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質量與健康息息相關,擁有一個良好的睡眠質量是身體各項機能保持正常的前提。但如今,睡眠障礙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群體。而年輕人睡眠質量不好,大多是由於精神壓力過大導致的。
隨著年齡增長,上了年紀的人睡眠質量普遍會有所下降,且一般是持續性的,與暫時的精神壓力沒有太大關聯。
據調查表明,有相當大一部分老年人每天晚上的睡眠時間只有五到六個小時,且普遍有易醒、多夢的問題。很多人會認為中老年人睡眠時間短是正常的,其實這應該分情況而論。相信很多人聽過一種說法,每天要睡夠8個小時才能保持健康。
事實上,每個人所需的睡眠時間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所需的睡眠時間也會相對縮短。醫學建議:18-64歲的成年人每日睡眠時間應在8小時左右,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所需睡眠時間在7小時左右,兩者之間只有細微的差異。所以說,中老年人每天只睡5-6個小時是不正常的。
一般來說,中老年人群體睡眠質量較差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白天活動較少。一般來說,人到了中老年時期,生活節奏要比年輕時期相對慢些,尤其是已經退休的群體。且中老年人會因為生活比較單一,且很多中老年人有晚上早早上床睡覺的習慣。其實過早上床也會導致睡眠的驅動力不足,從而出現入睡困難、睡眠淺、多夢易醒的問題。
再者,中老年人還會有睡午覺的習慣,這更加縮短了夜晚的入睡難度以及所需的睡眠時間。所以,建議中老年人在退休後也應該豐富自己的日常生活,多做運動,以免長時間睡眠質量差而引起其他問題。
二、飲食習慣所致。這是一個容易被人們忽略的細節。有些人可能有喝濃茶或者咖啡的習慣,這兩者中都含有咖啡因,容易使精神更加亢奮,從而影響睡眠。所以如果睡眠質量不佳,則應該避免在下午到晚上這段時間喝這類含咖啡因的飲品。
其次,在晚餐時吃得過飽或過於油膩也容易影響睡眠。所以晚餐建議吃清淡的食物,且可以在睡覺前喝一杯牛奶。牛奶不僅有利於睡眠,還可以幫助中老年人補充鈣質。
三、處於更年期。很多人都以為只有女性有更年期,其實這種現象在男性身上也存在,且症狀相似,只是男性出現的年齡普遍要比女性晚。處於更年期的中老年人容易出現血管收縮異常的問題,且常伴隨有內分泌失調,表現為夜間足心發熱、心悸心慌、面部潮紅等,這些症狀都會影響睡眠質量。
總之,中老年人屬於容易出現睡眠質量不佳的群體,應該採取措施進行改善。中老年人平時應該適當增加自己的活動時間,例如每天散步半個小時以上,身體條件較好則可以參加一些運動,例如慢跑。還可以通過做家務來起到鍛鍊的效果,提高自己的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