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鐵榔頭」,郎平還有知性的一面

2020-12-11 有馬體育

今天故事的主題是

「郎平隱退」

1

郎平要離開了。郎平在採訪中證實,自己決定在東京奧運會之後隱退,這個想法「沒有改變」。原本,郎平和中國排協籤訂的合同到2020東京奧運會之後,疫情之下,奧運會順延一年,合同也順延一年。離開的時間得到了順延,但沒有得到改變,郎平要隱退了。

郎平是中國體育的一個現象級符號,《華盛頓郵報》曾評價:「沒有哪個體育明星會超越郎平在這個13億人口的國家的地位。」「她不僅是個排球運動員或教練,她被寫進了歷史。」

我們習慣從專業的視角來看郎平,這理所當然,她是80年代的排球女神,曾經當之無愧的世界頂級主攻。轉型教練之後,郎平更上一層樓,先後帶領美國女排和中國女排重回巔峰,一雙妙手,化腐朽為神奇。

不過,僅從專業視角來看郎平似乎並不完整,郎平不僅是素質過硬的專業技術官僚,她還是豐盈獨立的現代女性,三十年前棄官求學的故事,仍被如今許多球迷所稱道。

出於「對郎平的好奇」,陳衝拍了一部關於郎平的紀錄片《鐵榔頭》,從「一個郎平的同齡人的視角」來觀察郎平。紀錄片還未上映,陳衝如何看郎平尚不可知,但從陳衝身上,我們可以先看看郎平。

2

陳衝和郎平的相似之處實在太多,她僅比郎平小1歲,兩人均年少成名紅遍大江南北,又都急流勇退,前往異國他鄉求知求學。巧合的是,她們都曾是一代中國人的精神偶像,夢中情人,又都經歷過廣泛的誤解和指責。數十年酸甜苦辣,起承轉合,外人或許難以體會其中萬分之一。

1981年11月,郎平帶領中國女排收穫第一座世界冠軍時,陳衝已經抵達美國三個月,剛剛進入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新帕爾茲分校學習。

在美國,陳衝不再是拿下百花獎的新生偶像「小花」,而只是孤身一人在美國留學的窮學生,只能靠獎學金和打工維持生活,她洗盤子的臺灣餐館老闆會指著她對客人們說,「這是大陸最紅最紅的明星。」用陳衝的話來講,到了美國之後「好像變成了嬰兒,沒有任何打算,所以非常彷徨。」

南方周末曾報導過陳衝寫給國內友人的信。信中,她談及留學的不易:「以前,除了和對手演戲時,我看見過男人流淚以外,沒有見過任何小夥子流過淚,然而在這兒,當我們留學們聚在一起時,我看見了小夥子的淚水——不是孩子的嬉鬧,而是男子漢凝重的淚水。」

有意思的是,陳衝寫下這封信後幾個月,郎平來到了美國,參加奧運會,並帶領中國女排拿下了第一塊奧運金牌。此時的郎平已經成為全民偶像,就像幾年前的「小花」一樣。

3

1987年,陳衝返回國內,在貝託魯奇的電影《末代皇帝》中飾演女主角。而郎平剛退役不久,她走上了和陳衝相似的一條路,選擇放棄被安排好的工作,獨自一人前往美國新墨西哥大學讀研,學習運動科學和運動心理學。

這樣的選擇幾乎讓所有人不理解,放著好好的副局幹部不做,去美帝做什麼?有人勸郎平:「你是世界冠軍,你是有功之臣,國家不會虧待你的。」但郎平還是堅持要去留學:「我不能再躺在『冠軍』的獎盃上吃一輩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榮譽上。」

初到美國,就像陳衝不再是「小花」一樣,郎平也從「民族英雄、國家功臣」變成了「窮酸學生,國際民工」,不得不在朋友家寄居,為了省錢只吃三明治,甚至要通過當排球助教來抵扣學費。有時候,郎平也會覺得很委屈,堂堂世界冠軍,要「哄著一群幾乎毫無基礎的學生打球」。

