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疆域|郎平的信條:用正確方式贏得一切 公平比善良更難得

2020-12-13 騰訊體育

[摘要]關於郎平這個女人,她的傳奇,你聽過太多故事。她是國家的驕傲、時代的象徵、體育的符號。但剝離開這些抽象的詞彙,用心觀察,你會發現,讓她贏得一切的,正是她的純粹。她很早就知道了,怎樣贏,以及,怎樣才是以正確的方式贏。這是騰訊體育女人節專題《女人的疆域》郎平篇。賽場塑造了她的品格和風度,她拓展了競技場對於女性的想像。

文/張蕾 車莉

視頻/趙航

「她是一個有著很好個性的、強悍的、女人。她是一個絕好的榜樣。」

國際排聯的秘書長、巴西人費爾南多·利馬這樣評價中國國家女排主教練郎平。

「她就像一個在偌大的社會裡獲得巨大成功的女人,她幹了一番偉大的事業。我想,人們會承認一個真正幹事業的人。」

利馬還記得裡約奧運會上,東道主輸給中國隊之後,巴西的國民表情——不是悲傷,而是吃驚。

拋開對「不走運」的小小介懷,利馬理解並欣賞郎平與她熱愛的這項運動之間的關係。

「郎平是這項運動的優秀大使。因為她從賽場中來。從賽場中來的人,會給你(看待人生的)另一個角度。」

「每天都是同樣的動作啊……」

2018年9月16日下午,寧波北侖。隊伍原定休息,郎平想加組發球訓練,頭一天沒過關的要接著發,過了關的也必須到現場「陪練」。

為了訓練,郎平也調整了自己的日程:「我在與不在,訓練效果不一樣。」

為了陪練,郎平調整了自己的行程。

訓練準時開始。在2、3號位與3、4號位之間各放一塊一米見方的墊子,球要發到打到墊子才算得一分,打不到倒扣1分。每人都有分數指標,打到才算合格。

陸陸續續地,完成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國家隊新秀、主攻手李盈瑩第一波先打1號位的遠角,合格後再同大家一起打近處的兩個落點。

一個小時過去,李盈瑩的指標簿上還是負數。全場的教練、隊員、場工、記者,二十多雙眼睛,就盯著她一個人。

18歲的小孩把排球拍得啪啪響,球彈起來比她自己還高。

男助教們有的一邊看,一邊練起力量。隊員們忍不住聊幾句天。郎平什麼都不說,就看著場地裡。

當最後一球完美無聲地墜到墊子上時,有人大喊了一聲:「過年啦!」

「其實也不是我們逼她,當她自己特別希望達到目標達到不了的時候,或者有反覆的時候,她有時會崩潰。我們也要鼓勵隊員——要是容易,大家都可以做。向世界尖端衝擊,一定是最難的。」郎平說。

郎平非常有耐心

道理說來好懂,但運動員要面對的,就是知易行難。

「每一天訓練都是這樣要求她們,其實是很難的。運動員每天都是在挑戰自我。這一段時間體能挺好的,身體狀態挺好的,我挺感興趣的,看看自己進步,(會覺得)我行。當你遇到困難,體力、傷病受到影響的時候,你還行不行?咱不能說只做幾天,你要一直這樣堅持下來。」

中國女排的跟隊記者,在所有的公開訓練都會到場,舉著相機不停拍攝。有一次郎平忍不住:「天天照,每天都是同樣的動作啊……」

郎平是篤定耕耘與收穫邏輯的信徒,用行動和意志力去信仰。

前央視排球解說員田宗琦發現,「有時候我們看她(郎平)教年輕隊員一個動作,老教不會老教不會,我們看的人都急了。但郎導非常有耐心,尤其是對一些可能成長速度不如大家預期的球員,也會一直給機會。可能她的閱歷到一定程度之後,才能夠對別人有這樣的耐心。」

泰國球員維拉萬曾效力於廣州恆大女排,跟郎平有過一年的師徒情誼。

「在中國的一年,我跟她一起工作,我很受益。她教給我很多經驗,如何做一名職業球員,如何持久地做一名球員。」

讓人又愛又怕的詹妮

「對於所有的中國隊員來說,她應該就像神一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偶像。」名帥古德蒂說。他是土耳其女排主教練,同時執教知名俱樂部瓦基弗銀行隊。

