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騎自行車環遊海南,來到洋浦1200年前就存在的,千年古鹽田

2020-12-20 孟大壞遊記

這次環海南島騎遊,去了不少景點。有收費的有免費的。耳聽不如眼見。今天就介紹一個期待已久的景點,海南洋浦千古鹽田。這個景點免費參觀!

過了楊浦大橋,沒多遠就看到千古鹽田的牌子了。千古鹽田在一個比較偏僻的海灣漁村,說偏僻現在也不是特別偏僻啦!鹽田位置在洋浦東南,在洋浦客運站和洋浦大橋中間。一路有好幾個牌子,很好找,我是騎自行車環海南島路過。要說坐車或開車我就不知道了,大家可以導航!

說好找,我順著牌子走進去以後愣是沒看到。只看到很多小攤販,在那邊賣小吃。我都懷疑我走錯了。我先不打算打聽,先自己找。我相信我的判斷,沒有錯。我把自行車靠在邊兒上。仔細觀察!停好自行車上了兩個臺階,我就看到了一大片曬鹽槽。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看到了1200多年前的古鹽場。

這些火山石就是曬鹽槽,唐朝末年宋朝初年,傳說來自福建莆田一些鹽工,不知是因為戰亂還是其他原因。來到了海南洋浦開山闢石,挖鹽田,鑿鹽槽,開始日曬製鹽。日曬製鹽的方法是,把海邊大量的火山巖石削去一半,表面平整,然後再鑿成淺淺的槽子。到時候加入經過海邊泥沙(也就是鹽田)過濾的海水。當然加水過程是通過海水漲潮後,海水自動流入這些火山巖石槽。靠太陽光曬出食用鹽,這就是日曬製鹽的流程。

這些我也是在景區內的牌子上看到的。這個鹽田佔地700多畝,有蓄水池,鹽槽,鹽田。據說當時一年可以生產500多噸食用鹽,在當時的條件下能生產出這麼多鹽已經不容易了。洋浦千年古鹽田是我國最早的日曬製鹽場,也是我國保留最完整的日曬製鹽場。洋浦鹽田的製鹽工序古老、原始、獨特後!人稱洋浦鹽田為千年古鹽田。

不過我在這裡沒看到加工製鹽,看到的是一些村民在鹽裡淹著雞蛋,在景區內做小買賣。也有人擺一些沒有商標的袋裝鹽在賣。看著也是大鹽,不知他們從哪裡來的。景區內的鹽田,鹽槽邊上都有牌子。上面寫著不準採鹽田,鹽槽,否則罰款。可是就有一些人非要站到鹽槽上面拍照。

這個千古鹽田已經沒有往日繁忙的日曬製鹽場景,取而代之的是遊客和做生意的小攤販。這個景點不收門票,鹽場保護的還算可以。你路過的時候可以去看看參觀參觀。畢竟是古人跟我們留下的,了解一下千年之前先人是如何製造鹽的。

