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消除疼痛:CRISPR造就的是天使還是魔鬼?

2020-12-17 騰訊網

你是否經歷過疼痛?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你是否幻想過免疫疼痛?一些人的答案可能也是肯定的。

雖然疼痛是絕大多數人不想面對的感覺,但作為機體重要的防禦機制,疼痛能夠讓我們察覺周圍危險的環境並警示機體損傷,促使我們接受必要的治療。事實上,在這個世界上的確有一小撮人感覺不到疼痛,他們一生中就不知道疼痛是什麼感覺。這些人,在醫學上被稱為先天性痛覺缺失症(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CIP)患者。

在巴基斯坦北部的一個小鎮,一個名叫Lahore的男孩就是一位CIP患者。沒有了身體預警,CIP患者通常處於「無知者無畏」的狀態。作為一名街頭藝人,Lahore的表演讓人目瞪口呆:他微笑著把刀直接刺進自己的手,或者面無表情地站在燒得通紅的炭火上。在他14歲的一天,他嘗試表演從樓房上跳下,一天後死於內出血。

不過,CIP患者的遭遇在一定程度上卻是飽受疼痛折磨患者的福音。如今,全世界成千上萬人正在飽受疼痛的折磨。解決疼痛緩解或者姑息護理等問題,已經成為保證全球人類健康權益的當務之急。許多生物製藥公司都在開發新的鎮痛方法,幫助更多病人緩解疼痛。而在分子水平上了解CIP患者的致病機制,則可以幫助科學家設計相應基因療法或開發圍繞基因突變的其他疼痛幹預手段。

如今,這一想法正在向現實邁進。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生物工程系助理教授Prashant Mali的研究團隊通過模仿巴基斯坦男孩Lahore罕見的DNA突變(SCN9A基因缺陷),在小鼠體內展示了一種新的根除疼痛的方法。研究團隊將此前發現與基因編輯工具CRISPR相結合,正在開發一種可阻斷由糖尿病、癌症或外傷引起的嚴重疼痛的基因療法,同時不會造成阿片類藥物成癮性。這項研究由Ana Moreno領導,她現任初創公司Navega Therapeutics執行長,該公司正在計劃推動該治療方案商業化。

事實上,關於CRISPR療法的首次人體臨床試驗今年才正式啟動。今年7月,Editas Medicine公司正式啟動了Brilliance Phase 1/2臨床試驗,用於治療一種嚴重的遺傳性致盲疾病:先天性黑蒙症。同時,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開始治療鐮狀細胞性貧血患者。雖然都涉及改變一個人基因組中的DNA序列,但與以上兩個療法獲益人群相對較小不同,疼痛治療將把CRISPR療法擴展到更常見的情況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的數據,大約20%的美國人患有慢性疼痛。慢性疼痛往往持續數周甚至數年,病人的感受難以言狀,醫生卻沒有多少辦法來確診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據美國科學院醫學研究所估計,光在美國就有1億成年人飽受慢性疼痛之苦,經濟損失高達5600~6350億美元。儘管一些止痛藥物可以緩解症狀,但慢性炎症性疼痛常常是綿綿無絕期,因此需要長期服用。而疼痛CRISPR療法無成癮性、特異性強,且持續時間長,這無疑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因此,科學家們已將注意力集中在SCN9A基因上,從而開啟了對新一代疼痛治法的爭奪。

科學研究發現,數種基因缺陷都會導致先天性對疼痛不敏感。最早發現的是SCN9A基因缺陷,該基因所表達的蛋白Nav1.7是一種離子通道,在疼痛感覺中幫助傳遞神經衝動到中樞神經系統。雖然這一極具價值的藥物靶標引起了不少藥企的注意,但是到目前為止,用傳統藥物模擬無痛效果尚未取得明顯的成功。基因泰克(Genentech)公司表示,該公司仍在尋找高度靶向藥物來阻斷Nav1.7。以前也有研究人員曾嘗試用基因療法來抑制Nav1.7的活性。2005年,研究人員曾嘗試使用另一種基因調節技術進行嘗試,目前至少有兩家公司,包括Voyager Therapeutics和Coda bitherapeueutics正在探索潛在的治療方法。而Navega Therapeutics則是首次使用CRISPR治療小鼠疼痛。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的John Wood表示,使用CRISPR治療疼痛是「一個重大進步」。

但另一方面,阻斷疼痛也存在潛在危險。例如,CIP患者的嗅覺有限,也沒有痛感,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受傷。巴基斯坦男孩Lahore的一些患病家庭成員常常會因四肢骨折而一瘸一拐。此外,關於CRISPR是否能有效緩解疼痛,仍有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包括這種效果會持續多久以及它將如何影響先前存在的疼痛。還有一點不能忽略的是,基因治療非常昂貴,並非所有人都能承受這一價格。

