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文湘
9月16日晚間,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思摩爾(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摩爾公司」)籤署協議,以4.11億元的價格,向其轉讓深圳麥克韋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克韋爾」)35.67%的股權。轉讓完成後,公司不再直接持有麥克韋爾股權。
億緯鋰能同時宣布,公司全資孫公司EVE BATTERYINVESTMENT LTD.(以下簡稱「EBIL公司」)已籤署協議,認購Smoore InternationalHoldings Limited(以下簡稱「SIHL公司」) 37.55%的股權。而思摩爾公司正是SIHL公司的全資孫公司,在收購SIHL股份後,億緯鋰能實現對麥克韋爾的間接持股。
此番變動引發業內關注。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傳聞稱麥克韋爾將赴港上市,而億緯鋰能也曾對外表示麥克韋爾正在進行「紅籌重組」。億緯鋰能董秘林輝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麥克韋爾是要上市,但具體去哪上市,時機成熟時會披露,屆時以正式披露的內容為準」。
麥克韋爾或登陸港交所
作為電子菸行業的代表性企業,麥克韋爾成立於2009年9月份,並於2015年12月份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2019年1月10日,麥克韋爾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在新三板終止掛牌的議案。麥克韋爾稱,公司擬籌劃「在其他證券交易所上市」。今年6月5日,麥克韋爾宣布在新三板終止掛牌。彼時有消息稱,麥克韋爾擬赴港上市。
而億緯鋰能今年9月11日發布的一則公告,則讓投資者對麥克韋爾的上市地點有了進一步的猜想。彼時億緯鋰能公告稱,麥克韋爾擬引入新投資者,新投資者將以等值於人民幣5765萬元的價格,認購麥克韋爾新增註冊資本,獲得麥克韋爾增資完成後5%的股權,公司放棄本次對麥克韋爾增資的同比例優先認購權。上述增資完成後,億緯鋰能持有麥克韋爾的股權比例由37.55%變更為35.67%。
億緯鋰能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解釋稱,放棄優先購買權,是公司兩步走紅籌重組的第一步,即引進外資第三方,成立合資公司,原股東的境內持股等比例稀釋。而紅籌重組的第二步,是當麥克韋爾100%股權被境外上市主體收購時,麥克韋爾增資的5%股權會在境外的上市主體被還原,不會導致原境內持股比例被稀釋的情況,上述引進外資第三方,為紅籌重組的必要步驟之一,不存在損害中小股東權益的情況。
而在9月16日晚間,億緯鋰能再度發布公告,在籤署多個協議後,億緯鋰能對麥克韋爾的持股情況已經變為間接持股。億緯鋰能表示,此舉公司是綜合考慮麥克韋爾的發展需要、自身發展規劃而做出的謹慎決策。
「中國香港是禁止電子菸的,但這可能不會影響電子菸企業在港交所上市,按我們的理解,億緯鋰能的上述表述,實際上是相當於麥克韋爾表明要在港股上市了。」一位資深港股從業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電子菸監管趨嚴
日前,據相關報導稱,9月15日,美國紐約州宣布禁止銷售調味電子菸。此前,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就已宣布,其下屬機構將在未來數周內出臺規定,禁止銷售非菸草味的電子菸產品,以控制青少年吸電子菸的趨勢。美國相關政策的出臺,對國內涉足電子菸行業的公司也造成了衝擊。9月12日及9月16日兩個交易日內,億緯鋰能股價下跌12.49%。
「電子菸對健康是有危害的,長期來說這會成為各個國家的共識,肯定會引起很多國家的關注和重視,條件和時機成熟的話,會出臺一些約束或禁止的規定,整體來說嚴監管在世界範圍內是一個趨勢。」 深圳市控煙協會副會長莊潤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電子菸國標的事情說了很久了,但行業標準的出臺,需要行業發展得比較成熟,目前電子菸行業,沒有哪一家企業是在引領潮流的,行業整體的發展方向還不明晰。」深圳某電子菸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近年來,麥克韋爾業績高速發展,對億緯鋰能業績起到重要的支撐。業績高速增長的同時,麥克韋爾對美國市場形成了較強的「依賴」,2017年,麥克韋爾境外銷售佔比為87.78%,其在公開轉讓說明書中提到,海外銷售絕大部分銷往美國。
也因此,近期美國相關政策的變化是否會對其造成影響,引發投資者關注。
對此,億緯鋰能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回應稱,FDA並非禁止電子菸,只是考慮暫時不許銷售非菸草口味的電子菸,短期來看,麥克韋爾在美銷售的小煙pods類產品有一些影響,但長期來看影響不大,美國客戶已經在積極籌備提交FDA申請,FDA和公共衛生部已經明確電子菸減害屬性,保留電子菸作為替代吸菸的減害產品,開放政策上不會有變化。
同時其表示,億緯鋰能只為幾家大型國際菸草公司的電子霧化器生產電池,不涉及電子菸的製造和銷售,上半年公司用於電子霧化器的鋰離子電池銷售額佔當年銷售額比例約為8%,相關政策變化對公司影響有限。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