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公司在美國獲得第二項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專利許可

2020-12-1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默克公司在美國獲得第二項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專利許可

  默克公司(Merck)今天宣布,公司已獲得美國專利商標局頒發的有關其CRISPR-chrom技術的專利許可默克也因此成為唯一擁有染色質調節肽與CRISPR蛋白融合相關專利的提供商,該專利技術有助於清除染色質,改進基因組的獲得性。

  德國達姆施塔特020年4月7日 /美通社/ -- 領先科技公司默克公司(Merck)今天宣布,公司已獲得美國專利商標局頒發的有關其CRISPR-chrom技術的專利許可。默克也因此成為唯一擁有染色質調節肽與CRISPR蛋白融合相關專利的提供商,該專利技術有助於清除染色質,改進基因組的獲得性。

  最近獲得的CRISPR專利是默克在美國的第二項CRISPR專利,也是其在全球的第23項CRISPR相關專利。

  默克執行董事會成員兼生命科學業務執行長 Udit Batra表示:「這是默克在美國獲得的第二項CRISPR專利,也是公司在全球獲得的第23項CRISPR相關專利。作為領先的CRISPR技術創新者,我們將繼續推動創新,並與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合作,確保為他們提供最先進的基因編輯技術。」

  由於哺乳動物細胞中的基因組DNA緊緊包裹在被稱為染色質的蛋白質複合物中,因此CRISPR通常無法獲取基因組DNA。默克的CRISPR-chrom技術通過將染色質調節肽融合在CRISPR蛋白Cas9(即CRISPR的DNA剪刀)上,提高基因編輯效率。相關文章最初發表在2018年2月版《The CRISPR Journal》上,是該期刊年度下載量最多的五篇文章之一。

  作為基因組編輯領域的領導者,默克旗下生命科學業務負責研發工作,推動基因編輯技術的改進。

  該公司的CRISPR專利組合包括CRISPR相關技術的授權專利,涵蓋基礎和替代基因組編輯方法。公司已在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歐洲、以色列、新加坡和韓國獲得CRISPR融合技術專利。歐洲專利和在其他地區正在申請的專利涉及對CRISPR系統進行編碼的質粒或病毒載體,這些系統是在真核細胞中進行基因組修飾所必需的。其他歐洲專利和正在申請的專利為蛋白質RNA切口酶成分專利。

  默克於2019年2月獲得其proxy-CRISPR技術專利申請的許可,這讓CRISPR更具效率、靈活性和特異性。該公司已成功授權其CRISPR專利組合,並繼續為所有應用領域提供其全部CRISPR專利組合授權。默克積極主動地尋求治療、農業和研究領域的CRISPR專利授權合作夥伴,對此類合作機會表示歡迎。

  CRISPR技術是默克的核心能力,默克在發現到生產等基因組編輯方面擁有16年的經驗。公司開發可用於各種基因組編輯應用的技術,包括基因敲除、基因整合,以及用於基因篩選的CRISPR庫等。

  默克認為,基因組編輯技術已經幫助生物研究和醫學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同時,基因組編輯技術的發展潛力也引起了科學界、法律界和社會的擔憂。默克支持在尊重道德和法律標準的情況下開展基因組編輯研究。默克專門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外部生物倫理顧問小組,旨在為其所開展的研究提供指導,包括基因編輯的研究或使用。同時,默克還確定並公開發布了清晰的運營定位,在充分考量科學和社會問題的同時,不會妨礙任何有前景的治療方法的研究和應用。

(責任編輯:DF407)

