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詹程開
人生百年,立於幼學。
辦好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關係著億萬兒童健康成長,也涉及國民素質的提高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
據統計,目前我省學前三年入園率98%,高出全國平均10多個百分點。但是,對照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我省學前教育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那麼,學前教育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地發展呢?日前,浙江省政協舉行了第十九次民生協商論壇,委員和界別群眾代表圍繞「加快發展我省學前教育」建言資政,省有關部門真誠回應,共同為探索更加合理的發展模式尋找答案。
視覺中國 供圖
加大老舊城區配套幼兒園建設
擴增量、提存量、優質量
2017年,《浙江省學前教育條例》出臺,條例提出了配套建設幼兒園應當與居民住宅區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
在民生協商論壇上,省政協委員、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毛偉民提出,「四同步」政策的施行,有力促進了我省新建住宅區配套幼兒園的落地實施。同時,也要看到老舊城區配套幼兒園不足的情況,在全省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存在。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國家鼓勵公民辦幼兒園並舉,當時的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相關政策沒有像現在這樣健全完善。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相關的規劃建設標準逐步提高,因此,老舊城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布點相對較少,補建難度較大。」毛偉民說。
面對這樣的情況,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呢?
毛偉民建議,結合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等有利時機,將配套建設幼兒園納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劃,按照相關標準和規範予以建設。「同時,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容積率、綠地率等規劃指標上要予以適當傾斜,充分保障配套幼兒園建設需要。」
除此之外,還可以結合當地實際,加大老城區幼兒園改擴建力度,擴面擴容,增加學位供給。
「充分利用騰退搬遷的空置廠房、商業用房等公共服務設施舉辦幼兒園,鼓勵各類產業園區開展嵌入式幼兒園試點,支持有實力的企事業單位、高校等舉辦幼兒園,有效解決老城區幼兒園布局盲點問題。」毛偉民說。
除了幼兒園的建設要跟上,制度保障也必不可少。
省政協委員、浙江樹人大學校長李魯在發言中建議,將學前教育納入基礎教育體系,從制度上保障其優質均衡協調發展。
「調研發現,學前教育與義務教育相比,存在較為明顯的區域不平衡、城鄉不平衡和公辦民辦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李魯說,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要大膽革新學前教育制度,「建議把學前教育納入基礎教育體系,參考九年義務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經驗,從根本上落實學前教育由政府統籌規劃建設和主導。」
視覺中國 供圖
提升學前教育師資隊伍水平縮小非編與在編教師的待遇差距
學前教育想要均衡優質地發展,其中,最關鍵、最核心的力量就在於幼兒教師。目前,我省幼兒教師隊伍的總體情況如何呢?
省政協委員、台州市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徐美珍通過調研發現,目前我省幼兒教師隊伍面臨數量和質量的雙重困境,據統計,2018—2020年全省學前教育專任教師總量缺口為1.8萬人,而且,幼兒教師的整體專業化水平還有待提高。
徐美珍在發言中提出,應當完善學前教育師資職前和職後培養體系建設,大力提升學前教育師資隊伍水平。
「要擴大高校已有的學前教育專業本科招生計劃,增加碩士和博士學位點。這樣既可以培養更多的高水平師資,又能為幼兒教師提供向上發展的空間,加快填補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缺口,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徐美珍說,可以建立高校學前教育師資資料庫,進行系統化管理。
徐美珍還建議,通過推進在職教師的學習與培訓來提高專業化水平。「將所有納入幼教集團的非在編教師全員納入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體系和培訓教育。允許幼兒教師自主選擇受訓單位,促使培訓機構提升質量;採用培訓積分考核制,對其崗位資質實行動態管理,切實提高培訓的有效性。」
為了加強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省政協委員、省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盧真金建議,一方面要適當增加教師的編制數,另一方面,則需要加大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保障力度。
盧真金說,要逐步提高幼兒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特別是提高非編教師的待遇,逐步縮小非編與在編教師的薪酬待遇差距,增加其職業的認同度和歸屬感。
讓課程反璞歸真讓幼兒園生活更愉悅更有意義
省政協委員、杭州市勝利幼兒園名師工作室帶頭人顏瑤卿一直從事學前教育,擁有多年的工作實踐,她在民生協商論壇的發言中表示,她更關注的是如何促進學齡前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這些年,一直倡導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但超前搶跑、拔苗助長式的機械教育,以及小學化傾向仍然存在。」顏瑤卿說。
在顏瑤卿看來,存在小學化傾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教師的專業性不夠,不能把握兒童的年齡特點。「有的幼兒園是為了迎合家長喜歡教知識的需要,有的幼兒園則是教師的專業性存在欠缺。這幾年實施二孩政策後,教師懷孕的比例非常高,找不到專業的代課教師,而業務指導老師也忙著頂崗而缺少指導。」
對此,顏瑤卿建議,除了把優秀人才吸引到幼兒教師隊伍中來,並對家長進行正確教育理念宣傳外,還應制定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鑑別指標,加強對小學化治理政策的檢測和評估,幼兒園、小學和社會教育機構應形成教育共同體,致力於提升兒童終身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價值品質來規劃幼小銜接。
對於學前教育來說,課程設置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而針對目前幼兒園的課程,顏瑤卿認為,還是有些流於表面。「幼兒園的課程概念,由於孩子的特殊性往往比較模糊,另外,由於缺少課程專業人員指導,以及各種各樣的任務,導致教師無法靜心研究兒童,讓課程往往流於表面。」
顏瑤卿也提出了建議,應當加強區域學前教育指導中心隊伍建設,加強對課程內容、課程實施以及課程評價的指導,讓課程反璞歸真。
「課程應該回歸簡單、樸素,以真正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為目的。減少不必要的任務,減輕教師負擔,給教師更多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可以靜心研究兒童,讓愛和尊重滋養兒童的心靈。」顏瑤卿說。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