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情要豐富,切忌「假、大、空」
「假、大、空」是所有初學歌詞寫作的人(包括一些高手)最容易犯的錯誤。因為沒有真情實感,就容易強做激動狀。可能自己也感到假,唯恐氣勢不夠,表達無力,於是彌補。為了彌補,就會犯第二個錯:說大話。其結果又會導致第三個錯:空。正如我們在上面舉的那個例子:「泰山是我們的骨胳,長城是我們的脊梁;長江是我們的血脈,黃河是我們的搖籃。」如果我們分析一下,不難發現它就是「假、大、空」的典型。首先,它不是真情實感。起碼不是出自內心的。沒有貼近生活、沒有貼近實際,沒有貼近群眾,是一種套話。這種套話是一種文革遺風,大得嚇人,空洞無物,屬於誰都可以寫,誰都不願聽的陳詞濫調。感情假則不真,不真則不善,不善則不美。所以,「假、大、空」是歌詞寫作的首忌,萬萬不可犯。
二、寫作對象要看準
一首歌詞總歸是寫來讓人唱的。所以,下筆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是寫給誰唱的?是為哪一類、哪一個行業的人寫的?甚至聽眾是哪些人?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
別以為這是小事。其實這對歌詞的傳播來說是必須做到、也是不可忽視的。比如我們要寫一首為醫護人員歌唱的白衣戰士之歌,你不可能拿給「校園之春」去唱。又比如你寫的兒童歌曲,也不可能讓解放軍戰士去唱。這個道理誰都知道,但在寫作時不一定人人都清楚。在寫詞的時候,如果分清了對象,就可以用你寫作對象的語言、心態去把握歌詞的情緒,讓作者豐富的感情擰成一股繩、一種力量去感染聽眾,順成一條線索去牽動聽眾。只有這樣,你才能做到詞句樸實,內在深厚,曲作者也才能作出引起聽眾共鳴的樂曲,既適合演唱又能讓聽眾叫好。軍旅歌曲《一二三四歌》不就是如此嗎?
三、歌詞的情調與結構一定要拿穩
這些與上面一條基本相似。下筆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你寫的這首歌是什麼情緒?是含情脈脈,還是雷霆萬鈞?是詼諧幽默,還是一本正經?這對歌詞的寫作是很重要的。不然的話,寫的是愛情,味道卻是炮火連天的戰場;說的是「三個和尚挑水吃」,內容卻變成了高昂的頌歌,這就亂套了。所以,歌詞的一條主線只能寫一個內容,在情調上一定要貫穿始終。但在歌詞的段落之間(注意,不是自然段,而是內容的遞進層次上)的情緒一定要有所區分。這就是歌詞的結構。一般說來,歌詞結構的結構有起、承、轉、合。但是,這起、承、轉、合都要各自的情感特點。起是基調;承是變化;轉是高潮;合是回歸。
這在歌詞寫作中是必須的。因為歌詞的主線及變化能夠使作曲者更容易地把握詞作的語氣口吻,從而使音樂的旋律跌宕起伏,曲折纏綿。
當然,也有單純一種情感貫穿始終的。如《國歌》、《大刀進行曲》等等。不過,這只是一種例外的用法。
四、從小題入手,落在點上
初學歌詞,往往動輒就是大題目,好像不如此就不足以表現自己磅礴的情感,其實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寫大題目當然可以,只要你寫的好,不僅社會歡迎,而且人民歡迎。不過,潑點冷水,你的功力夠嗎?你能駕馭整篇的題材嗎?要知道,很多高手就是因此落入俗套而跌下馬的!
從小題材(也就是一個小小的切入口)入手,往往挖掘得更深。又拿喬羽先生的優秀作品《思念》來講:從一隻小小的蝴蝶入手,寫盡了朋友之間的感情和眷念;那首《常回家看看》也許並不那麼優秀,但它從「常回家看看」這麼一件小事入手,寫人間的天倫之樂,也是極為成功的。因為它的點子最終是落到健康的、大眾歡迎的、是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所以,它也是成功的。有個大名鼎鼎的「火風」,唱了一首《大花轎》,恕我直言:它純屬瞎胡鬧。因為它的切入點雖說不錯,但落到的點子卻實在太庸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