「對於投資者來說,目前推進這一計劃將是一場豪賭。」John Wood表示,「這很令人興奮,我相信這將成為現實……但目前還存在問題。」

另外,這種新型疼痛控制策略還可能成為一種軍事技術,讓士兵免疫疼痛。這種沒有疼痛或恐懼的「超級士兵」,或許更應該令人恐懼。

參考資料:

1. The next trick for CRISPR is gene-editing pain away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614210/the-next-trick-for-crispr-is-gene-editing-pain-away/

2. An SCN9A channelopathy causes congenital inability to experience pain.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7167479

3. The Hazards of Growing Up Painlessly

https://www.nytimes.com/2012/11/18/magazine/ashlyn-blocker-feels-no-pain.html

· END ·

熱文推薦

相關焦點

  • CRISPR療法可用於治療特殊血液疾病:一次性擺脫輸血和疼痛
    這是《NEJM》發表的全球首次經同行評議的CRISPR基因編輯治療遺傳性貧血成果。然而,通過基因編輯和基因治療,治療的「效應量」(effect size)可能相當大,而且治療的生物學原理特別明確,這意味著公司可以在治療的病人少得多的情況下,向監管機構提出令人信服的理由。例如,美國迄今批准的兩種基因療法分別在41例和36例患者的研究中獲得了批准。
  • PNAS:構建出提高CRISPR-Cas9基因編輯精確度的新變體---SaCas9-HF
    2019年10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一種新變體,它有潛力在人類基因治療期間提高基因編輯的精確度。相比於野生型CRISPR-Cas9,這種新變體降低了DNA中出現的意外變化,這表明它可能在需要高精確度的基因療法中發揮作用。
  • CRISPR 治療晚期肺癌安全可行!全球首例基因編輯人體臨床試驗數據...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自興起以來,曾被認為是凌駕於人類倫理之上的科技界「禁忌」,也一次次做出突破,讓不可能成為可能。2016 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胸部腫瘤科主任盧鈾教授團隊使用 CRISPR 技術編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T 細胞 PD-1 基因的首個人類 I 期臨床試驗開始。
  • Science子刊: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遭遇新挫折!新研究揭示它可...
    圖片來自CRISPR-Cas9是一種在過去十年中開發的基因編輯技術。它切割出基因組中不需要的部分,並插入新的DNA片段。人們已經進行了許多研究來測試這種技術,以期有一天可以將它用於修復導致疾病的遺傳缺陷。有關脫靶編輯的報導阻礙了這一目標的實現,這導致了旨在阻止脫靶編輯的新研究。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技術還可以導致大量不想要的DNA重複。
  • 「雙面」融合基因: 是致癌魔鬼也是治癌天使
    研究人員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揭示了能夠對癌細胞生長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融合基因類型,並且發現了一種新的融合基因,可為包括腦癌和卵巢癌在內的多種癌症提供新的藥物靶點。融合基因,既是導致腫瘤的「魔鬼」,也能成為靶向治療癌症的天使。
  • 總結:CRISPR相關工具網站集錦
    作者:追風 CRISPR系統為代表的基因組編輯工具發展迅猛,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細胞、動物以及植物的定點編輯。新Cas同源物、Cas9抑制劑(Acr)的開發等成果層出不窮。此外,近年來,基於CRISPR-Cas9系統開發的單鹼基編輯系統(Base editor,BE)更是如火如荼,新的先導編輯系統(Prime editor,PE)也正在興起。
  • 茶小綠葉蟬,是茶園的魔鬼,還是造就「美人」的天使?
    (四)魔鬼還是天使?在很多農業類的專門文章中,都提到茶小綠葉蟬是我國很多茶樹種植區比較常見的蟲害之一,對茶葉的產量和品質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昆蟲世界真奇妙,茶園的魔鬼,造就東方美人茶的天使,都是茶小綠葉蟬。喝不喝到東方美人茶倒是其次,看來我一定要出入茶園,抓到幾隻茶小綠葉蟬好好拍拍了。
  • CRISPR基因編輯後的果蠅被證實具有一定的抗毒性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使用CRISPR基因編輯工具為果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進化優勢。通過對單個基因進行三個小改動,研究小組就使果蠅能夠有效地食用毒藥並將其存儲在體內,從而保護自己免受掠食者侵害。CRISPR已被用於編輯昆蟲、哺乳動物甚至人類的基因,但研究小組表示,這是首次對多細胞生物進行編輯以賦予其新的行為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這意味著他們會有新的飲食習慣和對天敵的新防禦機制。研究人員首先研究了被認為可以在馬利筋草上進食的蝴蝶基因,然後試圖在果蠅中重建那些特定的突變。