相關焦點

  • 美國開發基因編輯技術遇上「勁敵」中國
    中國科研機構的實力使得它們最終將與已經獲得數百萬風投的美國基因編輯公司正面交鋒。「美國第一,中國第二」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院細胞生物學和人體解剖學副教授Paul Knoepfler說:「我認為,在全球美國和中國在Crispr-Cas9研究上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二。
  • 孟山都與博德研究所籤署關鍵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全球許可協議
    北京2016年10月21日電 /美通社/--孟山都公司(NYSE: MON)宣布與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the Broad Institute ofMITandHarvard)籤署了CRISPR-Cas基因編輯技術在農業領域應用的全球許可協議。
  • 「基因魔剪」技術的發展及前景
    其中,CRISPR技術的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5.62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17.15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達到25%[2]。這背後的驅動因素包括政府和私人機構的資助不斷增長,以及未來CRISPR技術的高度普及。 融資情況方面,2018年全球TOP5基因編輯非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總額已超過10億美元。預計未來全球基因編輯相關公司融資額度將持續高漲。
  • 2個月來,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又取得了這些爆炸式的驚人進展
    CRISPR技術研發的兩大主要玩家Jennifer Doudna和張鋒現在打起了官司,要通過法庭來決定誰發現這一技術而應獲得專利。這場戰鬥在今年一月份被公之於眾,隨Cell網上的一篇文章而被放大,許多人爭論說那篇文章對CRISPR技術研究歷史的描述過於片面。然而,CRISPR最驚人的一點並不是它的歷史,而是其已經高速發展的進度仍在加速!
  • 默克收購超700項OLED材料專利 鞏固領導地位
    據外媒報導,默克集團(Merck KGaA)日前宣布已完成對日企柯尼卡美能達株式會社(Konica Minolta, Inc.)OLED顯示器應用方面的專利組合的收購。作為全球領先的OLED材料主要供應商之一,默克致力於OLED材料領域研發已有15餘年的經驗。據了解,默克此次取得的專利組合包含超過700項的專利家族。這項智慧財產權的收購,將進一步鞏固默克在OLED材料市場的領導地位。
  • 基因編輯技術:生物黑客的「魔盒」?
    CRISPR以其簡便和用途廣泛為人稱道,採用它科學家能更輕鬆地對基因序列進行特定的修改。然而,這把為基因編輯技術帶來革命的「剪刀」,被業餘生物愛好者拿在手裡會發生什麼事情?另一項挑戰是獲得這項工作的展覽許可:儘管藍色康乃馨已獲準在日本出售,去工程化的白色康乃馨在走出實驗室之前,可能還需要監管部門的許可。  過度擔憂?  除了創造性潛力,CRISPR也為惡意行為提供了可能。過去數年間,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生物恐怖主義保護小組煞費苦心地與生物黑客社團搞好關係,並常規性地提醒其成員注意可疑的活動。
  • 什麼是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參考消息網10月9日報導法國科學家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和美國科學家珍妮弗·杜德納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她們「研發了一種基因編輯方法」,重寫了「生命密碼」。這種技術工具名為CRISPR/Cas9。但它到底是什麼?有何潛力?是誰為它奠定了基礎?
  • 最近流行的CRISPR基因技術到底能做什麼 進展如何
    2014年,美國專利商標局將技術專利賦予張鋒,加州大學要求發起牴觸審查程序(Interference proceeding),專利爭奪戰隨之拉開序幕。這次審查於去年1月開始,根據2012年美國專利法先發明者得專利的排隊規則,雙方各自提交了數百頁文件,證明自己一方在時間上領先。
  • 基因編輯消除疼痛:CRISPR造就的是天使還是魔鬼?
    許多生物製藥公司都在開發新的鎮痛方法,幫助更多病人緩解疼痛。而在分子水平上了解CIP患者的致病機制,則可以幫助科學家設計相應基因療法或開發圍繞基因突變的其他疼痛幹預手段。如今,這一想法正在向現實邁進。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生物工程系助理教授Prashant Mali的研究團隊通過模仿巴基斯坦男孩Lahore罕見的DNA突變(SCN9A基因缺陷),在小鼠體內展示了一種新的根除疼痛的方法。研究團隊將此前發現與基因編輯工具CRISPR相結合,正在開發一種可阻斷由糖尿病、癌症或外傷引起的嚴重疼痛的基因療法,同時不會造成阿片類藥物成癮性。
  • 「基因魔剪」專利之爭,張峰團隊贏了!
    近年來,有「基因魔剪」之稱的CRISPR-Cas9(以下簡寫為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席捲全球,短短幾年內迅速應用於世界各地的實驗室,催生了多篇文章的發表和多家公司成立。但俗話說,「人紅是非多」,這一技術專利究竟「花落誰家」,有關爭議一直未曾停歇。
