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積德,你的後代一定有好的果報!

2021-02-19 心靈的淨土

你留財富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守得住;你留書本給子孫,子孫未必能讀; 最好的是積德,積功累德,你的後代一定有好的果報。這是真正明了感應之道,才能夠說得出來。 

       

佛告訴我們,父子的關係、兄弟的關係,乃至於人與一切人的關係,總不外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如果不是這四種緣分,縱然相遇也不相識,我們所謂說陌生人。

       

在這一生當中,只要與自己發生關係的,必定是過去生中有這四種業緣。這個業緣裡面有善、有惡,我們明白了、懂得了,一定要曉得斷惡修善。

 

欠人債一定要還,別人欺騙我、侵犯我、掠奪我都要做還債想,你這個心裡頭多麼舒坦、多麼自在! 他騙我的、偷盜我的、掠奪我的,他為什麼不去欺騙別人、不去掠奪別人?別人過去生中跟他沒有這個緣。換句話說,我們在過去生中曾經偷過他的,曾經盜過他的,曾經掠奪過他的,今天遇到了,這因緣相遇,還是用這些方法他拿回去,正好我們還債。

       

所以我們是歡歡喜喜,與一切眾生結善緣,不結惡緣,縱遇到惡緣,絕不放在心裡。

 

古人講『仁者無敵』,一個仁慈的人,有愛心的人,有慈悲心的人,他一生一世絕對沒有一個冤家對頭。這個話怎麼說?冤家對頭當然有,他心裡頭確實沒有,心地清淨慈悲,縱然是冤家對頭,他也是真誠的愛護他,見到人有困難,決定熱心的幫助他,沒有嫌棄。行善積德,這樣做人,後福就大。

 

以上資料轉自佛友

 