  • 你的孩子遇到了天使老師,還是魔鬼老師?
    如果是這樣,恭喜你,你的人生中或許遇到了很多「天使」般的老師,他們盡職盡責,尊重自己的職業,熱愛自己的學生。《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2008年修訂)》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包括: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雖然短短24個字,對老師的要求卻不簡單。
  • 什麼是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她們「研發了一種基因編輯方法」,重寫了「生命密碼」。這種技術工具名為CRISPR/Cas9。但它到底是什麼?有何潛力?是誰為它奠定了基礎?據埃菲社馬德裡10月7日報導,它是一種生物學工具,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來編輯基因組,而且比以前的其他任何方法都更簡便、成本更低。
  • 蓖麻子:魔鬼與天使的共生體
    蓖麻子是一種好壞參半的植物,它被稱為是魔鬼與天使的共生體。 從古代開始,人們就有將蓖麻子製成藥膏的習慣,將其塗抹於皮膚上,具有治療皮炎、燙傷、潰瘍等病症的功效,若是塗抹於眼白上,還可以消除眼睛周圍的刺激物,使得眼睛看起來更加閃亮。
  • 「天使」還是「魔鬼」——弗裡茨·哈伯是誰?
    基於此,人們稱讚哈伯為天使。1918年哈伯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盲目的愛國熱情催生的魔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哈伯錯誤地認為,毒氣進攻乃是一種結束戰爭、縮短戰爭時間的好辦法,從而擔任了一戰中德國施行毒氣戰的科學負責人。哈伯擔任化學兵工廠廠長時負責研製、生產氯氣、芥子氣等毒氣,並將之用於戰爭。
  • 「糖」是天使還是魔鬼?
    「糖」是天使還是魔鬼?】有人說糖是阻止女生變美的最大元兇,為了抗衰老,大家一窩蜂地開始抗糖。「糖」究竟是甜蜜負擔還是快樂源泉?「糖」在我們的生活中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存在,今天我們來聊點「甜」的~
  • 為什麼要堅決反對基因編輯嬰兒?
    之前出現過黑背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基因編輯技術疑似造假的事件,此事件一時之間不好判斷是否真偽,如果也是噱頭,那麼我會感覺很慶幸,但是如果此事屬實,今天將會是一個在未來被載入史冊的日子。在現階段,我個人堅決反對基因編輯嬰兒!我們先來了解一下CCR5基因編輯這件事。
  • 《自然》:重磅基因編輯工具誕生,它究竟牛在哪裡?
    ▎學術經緯/報導昨日,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一篇關於基因編輯的重要論文。來自Broad研究所的CRISPR大牛劉如謙(David Liu)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基因編輯技術,有望修復大約89%的已知人類致病變異。
  • 拉塞爾·威斯布魯克|天使還是魔鬼?
    威少,一個敢愛敢恨的男人,一個風格獨特的男人,如果你非要問他是天使還是魔鬼,小編只能說,天使是他,魔鬼亦是他,但讓球迷著迷的,難道不正是威少身上這種半神半魔的氣質嗎? 哪怕他們從長灘搬到市中心的貧民窟,身邊都是一些瘋狂的籃球迷,威少還是沒有在橄欖球和籃球之間作出抉擇,「我以為我的人生將永遠這樣下去。」他說。 但人生必須要做出選擇。 威少9歲那年夏天,有一天,父親老拉塞爾跑回家,掩面痛哭。
  • 基因編輯技術發明者獲諾貝爾化學獎!這項技術為何只用了8年時間...
    「前幾年,我認識的北京高校的教授,就用相關技術做松樹上的松毛蟲的基因編輯,」據沈宏介紹,松樹是重要的林業資源,用這個技術改造松毛蟲基因,消除病蟲害,就是很好的一種應用。在諾貝爾線上頒獎會中,美聯社記者詢問獲獎者卡彭蒂耶:基因編輯技術能否應用於治療新冠?
  • 你是魔鬼還是秀兒是什麼歌改編的 你是魔鬼還是秀兒原曲歌詞
    你是魔鬼還是秀兒是什麼歌改編的 你是魔鬼還是秀兒原曲歌詞  你是魔鬼還是秀兒是什麼歌改編的?你是魔鬼還是秀兒是根據《魔鬼中的天使》改編的。  抖音熱門歌曲「你是魔鬼還是秀兒」的旋律來自經典歌曲《魔鬼中的天使》的高潮部分,歌詞「你是魔鬼中還是秀兒 只要你乖給你買條gai 我信你個鬼,你個糟老頭子 壞的很,壞的很!」
  • 影子銀行是天使 還是魔鬼?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也是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官方首次公布對影子銀行的系統研究,其中提到「影子銀行是金融工具,介於天使與魔鬼之間,管理好了是天使,管理不好是魔鬼」。   這傳遞了監管部門強烈的規管信號。   金融本是社會稀缺資源,對經濟有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 基因編輯與人類改進,劉慈欣給法學家的啟示
    以「基因編輯嬰兒」為例,陳頎首先指出了學界譴責的核心:將尚未成熟的基因編輯技術投入臨床是對參與者不負責任。那麼,如果能夠保證技術的安全性,我們禁止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的倫理和法律正當性是什麼?陳頎說,這些爭論所錨定的關鍵是基因編輯要服務於何種目的,是治療還是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