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搜尋引擎:信息「裸奔」時代,你怕了嗎?

2020-12-16 RAVV科技前沿

近日,ZAO換臉應用引起廣泛關注,個人敏感信息「人臉」也進入了大眾的視野。現在,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人在社交媒體上發自拍,人們對此習以為常。但隨著人臉識別等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人臉的使用方式層出不窮,還出現了檢索陌生人獲取其信息等方式。

你的臉就是大數據

早在2016年,俄羅斯就有公開的人人皆可檢索的人臉搜索網站FindFace,這一網站宣稱能通過人臉搜索,找到俄羅斯最大的社交網站VK.com上的任何上傳過照片的人。

當時21歲的俄羅斯攝影師Egor Tsvetkov就使用這個網站,開展一項「你的臉就是大數據」(Your Face Is Big Data)計劃,藉此體現找到一名路邊的陌生人的網絡信息有多容易。

首先,他在俄羅斯的公共場所悄悄給陌生人拍照,然後使用人臉搜索軟體來檢索所拍人臉在VK.com上的信息。

Tsvetkov在接受外媒採訪時稱,在他的項目公開後,一名曾被拍的女性私信了他,說當她看到自己的信息時感覺十分不好,但能理解攝影師的初衷。

該網站於2018年9月停止了免費服務,且後續僅為政府和企業服務。

保護隱私?或是毀滅隱私?

此前,網友稱呼為「原諒寶」的人臉識別工具曾引起網絡熱議。其實,在國外,此類功能的網站早已存在,有的甚至還推出了中文版。

PimEyes官網顯示,能「通過人臉圖像搜索,找到相似人員在網上出現的信息」,且宣稱對5000萬個網站進行檢索對比,每天分析了1TB的圖像。

上傳一名非名人的正臉照片後,PimEyes會提供相似度提醒,本次測試中最高的相似度為79.9%,大部分需開通會員才可查看。

這一功能有何用處?PimEyes在官網解釋說,這一服務能夠幫助那些擔心自己照片在網絡上遭到濫用或非法使用的人,幫他們找到非法使用源頭,消除隱私隱患。

同時,在套餐頁面,PimEyes提供了搜索成人和可疑網站的頁面,這無疑是此前「原諒寶」宣稱其將實現功能。該網站甚至還推出了與執法機構合作的套餐,與瑞典公司Paliscope合作,進行在線調查服務。Paliscope公司主要為在線調查和執法機構(LEA)編寫專業軟體。

另一公開的人臉檢索網站Betaface,該網站目前提供40000位名人和維基百科中的部分人臉圖片來進行人臉識別對比。該網站在上傳人臉圖片後,會出現細節分析,比如是什麼顏色的頭髮,是否有鬍鬚等結果顯示。當將上傳人臉與維基百科圖片對比時,該網站會出現維基百科中相似的人臉圖片。

人臉「裸奔時代,你怕了嗎?

人臉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當識別精確度越來越高,使用的場景也各有不同。同樣的人臉識別網站,能用來與執法機構合作,找尋罪犯,也能用於檢索對比成人網站上出現過的人臉。同時,也有網站宣稱,能幫助被非法濫用照片和視頻的受害者,發現濫用源頭,也有如「原諒寶」一般,宣稱是「識別伴侶是否拍過不雅視頻」。

此前,「原諒寶」受到網上的多方指責,認為這是「直男癌」的體現,也有可能會二次傷害「被偷拍女性」等問題,其開發者隨後宣布,銷毀代碼和資料庫。隨後,還有不少山寨仿冒的App出來。

然而,目前不少人對個人敏感信息「人臉」的重視和保護不足。在「ZAO」換臉應用的隱私憂慮曝光之後,仍有許多人選擇繼續使用,上傳自己的正臉照片。如上所述,在眾多的人臉識別應用中,「裸奔」人臉的時代,無異於暴露自己的所有信息,你害怕了嗎?

