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甄女士。
媒體說:在中國體育史上,幾乎從來沒有一個人能連續30年受萬眾頂禮膜拜。
但郎平做到了。
在當隊員時代,郎平包攬了三大賽的冠軍MVP,短短五年就帶領中國女排實現了五連冠的壯舉。
在當教練的時代,她帶領中國女排獲得裡約奧運會冠軍,又帶中國女排獲得女排世界盃冠軍。
不得不承認,這個被叫做「鐵榔頭」的女人是世界最優秀的排球運動員之一,也是世界最優秀的排球教練員之一。
但這個身高1米86,深蹲力量達到180KG,單場比賽最多扣殺96次的鐵榔頭從小就營養不良,體弱多病。
那時候經濟條件不好,所以母親只能用小米粥來補充她的營養,希望自己的女兒別總生病。
郎平的爸爸是個不折不扣的體育迷,他一有機會就帶女兒去北京工人體育館去看比賽。
在父親的鼓勵下,郎平積極參加各種運動,沒想到每天蹦蹦跳跳的,身體變好了,13歲的時候就長到了1米7。
就這樣,高個子郎平進入了少年體校練習排球。
當時,郎平是想當一名醫生的,但是進入體校後她竟然慢慢的喜歡上了排球,她開始全力練球,18歲時成功進入國家隊。
在體校訓練的時候,郎平是有名的拼命三郎,她幾乎每個月都會練破一雙球鞋,她的同學每次都跟她開玩笑說:「郎平,你的球鞋又露腳趾頭了。」
進入國家隊後,每天結束練習後她都要自己加練。
因為她腿又長又細,所以她比別人練蹲槓鈴要更加的艱難。
她的隊友回憶說:「她屁股這麼扭一下,臉上的表情特別難看,齜牙咧嘴,挺可憐,但不這樣練不行。她和別人不同,她身上有股氣勢,她心裡有目標。」
在教練和隊友眼中,郎平的身上有那股不認輸的勁兒。
也正是這股勁兒,讓她創造了中國排球的奇蹟。
1981年11月16日的那一晚,讓很多中國人都不能忘記。第三屆女排世界盃決賽,中國隊對陣東道主日本隊。
比賽當天,學校工廠都停了,全民都在看女排。
在關鍵時刻,郎平一發扣球,中國女排3:2艱難獲勝。
有報導記錄:扣球的最後一秒,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那一晚,勝利後,人們聚在天安門廣場,徹夜高呼:「中國萬歲!女排萬歲!」
第二天,國內報紙的頭版頭條都是在報導女排奪冠。
後來,中國女排收到的賀信、賀電和各種紀念品達3萬件,而這當中,有3000多件都是「點名」送給郎平的。
1982年,第九屆女排錦標賽,中國女排再次奪冠。
到了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在比賽之前,郎平突然犯了闌尾炎,每天都在發燒,腰腹都很疼,天天都要打慶大黴素,忍著闌尾炎的疼痛,頂著巨大的壓力,依然率領著中國女排在決賽中以3:0勇奪冠軍。
那時,中國女排精神被全民學習,郎平也成了無數人的偶像,甚至她奮起扣球的姿態,被印在郵票上。
兩年後,已經做了12次手術的郎平選擇退役。
有人為她遺憾,但只有她知道自己的膝關節很容易受傷,嚴重的時候,軟骨會碎,會掉出小碎骨,腰傷也十分嚴重,有的時候只能靠圍腰,才能堅持上賽場。
就當大家都在猜測,郎平是會從政還是去當教練時,郎平卻選擇去讀書。
她先去北京師範大學學習了英語,半年後,她選擇公派自費赴美留學。
當時,有人挽留她說:「你是世界冠軍,你是有功之臣,國家不會虧待你的。」
而郎平說:我不是怕「虧待」,我就是覺得,國家和人民待我太好,我不能再躺在「冠軍」的獎盃上吃一輩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榮譽上。「世界冠軍」只說明我的過去,而一旦從女排的隊伍中退下來,我什麼都不是,我得重新學習本領,我得重新開始生活,必須把自己看成「一無所有」。
郎平自己已經決定要從零開始了。
