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吧:南瓜中的「巨無霸」!觀賞價值極高,最牛栽培技術速拿!

2020-12-20 菜吧

巨型南瓜瓜型巨大,果皮色彩豔麗,觀賞價值高,特別是近年來在農業嘉年華中,巨型南瓜往往成為吸睛焦點,吸引遊客駐足拍照留念。巨型南瓜無土栽培在集設施、營養、環境以及信息等技術作用下滿足巨型南瓜的生長。所以巨型南瓜無土栽培設施及栽培技術對於設施農業生產、觀光而言具有指導性意義。

1 巨型南瓜無土栽培設施結構

1.1 玻璃溫室

水培巨型南瓜對環境條件要求比較嚴格,必須在空間寬敞的大型連棟溫室內進行,因此室內需設有溼簾、風機、開窗降溫設備,配套有遮陽網、加溫設備,全年可調控室內溫度在20~30℃,以利於植株的生長。

1.2 水培巨型南瓜對栽培設施結構的要求

水培巨型南瓜栽培設施結構主要包括營養液池、供液系統、深液流循環系統3個方面。

①營養液池

用於配製和貯存營養液。可選用磚和水泥壘砌成的地下式栽培池,或將塑料桶置於地上或埋入地下,要求密閉性好,不透光,不漏水。在砌貯液池時,池底要留一小坑,為預留潛水泵(水泵)使用,池壁預留供液管口和回液管口。營養液池的容積依種植數量而定。

②供液系統

是供給植物營養液的配套設施。營養液池中要裝有潛水泵,潛水泵和電源之間用定時器連接,以便定時供給營養液。

③深液流循環系統

整個系統由上下2個水培箱、循環水泵、增氧泵、上水管道、回水管、冷暖機、定時器等幾個部分組成,形成一個循環回流系統。

2 水培巨型南瓜配套栽培技術

2.1 品種選擇

選擇美國進口的大南瓜品種,如zucca atlantic giant,具有生長勢強、抗病、生育期長、耐貯運等特點。

2.2 播種育苗

在溫室內溼簾、風機、開窗降溫設備、遮陽網、補光燈、加溫設備齊全,全年可調控室內溫度在20~30℃的情況下,巨型南瓜一年四季都可以育苗。將出芽的南瓜種子播於營養缽的中間,因巨型南瓜的苗體較大,所以選擇15cm×15cm的營養缽,以便讓瓜苗充分吸收營養,發展根系。

2.3 苗期管理

從幼苗出土到發出真葉,這一時期的日溫控制在25~27℃,夜溫控制在14~16℃,儘量不澆水,如果土體失水嚴重,可用噴霧器在土體表面噴少量水。從發出真葉到定植前,這一時期的日溫控制在24~26℃,夜溫控制在18~20℃,澆水本著見幹見溼的原則,土表發白澆水,每次澆水要澆透。

2.4 水培管理

①準備工作

整個深液流循環系統要進行消毒處理,一般採用甲基硫菌靈和中生菌素混合使用。確認水培箱中的氣泡石完好,增氧泵與氣泡石相連的橡膠管無堵塞情況。前期營養液箱中注入清水,清水注入之後用磷酸或硝酸調節pH值,pH值控制在6.0~6.5。

②洗苗定植

當幼苗長至2葉1心時可以洗苗馴化,將選好的巨型南瓜苗從營養缽中倒出,輕輕抖動、拍打,然後在清水中浸泡 15~20分鐘,再用手輕輕揉洗根部,直至根部完全無土。定植時,使根系漂浮在水中的網狀支撐板上,上部用尼龍繩和吊蔓夾固定。

③光照管理

定植後要覆蓋遮陽網遮蔭,5~7天緩苗結束後逐步撤掉遮陽網。在剛撤遮陽網的前7~10天,晴天時覆蓋遮陽網遮蔭,10天以後可以完全撤掉遮陽網。

④營養液管理

pH值:水培馴化期pH值保持在6.0~6.5,後期pH值保持在5.5~6.5。營養液溫度:利用冷暖機對營養液進行加溫或降溫,溫度保持在 21~25℃。增氧:白天增氧泵設定為全天開啟,晚上增氧泵設定為每30分鐘增氧15分鐘,用無限循環開關進行定時。EC值:剛開始馴化時保持清水的EC值,緩苗結束後將 EC 值控制在 1.0~1.5mS/cm,營養生長期每隔5~7天EC值增加0.2~0.3mS/cm,直到EC值控制在2.0~2.5mS/cm。坐瓜前後EC值控制在2.0~2.5mS/cm,以免EC值過高造成肥害,坐瓜成功後EC值控制在2.5~3.0mS/cm。