相關焦點

  • 積德行善有用嗎?我行善有用,你行善沒用,掌握規律,才能飛黃騰達
    想必,大家一定著急看看,龍哥,也就是陳旭對「積德行善」的看法。陳旭的看法是:大部分人積德行善,是沒用的;但是,陳旭積德行善,是有用的。這意味著,能夠幫助我們的人,只有「高智商」,或者「有錢」,或者「有權」的人。高智商的人,用智慧幫你;有錢有權的人,會用金錢和權力幫助你;一句話,別人幫助你的前提是,首先他要有能力幫你。
  • 行善對後代的回報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好心必有好報」。筆者有一位近親,自從出嫁之後便相夫教子,克勤克儉,虔誠拜佛,尤其是樂善好施,長期暗中拿白米接濟無法維生的貧民、寡婦或老人,而且數十年如一日,因此博得鄰居一致的稱讚。她的先生是一位小學老師,後來升為校長,她本身並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然而所生的子女一共六人,卻個個都考上著名的大學。
  • 行善積德的人,生死的恐懼就少
    人間的濁氣的執著,你就能了了。  為什麼觀音菩薩能給你了生死,不是菩薩用神通給你拉到極樂世界去,然後叫了生死。而是你心中有觀音菩薩,你不會恐懼。有些老人家,一輩子辛苦過來,養兒育女的任務都完成,他覺得自己盡責了,心安了,念念觀音菩薩,病了也不怕,死也不怕,死了再來過,因為他行善積德後,靈性就產生這個光芒,生死無懼的光芒。
  • 佛說「行善積德」,其實還有你不知道的下一句,跟家族興衰有關
    佛說「行善積德」,其實還有你不知道的下一句,跟家族興衰有關 | 文 三隻眼讀史佛學經典中,有一部三世因果經,又叫三世因果文,其內容是勸人向善,主要講「人的命是自己造就的;怎樣為自己造一個好命;行善積德與行兇作惡的因果循環報應。」
  • 淨土法門:念佛就是積德,教人念佛就是行善
    總有好事之徒或閒著沒事之人譏諷念佛人,說有念佛的工夫還不如去行善。他們哪裡知道,念佛就是積德,教人念佛就是行善。所以說念佛是積德,積的不是小德,而是像虛空法界那麼廣闊的大德。有好事不能一人獨享,而要與眾人分享。教人念佛,就是幫助他人了生脫死、離苦得樂,因而是在行善,行的不是小善,而是像須彌山一樣高廣的大善。
  • 一個一直在行善積德的人,為何會口出惡言?
    其實,車主遇到不文明的穿插馬路行為,口出惡言者比比皆是,老謝的所做所為,有何「意外」之處?老謝在國學研究和實踐方面頗有造詣,且一直倡導行善積德,一直在做行善積德的事。「惡語」出自老謝之口,和老謝平時的所做所為相比,形成了太大的反差。
  • 行善對後代的好處!
    有一次一位筆者故鄉的小學老師(姓高)曾經告訴筆者,這位校長的大兒子在小學念書時是他教過的學生,依其過去的經驗,這孩子要考上當地的省重點中學根本就沒有希望,事實上依其當時的程度,也只能投考職業學校。可是沒想到他進入就讀一家私立初中之後,竟然能夠脫胎換骨,考上全省最著名的一中,實在令人不敢相信竟然會有如此的變化。
  • 西善橋姚氏家族:崇德孝義、行善積德
    &nbsp&nbsp&nbsp&nbsp[家訓解讀]&nbsp&nbsp&nbsp&nbsp明清以來,雨花臺區西善橋街道姚村之姚氏家族,遵循「崇德孝義、行善積德」之家訓,修德養性,敦厚重義,在當地救窮濟困、樂善好施。數百年來,其家族事跡被廣為傳頌。
  • 佛說: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隨緣行善,方能收穫大福報
    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行善是可以為我們積累功德福報的。但是,很多人卻不了解因為我們行善的方式方法不同,最後得到的功德福報也會有所不同。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做了善事之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心態產生,但是這些心態也就大致分為兩種:第一種,做了善事,不求人知,是發自內心中的善;第二種,做了善事,喜歡廣而告之,希望所有人都知道。也恰恰是因為心態的不同,得到的果也就有了區別。
  • 行善多年,卻沒得到好果報!原因在於很多人都犯了這個毛病!
    他自己反省:我是個讀書人,有聰明才智,又一直行善積德,並沒有多大的過失,為何老天如此不公平,對我這樣嚴厲的懲罰,天理何在?此人作揖後坐了下來,說:「我姓張,從遠道而來,因為聽到你家中有哀嘆聲而特地前來安慰。」  俞公覺得此人氣質不凡,就對他格外恭敬,兩人便交談起來。俞公說:「我這一生讀書,積德行善,可是如今不僅功名無成,還落得妻兒不全,生了九個孩子,只剩一個女兒,妻子也因傷心過度而把眼睛哭瞎了,現在我家連基本生活都難以維持。」
  • 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但卻人人喜歡行善積德,被譽為最虔誠佛教國家
    現如今,目前全球一共有著24個不發達國,其中,在我們亞洲就有九個國家被列為是全球最不發達國。分別是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寮國、柬埔寨、東帝汶、尼泊爾、葉門和緬甸。在你的印象當中,不發達是怎樣的呢?是國民生活窮困潦倒,又或是連簡單的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
  • 今生積好這八德,非富即貴,你身上有幾德?
    前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德之人必有後福。因果輪迴,真實不虛。不要覺得做了很多善事卻沒有回報,因果報應,果報不是馬上就能看到的,所以要不急不躁,堅持做好事,就一定能有好的果報的,俗話說積錢積穀不如積德,那麼人活一世,要積哪幾種德呢?
  • 人類圖|智慧|行善積德能夠改變命運嗎?
    真正改變你的方式只有從內在接納自己。了解自己的設計,接納自己、成為自己。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也非常深刻,我想結合人類圖解釋一下。首先我們要明白,「命」和「運」是兩個不同的東西。因為,當你脫離了大多數人的那種制約狀態之後,活出自己、綻放自己的方式有千千萬萬,是不可限量也是無法預測的。而且這恰恰是我們這一生來到這世界重要的使命,就是「活出我們天賦,活出我們設計得更高的版本。」下面我們談更重要的問題,行善積德能夠改變命運嗎?
  • 上輩子行善積德,今生佛祖保佑,一輩子福報連連的三大生肖
    導語:佛家裡邊常常有講「前世的因,今世的果」。如果上輩子是行善積德的人,在今生會有很多福報的。所以有些人總是抱怨自己的命運不好,什麼之類的話。其實往往很多的是你前世沒行善積德,所以並沒有彰顯出來該有的福報。
  • 行善積德後世顯貴
    你前生的惡業很重,所以你今生的命運,不僅沒有兒子,並且壽命也很短促,我親愛的孫兒,希望你及早回心向善,努力多做救人濟世的善事,或許可以轉變業力,挽回命運。』 他一覺醒來,把夢中祖父的話,一一銘記於心,從此立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因果不饒人,這2類靈氣動物,不要傷害,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每個人一生的吉兇禍福,都是自己的言行舉止所感召來的,所以想要人生事業順暢,家庭吉祥,積德向善就是最有效的方式,因為又因必有果,我們與人為善,將來所遇到的事也都是善的。行善的前提,先做到不去作惡,不然就像往有洞的桶裡注水一樣,一邊積福,一邊折福。行善就要做到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 「最美天使」王琴:這個職業是在積德行善
    怎麼辦呢,託親戚朋友,你去聯繫殯儀館,你去派出所銷戶口,你去訂飯,你去買殯葬用品,完了家裡很亂。當時我就想,如果有一個單位能幫我們做這些事就好了。料理完喪事我把這個想法跟普陀區民政局領導說,領導覺得這個主意好,還能創造就業崗位,就這樣成立了平安殯儀服務中心。    一空網:這麼說平安是上海第一家殯葬禮儀服務公司?    王琴:對。之前都是小業主,香燭店。
  • 行善積德100句
    22.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孝順。二、行善。  23.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24.心量狹小,則多煩惱,心量廣大,智慧豐饒。  25.平生無一事可瞞人,此是大快。
  • 積德行善,才是世界上最好的風水
    「動作好麻利,路快修好了。」李老太眯眯笑。忽然一群熊孩子出現,拿著鋤頭將水泥磚砌成的田基路,砸個稀巴爛。老王家的熊孩子連續砸了三次,村委修路人員只好放棄那段路。這哪是小溪,分明是鴻溝!開車不方便,娃娃走路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