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環海南島騎遊,去了不少景點。有收費的有免費的。耳聽不如眼見。今天就介紹一個期待已久的景點,海南洋浦千古鹽田。這個景點免費參觀!
過了楊浦大橋,沒多遠就看到千古鹽田的牌子了。千古鹽田在一個比較偏僻的海灣漁村,說偏僻現在也不是特別偏僻啦!鹽田位置在洋浦東南,在洋浦客運站和洋浦大橋中間。一路有好幾個牌子,很好找,我是騎自行車環海南島路過。要說坐車或開車我就不知道了,大家可以導航!
說好找,我順著牌子走進去以後愣是沒看到。只看到很多小攤販,在那邊賣小吃。我都懷疑我走錯了。我先不打算打聽,先自己找。我相信我的判斷,沒有錯。我把自行車靠在邊兒上。仔細觀察!停好自行車上了兩個臺階,我就看到了一大片曬鹽槽。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看到了1200多年前的古鹽場。
這些火山石就是曬鹽槽,唐朝末年宋朝初年,傳說來自福建莆田一些鹽工,不知是因為戰亂還是其他原因。來到了海南洋浦開山闢石,挖鹽田,鑿鹽槽,開始日曬製鹽。日曬製鹽的方法是,把海邊大量的火山巖石削去一半,表面平整,然後再鑿成淺淺的槽子。到時候加入經過海邊泥沙(也就是鹽田)過濾的海水。當然加水過程是通過海水漲潮後,海水自動流入這些火山巖石槽。靠太陽光曬出食用鹽,這就是日曬製鹽的流程。
這些我也是在景區內的牌子上看到的。這個鹽田佔地700多畝,有蓄水池,鹽槽,鹽田。據說當時一年可以生產500多噸食用鹽,在當時的條件下能生產出這麼多鹽已經不容易了。洋浦千年古鹽田是我國最早的日曬製鹽場,也是我國保留最完整的日曬製鹽場。洋浦鹽田的製鹽工序古老、原始、獨特後!人稱洋浦鹽田為千年古鹽田。
不過我在這裡沒看到加工製鹽,看到的是一些村民在鹽裡淹著雞蛋,在景區內做小買賣。也有人擺一些沒有商標的袋裝鹽在賣。看著也是大鹽,不知他們從哪裡來的。景區內的鹽田,鹽槽邊上都有牌子。上面寫著不準採鹽田,鹽槽,否則罰款。可是就有一些人非要站到鹽槽上面拍照。
這個千古鹽田已經沒有往日繁忙的日曬製鹽場景,取而代之的是遊客和做生意的小攤販。這個景點不收門票,鹽場保護的還算可以。你路過的時候可以去看看參觀參觀。畢竟是古人跟我們留下的,了解一下千年之前先人是如何製造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