「我相信,所有的中國球員對於她說的每一句話都會非常用心地去聽,她們會盡最大努力去執行她的每一道指令。」

中國女排主攻手張常寧說,每次備戰的時候,郎平提問對手的情況,大家都會特別緊張。

郎平知道對方每一位球員的習慣擊球路線,她的隊員們也必須知道。

郎導總是讓隊員又愛又怕

「在訓練一開始,她都會考問隊員們,比如當16號球員在4號位的時候,她的路線通常是什麼樣的?」中國隊體能教練、美國人瑞特·拉爾森說,「如果你在錯誤的位置攔網,你會讓整個隊伍都丟分。不能只有詹妮(Jenny,郎平的英文名字)一個人知道。這是一種很偉大的中國隊的精神力量——大家都非常努力,因為她們在乎她們的隊友。」

訓練時,除了陪打教練,郎平有時也會有針對性地給隊員餵球。丁霞說,郎導傳球給她的時候,她會覺得格外緊張。

「當詹妮看著你的時候,你希望你能做到自己的最好。」瑞特說,「我接球撿球之後如果要給詹妮,我也有一點點緊張,如果我扔得不對怎麼辦?要她追著球跑一段?那會讓我感覺非常糟糕的,能毀了我的一天。」

日本花樣遊泳教母井村雅代曾經這樣描述主教練的工作:「你承擔的責任越大,你就越孤獨。」

郎平不同意這一點,「我不覺得孤獨,因為我們是一個特別強的集體,我們很多的決定,比如說我們戰術上的研究、技術上的提高,我都是跟我們的助理教練一起。他們也知道主教練的想法,這樣在整個訓練當中會貫穿下去。」

「我覺得絕對不是一個人的戰場。」郎平說。

對於郎平來說,執教女排不是一個人的戰場

「(對於運動訓練)她非常新派,對於新想法抱持著開放的態度。擁有她和安導(安家傑)的組合非常好,後者是老派的風格。詹妮雖然也是一個很傳統的教練,但她對於其他的思維方式都很兼容,事實上,我能在這做這份工作正是表現了這一點。」瑞特說。

瑞特曾在中國其他運動隊工作,會有教練警告他:你要嚴肅點,我們的隊員需要一個嚴格硬氣的老師。

「我說,那你得另請高明了。」

瑞特喜歡中國女排的氛圍,也為整個團隊的化學反應貢獻自己的力量。有時候帶熱身,瑞特會讓姑娘們跳舞,「每個人跳起舞來都傻傻的。我希望大家都能傻傻地很舒服地相處,這樣大家會很親近。」

在瑞特的評價體系裡,在良好的團隊氛圍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知,「我們即便犯傻,也會覺得很安心。」

「因為這是運動競技,你必須不時冒險,你得樂於嘗試,哪怕表現糟糕。就像郎平在賽前常說的,嘿,今天我們來場冒險,把握機會:我們不要保守地比賽,我們可以打壓線球。我們需要這樣的訓練環境。」

郎平對於運動訓練非常新派

隊員們對詹妮又怕又愛,是維護良好團隊氛圍的關鍵。

看到酒店餐廳裡為運動員們提供了大量的甜點,瑞特會跑去跟詹妮告狀。

「她立馬站起身來,——這時的詹妮就是嚴肅認真的詹妮。她沒收了女孩們盤中的全部甜點,然後開了個玩笑。一方面她傳達了信息:不能再吃甜點。另一方面,她又開了玩笑——我聽不懂——但所有人都笑了。」

「這就是平衡。」瑞特說,「我相信她們完完全全地尊重她,她們對她的畏懼在一個恰當的程度。我想她們是喜歡她的。」

每個人都愛詹妮。

「我想像不到有什麼人不喜歡她。她就是個很好的人,她很嚴格,但她很公平。」瑞特說,「我能感覺到,她不會總對同一個人發火,不管誰犯了錯,你都會收穫一張『詹妮的刻薄臉』。」

