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作為樂器之王,與其他樂器最大的不同就是需要雙手配合彈奏,聲部更多,表現力豐富。而其他樂器則不需要考慮這類問題。例如:小提琴一手按弦一手拿弓,分工明確,不牽扯到雙手同時演奏的配合。
很多家長也正是因為這一特性,選擇讓孩子學習鋼琴,想藉此訓練孩子左右腦的平衡,促進全腦開發。而初學鋼琴的琴童和家長,都會對此問題存在困擾,究竟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雙手協調性呢?
目前,最熱門的訓練雙手協調性的方法有很多,例如:
1 左手畫圓、右手畫方;
2 左手出石頭,右手出布,依次輪換;
3 左手筆畫數字8,右手筆畫數字4,再輪換交替。
這些都是鍛鍊大腦同時指揮兩隻手有效方法。
其實左右手配合不到一起最根本的原因,是大腦對旋律沒有足夠的熟悉,彈奏的時候沒法形成條件反射。因此,左手彈奏、唱右手旋律,右手彈奏,唱左手旋律等,也是一個訓練大腦同時處理多種旋律的好方法。
練琴時,遇到雙手多聲部樂曲,我們要注意什麼呢?
1. 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時,總會讓學生先分手練習,兩隻手分別練熟後再合奏。這種方法雖然降低了識譜難度,但也存在一定弊端,並不利於孩子對音樂性的整體把握。
首先,孩子一開始分手練習,會對曲目理解產生偏差。鋼琴曲有很多是多聲部重疊在一起的,識譜階段僅僅單手練習,孩子對曲目沒有整體感知,影響後期彈奏。
第二,一開始對曲目不熟悉,便多次機械重複伴奏音型,孩子更容易產生枯燥感,不容易堅持下去。
第三,有些孩子在一開始分手練習時容易死記硬背音位和節奏,以為找到了練琴的捷徑,但這樣的方式即使單手演奏再熟練,也只是機械記憶的結果,並不能達到看譜即彈的目標。
因此,我們建議,在識譜階段,最好能夠一開始就雙手同時識譜演奏。這樣的好處是,孩子在練習初期就對曲目音樂性有整體的把控,對曲目理解更深。此外,這樣做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識譜能力,畢竟學鋼琴最終的目標不是死記硬背曲目的音位,而是有獨立識譜獨立演奏的能力。
2. 當然,我們強調雙手同時識譜,並不意味著忽略單手練習的重要性。在雙手識譜完成後,仍然要單手分手練習。
很多孩子雙手合一起演奏後,就只注重雙手反覆練習,而忽略了分手練習,這也是不對的。我們知道,左右手的分工,不僅僅體現在兩手彈奏音高的不同,還包含兩手不同的演奏法。兩隻手的演奏需要處理不同的觸鍵、呼吸、停頓、強弱表情等等,這些都需要兩隻手分別單獨練習,才能使曲目完成得更加細膩、生動。因此,在雙手彈奏完成後,分手練習仍然必不可少。
3. 合奏時多聽自己的演奏,反覆聽。
朗朗小時候練琴時,每到雙手多聲部曲目,就會特別仔細聽自己的演奏,兩隻手力量是否均勻?節奏是否穩定?雙手合奏是否整齊等等。只有認真仔細聽,才能不斷反思,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