水;空氣流通,不悶和溼熱;光照充足,夏天適當遮陰。另外,每月噴灑多菌靈,物理預防。
總之,養好雙喜藤,土壤、光照、水肥不馬虎,注意預防病害,冬季搬到溫室或纏繞塑料薄膜等保暖。以上是關於雙喜藤的養護知識,希望對新手花友有幫助,歡迎留言並關注我,一起交流分享養花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