⑤溫度管理

定植後白天氣溫控制在22~30℃為宜,最高不超過33℃。夜間氣溫控制在15~25℃為宜,最低不低於13℃。

⑥植株管理

水培巨型南瓜生長速度較土培快,所以必須經常引蔓修剪。每側留蔓要間隔1片葉,以防葉片互相遮擋,影響光合作用。一般側蔓留6~8片葉打頂。主蔓6m左右留瓜,8m左右打頂。

⑦授粉及膨大期管理

巨型南瓜一般採用人工輔助授粉,晴天10:00左右進行,以保證品種純度。坐瓜後用三角架支撐其底部,防止因自身質量過大與瓜柄脫落。

2.5 病蟲害防治

水培巨型南瓜生長過程中主要病蟲害有病毒病、白粉病、蚜蟲、白粉蝨、紅蜘蛛等。

①病毒病

花葉型,症狀嚴重的花葉,葉片黃綠相間,綠色部分凸起,形成皰斑,植株矮化,葉片及果實小且畸形,並有許多瘤狀凸起,果實凹凸不平;蕨葉型,葉片除具花葉症狀外,像被撕裂成條、呈雞爪狀。

育苗期移栽前5~7天,用46%嗎胍·乙酸銅或小葉靈800倍液交替噴霧瓜苗1~2次。定植成活至坐果前,用3.95%三氮唑核苷或18%丙多·嗎啉呱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間隔1周交替噴霧預防。育苗期及坐瓜前應做好蚜蟲、薊馬等害蟲的防治。

②白粉病

以生長中後期為害較重,主要為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兩面出現近圓形白色粉狀小黴點,後漸擴大,白粉斑連成大塊,發病嚴重時全葉布滿白粉,白粉下面的葉組織先為淡黃色,後變褐色,後期變成灰白色,葉片乾枯捲縮。田間溼度大,氣溫16~24℃,乾濕交替出現,發病重。

病害發生前可選用53.8%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或27.12%鹼式硫酸銅懸浮劑500倍液預防,每7~10天1次,連續2~3次。發病初期可選用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40%氟矽唑乳油8000倍液、43%戊唑醇懸浮劑5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2%春雷黴素水劑600倍液進行噴霧,每7~10天1次,連續2~4次。

③蚜蟲

可用25%噻蟲啉懸浮劑2000~4000倍液、10%氟啶蟲醯胺水分散粒劑900~1500倍液或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3000~4500倍液防治。

④白粉蝨

當被害植物葉片背面平均有10頭成蟲時,進行噴霧防治。藥劑可選用22.4%螺蟲乙酯懸浮劑1250~1900倍液、50%噻蟲胺水分散粒劑5000~6500倍液、25%噻嗪酮可溼性粉劑2 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

⑤紅蜘蛛

可用400倍硫磺懸浮劑或20%三氯殺蟎醇乳油防治。

2.6 採收與保存

巨型南瓜授粉坐瓜60天後,當體積不再增大,瓜皮顏色變深,瓜柄處木質化時即可採收。一般巨型南瓜採收後瓜柄處最容易腐爛,應及時塗抹殺菌劑,其中殺菌劑一般採用甲基硫菌靈和中生菌素混合使用,效果較好。此外採收後的巨型南瓜應放置在乾燥通風處,瓜底墊泡沫板,瓜身塗抹果蠟,以延長觀賞期。