公平是比嚴格、聰明乃至善良都更難的事。

「我覺得這是要點。如果你有時候不得不很嚴苛,那你就要很公平。你嚴苛的對象,是值得你這樣對待的。」瑞特說。

郎平帶著排球,穿梭於中國、美國、義大利,甚至還有土耳其。在用中、英、意三種語言熟練交流的同時,她把自己的排球邏輯與所處的文化背景融洽在一起。

郎平把自己的排球邏輯和所處的文化背景融合在了一起

美國人自我,精英排球的選拔依靠大學系統;義大利人職業,排球文化發達,聯賽體系優質、健全;中國人講究集體主義,國家和社會力量都看重女排。

「運動員是想要贏的,詹妮知道怎麼能贏,這是能夠穿透文化差異的,對不對?」美國國家隊隊醫勞瑞·博亞健-奧尼爾說。

勞瑞與郎平年齡相仿,在2004年郎平出任美國國家隊主教練時,兩人成為朋友。

勞瑞醫生理解詹妮與球員們心意相通的「法寶」:「終歸不過一句話:教練,告訴我,怎麼能贏。」

詹妮從不會失了風度

2018年10月10日,女排世錦賽中,中國隊第一次迎戰美國隊,以3:0拿下,12年來三大賽中首勝美國。

對於這場久違而酣暢的勝利,郎平沒有表現出激烈的情緒。她甚至沒把高興掛在臉上。直到賽後勞瑞特意跑來跟她拉了幾句家常,郎平才展露了放鬆的笑容。

「我想她是要表達尊重。她是非常古典老派(價值觀)的人。她跟美國隊還有很多情感聯繫,每個人都認識她,她也是卡什(基拉裡,美國女排主教練)很好的朋友,所以我想節制情感的表達也是一種尊重。」體能師瑞特說,「我可做不到。我是個瘋狂的人。」

賽前,中國隊助教李童問瑞特,「你希望誰贏?我們,還是美國隊?」

「我們!」瑞特用中文說。

「要聲明的是,我絕對熱愛自己的祖國,我非常驕傲自己是美國人。但如果說到女子排球,我非常非常想打敗美國隊。」瑞特說。

「自打我因為體育來到中國,我就真心希望中國運動員能夠表現優異。中國姑娘比美國隊員在生活上做出的犧牲要多得多:她們訓練的時間更長,她們連美國女孩在訓練中享有的那種輕鬆生活方式的一半都享受不到,美國姑娘每天晚上都能回家,跟老公、家人、朋友、狗狗在一起。」瑞特說,「中國的女孩們訓練是如此地努力,她們值得(勝利)。我可不想看著美國人自鳴得意地走進體育館,訓練沒有我們那麼刻苦,還能把勝利從我們手裡搶走。」

國民身份和賽場身份,在體育早已國際化了的今天,不時會有矛盾浮現。

在2004-2008奧運周期,郎平擔任美國隊主帥。在接任之前,郎平考慮了各方因素,妥善而周全。國內排球界和大眾輿論對於她的決定也樂見其成。

哪怕在北京奧運會「和平大戰」中,美國隊戰勝了中國隊,國內的主流聲音也未有一詞指責郎平。這在中國的輿論場中,是極為少見的。

「當她執教美國隊的時候,從我的角度來看,我從來沒有發現她的中國同胞們對她有喜愛之外的感情。」勞瑞醫生說,「我想他們也會對她執教美國隊感到驕傲,她也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中國人也都知道這一點,她從來沒有離開他們,她只是去執教了美國隊,但她仍然是個驕傲的中國女人。」

勞瑞說起她跟郎平來中國比賽的經歷——印著她的臉的廣告牌(「她已經退役好多年了呀……」),酒店門口成群結隊等她的粉絲(「這些粉絲都不是小孩子了,都是成年人,都想要她的籤名」),從體育館的臺階到停車場大巴之間,讓他們沒法輕易完成這一小段路程的人山人海(「這大概就是搖滾明星的待遇吧!」)。她連吃飯都不得安生,有人等在一邊要籤名。這時郎平總會說:請讓我先吃完飯,然後再給你籤名。

「她從來都是那麼和氣。這一點讓我很驚訝,因為我覺得私人場合她是可以適當說說,例如『不知道人們為什麼總來打擾我』之類的話。我從來沒有聽過她說過一個字。」勞瑞說。

詹妮從來沒有失了風度。

郎平從來沒有失了風度

女兒白浪在小的時候不能理解,為什麼媽媽陪我出去玩,總有人上前來打擾。媽媽對她的解釋說,媽媽曾經也是打球的明星,像麥可·喬丹一樣,大家喜歡媽媽,見到了媽媽真人,想跟媽媽合個影,這是很自然的想法,就跟你去迪士尼樂園特別想跟米老鼠照個相,是一樣的心情。「媽媽要尊重別人,要給人機會的。」