後來,這些成為郎平談起留美生活時的一種點綴。她在自傳裡回憶起這段經歷時說:「如果我沒有經歷過出國後『一文不名,一無所有』的生活,沒有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經歷,我的人生不會有第二次起航。」

或許是因為經歷實在有太多不同,郎平的「第二次起航」表現出一種明顯之極的標新立異,獨一無二。執教後,她會每隔一兩周讓球員看一部電影,她自己看原版英文書,看柯林頓、柴契爾夫人自傳,喬丹傳,看完讀給隊員。 朱婷出發去土耳其打球時,郎平專門送她一本《英語口語900句》,告訴她在外面最重要是要學好語言。

4

觀察陳衝時,不少人會用到知性這個詞,說她有「演員的皮囊,學者的靈魂」,這位80年代的當紅花旦,在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仍被奉為現代女性的典範。郎平有陳衝一樣的知性,這種知性在選擇與決斷時體現地淋漓盡致。知自己,明白所想所欲所求,也知世界,既不排斥接納,也不排斥融入。

參加央視節目《朗讀者》時,郎平一身白衣,和球場上的她大有不同。她朗讀了丹麥作家勃蘭兌斯的《人生》節選,或可作為觀察郎平另一視角的註解:

「對於那些在一生中永遠感到饑渴的人,渴望著徵服的人,人生就是這樣:專注於攫取更多的領地,得到更寬闊的視野、更充分的經驗。

他們是不知足的,不可測的,強有力的。他們保持著青年的全部特徵:愛冒險,愛生活,愛爭鬥,精力充沛,頭腦活躍,無論他們多麼年老,到死也是年輕的。好像鮭魚迎著激流,他們天賦的本性就是迎向歲月的激流。」

