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澳大利亞站隊美國在新冠問題上污衊我國以來,兩國關係不斷惡化。在此期間,中國不僅採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對澳大利亞幾種商品增加關稅,停止部分澳洲商品的進口,還順便發推特揭露了澳洲士兵在阿富汗的暴行。
兩國交鋒期間,澳洲總理斯科特莫理森曾幾次主動示好,但都是惺惺作態,沒安好心。在他聲稱想與中國愉快共存之後,該國在12月8日通過了一個有針對中國之嫌的新法案——《對外關係法案》。
根據該法案,澳大利亞外交部長將有權阻止海外政府與澳大利亞的八個州和地區,地方政府以及大學等機構之間籤署的新協議乃至此前籤署的協議。莫裡森政府還能夠阻止或限制外國在基礎設施、貿易合作、科學、旅遊、文化合作、衛生和教育等領域的參與。另外,無論交易規模大小,莫裡森還計劃加強對電信、能源和科技等行業的外國投資審查。
莫裡森表示,該國的州和地區與30個國家有合作關係,根據該法案,他們與這些海外國家達成的至少130項協議可能會受到影響。不過這項法律將建立一個公共登記冊,以使外交部長的決定更具有透明性,每個州和地區將有三個月的時間對其現有協定進行評估。
據外媒報導,此法案很有可能會針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並進一步加劇兩國的緊張關係。報導中稱,2018年維多利亞州政府籤署的「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可能是澳洲的首個目標。
除了維多利亞州籤署的「一帶一路」倡議之外,這項法律還可能允許聯邦政府審查和推翻中國與澳大利亞的其他協議,其中包括北京與南澳、西澳和塔斯馬尼亞州等地方政府達成的諒解備忘錄。
北京相關機構和澳大利亞大學之間的合作也可能會受到影響。今年4月,《澳大利亞報紙》報導稱,有人越來越擔心中國在澳洲大學中的影響力,並對一項計劃表示擔憂,即澳洲學術界要籤署一份關於他們研究成果的智慧財產權協議,以換取研究資助。
對於澳大利亞的這一舉措,12月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做出了回應。
趙立堅表示,立法屬於世界各國的內部事務,中方對此不予評論。但是他強調,中國和澳大利亞花費多年時間在多個領域內獲得的交流合作成果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作為一個經濟組織倡議,「一帶一路」實實在在為沿線人民帶來了利益。中澳在此框架下不僅成功開展了合作實踐,兩國民眾的福祉也得到了增加。希望澳方能客觀,理性對待此事,不要給中澳之間正常的交流合作人為設置障礙,不要搞歧視性,選擇性執法,多做有利於中澳的事。
中方給出的回應無疑是在警告澳大利亞,不要作繭自縛。而且據澳大利亞聯合通訊社報導,維多利亞州州長丹尼爾安德魯斯曾表示,儘管中澳關係惡化,他的政府也不考慮退出「一帶一路」倡議,雖然不敢保證他以後會不會迫於壓力對倡議「下手」,但是他的那份覺悟也比某些犯蠢對「一帶一路」動腦筋的人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