「我認為,她始終牢記,粉絲基礎給了她多麼大的支持和一些行事的便利。我認為她是那種從不把這些視作理所當然,並且會以尊重回饋的人。」勞瑞說。

郎平的風度,從賽場中來,還有著更深層次的意涵。

田宗琦評價郎平,「內心很乾淨的人」。

這從世錦賽的進程中不難看出。如果考慮所謂風格是否相剋、交手是否有心理優勢的因素,中國隊可以不爭奪小組第一,以第二晉級反而能避開苦主義大利,那或許是個更「聰明」的選擇。但中國隊始終「以我為主」,六強賽全勝晉級半決賽。這也是輿論能在中國惜敗義大利無緣決賽後,仍然可以喊出「雖敗猶榮」四個字的原因。

「其實有很多很多的運動員,他們贏得了很多,但是在愛惜羽毛方面,並不像她(郎平)一樣強烈。他們並沒有贏得像她那麼多的尊敬。」勞瑞說,「在比賽中獲勝是一回事,而用正確的方式獲勝,又是另外一回事。她做到了。」

歷經磨難的傑作

「他們的人生都是由四年四年的任務周期組成的。這簡直能讓人發瘋。」

勞瑞醫生邊大口吸巧克力奶昔邊搖著頭。

郎平在20年前的自傳《激情歲月》中寫,1996年奧運會後,她跟她的美國男朋友分手了,因為她想繼續執教中國隊到1998年,但他卻認為,你已經完成奧運會了,你應該回來。

「(對於詹妮的理解)他是錯的,是不是?」勞瑞說,「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後,她準備好繼續做出犧牲。」

她跟女兒依然過著隔著半個地球的生活。女兒很小的時候,因為思念,甚至會要求媽媽在午睡時都開著視頻通話的攝像頭。

她也依然無法做個體貼入微的女兒。母親家裡裝的緊急按鈕,連著鄰居家的報警器。

還不要說她自己的身體,經歷了十多次手術。

「我想,很多成功的教練總會看到還有工作沒有完成,『事業未竟』,對不對?」勞瑞說,「我敢肯定,每天早上起來,她就會想,『我們今天要怎麼贏?』或者,『為了將來獲勝,今天要怎麼準備?』我相信這對她來說是一個持久不變的動力。」

郎平與中國女排的故事未完待續

也是出於責任。

「對於排球和中國,她已經給予了很多。但我敢肯定,她也覺得排球和中國給予了她很多。她覺得這些是需要她持續報答的。」勞瑞說。

我們問過郎平,「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有沒有哪個時間點,生活的軌跡可能發生改變?」

「我不會幹別的。」郎平的回答很純粹。這個問題,可能在20年前,她已經解決了。或許更早。

「我覺得做這個(一線工作)比較刺激,比較有挑戰性,特別是看到球員高興,也有成就感。」郎平說,「拿到最後的冠軍的時候,就像一個論文完成了,或者一部歷經艱苦磨難的傑作。」

「我懷疑她的感覺是,球場就是她應該呆的地方。」勞瑞說。

比賽就是郎平的故事。比賽又不是她的全部故事。(完)

