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芳、李芝英夫婦
結婚53年
夫妻臉相似度:78%
李和芳、李芝英夫婦家住海曙區南門街道澄浪社區。年輕時,兩人因工作曾兩地分居多年,所以如今的他們更懂得珍惜能在一起的日子。
1961年,李和芳、李芝英二人經人介紹結婚。甜蜜相守兩年後,李和芳便下鄉了,時長三年。期間,三個子女相繼出生,妻子一肩挑起家庭重擔。
1966年,李和芳去了成都鐵路局,妻子留在寧波老家。1825個日夜,2043公裡的距離,夫妻二人開始了長達五年的兩地分居。
為了讓丈夫安心工作,瘦弱的李芝英承擔了家中的一切,無微不至地照顧三個幼小的子女和一個年邁的母親,空閒之餘還要忙家中的農活。
「雖然1971年我調回寧波公運集團工作,但是芝英為了更好地照顧我的老母親,還是留在老家,直至母親以90歲的高齡安詳過世。」說到這裡,李和芳緊握住妻子的手,眼中有感動也有愧疚。
李和芳有嚴重的哮喘、心肌梗塞等病情,每每季節更替或者有冷空氣來臨時,妻子總不忘叮囑他多穿衣服;天晴時,妻子就拉著他往外跑,呼吸新鮮空氣。
李和芳說,雖然她脾氣臭了點,但是心地非常好,有她就是我一輩子的幸福。李芝英則說,我與老伴相守五十三載,信任、理解是相處之道。
50年的歲月,會在彼此臉上鐫刻下什麼印記?
10月20日,錢江晚報聯合浙江新聞客戶端、寧波在線全城啟動尋找「最具夫妻臉金婚夫婦」活動。兩天內,活動共徵集到50餘對金婚夫婦的合照。
拿到這些合照後,記者做了個小測試,將照片導入一個人臉相似度測試網站。有意思的是,這些合照中,有幾對夫婦的相似度幾乎達到100%。
「愛你就會變成你」,一張張相似的臉,那就是愛情啊!
王正通、錢秀月夫婦
結婚54年
夫妻臉相似度:100%
前幾日,海曙南門街道組織了志願者給金婚老人拍合照。「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拿到照片時,社區社工楊曉玲驚呆了。
這對老人是王正通、錢秀月夫婦,兩人的身形、面孔、笑容簡直如出一轍!
這兩張笑臉背後有什麼故事?
時光倒回1957年,畢業後王正通被分配至當時的韓岺小學任教。跨入校門時,他還未曾想到,在這兒,會遇到與自己相伴同行50載的姑娘。
彼時的王正通瘦瘦高高,鼻子高挺。在學校,他留意到了一個叫錢秀月的語文教師,眉目清秀,臉蛋圓圓,煞是可愛。一打聽,同事都說她,性格麻辣、工作嚴謹,是個頂好的姑娘。
「一張傳情的紙條遞到了我手上,後來,他每周接送我回家、返校。」錢秀月每周六回一趟老家,周日晚再返校。自此,這條4裡多長的路,多了一對攜手同行的年輕人。
漫漫50載,金婚風雨情。這其中,最令夫妻二人難忘的,是一場共戰病魔的經歷。1997年,錢秀月因身體勞累患上直腸癌。據王正通回憶,最初的日子,妻子每天躲在家中,以淚洗面。「得讓妻子振作起來!」王正通他先後陪妻子完成四場大手術,待她身體稍微好些,又鼓勵其報名寧波市抗癌協會、市老年大學按摩班、越劇班,幫助她重塑身心健康。
如今,那個歡樂愛笑的妻子又回來了。最讓丈夫王正通自豪的是,曾經躲在家中抹淚的妻子,眼下已成為寧波市市級抗癌明星。
沈彪、王金英夫婦
結婚53年
夫妻臉相似度:100%
從濱城大連到塞上西北,再到港通天下的美麗寧波,第二張100%相似的夫妻臉走過了幾千公裡的路途,也一同接受了50載的風雨洗禮。
在海曙區柳西新村的家中,王金英老人向記者回憶起當年與沈彪的初次見面。「當時第一感覺就是他很黑,個子也不高,和我預想的又白又高的對象完全不同!」
這一次偏離王金英「理想型」的相親,發生在1961年7月的盛夏。當時,王金英24歲,是大連三十裡堡鎮的一個財務會計,而沈彪那時29歲,是名空軍地勤兵。
不過,眼前這個人倒還斯文,雖沒吭聲,卻一直笑著,王金英對沈彪也有些好感。相處後,沈彪的好脾氣打動了性格直爽的王金英。同年11月底,二人戀愛僅四個月就「閃婚」了。
1966年,兩人的女兒長到了5歲,沈彪被調至蘭州空軍做地勤工作,一家三口遷往西北。
1979年,沈彪轉業調回家鄉寧波,王金英也跟著回來。初來寧波的王金英遇到了件棘手的難題,那就是聽不懂石骨鐵硬的寧波話。
「我告訴沈彪,家庭主婦聽不懂寧波話,買菜、打交道的事可得全權交給你啦!」王金英笑聊起那時與丈夫說的逗樂話。
都說當軍嫂苦,沈彪說,他明白妻子的不容易。當兵時,一周只回一趟家,妻子一邊上班,一頭還得照看家中三個孩子。50年的一路相伴,沈彪都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