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地
r : robusta a : arabica
m : arabica & robusta
Arabica
阿拉比卡
南美洲(阿根廷及巴西部分區域除外)、中美洲各國、非洲(肯亞、衣索比卡等地,主要是東非)、亞洲(包括葉門、印度、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部分區域),中國的雲南、海南、臺灣地區也種植有少量的阿拉比卡種咖啡豆。
Robusta
羅布斯塔
印度尼西亞、越南及象牙海岸、阿爾及利亞、安哥拉為中心胡西非諸國(越南也生產部分阿拉比卡種咖啡)。
/
豆形
Arabica
阿拉比卡
咖啡豆豆形較小,正面成長橢圓形,中間裂紋窄而曲折,豆子背面的圓弧形較平整。
Robusta
羅布斯塔
咖啡豆豆形較大,正面漸趨圓形,背面呈圓凸形,裂紋直。
/
樹種
Arabica
阿拉比卡
種屬較大的灌木,葉子呈橢圓形、深綠色,果實也是橢圓形,一般有兩棵略微扁平的豆子,豆身小而渾圓,正面呈長橢圓形,中間裂紋窄而彎曲呈S形,豆子背面的圓弧形較平整。咖啡因含量約1%—1.7%。
Robusta
羅布斯塔
在非洲剛果發現的耐葉銹病品種,較阿拉比卡種有更強的抗病力。一般咖啡市場上,很多人都喜歡將羅布斯塔種和阿拉比卡種咖啡豆相提並論,這是不正確的。事實上羅布斯塔種原是剛果種(Canephora)的突變品種,和阿拉比卡相提並論的應該是剛果種。然而時至今日,羅布斯塔種已為一般人常用,而不知其其實是剛果種的變異種類。羅布斯塔咖啡樹是一種介於灌木和高大喬木之間的樹種,葉片較長,顏色亮綠,樹最高可達10米,但樹根卻很淺,果實比阿拉比卡咖啡的果實略圓,也略小,豆身扁圓,中間坑紋直。
/
種植條件
Arabica
阿拉比卡
種咖啡豆生長在熱帶地方較冷的高海拔地區(海拔600至2000公尺以上),較耐寒,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4℃;需較大的溼度,年降雨量不少於1500毫升、適當的日照條件與遮蔭,「阿拉比卡」咖啡樹種對抗病蟲害的能力較差,容易遭受損害。此外,每單位面積咖啡樹的年產量也較低。
目前「阿拉比卡」種咖啡佔全世界咖啡產量75%,在這些「阿拉比卡」咖啡產量中,只有10%阿拉比卡咖啡的品質能歸類在「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
Robusta
羅布斯塔
多種植在海拔200至800公尺的低地,喜歡溫暖的氣候,要求溫度是24~29℃,對降雨量的要求並不高,抗病蟲害能力強,不易遭受農害,因該品種要靠昆蟲或風力傳授花粉,所以,咖啡從授粉到結果要9—11個月時間,相對阿拉比卡種要長。但每單位面積咖啡樹的年產量較高,利用機器大量採收,一般而言,生產成本遠低於阿拉比卡種咖啡。
/
口味、香氣
Arabica
阿拉比卡
咖啡擁有多變而寬廣的潛在風味。不同地區、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氣候的產地生產的阿拉比卡咖啡通常具有各自的特色,能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個性風味。「阿拉比卡」咖啡未經烘焙時聞起來是如同青草般的清香氣味,經過適當的烘焙後,展現出「果香」(中淺焙)與「焦糖甜香」(深烘焙),一般而言,具有比羅布斯塔豆更佳的香氣與風味。全世界的咖啡豆中,阿拉比卡種的咖啡約佔65%—80%,她絕佳的風味與香氣,使她成為這些原生種中唯一能夠直接、單獨飲用的咖啡。
Robusta
羅布斯塔
種有獨特的香味(被稱為「羅布味」,有些人主為是黴臭味)與苦味,如果取2—3%的比例混合到其他咖啡裡,那整杯咖啡都成了羅布味了(因此,羅布斯塔種咖啡豆是不可以作為單品咖啡豆飲用的)。它的風味是如些鮮明強烈,不過若想直接品嘗它恐怕得先有心理準備。一般情況,羅布斯塔咖啡被用於即溶咖啡(其萃取出的咖啡液大約是阿拉比卡種的兩倍)、罐裝咖啡、液體咖啡等工業生產咖啡上。其咖啡因的含量遠高於阿拉比卡種,大約為3.2%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