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老師好!」當北京師範大學師生們昨天在校對中國女排主帥郎平如此稱呼時,還真讓人產生了一種錯覺。當郎平走上講臺直抒胸臆時,人們才意識到這一次郎平真成了郎老師,這也是郎平在自己人生旅途上的又一次變身。昨天,郎平體育文化與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師範大學揭牌,同時中國女排精神研討會也在英東學術會堂舉行。
一見外語就暈菜
昨天出席揭牌儀式的有曾春蕾、魏秋月和徐雲麗。原來這裡是郎平的母校,她所做的一切是對母校的回饋,也是對自己未來人生的規劃,郎平是這個中心的主任。郎平不僅變身成為郎老師,還成為郎主任。但這並不妨礙她依然是中國女排主帥。
面對在校師生,郎平講述了她與北師大的故事。她說:「我是在這裡上的大學,如今再度歸來感覺都不認識了,校園變化太大。當時我感覺自己的學習壓力特別大,初入校園生活很不習慣,8名學生一個宿舍,我個子高,大家照顧我讓我在下鋪。更不習慣的是學習,我剛從運動隊來到校園,一切都是從零開始。我當時學習英語,老師讓我每天必須記住80個單詞,這些詞語對於我來說都是生詞。在課餘時間,老師還給我惡補英語語法和聽力,這比我打球難多了,我徹底暈菜。我特別感謝在這裡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後,才去美國讀研究生。國外讀書還要選擇第二外語,我就選擇了義大利語,因為義大利聯賽水平高,我以後有機會去那裡當教練,語言成為我的工具,所以我特別感謝母校對我的培養。」
體育教你長智慧
郎平的話語昨天讓師生們大開眼界,同時郎平的女排「學生們」的言語也讓師生們獲益匪淺,郎平至少讓每個人感到體育智慧可以幫助你走向社會。
昨天現場坐著不少研究生和博士生,他們有人問郎平和隊員,為何中國女排逆風球總能令人振奮。隊長曾春蕾表示有兩條,一是傳承,二是信念,傳承是指老女排精神,信念就是困難中樂觀並有贏球信心。徐雲麗說:「2013年亞錦賽我們輸給泰國,又輸給韓國,每個人都很失落,我給郎指導發信息,郎導回信說,既然她回來執教,就做好了困難準備,她不求回饋,只求和我們榮辱與共,和我們一起成長,這樣的話語徹底鼓舞了我。」
郎平說:「打逆風球就是鍛鍊和成長,在訓練中我就做隊員的對立面,給隊員出難題,順利時突然故意造成不順,提高隊員臨場思考能力,如何讓自己經得起折騰,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讓隊員踏實地保持平常心。」郎平刻意講了輸球收穫,她說輸球時也要有自信,那才是對自己的正確認識。
針對不少明星球員,郎平一視同仁。郎平說:「我的隊伍中要有老虎,也要有貓頭鷹。」曾春蕾感嘆,全隊協同作戰,每個人個性不同,但都努力完成尖端任務,發揮團隊力量。郎導讓自己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她在體育運動中教我們長智慧。
苦練必須要科學
近來也有不少人讚揚郎平和男籃主帥宮魯鳴,說他們都是從「三從一大」時代走出來的人,有歷史傳承。同時,他們又接納了不少外國教練團隊。郎平說:「這和我在國外執教有關,在國外上學時,我學到了營養學、人體學、管理學等,我現在打造的就是複合型國際教練團隊,其中包括美國的康復師和體能師,刻苦訓練一定要尊重科學。」
郎平給予隊員很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思維方面。徐雲麗說:「打球不能用蠻力,要動腦子,增強閱讀對手的能力,打球就會聰明。」曾春蕾說:「郎導改變了我對排球的認識,競技體育要求你要有絕對實力的同時,勝利往往取決於臨場發揮和合理運用,要用腦子積累,心智上成熟才重要。」
郎平認為,科學文化很重要,運動員應該是好學生,球技和學業兼備,美國女排球員分析能力強,與她們文化知識的積累有關。郎平說:「我自己小時候開始學習打籃球,後來因為太瘦改打排球,沒必要從小就設置為國爭光的框框,努力在各個領域鍛鍊自己,多學習文化知識會對自己有利。今後,我們研究中心也會與時俱進,適合國情,不照搬國外的東西,排球需要重大改革。」
郎平總是這樣,不斷給人驚喜,這也許就是郎平的魅力。
(孔寧 文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