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筆小豬旅遊景點介紹,第二十一站:洋浦鹽田煮海為鹽活化石

2020-12-20 羅密歐煮飯飯

歡迎大家來看小編介紹的旅遊景點,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煮海為鹽活化石洋浦鹽田。

洋浦古鹽田位於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南面的鹽田村,距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整個古鹽田面積750畝,保留著7300多個形態各異的如同巨型硯臺一樣的鹽槽,年產量500噸。洋浦古鹽田之所以聞名於世,因為它是我國最後一一個保留了原始日曬製鹽方式的古鹽場,更是我國最早的一個日曬製鹽場。洋浦,這個曾經因為「租借風波」聞名一時的地方,在改革的大潮中是不可抹去的一個焦點。然而當大多數人將目光投向這片熱土的時候,卻很少有人關注在這片熱土邊上的古鹽場。

洋浦鹽田

來到洋浦古鹽場,乍看上去,就好像一一個出土文物的考古現場,如同硯臺一般的曬鹽槽,大小不一、高低不平、錯落有致地分布在一壟壟鹽田周圍。之所以像硯臺,是因為其邊緣鼓起圈。這些曬 鹽槽是以黑色的火山石依其自然形狀鑿成的。每一壟鹽田還有一個制滷水用的土坑,稱作鹽池。

據考證,洋浦鹽田的開發者是1200年前一群從福建莆田逃難到此的鹽工,他們從被海水浸泡和烈日曬過的石頭,上無意中發現了鹽,於是才有了中國最早的日曬製鹽方法。而在這之前, 中國的海鹽生產主要採用「宿沙氏煮海為鹽法」。洋浦的鹽業開發者在海南這塊陽光充足的地方,終於打破了傳統,因地制宜,在海邊鑿石製作鹽槽, 烈日當爐,石槽為鍋,在經過太陽曬乾的海灘泥沙上將海水過濾, 製成含高鹽分的滷水,然後再將滷水倒在鹽槽裡曬乾水分,結晶成鹽。

洋浦鹽田

經過千年的傳承,洋浦的鹽工們不斷地改進著曬鹽的技術,形成了「蓄海水 「湮鹽田」 「茅草過濾製鹽滷水「,「石槽曬鹽和「收鹽」的傳統工序。在洋浦,鹽田、石槽、曬鹽泥地、鹽泥池、滷水池、蓄海水池經過歲月的磨礪,而今依然在使用。鹽田村的一些村民,依然按照傳統的模式,在這古老的鹽田上有條不紊地採用古法製鹽,傳承著「洋浦鹽田,朝水夕錢」的古老傳說。

洋浦鹽田

洋浦鹽田本身就是重要的文物,而洋浦的製鹽工藝則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所有的海鹽生產一樣,洋浦鹽田曬鹽工藝的關鍵就是要製作高濃度的曬鹽用的滷水。

滷水的製作離不開鹽田,每月農曆初一、十五的時候,隨著海潮的漲起,海水漫過海岸,淹沒鹽田。在這之前,鹽工們已經將鹽田耙松,這樣鹽田就能充分吸收鹽分,形成鹽泥。大潮退去,經過五六天的暴曬,乾燥的鹽泥就可以備做滷水了。

洋浦鹽田

在烈日下,鹽工將飽含鹽分的鹽泥打散、敲碎,挑到制滷槽裡,將鹽泥平鋪在用茅草製成的過濾箅_上,然後在厚度達到15~ 20釐米的鹽泥上扒出橫豎兩三道溝槽,接下來就是往上面澆海水,鹽泥中的鹽分隨水下滲,經過茅草箅的過濾流人儲滷槽中。然而這時的滷水尚不能用於曬鹽,還要經過一番工序使得滷水的含鹽率達到50%才可以用於曬鹽。在沒有比重計的時代,鹽工們是怎樣檢測滷水濃度的呢?方法很簡單,就是從鹽田邊上一種叫黃魚茨的灌木上折下一截小木棍丟進儲滷槽中,如果小木棍沉在滷水的半中央,那麼說明滷水的濃度還不夠,不能用於曬鹽;如果小木棍浮在滷水的水面,上,則說明滷水的濃度已經達到曬鹽的標準了。接下來就是將滷水從儲滷池中舀出來,澆到曬鹽槽中,經過太陽的暴曬,水分蒸發之後,曬鹽槽裡剩下的就是白花花的鹽了。