相關焦點

  • 海南洋浦古鹽田傳承千年 將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24日上午,參加2012網媒海南行活動的編輯記者們來到位於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新英灣區辦事處南面的千年古鹽田參觀。(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秦彥攝)  24日上午,參加2012網媒海南行活動的編輯記者們來到位於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新英灣區辦事處南面的千年古鹽田參觀。
  • 南方貓冬行--探訪洋浦千年古鹽田
    洋浦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洋浦半島西南處,瀕臨新英灣,今年的1月17日,我們冒著細雨來到了這個古老的鹽田遺址。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鹽田總面積750畝,有73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鹽槽,年產鹽量500噸。
  • 圖說中國:海南洋浦「千年古鹽田」
    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洋浦半島鹽田村,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有73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鹽槽,鹽年產量能達到500多噸。 在這塊火山噴發後形成的土地上,海邊有著大塊大塊的火山巖鑿,將天然火山巖石削去一半,在石頭頂部除四周留出凸邊外,把中間打磨平滑,便做成了鹽槽。這些石槽中注入經海泥過濾後的海水,漲潮時海水就會自動漫入這些鹽槽,靠陽光曬出高品質的食用鹽。
  • 千年古鹽田值得一看——洋浦半島洋浦村
    海南島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洋浦半島鹽田村的千年古鹽田。網上搜了一下,由於天氣炎熱和製鹽流程的原因,要想看到鹽田工人勞作的過程,需在早上和傍晚時間段。這邊古鹽村依然平靜,悠閒。老人們在村邊的古榕下靜靜的納涼,村旁有幾家攤位銷售古法日曬鹽,還有賣當地名吃鹽焗雞的商販。有來的更早的遊人,已經走出鹽田,古鹽村的人迎來送往,淡定從容。海南千年古鹽田被譽為最早採用日曬的製鹽場,至今保留完好的原始民間製鹽工序的古鹽場。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
  • 洋浦千年鹽田
    千年鹽田-相傳1200多年前,一覃姓青年鹽工在海邊閃現的海市蜃樓中看到南方有一片廣闊的鹽場和神頭石景,他禁不住誘惑,率隊尋山問水,從福建莆田南下渡過瓊州海峽,踏上了海南島,幾個覃姓的兄弟結伴沿西線海岸,對照幻影所見,來到了洋浦半島。居身安定後,對舊業情有獨鐘的鹽工們,又盤算著怎樣起灶製鹽。
  • 洋浦千年古鹽田:古法「煮海為鹽」的守望者
    中國網李南攝    中國網9月24日訊 「千年古鹽田是洋浦最早的工業,當地政府正為古鹽田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做準備。」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新英灣區鹽田村的解說員24日上午對中國網記者說。洋浦千年古鹽田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總面積750畝,有73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鹽槽,年產量500噸,是我國最早的日曬製鹽場,也是我國至今保留日曬製鹽方式的古鹽場。    據悉,漢朝時期福建莆田的鹽工遷居至此,利用火山噴發後留下的黑色的火山巖——玄武巖石攔腰截斷,磨成硯式鹽槽。
  • 海南的西部,藏著一塊千年古鹽田,這裡的人仍堅持著古法製鹽
    海南的西部,藏著一塊古鹽田,這就是位於海南洋浦的千年古鹽田,這是古人們留下來的物質遺產,也是千年來勞動人民的結晶,雖然現在工業發達,但是這樣傳統的製鹽手法在全國是唯一性的,它應該被保留,而不是作為一個景觀來讓人知道。
  • 海南洋浦古鹽田旅遊景點外人並不知道,親探後發現竟有這麼古老…
    海南洋浦古鹽田這個旅遊景點,外人並不知道,親探之後才發現這裡竟然還有這麼古老而自然的曬鹽製鹽技術,實屬罕見……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末期,福建莆田的一群鹽工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就遷移到海南島西部的古儋耳縣,他們在洋浦半島的海岸上開闢山石建造房屋和鹽田
  • 洋浦千年古鹽田文化採風
    洋浦古鹽田佔地約750畝,目前有上千個形態各異的火山石石鹽槽分布在海灘,採風團下午到達古鹽田的時候,可以看到硯式石鹽槽上正析出白色的海鹽晶體。海水漲潮時會漫過海灘,在鹽田窪地留下富含鹽分的海水。    15日儋州豔陽高照,正是晾曬製鹽的好時候。
  • 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8)
    新華社照片,洋浦(海南),2020年6月12日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6月11日,鹽農在鹽田中修補滷水過濾池。6月是曬鹽的好時節。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的海邊,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鹽農,頭頂烈日,辛勤地在鹽田中「耕耘」。洋浦鹽田始建於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目前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佔地約750畝。鹽田的製鹽工序古老、原始、獨特。
  • 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1)
