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1)

2020-12-20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照片,洋浦(海南),2020年6月12日

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

6月10日,鹽農(左)在清洗鹽槽(無人機照片)。

6月是曬鹽的好時節。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的海邊,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鹽農,頭頂烈日,辛勤地在鹽田中「耕耘」。

洋浦鹽田始建於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目前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佔地約750畝。

鹽田的製鹽工序古老、原始、獨特。鹽農們利用洋浦得天獨厚的火山玄武巖鹽槽、充足的陽光以及海水的潮汐等自然資源,發展出了獨特的日曬製鹽技藝,所產出的鹽潔白如霜,當地人稱為「海石掛霜」。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洋浦鹽田曾一度受到汙染和破壞。近年來,當地政府對古鹽田進行保護性開發,將鹽田打造成為一個集觀賞價值和考古價值為一體的旅遊景點,吸引遊客前來參觀,了解鹽田的獨特魅力。

如今,鹽農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在鹽田上不斷續寫著美麗的製鹽故事。

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相關焦點

  • 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8)
    新華社照片,洋浦(海南),2020年6月12日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6月11日,鹽農在鹽田中修補滷水過濾池。6月是曬鹽的好時節。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的海邊,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鹽農,頭頂烈日,辛勤地在鹽田中「耕耘」。洋浦鹽田始建於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目前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佔地約750畝。鹽田的製鹽工序古老、原始、獨特。
  • 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 - 湘湘愛旅行
    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的海邊,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鹽農,頭頂烈日,辛勤地在鹽田中「耕耘」。洋浦鹽田始建於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目前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佔地約750畝。鹽田的製鹽工序古老、原始、獨特。
  • 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
    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的海邊,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鹽農,頭頂烈日,辛勤地在鹽田中「耕耘」。  洋浦鹽田始建於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目前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佔地約750畝。  鹽田的製鹽工序古老、原始、獨特。
  • 海南洋浦古鹽田傳承千年 將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24日上午,參加2012網媒海南行活動的編輯記者們來到位於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新英灣區辦事處南面的千年古鹽田參觀。(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秦彥攝)  24日上午,參加2012網媒海南行活動的編輯記者們來到位於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新英灣區辦事處南面的千年古鹽田參觀。
  • 洋浦千年古鹽田:古法「煮海為鹽」的守望者
    中國網李南攝    中國網9月24日訊 「千年古鹽田是洋浦最早的工業,當地政府正為古鹽田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做準備。」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新英灣區鹽田村的解說員24日上午對中國網記者說。洋浦千年古鹽田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總面積750畝,有73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鹽槽,年產量500噸,是我國最早的日曬製鹽場,也是我國至今保留日曬製鹽方式的古鹽場。    據悉,漢朝時期福建莆田的鹽工遷居至此,利用火山噴發後留下的黑色的火山巖——玄武巖石攔腰截斷,磨成硯式鹽槽。
  • 洋浦千年鹽田
    千年鹽田-相傳1200多年前,一覃姓青年鹽工在海邊閃現的海市蜃樓中看到南方有一片廣闊的鹽場和神頭石景,他禁不住誘惑,率隊尋山問水,從福建莆田南下渡過瓊州海峽,踏上了海南島,幾個覃姓的兄弟結伴沿西線海岸,對照幻影所見,來到了洋浦半島。居身安定後,對舊業情有獨鐘的鹽工們,又盤算著怎樣起灶製鹽。
  • 圖說中國:海南洋浦「千年古鹽田」
    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洋浦半島鹽田村,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有73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鹽槽,鹽年產量能達到500多噸。 在這塊火山噴發後形成的土地上,海邊有著大塊大塊的火山巖鑿,將天然火山巖石削去一半,在石頭頂部除四周留出凸邊外,把中間打磨平滑,便做成了鹽槽。這些石槽中注入經海泥過濾後的海水,漲潮時海水就會自動漫入這些鹽槽,靠陽光曬出高品質的食用鹽。