以有趣對抗無趣

有馬體育原創,內容轉載須經授權

相關焦點

  • 陳衝和郎平聯合打造的《鐵榔頭》,意外撤檔
    《鐵榔頭》導演、美籍華裔著名演員和導演陳衝在她的微博中向世人宣告,「觀影預期遠超想像!《鐵榔頭》今夜失約,火速打造中國式全球首映!」疫情打亂了太多人的計劃,例如由陳可辛執導的中國女排題材電影《奪冠》究竟何時才會在影院裡與觀眾們見面,還沒有定論。
  • 郎平紀錄片《鐵榔頭》將於6月7日全球在線首映
    日前,據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頻道消息,講述中國體壇傳奇人物郎平的紀錄片《鐵榔頭》,將於6月7日在視頻網站Youtube舉辦的全球在線電影節上首映。 紀錄片《鐵榔頭》預告截圖   該紀錄片由華裔知名演員兼導演陳衝執導,通過回憶、採訪的形式,將郎平作為運動員、教練的傳奇故事娓娓道來。
  • 《鐵榔頭》臨時失約,但其背後的故事同樣精彩
    根據林捷瑩的介紹,在國內,除了郎平的姐姐、女排隊員們之外,他們也採訪了相關的媒體記者、體育歷史教授等。 在採訪過程中,郎平昔日的一位美國隊對手的態度讓林捷瑩印象深刻,「我找到她時,她說自己是很不想接受採訪的。因為郎平好像太完美了,她無話可說。」 除了中國美國這兩個郎平長期往來的國家外。
  • 失約海外影展,郎平紀錄片《鐵榔頭》要在中國做全球首映式!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6月8日原本是陳衝執導的郎平紀錄片《鐵榔頭》在「WeAreOne」全球線上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的日子,不過它卻失約了,導演陳衝給出的理由是,《鐵榔頭》要打造中國式全球首映。據介紹,紀錄片《鐵榔頭》聚焦了郎平這位傳奇女排運動員和教練員的職業生涯和心路歷程。《鐵榔頭》製片人林捷瑩透露,「經過討論,最終我們決定這部紀錄片在中國首映。」「這幾晚我們都在熬夜籌備中文版。」
  • 想看的中國觀眾太多 郎平紀錄片《鐵榔頭》改為中國式全球首映
    由陳衝執導的郎平紀錄片《鐵榔頭》原計劃於北京時間6月8日凌晨亮相「We Are One」全球線上電影節並在海外網站進行全球首映,不過今日它卻「失約」了。陳衝在微博解釋稱,「觀影預期遠超想像!《鐵榔頭》今夜失約,火速打造中國式全球首映!」
  • 60歲「鐵榔頭」郎平生日,瘦很多尖下巴明顯,與友人合影狀態佳
    據悉,今天正是郎平的60歲生日。她與友人的合影中,面容有些清瘦,尖下巴非常明顯,可能是剛剛結束的女排集訓太過辛苦。不過面色紅潤,整體狀態非常不錯,瘦了一些反而顯得格外年輕精神。
  • 導演宣布全球首映「撤檔」《鐵榔頭》改為中國首映
    導演陳衝宣布全球首映緊急「撤檔」 《鐵榔頭》改為中國首映6月8日,紀錄片《鐵榔頭》的導演陳衝在微博上宣布,《鐵榔頭》要和大家暫時「失約」了。該片由8日的全球首映緊急「撤檔」,改為中國首映。《鐵榔頭》的製片公司是好萊塢的Mandalay Sports Media(MSM)。這家公司為籃球巨星麥可·喬丹製作了最新紀錄片《最後一舞》,在全球大受好評。《鐵榔頭》是以郎平作為主人公打造的紀錄片,著名影人陳衝擔任導演。該片原計劃在北京時間6月8日亮相「We Are One」全球線上電影節首映,然而該片引發的轟動超出片方預期。
  • 郎平這把「鐵榔頭」真硬
    但郎平做到了。在當隊員時代,郎平包攬了三大賽的冠軍MVP,短短五年就帶領中國女排實現了五連冠的壯舉。在當教練的時代,她帶領中國女排獲得裡約奧運會冠軍,又帶中國女排獲得女排世界盃冠軍。 不得不承認,這個被叫做「鐵榔頭」的女人是世界最優秀的排球運動員之一,也是世界最優秀的排球教練員之一。
  • 郎平女兒白浪在《奪冠》本色出演!「鐵榔頭」媽媽這4個教育理念...
    要說中國女排的靈魂人物,我想,一定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對此有質疑,一定是,也必須是——「鐵榔頭」郎平! 郎平這個名字,本身就已經是一種精神象徵。 但卸下了光環,郎平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一個普通的女性,一個普通的媽媽。
  • 「鐵榔頭」將繼續帶隊至東京奧運