    新華社照片,洋浦(海南),2020年6月12日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6月10日,鹽農(左)在清洗鹽槽(無人機照片)。6月是曬鹽的好時節。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的海邊,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鹽農,頭頂烈日,辛勤地在鹽田中「耕耘」。洋浦鹽田始建於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目前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佔地約750畝。鹽田的製鹽工序古老、原始、獨特。
  • 海南儋州的一個免費景點,洋浦千年古鹽田,感嘆古人真智慧
    慢慢時光記之旅行篇洋浦千年古鹽田都說生活無非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看似平淡卻不能沒有,其中鹽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關於鹽的故事洋浦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始建於北宋時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是我國現存最早、保留最完好的原始日曬製鹽的古鹽場。現有鹽槽6171個,滷水池122個。
  • 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 - 湘湘愛旅行
    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的海邊,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鹽農,頭頂烈日,辛勤地在鹽田中「耕耘」。洋浦鹽田始建於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目前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佔地約750畝。鹽田的製鹽工序古老、原始、獨特。
  • 海南儋州洋浦鹽田,中國最古老的曬鹽方法: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位於海南儋州楊浦鹽田,這裡海邊是一片火山巖,面靠大海邊,這裡從古到今人們曬鹽,今天一直用最傳統方法、沒有改變。一直用人工挖鹽田、用海水進化然後通過火山巖曬鹽。洋浦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省儋州市洋浦經濟開發區一道獨特的風景。它位于洋浦半島西南處,瀕臨新英灣。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鹽田總面積750畝,有73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鹽槽,年產鹽量500噸。
  • 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
    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的海邊,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鹽農,頭頂烈日,辛勤地在鹽田中「耕耘」。  洋浦鹽田始建於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目前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佔地約750畝。  鹽田的製鹽工序古老、原始、獨特。
  • 海南島的千年古鹽田,仍保留古法製鹽,了不起的洋浦
    其中,千年古鹽田便是一處。海南島得天獨厚的優勢,利用持續的高溫特點,改變過去「煮海為鹽」的方法,用經過太陽曬過的海泥,澆上海水過濾,形成高濃度的滷水,然後在經過一系列的過濾和沉澱,放置在一個一個淺水槽內,經過太陽的暴曬,就形成了白花花的鹽巴了。洋浦是海南儋州的經濟特區,以前是洋浦縣後來改為特區,古代保留下來的非遺文化,如今我們仍能看到。
  • 海南奇特的古鹽田,海水曬鹽傳承千年,這才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作為我國最南端的省份,海南一直是國人最愛的熱帶海島旅遊度假地,其實這裡除了椰風海韻、熱帶雨林,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自然奇觀,可以說海南之美還有大部分沒被發現,比如沙漠、火山、草原、梯田,還有令人稱奇的千年古鹽田。
  • 海南千年古鹽田,變化可真大
    今天又一次來到了位於海南儋州洋浦開發區的古鹽田,這已經是第三次來到這裡了,第一次是2012年,第二次是2014年,不要是通過定位和看到標誌,還以為開錯了地方,這短短的幾年,這邊變化也太大了。第一次來這裡的時候,這裡真的是荒涼一片,周圍什麼都沒有,也沒人管理,連路都沒有,再一次第二次也是什麼也沒有,只能看到附近村民過來放放羊,再一次來到這裡,路也修了,標誌也做起來了。
  • 洋浦鹽田:陽光與玄武巖的合作
    海南洋浦的千年古鹽田是中國最早開始日曬製鹽的地方,數千口唐朝時期的古鹽槽至今保存完好,今日洋浦鹽田村人仍然在用它們日曬製鹽。 「洋浦鹽田,朝潮夕錢。」這是海南洋浦半島上家喻戶曉的一句俗話。這句話非常直白地道出了一個事實:洋浦鹽田所產之鹽,乃海鹽。海南洋浦鹽田的鹽雖然屬於海鹽,但它的製作過程卻並非大家所熟知的煮海為鹽,而是充分利用了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充足的陽光與得天獨厚的玄武巖,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日光曬鹽。
  • 蠟筆小豬旅遊景點介紹,第二十一站:洋浦鹽田煮海為鹽活化石
    歡迎大家來看小編介紹的旅遊景點,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煮海為鹽活化石洋浦鹽田。洋浦古鹽田位於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南面的鹽田村,距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整個古鹽田面積750畝,保留著7300多個形態各異的如同巨型硯臺一樣的鹽槽,年產量5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