  • 洋浦千年古鹽田文化採風
    洋浦古鹽田佔地約750畝,目前有上千個形態各異的火山石石鹽槽分布在海灘,採風團下午到達古鹽田的時候,可以看到硯式石鹽槽上正析出白色的海鹽晶體。海水漲潮時會漫過海灘,在鹽田窪地留下富含鹽分的海水。    15日儋州豔陽高照,正是晾曬製鹽的好時候。
  • 千年古鹽田值得一看——洋浦半島洋浦村
    海南島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洋浦半島鹽田村的千年古鹽田。網上搜了一下,由於天氣炎熱和製鹽流程的原因,要想看到鹽田工人勞作的過程,需在早上和傍晚時間段。於是我早早的就從海口出發,沿西線高速行駛到洋浦出口下高速,再行駛到洋浦新英灣路口進入即到。也可以直接打導航到洋浦村。這裡景點免費,24小時開放。古鹽田四周風景很美,在這裡可以到仙人掌和野菠蘿和葉子花。
  • 南方貓冬行--探訪洋浦千年古鹽田
    洋浦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洋浦半島西南處,瀕臨新英灣,今年的1月17日,我們冒著細雨來到了這個古老的鹽田遺址。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鹽田總面積750畝,有73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鹽槽,年產鹽量500噸。
  • 海南島的千年古鹽田,仍保留古法製鹽,了不起的洋浦
    其中,千年古鹽田便是一處。海南島得天獨厚的優勢,利用持續的高溫特點,改變過去「煮海為鹽」的方法,用經過太陽曬過的海泥,澆上海水過濾,形成高濃度的滷水,然後在經過一系列的過濾和沉澱,放置在一個一個淺水槽內,經過太陽的暴曬,就形成了白花花的鹽巴了。洋浦是海南儋州的經濟特區,以前是洋浦縣後來改為特區,古代保留下來的非遺文化,如今我們仍能看到。
  • 海南儋州的一個免費景點,洋浦千年古鹽田,感嘆古人真智慧
    慢慢時光記之旅行篇洋浦千年古鹽田都說生活無非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看似平淡卻不能沒有,其中鹽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關於鹽的故事洋浦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始建於北宋時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是我國現存最早、保留最完好的原始日曬製鹽的古鹽場。現有鹽槽6171個,滷水池122個。
  • 一個人騎自行車環遊海南,來到洋浦1200年前就存在的,千年古鹽田
    今天就介紹一個期待已久的景點,海南洋浦千古鹽田。這個景點免費參觀!過了楊浦大橋,沒多遠就看到千古鹽田的牌子了。千古鹽田在一個比較偏僻的海灣漁村,說偏僻現在也不是特別偏僻啦!鹽田位置在洋浦東南,在洋浦客運站和洋浦大橋中間。一路有好幾個牌子,很好找,我是騎自行車環海南島路過。要說坐車或開車我就不知道了,大家可以導航!
  • 蠟筆小豬旅遊景點介紹,第二十一站:洋浦鹽田煮海為鹽活化石
    歡迎大家來看小編介紹的旅遊景點,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煮海為鹽活化石洋浦鹽田。洋浦古鹽田位於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南面的鹽田村,距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整個古鹽田面積750畝,保留著7300多個形態各異的如同巨型硯臺一樣的鹽槽,年產量500噸。
  • 洋浦鹽田:陽光與玄武巖的合作
    海南洋浦的千年古鹽田是中國最早開始日曬製鹽的地方,數千口唐朝時期的古鹽槽至今保存完好,今日洋浦鹽田村人仍然在用它們日曬製鹽。 「洋浦鹽田,朝潮夕錢。」這是海南洋浦半島上家喻戶曉的一句俗話。這句話非常直白地道出了一個事實:洋浦鹽田所產之鹽,乃海鹽。海南洋浦鹽田的鹽雖然屬於海鹽,但它的製作過程卻並非大家所熟知的煮海為鹽,而是充分利用了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充足的陽光與得天獨厚的玄武巖,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日光曬鹽。
  • 海南洋浦古鹽田旅遊景點外人並不知道,親探後發現竟有這麼古老…
    海南洋浦古鹽田旅遊景點實拍圖一我在海南出差了很長時間,去過很多地方,但是在海南西海岸的洋浦千年古鹽田,在以前我從來沒有機會去的,今天我帶著神秘的好奇心,終於可以與四位旅友一起來到了洋浦的千年古鹽場洋浦開發區的新英灣地區是一個天然的避風塘,在這個海灣有著古老的鹽田和古老的鹽乾燥技術,這些傳統的古老曬鹽技術據記載已經流傳了1000多年,它曾被稱為洋浦最早的「工業」,於是它有一個非常古典的名字叫做「洋浦千年古鹽田」。洋浦千年古鹽田是我國最早的鹽田,也是我國最後一個保留原有古老的自然陽光製鹽方式的鹽田。
  • 海南奇特的古鹽田,海水曬鹽傳承千年,這才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作為我國最南端的省份,海南一直是國人最愛的熱帶海島旅遊度假地,其實這裡除了椰風海韻、熱帶雨林,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自然奇觀,可以說海南之美還有大部分沒被發現,比如沙漠、火山、草原、梯田,還有令人稱奇的千年古鹽田。
  • 賞鹽田景觀品鹽焗美食 洋浦特色旅遊吸引遊客
    海南日報洋浦10月5日電 (記者林書喜 通訊員鄧曉龍)10月5日,儘管太陽有點曬,但前來洋浦古鹽田遊玩的遊客仍絡繹不絕。  洋浦千年古鹽田久負盛名,750餘畝的古鹽田裡,7300多個曬鹽的鹽槽和鹽泥池、蓄海水池、鹽滷水池匯成一幅獨具風情的畫卷。遊客們走在蜿蜒的鹽道上,不時拍照打卡留念,感受這千年獨特的製鹽景觀。
  • 洋浦特色遊吸引遊客 賞鹽田景觀 品鹽焗美食
    海南日報洋浦10月5日電(記者林書喜 通訊員鄧曉龍)10月5日,儘管太陽有點曬,但前來洋浦古鹽田遊玩的遊客仍絡繹不絕。洋浦千年古鹽田久負盛名,750餘畝的古鹽田裡,7300多個曬鹽的鹽槽和鹽泥池、蓄海水池、鹽滷水池匯成一幅獨具風情的畫卷。
  • 考場作文|洋浦鹽田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陶贊元)
    看著這鹽,我便想起洋浦那靚麗的海岸線。 看慣了白沙綠椰或是大堤灘涂的我們,卻被洋浦的海灘所驚到——陸地從大海中緩緩升起,大大小小的橢圓形山石堆擠在海陸交接處,有的石頭被削了頂,棕黑的石身成了一塊塊交錯的硯,大多還盛有滷水,在陽光下結出一層薄薄的白色晶體,那便是海鹽,那年年歲歲曬出的海鹽,撐起了一個村落的希望。我們無法親眼見證洋浦鹽田的歷史,但是通過史籍,卻卻得以窺見洋浦鹽田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