免責聲明:圖片、文章來自網絡,僅供學習,不做商業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觀賞南瓜栽培,品種搭配有講究?美化庭院簡單易學
    觀賞南瓜包括巨型南瓜、微型或異形南瓜和彩色南瓜。(1)巨型南瓜:巨型南瓜在西方較為普遍,近年來,一些植物觀賞園、休閒農莊都相繼引種巨型南瓜。(3)彩色南瓜:這類南瓜果皮上往往有多種顏色,主要有黃、綠、墨綠、淺紅等色。瓜有大有小,瓜形有橢圓形、扁圓形、圓形、碟形、葫蘆形、鵝頸形等,以印度南瓜居多。一般來講,觀賞南瓜要麼種在觀光溫室內,要麼種在露天長廊中。
  • 蜀葵的植物學特徵與觀賞價值栽培技術
    蜀葵的植物學特徵與觀賞價值栽培技術宋超 張國琛引言蜀葵 (Althaea rosa Cav.) 又名蜀季花、一丈紅、端午錦等,為錦葵科蜀葵屬多年生花卉,歷代花卉圖譜皆有記載。 「戎葵」是古人對蜀葵的最早稱謂。
  • 甘肅觀賞竹園藝栽培技術
    甘肅觀賞竹園藝栽培技術吳建福引言當前城市綠化已不再是單純的作為景觀供人們觀賞,更是一種文化內涵的象徵,體現著人們核心價值觀的追求 。竹子是禾本科的一個分支竹亞科的總稱,其生長快、適應性強、造型優美,集經濟、觀賞和生態價值於一身 。且竹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其具有四季長青、瀟灑多姿等諸多特點,往往被人們賦予高風亮節的象徵。觀賞竹作為我國園林景觀綠化的主要元素之一,對我國園林藝術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為了使觀賞竹更好地應用於園林景觀的建設中,園藝工作者對觀賞竹栽培技術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加。
  • 臺灣"南瓜王子"種出近200公斤巨無霸南瓜(圖)
    臺灣"南瓜王子"種出近200公斤巨無霸南瓜(圖)     「南瓜王子」徐滄浩投入南瓜種值超過30年,剛在全臺灣大南瓜競賽以328.6臺斤的巨無霸大南瓜奪冠,仍不斷努力研究
  • 商丘現200斤「巨無霸」南瓜 需三個成年人合抱才能抬起
    這兩天,萬聯生態農業合作社的巨型南瓜成了商丘的「網紅」瓜,周邊不少群眾專門趕來觀賞。據商丘萬聯生態農業合作社負責人吳豫皖介紹,他種植的南瓜個個都能長到200斤以上,需要三個成年人合抱才能抬動。商丘驚現「巨無霸」南瓜 個個都能長到200多斤「裡面最重的一個長到了432斤,前陣子被外地客商買走了,賣了6400元,」吳豫皖告訴記者,他今年種了20棵大南瓜,目前還剩11個,個個都能長到200多斤。
  • 雲南南瓜新品種雲慄及其栽培技術
    雲南南瓜新品種雲慄及其栽培技術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南瓜營養作用、食療保健作用及藥用價值的認識和開發利用程度不斷深入,南瓜產品的綜合開發與利用逐漸受到重視。同年於魯甸、馬龍、武定、嵩明進行生產試驗,雲慄平均每 667 m 2 嫩瓜產量 4 410 kg,比對照蒙自黃心南瓜增產 5%;每 667 m 2 老瓜產量 3 172.6 kg,比對照增產 3%;露地栽培,各試驗點均未發生白粉病、枯萎病、病毒病,在嚴重乾旱時個別老葉片會發生輕微白粉病及少許蚜蟲,雨水正常後均不影響生產。
  • 1種「地米菜」價值高,遠看像「胡蘿蔔」,近看有觀賞價值,珍貴
    價值比較高的植物有很多,我記得有一種七葉一枝花的價值就比較高了,它還有觀賞價值,以前我就種植了好幾盆七葉一枝花,大概養護了一年,植株沒能夠存活下來,不過我還是看到它開出花朵了,很好看。而有一些野生的花卉會在農村的農地裡生長,比如三色堇、芍藥、梔子花、月季、太陽花、垂盆草等,這些花卉同樣有觀賞價值,所以我們在農村的農地裡不僅可以看到胡蘿蔔,還可以看到這些野生的花卉。另外,我記得有一種有價值的地米菜也會在農地裡生長,有時候它還會在懸崖邊、小溪邊、山坡下等地方生長,地米菜適應環境的能力強,只需要有一點點土壤,它的根系就可以在土壤裡長得很好了。
  • 觀光農業景觀蔬菜設施無土栽培常用模式及配套設備及栽培技術
    本文將著重從無土栽培配套設施、蔬菜品種選擇及栽培技術要點等方面介紹景觀蔬菜設施栽培技術,以期為蔬菜在觀光農業中的應用提供技術參考。設施栽培品種種類觀 賞 蔬 菜 通 常 分 為 四 大類:①觀葉型蔬菜,此類蔬菜葉色多彩鮮豔,葉片形態多樣,觀賞價值極高。
  • 豆瓣菜的栽培技術