洋浦鹽田

這千年不變的程序依然被勤勞的鹽田村鹽工傳承著,製鹽用的鹽槽、釘耙、隴、刮鹽板依然保留著古老的模樣。看看這些鹽田,看著這些工具,人們就像走進了一座製鹽的博物館。

喜歡旅遊的朋友可以關注小編哦,每天都會更新,多多支持多多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洋浦千年古鹽田:古法「煮海為鹽」的守望者
    中國網李南攝    中國網9月24日訊 「千年古鹽田是洋浦最早的工業,當地政府正為古鹽田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做準備。」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新英灣區鹽田村的解說員24日上午對中國網記者說。洋浦千年古鹽田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總面積750畝,有73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鹽槽,年產量500噸,是我國最早的日曬製鹽場,也是我國至今保留日曬製鹽方式的古鹽場。    據悉,漢朝時期福建莆田的鹽工遷居至此,利用火山噴發後留下的黑色的火山巖——玄武巖石攔腰截斷,磨成硯式鹽槽。
  • 洋浦千年鹽田
    千年鹽田-相傳1200多年前,一覃姓青年鹽工在海邊閃現的海市蜃樓中看到南方有一片廣闊的鹽場和神頭石景,他禁不住誘惑,率隊尋山問水,從福建莆田南下渡過瓊州海峽,踏上了海南島,幾個覃姓的兄弟結伴沿西線海岸,對照幻影所見,來到了洋浦半島。居身安定後,對舊業情有獨鐘的鹽工們,又盤算著怎樣起灶製鹽。
  • 海南洋浦古鹽田旅遊景點外人並不知道,親探後發現竟有這麼古老…
    海南洋浦古鹽田這個旅遊景點,外人並不知道,親探之後才發現這裡竟然還有這麼古老而自然的曬鹽製鹽技術,實屬罕見……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末期,福建莆田的一群鹽工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就遷移到海南島西部的古儋耳縣,他們在洋浦半島的海岸上開闢山石建造房屋和鹽田
  • 海南島的千年古鹽田,仍保留古法製鹽,了不起的洋浦
    其中,千年古鹽田便是一處。海南島得天獨厚的優勢,利用持續的高溫特點,改變過去「煮海為鹽」的方法,用經過太陽曬過的海泥,澆上海水過濾,形成高濃度的滷水,然後在經過一系列的過濾和沉澱,放置在一個一個淺水槽內,經過太陽的暴曬,就形成了白花花的鹽巴了。洋浦是海南儋州的經濟特區,以前是洋浦縣後來改為特區,古代保留下來的非遺文化,如今我們仍能看到。
  • 賞鹽田景觀品鹽焗美食 洋浦特色旅遊吸引遊客
    海南日報洋浦10月5日電 (記者林書喜 通訊員鄧曉龍)10月5日,儘管太陽有點曬,但前來洋浦古鹽田遊玩的遊客仍絡繹不絕。  洋浦千年古鹽田久負盛名,750餘畝的古鹽田裡,7300多個曬鹽的鹽槽和鹽泥池、蓄海水池、鹽滷水池匯成一幅獨具風情的畫卷。遊客們走在蜿蜒的鹽道上,不時拍照打卡留念,感受這千年獨特的製鹽景觀。
  • 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
    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的海邊,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鹽農,頭頂烈日,辛勤地在鹽田中「耕耘」。  洋浦鹽田始建於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目前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佔地約750畝。  鹽田的製鹽工序古老、原始、獨特。
  • 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8)
    新華社照片,洋浦(海南),2020年6月12日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6月11日,鹽農在鹽田中修補滷水過濾池。6月是曬鹽的好時節。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的海邊,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鹽農,頭頂烈日,辛勤地在鹽田中「耕耘」。洋浦鹽田始建於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目前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佔地約750畝。鹽田的製鹽工序古老、原始、獨特。
  • 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1)
    新華社照片,洋浦(海南),2020年6月12日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6月10日,鹽農(左)在清洗鹽槽(無人機照片)。6月是曬鹽的好時節。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的海邊,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鹽農,頭頂烈日,辛勤地在鹽田中「耕耘」。洋浦鹽田始建於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目前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佔地約750畝。鹽田的製鹽工序古老、原始、獨特。