相關焦點

  • 郎平續約只等官宣?破格提拔賴亞文的背後更有深意,排管用心良苦
    作為一個女人,她甚至很少陪在孩子的身邊,犧牲了自己的家庭生活,而將絕大部分的時間用在了她的女排事業中。有多大的付出,就有多少收穫,賴亞文的默默付出得到了奧運賽場的肯定。她親身經歷了兩次女排在奧運會奪冠的激動時刻,是女排奪冠的功臣。賴亞文於二零一四年被升為正處級,但這次對她的升任卻並沒有達到滿五年才可再次提拔的時間限制,所以,這屬於破例提拔。而總局這樣做,也有其意味所在。
  • 郎平捐贈物資曝光,並親筆寫信感謝一線人員,字跡雋秀贏得讚譽
    3月1日,在社交媒體上,就曝光了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捐贈的物資。從郎平捐贈的時間來看,已經過去了半個月,但是直到現在才被大眾知道,行事的確是太過低調。其實,在2月24日,就有武漢一線的護士曬出了郎平捐贈的物資,不過當時信息太過繁雜,反而被大家忽略了。直到一個星期後的現在,才被中國排協官方社交媒體轉發報導。根據捐贈物資上的信息來看,郎平在2月17日就已經進行了捐贈。
  • 郎平背後默默付出的一個女人,郎平的姐姐
    她是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的姐姐,我們不得不感嘆,沒有郎洪,我們今天就不會看到成功和偉大的郎平,郎平的姐姐郎洪只比郎平大三歲,但郎平曾感嘆她的姐姐是她的另一個母親,而正是由於姐姐的無聲貢獻,使郎平今天的榮耀得以實現。
  • 奶奶說:能贏得女人心的,不是聰明,而是這兩個字
    這種生活不僅僅指物質層面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以及我們在生活中的感受。所以女人對於另一半的選擇總是會格外謹慎,現在有不少人都認為,大多數女人都喜歡聰明的男人。但事實並非是如此,聰明的男人也許很有魅力,但他們並不會輕易贏得女人的心。
  • 郎平接受CCTVNEWS全英語採訪:這口語棒棒噠!
    在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中國女排贏得一枚銀牌!   而這一次,女排再次陷入低谷。身體狀態很差的郎平依舊接受了總教練的重擔。2013年亞錦賽獲得第4名,2014年時隔16年獲得世錦賽銀牌,2015年世界盃冠軍,20106年里約奧運會冠軍!   郎平內心的掙扎:   在視頻一開始,郎平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掙扎。
  • 《信條》《花木蘭》《奪冠》……國慶檔電影震撼出爐!看到第一個就...
    尤其是9月份更有多部大片在電影院上映!: 約翰·大衛·華盛頓 / 羅伯特·帕丁森 / 伊莉莎白·德比茨基 / 迪寶·卡帕蒂婭 / 麥可·凱恩類型: 劇情 / 動作 / 科幻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唯一的線索與武器。
  • 郎平的真面目!國人一片譁然......
    所以我們知青的遇見不僅是在路上而是在心裡,更在靈魂裡。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最珍貴的東西,人的每個年齡段也有每個年齡段最珍貴的東西。對我們這些與共和國災難同齡的人而言,聚會也就成了晚年生活中最珍貴的休閒娛樂之一。        想想當年,朝披寒露晚凝霜,田裡稻花冉冉香。
  • 善良的品性,正確的價值觀,是父母對子女最好的謀劃
    表面上看她並沒有為孩子們謀劃什麼,但是她善良直爽的性格,一直影響著孩子們。長柏,華蘭,如蘭三個人都性格直爽,善良純正,完全是受了自己母親的影響。雖然盛大娘子一直咋咋呼呼,但她善良純正的本性,正確的價值觀,一直在潛移默化得影響著孩子們。再加上盛老太太的正確引導,這才令華蘭賢良淑德,長柏一身正氣,剛正不阿。
  • 女排11戰全勝奪冠,郎平英語採訪及其他
    1995年,郎平被聘為中國女排主教練。1996年,郎平獲得國際排聯頒發的「世界最佳教練" 。 2002年,郎平正式入選排球名人堂,成為亞洲排球運動員中獲此殊榮的第一人。2008年,擔任美國女排主教練,帶領美國隊贏得北京奧運會女排亞軍。2016年,郎平以主教練的身份帶領中國女排獲得裡約奧運會冠軍。2019年,帶領中國女排以11戰全勝的戰績衛冕世界盃冠軍。
  • 《奪冠》影評,鞏俐版郎平令人嘆為觀止,讓激情再燃燒!
    女排為中國贏得三大球第一個世界冠軍,當然是重頭戲。拍比賽畫面時,《奪冠》採用快速剪輯與升格鏡頭相結合的方式,營造出令人緊張無比的現場感,哪怕你知道這場比賽最後我們贏了,還是忍不住替場上選手們揪心。再加上宋世雄慷慨鏗鏘的解說聲、當時觀眾通過一臺黑白電視機集體收看直播的反饋,讓人仿佛重回那個激情澎湃的年代。
  • 郎平新年寄語:光說不練沒意義 把該拿的拿回來