    豆瓣菜,別名西洋菜、水田芥,屬十字花科豆瓣屬中的多年生蔬菜。莖葉幼嫩,清香可口,營養價值高,在每100克嫩莖葉中,約含水分93克,維生素C79毫克及蛋白質和礦物質鈣、鐵等。可素食、炒食,做沙拉、盤菜配料或作湯料。   豆瓣菜適於水生,喜冷涼,不耐熱。
  • 南瓜有哪些種類,如何種植南瓜,值得一看
    小編會不斷去推陳出新,爭取每天更新最優質最有趣的內容,不會濫竽充數,並且做到持續為大家帶來非常好的文章。南瓜除了食用果實外,南瓜的嫩蔓、嫩葉及葉柄均可食用,我國有些地區早有食用南瓜嫩葉、嫩莖習慣。種子含油量高,是重要的炒香乾果類。
  • 金瓜的栽培技術,種植時需要注意的事情,一起來看看吧
    金瓜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豐富,除了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外,還含有易被人體吸收的磷、鐵、鈣等多種營養成分,又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的作用,對老年人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等,亦有較好的療效。栽培技術培育壯苗。上年12月中旬左右播種。
  • 萬聖夜的南瓜燈其實很多是西葫蘆和北瓜
    應景的南瓜燈  不少是西葫蘆和北瓜  上海辰山植物園工程師、果殼網作者劉夙對南瓜深有研究。他介紹,南瓜從植物分類學上說,是葫蘆科南瓜屬植物。南瓜屬原產於美洲,其中有5個種已馴化,有3個種栽培最廣——南瓜、筍瓜和西葫蘆。在美國,這3個種都廣泛栽培,而且有比較多的品種。
  • 觀賞蔬菜的特點、要求和社會效益
    可如,紅翠萵苣葉光滑而皺,波狀線裂,紅氣,是神食明和觀柢用型次,用作盆栽,株念優美,觀賞期長、營養蔬菜中含有人體易吸收的種類,胺基酸,多種維生素及無機鹽等。例如:西葫蘆嫩果中含葡萄素、維牛素A、B、C、水、澱粉多種營物質,紫甘藍100克蛋白質含量是普通甘藍的1.4倍,此外,鐵鋅的含量也高於普通甘藍,紅翠萵苣的維生素含量也普遍高於葉用萵苣。
  • 百蔬園迎來南瓜主題日 北京南瓜種植面積有2000畝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金秋九月,又是一年豐收季,世園會的百蔬園也迎來了一年中最絢麗的時候。五顏六色的果實掛滿枝頭,穿梭在百蔬園中,有陣陣沁人心脾的菜香。在秋收碩果纍纍的蔬菜世界裡,南瓜則是最具典型的那一顆。
  • 5種比人還大的多肉植物,觀賞價值高,容易長成巨無霸
    5種比人還大的多肉植物,觀賞價值高,容易長成巨無霸。日常我們見到的多肉植物,都是栽種在小花盆裡,個頭不大。實際上有些多肉植物能長很大,比人還大,容易長成巨無霸。一些長得很大的多肉植物,除了觀賞價值高以外,價格也很高。這些比人大的多肉植物,你見過嗎?
  • 這種野菜是日本的重點栽培蔬菜,極高的藥用價值,在我國卻不常見
    這種野菜是日本的重點栽培蔬菜,極高的藥用價值,在我國卻不常見。生在農村家裡有種植農作物的朋友們都知道,種植的農作物邊肯定會有好多的野花野草。而這些野草的生長速度又快,施的肥很容易被野草給吸收了。所以我們要定期除草,這也是讓人很頭疼的問題了。
  • 日本貝貝南瓜種植技術
    日本貝貝南瓜栽培和管理要點貝貝南瓜種植技術推廣主講:飯野芳治一、貝貝南瓜介紹貝貝南瓜1998
  • 南瓜栽培技術要點,你知道多少呢?這裡還有詳細步驟!
    夏天到了,南瓜也是很受大家歡迎的一味蔬菜,那麼大家有沒有疑惑南瓜是如何栽培出來的呢?小編給你們整理了一些要點,快來學習一下吧!1.品種選擇選擇適合各地地區種植的優良品種的同時要注意:板大,顏色白,種子產量高,抗病。
  • 千葉蓍觀賞草繁殖及日常栽培管理技術
    千葉蓍觀賞草繁殖及日常栽培管理技術一、特徵特性千葉蓍屬菊科蓍草屬。莖直立, 全株被絨毛, 葉互生, 條狀披針形, 頭狀花序, 於莖頂著生。屬野生花卉, 經引種馴化為本地區運用。三、栽培管理1.繁殖方法播種、分株繁殖均可。因其根系發達, 根櫱性強, 以分株為主, 宜在秋季10 月上旬進行, 栽植間距20~40 釐米。分株前需進行縮剪。
  • 彰化農民栽培觀賞番瓜 構建50米黃金隧道(圖)
    中新網4月30日電 彰化溪湖鎮農民黃重順,耗費十多年的時間用心栽培千奇百怪的觀賞番瓜,近期建構一條長達50米的南瓜棚,五顏六色、形狀奇特的番瓜掛滿棚架,形成一條黃金隧道,都可以充當生態教學園地,讓老師與孩子都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