因為是公派自費的籤證,所以不能工作,郎平沒有經濟來源。
那時的郎平特別窮,午飯她不捨得去學校食堂或麥當勞吃,就自己做三明治帶飯,去超市買點沙拉醬、洋白菜、西紅柿、火腿,再買兩片麵包一夾,這樣,花五六美元,一頓快餐的錢,郎平可以吃一個星期。但吃到後來,郎平見到三明治就想吐。
為了免費讀書,她在大學排球隊做助教。
剛開始郎平心裡十分不平衡:「我是世界冠軍隊隊員,跑到這兒來哄一群幾乎不會打球的大學生。」
但經濟的問題不得不讓郎平說服自己:不想這樣,就要一無所得的回去。但要留下,就得忍著。
她還在十個夏令營做教練,教孩子們打排球。
「來參加夏令營的孩子,純粹是為了玩,從早到晚都得陪著他們、哄著他們,特別辛苦。」
郎平說,在美國她還經歷了第一次為錢打球。
義大利甲A排球俱樂部老闆聘用了郎平,她也從美國前往義大利打職業賽。
有一次,她的膝關節受傷了。比賽的時候,軟骨碎了,小碎片就在關節裡跑,又卡在骨縫裡。
郎平回憶說:疼啊。刺激骨膜出水。四周都是積液,膝蓋腫得厲害,腿根本彎不了。比賽前,先讓醫生把積液抽出來,打完比賽再抽。沒辦法,多痛苦、多麻煩,我也得堅持。
後來,郎平當上了「義大利最佳運動員」。
因為這段工作經歷,郎平拿到了美國綠卡。更令人欣慰的是,她以560分的託福成績通過了語言關,成為新墨西哥大學體育管理專業的研究生。
郎平的生活慢慢好起來了。她在美國買了一幢三百多平米,有兩個院子的房子。1994年,她在八佰伴世界隊做明星教練,年薪是20萬美金。
1995年,曾經稱霸世界的中國女排,因種種原因先後兩次跌落低谷,主教練職位成為燙手山芋。
這時郎平受邀回國執教,拯救低谷期的中國女排。
1995年2月15日晚郎平到達北京,第二天下午郎平宣布上任後的三個目標:
第一、在1995年9月下旬的亞洲錦標賽上奪回亞洲冠軍;
第二,在1995年11月初的世界盃賽上爭取奧運會資格;
第三、在1996年奧運會上打出好成績。
在新聞發布會上,郎平還說了一句話:「我不是神!大家給我機會,也要給我時間。」
但郎平其實沒有給自己時間,她在執教6個月後帶著姑娘們拿下女排亞錦賽冠軍,又拿下了亞特蘭大奧運會銀牌、1998年世錦賽銀牌,同年又率中國女排獲得亞運會冠軍。
她說:「我做出了很大的犧牲,承擔了風險,就算我不能成功,也希望能夠鋪平一些道路,為今後隊伍的成功做一點事情。」
1996年,奧運會國際排聯把當年的最佳教練頒給了郎平。出人意料的是,郎平選擇了辭職。
為了陪伴女兒,2005年郎平回到美國。她接受了美國投來的橄欖枝,執教美國女排。這一點引起很多國人的不滿,一時間,她飽受指責。
在2008年,她帶領的美國隊贏了中國隊,罵名接踵而來,甚至有人喊她「賣國賊」。
但她沒有辯解。
2012年,中國女排再陷低谷。1年後,郎平再次應聘成為中國女排主教練。
在2015年的世界盃賽場,郎平大喊:
「這是血戰,我們每個球都不能輸。不是想贏怕輸,而是想贏所以不怕輸。」
後來,女排如願奪冠。郎平那句自嘲,被媒體拉出來當標題:
「我一個快60歲的老太婆都在拼,沒人好意思懶。」
2019年,她又帶領中國女排,以全勝成績,衛冕世界冠軍杯冠軍。
面對記者的採訪,一向喜怒不行於色的郎平,突然就淚流滿面。
她說,「其實奪冠挺難的,16個隊員,挺難的。」
幾十年來,在賽場上,一批又一批球員上場又退下,一場又一場比賽開始又結束,一回又一回跌倒又站起。
郎平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搖搖晃晃,但依然堅持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眼中充滿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