  • 盤點全球10大基因編輯公司
    近年來,這把神奇的「基因剪刀」鋒芒畢露,掀起了革命性的技術創新,也掀起了學術界、產業界和資本界的巨大浪潮。近日,全球生物技術最權威的雜誌《基因工程與生物技術新聞》(GEN)發布《全球10大基因編輯公司》,該榜單包括了基因編輯領域的TOP5上市公司(Public Companies)和TOP5非上市公司(Private Companies)。
  • Science子刊: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遭遇新挫折!新研究揭示它可...
    圖片來自CRISPR-Cas9是一種在過去十年中開發的基因編輯技術。它切割出基因組中不需要的部分,並插入新的DNA片段。人們已經進行了許多研究來測試這種技術,以期有一天可以將它用於修復導致疾病的遺傳缺陷。有關脫靶編輯的報導阻礙了這一目標的實現,這導致了旨在阻止脫靶編輯的新研究。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技術還可以導致大量不想要的DNA重複。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45期:美國首次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
    美國首次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癌症晚期據美聯社報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腫瘤學教授通過CRISPR基因編輯工具對三名晚期癌症的血細胞進行基因改造,醫生從患者血液中提取出免疫系統細胞這是美國首次嘗試使用CRISPR基因編輯治療癌症。截至目前為止,接受治療的3名患者似乎是安全的。雖然現在還不能確定該療法是否會真正治療癌症,但此次研究的重點是確保該過程安全可行。一旦獲得FDA的批准,醫生表示他們將能夠針對不同的基因,更有效地攻克癌症。未來,研究人員計劃將再治療15名患者,並評估其安全性和效果。
  • CRISPR 治療晚期肺癌安全可行!全球首例基因編輯人體臨床試驗數據...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自興起以來,曾被認為是凌駕於人類倫理之上的科技界「禁忌」,也一次次做出突破,讓不可能成為可能。2016 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胸部腫瘤科主任盧鈾教授團隊使用 CRISPR 技術編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T 細胞 PD-1 基因的首個人類 I 期臨床試驗開始。
  • CRISPR專利戰繼續升級,知名研究機構「博德研究所」在歐洲受重創
    歐洲專利局做出的一項決定使得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有關基因編輯工具 CRISPR 的智慧財產權岌岌可危。昨天,歐洲專利局剛撤銷了一個博德研究所在 CRISPR 基礎技術方面的專利。
  • 基因編輯技術發明者獲諾貝爾化學獎!這項技術為何只用了8年時間...
    這兩位是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發明者:法國和美國科學家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獲獎理由是「開發了一種基因編輯技術」。兩人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基因專利大戰:殺出個「程咬金」是中國留學生
    當年6月,杜德娜和卡彭蒂耶的文章在線發表後,張鋒實驗室叢樂研究實現了使用CRISPR系統在哺乳動物細胞中進行基因編輯。但上述基於現有信息的推測是否全部屬實,還需要等待美國專利與商標局的進一步調查。基因修飾技術CRISPR/Cas9是生物學界公認強大的技術,自2012年問世以來,影響生命科學多個領域的發展。
  • 從植物單細胞基因組到CRISPR基因組編輯技術
    結合基因編輯等技術,高精度和高通量單細胞基因組測序有望進一步解析減數分裂、單倍體誘導等重要生物學現象的分子機制。而DNA甲基化、蛋白質–DNA互作和三維基因組上的單細胞研究可以加深對植物重編程、分生組織發育和染色質重塑等重要生物學過程中表觀基因組動態變化的理解。未來,基於植物樣品的技術優化並構建多組學的植物細胞圖譜有望大大促進植物基因組學和功能基因組學的發展。
  • ...技術如何助力醫藥行業--專訪默克密理博執行長兼總裁Udit...
    近年來,新興的生物技術發展勢頭迅猛,比如基因編輯技術、新一代測序技術、生物製品一次性生產工藝等。這些技術不僅促進了基礎醫學領域的飛速發展,也給製藥企業帶來陣陣新風,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整個醫藥行業。2014年,針對PD1靶點和PDL1靶點的腫瘤免疫療法在臨床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大大小小的製藥公司捷報頻傳,讓人類看到了攻克癌症的希望。甚至基因治療也因為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重新回到聚光燈下,吸引了大量的投資。在這些新型生物療法的研發與生產的背後,一些基本的生物技術與儀器必不可少,如細胞的處理與培養、蛋白質分析、生物樣本的製備等技術及相關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