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飯難、餵飯累...
帶過寶寶吃飯的人肯定都有過同樣的感受,
而有的孩子自己就能主動吃飯,還吃得特別香。
同樣是孩子,怎麼差距那麼大呢?
今天我們來講講什麼是寶寶的自主進食黃金期,如何把握這個時期,讓寶寶乖乖吃飯~
1、強迫進食
很多家長,為了追求營養,就算是孩子不喜歡吃的食物,無論如何要塞到嘴裡去。
實際上,這樣的做法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到時候偏食挑食等現象會變得更嚴重。
2、邊吃邊玩
有的家長會在孩子吃飯的時候看電視、玩手機、玩玩具等,趁著孩子玩得忘我的時候猛塞一口。
這樣的做法持續下去,只會讓孩子養成不正確的飲食習慣。
3、追著餵飯
有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於是不厭其煩地追著餵、哄著喂。
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自己吃得慢,於是不斷催促,以至於讓孩子在吃飯的時候過於焦慮。
這些做法都不利於孩子自主進食習慣的養成!
一般來說,8 個月左右是寶寶自主進食的黃金期,但也是因人而異。我們可以根據三個信號來判斷。
1. 看到家長手上拿什麼都想去抓一把
2. 拒絕以前最愛的食物
3. 模仿大人吃飯
那觀察到這些信號後,就可以開始培養寶寶自主進食啦!
正確的培養進食習慣
1、飯前一小時,不要再讓寶寶吃零食,防止寶寶吃不下飯;
2、吃飯前洗手,培養寶寶吃飯的儀式感;
3、進食時間、地點基本固定;
4、吃飯時間不要打開電視、手機,玩具、故事書也要收起來,不要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5、一頓飯吃多少讓寶自己定,餓了他會說的,不要用自己定的標準去要求寶寶;
6、寶寶挑食是正常的,不用強迫他吃,可以換著花樣,比如把他喜歡和不喜歡的菜放一起、埋到飯裡、做成卡通圖案等等;
7、逐漸實現自主進食,一般來說,寶寶可以在一歲左右實現自主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