  • 洋浦鹽田:千年傳承 煥發生機 - 湘湘愛旅行
    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鹽田村的海邊,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鹽農,頭頂烈日,辛勤地在鹽田中「耕耘」。洋浦鹽田始建於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目前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布海灘,佔地約750畝。鹽田的製鹽工序古老、原始、獨特。
  • 一個人騎自行車環遊海南,來到洋浦1200年前就存在的,千年古鹽田
    這次環海南島騎遊,去了不少景點。有收費的有免費的。耳聽不如眼見。今天就介紹一個期待已久的景點,海南洋浦千古鹽田。這個景點免費參觀!過了楊浦大橋,沒多遠就看到千古鹽田的牌子了。千古鹽田在一個比較偏僻的海灣漁村,說偏僻現在也不是特別偏僻啦!
  • 洋浦鹽田:陽光與玄武巖的合作
    「洋浦鹽田,朝潮夕錢。」這是海南洋浦半島上家喻戶曉的一句俗話。這句話非常直白地道出了一個事實:洋浦鹽田所產之鹽,乃海鹽。海南洋浦鹽田的鹽雖然屬於海鹽,但它的製作過程卻並非大家所熟知的煮海為鹽,而是充分利用了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充足的陽光與得天獨厚的玄武巖,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日光曬鹽。
  • 洋浦千年古鹽田文化採風
    洋浦古鹽田佔地約750畝,目前有上千個形態各異的火山石石鹽槽分布在海灘,採風團下午到達古鹽田的時候,可以看到硯式石鹽槽上正析出白色的海鹽晶體。海水漲潮時會漫過海灘,在鹽田窪地留下富含鹽分的海水。    15日儋州豔陽高照,正是晾曬製鹽的好時候。
  • 海南旅遊景點介紹——儋州
    旅遊景點:千年古鹽田、藍洋溫泉度假村、蓮花寺、石花水洞地質公園、東坡書院等。千年古鹽田 千年古鹽田位于洋浦經濟開發區新英灣區辦事處南面的鹽田村。距今有1200多年歷史,鹽田總面積750畝,千年古鹽田是我國最早的一個日曬製鹽點,也是我國至今保留最完好的原始日曬製鹽方式的古鹽田。
  • 淺談洋浦鹽田村的製鹽工藝
    摘 要 洋浦鹽田擁有得天獨厚的地質與氣候條件,鹽工們利用當地特殊的地理風貌,鑿石曬鹽,至今依然保存著古老傳統的製鹽技藝。本文從以洋浦鹽田村為例,簡述洋浦鹽田村的地理環境對製鹽工藝的影響,探討現存的製鹽技藝,並分析在當今社會洋浦鹽田所面臨的困境。
  • 洋浦特色遊吸引遊客 賞鹽田景觀 品鹽焗美食
    海南日報洋浦10月5日電(記者林書喜 通訊員鄧曉龍)10月5日,儘管太陽有點曬,但前來洋浦古鹽田遊玩的遊客仍絡繹不絕。洋浦千年古鹽田久負盛名,750餘畝的古鹽田裡,7300多個曬鹽的鹽槽和鹽泥池、蓄海水池、鹽滷水池匯成一幅獨具風情的畫卷。
  • 千年古鹽田值得一看——洋浦半島洋浦村
    海南島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洋浦半島鹽田村的千年古鹽田。網上搜了一下,由於天氣炎熱和製鹽流程的原因,要想看到鹽田工人勞作的過程,需在早上和傍晚時間段。於是我早早的就從海口出發,沿西線高速行駛到洋浦出口下高速,再行駛到洋浦新英灣路口進入即到。也可以直接打導航到洋浦村。這裡景點免費,24小時開放。古鹽田四周風景很美,在這裡可以到仙人掌和野菠蘿和葉子花。
  • 南方貓冬行--探訪洋浦千年古鹽田
    洋浦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洋浦半島西南處,瀕臨新英灣,今年的1月17日,我們冒著細雨來到了這個古老的鹽田遺址。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鹽田總面積750畝,有73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鹽槽,年產鹽量500噸。
  • 詩鄉歌海,熱帶植物王國,海南儋州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儋州旅遊資源豐富,有「山、海、江、河、湖、泉」等優勢旅遊資源,可謂處處是美景,獨特的海邊石屋、石路,成片的紅樹林,開發潛力巨大。儋州歷史悠久,蘇東坡晚年流落儋州,曾在此創辦書院。在蘇東坡帶來的良好的文化氛圍影響下,這裡的人民愛好吟詩作對,使儋州素有「詩鄉歌海」之稱。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海南儋州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讓歷史「活」起來 打造洋浦文化新「名片」
    11月16日上午,洋浦經濟開發區工委書記周軍平帶隊到洋浦鹽田調研,強調要加快洋浦鹽田整體升級改造進度,全力打造洋浦新「名片」。 周軍平首先聽取了洋浦鹽田規劃管理有關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