    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在2021年元旦期間鼓勵青少年抓緊時間、努力學習,繼續不斷進步。1月1日當天,郎平在其個人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則視頻短片。在短片中,郎平和青少年分享了對於時間、拼搏和學習的體會。郎平表示,時間最公平,時間從不等誰,時間也不多給誰一秒。
  • 郎平婚後換髮型,短髮燙卷慵懶有層次,氣質溫柔變成小女人
    很多女人上了年紀都會選擇短髮,短髮相較於長發來說,雖然在女人味上有所減弱,但是氣場和幹練的感覺都會有很大的提升,不過,短髮雖然乾淨利落,襯得人非常精神,但是它比長發更難挑,尤其是年紀偏大的女人,總是怕麻煩不願意打理,就乾脆一刀切,再隨意留個劉海,這樣雖然方便打理,但是又土又老氣。
  • 正確理解在司法案件中的公平正義
    只有實現程序正義基礎上的實體正義,才能排除當事人對司法公正的質疑,才能贏得理解,才能最終取信於人民群眾。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更多地應強調指的是讓作為一個整體的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而不是要讓每一個具體的人,尤其是當事人感受到。不能把個案當事人,不能把某一群體、特定情況下的多數人等同於人民群眾,更不能讓不正確的社會輿論左右司法裁判工作,影響對法律的正確適用。  其次,感受是來源於對每一個司法案件的感受。
  • 贏得女人心的關鍵:霍桑效應
    其實,想要得到一個人的心,並不是說你要給對方百分之百的愛,愛情這回事,也是講究技巧與方法的,如果你用了錯誤的方式去愛一個人,那麼最終你只會被淘汰出局。只有愛對了方式,才能贏得她的心,如果你想得到一個女人的愛與關注,就要遵循霍桑效應。
  • 郎平讀書時一見外語就暈菜 感慨比打球難多了
    原來這裡是郎平的母校,她所做的一切是對母校的回饋,也是對自己未來人生的規劃,郎平是這個中心的主任。郎平不僅變身成為郎老師,還成為郎主任。但這並不妨礙她依然是中國女排主帥。  面對在校師生,郎平講述了她與北師大的故事。她說:「我是在這裡上的大學,如今再度歸來感覺都不認識了,校園變化太大。
  • 有時候的善良,並不一定是正確的做法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少善良這種東西,缺少的是理智和克制。如果毫無原則地做很多自己認為善良的好事,但它並不一定是正確的做法,那麼這種善良就是盲目的善良,或者是幫了倒忙。理性的善良才是最正確的做法,而低智商的善良,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大,麻煩越來越多,因此善良也是要分好壞的。就比方說:「一些以為能治好病的偏方,用在人們身上病情沒好不說,反而還更加嚴重。」這就是盲目的善良,你以為好的東西,但是它並不一定能幫助到其他人,反而是害了他們。無知的善良並不是真正的善良,它只會害了所有人。
  • 郎平合同明年到期!首次公開回應退休問題,並透露退休後的願望
    中國女排姑娘們有成績有精氣神,個個都是大長腿,她們是我們更應該追的星。取得的榮譽已經是過去式,女排的姑娘們也將踏上新的徵程。而最近,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也談起了自己的未來。最近在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舉行的新時代的中國女排精神高端論壇中,女排主教練郎平現身,並公開回應了未來自己的退休問題。
  • 郎平:經常給外援當司機翻譯 被球迷追到廁所
    儘管只是一場無關痛癢的表演性質的比賽,但卻極有可能是郎平與這一批「黃金一代」攜手的告別之戰。昨天下午在俱樂部基地恆大御景花園,下了飛機直奔恆大酒店會議室的郎平在接受採訪時,談起這支隊伍,口氣裡也滿是戀戀不捨。本版撰稿 本報記者 潘麗娟並非謙虛 我真不是救世主升A之路看似暢通無阻,年近知天命的郎平看起來難免還是有些憔悴。
  • 女人難過時,男人安慰女人的5種正確打開方式
    女人很容易會情緒低落和難過,這時候她會特別希望被安慰。對男人來說,安慰女人是和女人拉近距離的機會,不過前提是男人要用對方法,否則容易弄巧成拙。男人不要小看了「安慰女人」這件事,裡面可都是學問。女人在情緒低落時,想法會更加複雜,脆弱敏感又固執堅強,容易鑽牛角尖。她既希望被人照顧和安慰,又倔強地不願承認自己的無助和焦躁。如果男人不懂得女人的這些心思,用女人不想要的方式安慰她,反而會惹得女人不高興、情緒更低落,影響到你們之間的關係。如何正確地安慰女人呢?牢記並運用下面這5個注意事項,保你不踩雷。
  • 心軟是病,善良要命,離婚後還給前夫發微信紅包的女人
    心軟是病,善良要命,離婚後還給前夫發微信紅包的女人初見/文心軟,是一種不公平的善良晚上,收到了珍珍發的信息,從我這裡打聽,她的前夫是不是生病了我說,你能不能有點出息,他現在是一個人,而且還是個男人,你是個女人,還有兒子要養,他是什麼樣的人,你最清楚。有句老話叫,胳膊肘不能往外拐,但在這件事上,雖然是我的堂弟,但對他的人品不敢苟同,所作所為不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