    「鐵榔頭」將繼續帶隊至東京奧運 2020-12-18 09: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郎平女兒現身《天天》 母女中秋團聚相擁而泣
    「鐵榔頭」的柔情一面誰人知?今晚十點湖南衛視《天天向上》,郎平與許久未見的女兒白浪驚喜相見,當場淚奔,母女動人告白,緊緊相擁。
  • 郎平或為裡皮投石問路 身兼兩職榮譽金錢雙豐收
    而讓億萬球迷驚喜的是,現恆大女排主帥郎平也是本次競聘人之一。作為老女排精神的傳承人,「鐵榔頭」在女排的困難時期挺身而出,可謂是眾望所歸。據圈內人士透露,此次競聘只是走個過場,郎平任主帥無懸念。  現場  首次競聘  「鐵榔頭」從容面對  「郎平來了!」昨日上午9時許,現廣州恆大女排主帥郎平出現在國家排管中心門口。
  • 中國女排 郎平女兒飾鐵榔頭,鞏俐率朱婷等重現裡約奧運驚天逆轉
    由郎平女兒白浪高度還原出演的青年郎平和由鞏俐飾演的中年郎平一起書寫作為球員和作為主教練為中國隊奪得十多次世界頂級排球比賽的冠軍,尤其高度再現了中國女排再2016年奪得巴西裡約熱內盧奧運會冠軍的巔峰時刻,中間還穿插了郎平運動員時期與陳忠和執導的恩怨與友情,以及新一代女排冠軍陣容的挖掘經歷。
  • 郎平:忙完了,我想要先靜靜
    在裡約奧運會上率領中國女排奪金後,升格為全民女神的「鐵榔頭」郎平馬不停蹄地在北京、香港、澳門、西安、長沙、杭州等地的各類活動中連軸轉,近日,她終於來到曾生活了5年的廣州。昨天,郎平帶著愛徒惠若琪與徐雲麗亮相大學城。
  • 鐵榔頭曾幽默回應執教中國男足
    郎平在退役後,曾經在義大利有過復出打球,以及當主教練的經歷。中國女排曾經的鐵榔頭,對義大利這個國家隊的感情也很深。對義大利文化,歷史都很著迷的郎平,義大利語也說的很好。2010年前後,裡皮執教廣州恆大男足,而郎平也受聘成為恆大女排主教練,並率隊拿到一次冠軍兩次亞軍。兩位世界級名帥,彼此尊重,且能夠用義大利語溝通順暢,不需要翻譯。2013年廣州恆大拿到首個亞冠冠軍的時候,郎導和愛人曾經在現場觀戰,見證了恆大王朝的崛起。
  • 郎平紀錄片將世界首映 Youtube線上電影節觀看地址
    郎平紀錄片將世界首映 Youtube線上電影節觀看地址 5 月 26 日晚,由翠貝卡電影節和YouTube聯合主辦的全球性虛擬線上電影節「We Are One: A Global
  • 郎平紀錄片全球首映,外國人誇她中國英雄,最後一幕她留下一句話
    這一次屬於郎平本人的紀錄片《鐵榔頭》,將在一個全球線上電影節迎來世界首映。這部關於郎平本人紀錄片的開頭,就是當年的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點燃聖火的時候,而隨後屏幕上也出現了一行字幕,中國正式重返奧運會,還有中國的奧運健兒們向場邊揮手致意,以及拿到一枚枚金牌的場面。
  • 感謝郎平,祝您60歲生日快樂!
    12月10日,一個特別的日子,60年前的今天,上帝為中國女排送來了一個天使,她就是現任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60年彈指一揮間,60年造就傳奇,享譽排壇,祝福郎平生日快樂!18歲,郎平穿上了中國女排的戰衣,開始了排球徵程,她的橫空出世,幫助中國女排從一支默默無聞的球隊變成了世界冠軍、奧運冠軍,從那時起,中國女排成了家喻戶曉的體育隊伍,女排精神成了各行各業學習的楷模,鐵榔頭威震四方,揚名世界!
  • 紀錄片《鐵榔頭》今夜失約!未來中英文版共同首映
    備受關注、原定今夜線上首映的紀錄片《鐵榔頭》,要和大家暫時「失約」了。《鐵榔頭》製片人林捷瑩今日透露,5月下旬,這部紀錄片在全球首映的消息發布引起的轟動超出片方想像,郎平在中國的影響力和受歡迎程度更是超出預計,他們接到了太多的詢問都是關於如何在中國收看這部紀錄片,這讓片方開始重新考慮首映的時間和渠道。「經過討論,最終我們決定這部紀錄片在中國首映。」
  • 女排多位名將為郎平送上祝福,後者親自發文感謝
    郎平,中國女排的「鐵榔頭」,是五連冠的創造者之一,更是女排精神的傳承者。如今,她帶領著年輕的排球女將們,用汗水詮釋青春,用拼搏再造奇蹟,開啟了一場新的青春大戲。讓我們在波瀾壯闊的年代,聽她講述驚心動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