*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小編。

相關焦點

  • 人臉識別第一案,信息保護分水嶺?
    此後,野生動物世界更改合同,將年卡入園方式從指紋識別調整為人臉識別,要求郭兵激活人臉識別系統,否則無法入園。郭兵提起訴訟,要求野生動物世界將電子系統裡的個人信息刪除,也就是「把我的信息還給我」。此處,兩大亮點在於個人信息是不是能「想採集就採集」,而要不要刪除應該由誰說了算?
  • 那些正出賣你隱私的行為——躲得過票圈人臉識別,逃不過搜尋引擎
    Iphone X的人臉識別解鎖頻頻出現漏洞,發布時驚豔大家的黑科技,現在遭網友瘋狂吐槽,黑科技落得萬人嫌還引起了大家恐慌。但小編從來沒有這個煩惱,因為小編買不起Iphone X。還有朋友圈經常玩的小把戲,掃碼玩人臉對比,比對自己和明星的相似度或者合成出自己未來孩子的長相。
  • 「人臉識別」技術中「人臉」是帳戶,還是密碼?該如何保護公民的隱私
    北京一中學發布通知,學生每天進出校門必須在閘機進行人臉識別,否則通報批評;在南京,去年有大學安裝人臉識別設備,「可追蹤、識別學生聽講、發呆、睡覺等上課狀態」;此外,也有多地小區、寫字樓安裝人臉識別系統,甚至有的地方還要求同步上傳戶口本、房本、學歷信息等,不僅如此,現在上公廁用廁紙都得人臉識別取紙。
  • 「人臉識別第一案」原告上訴 個人信息保護諸多困境待解
    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教授張建文也對記者表示,「人臉識別第一案」的意義可能僅僅止步於個案,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的諸多難題、困境依然待解。案件之外,因人臉識別濫用造成危害的事件不斷發生,公眾對人臉識別技術的討論熱度也逐漸上升。人臉信息和較於其他個人信息有何特別之處?為何企業爭相落地人臉識別應用?使用人臉識別這種個人生物信息的邊界在哪裡?
  • 百度人臉識別搜索是怎麼實現的?
    多數搜尋引擎都會如此。其實,人臉檢測並不是新技術,相關研究已有三十年歷史,然而直到去年底,百度才決定推動這一技術付諸實施。這裡面自然有戰略層面的考慮。兩年前,李彥宏就對未來做出讀圖時代的判斷;去年的KDD大會上,李彥宏提出的九大待解技術挑戰中,基於內容的圖像搜索技術被列在第三;現實層面百度的圖片相關產品、雲相冊等均對這一技術有需求。
  • 人臉識別時代要不要說「不」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臉識別」被越來越多的場景採用,解鎖、購物、打卡、門禁、買房……進公園人臉識別,進售樓處被人臉識別,濫用人臉識別侵犯個人隱私是近期的社會熱議話題,也引起社會廣泛焦慮。近日,南京多家售樓處被責令要求拆除現有的人臉識別系統,這在全國尚屬首例。隨即,天津立法杜絕信用信息場景下濫用人臉識別技術。
  • 「人臉識別第一案」原告上訴 逛動物園刷臉有必要嗎?
    「一審判決對人臉識別濫用的警示作用不明顯,現在杭州野生動物世界依舊強制消費者『刷臉』入園。」12月16日,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杭州中院已受理其上訴,二審將於12月29日開庭。 人臉信息較於其他個人信息有何特別之處?為何企業爭相落地人臉識別應用?使用人臉識別這種個人生物信息的邊界在哪裡?
  • 「人臉識別第一案」郭兵:人臉信息關係重大,仍會繼續上訴
    11月23日郭兵對時代財經表示,這次司法判決的重大意義在於,對規範人臉識別技術的使用起到一定的司法指引效果。儘管如此,由於涉及到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的格式條款性質的內容被法院駁回,郭兵計劃繼續上訴。在郭兵看來,這不僅僅是涉及到個人的合法權益,還涉及其他消費者的權益。
  • 你的人臉數據都去了哪兒?
    在刷臉解鎖手機,付款,進出入高鐵站、機場的時代,你的臉可能在研究人員的數據集中,也可能在暗網的黑產交易中,也可能被Deepfake後換到了另一個身體上……人臉數據都去了哪兒?數據集或成為隱患AI時代下,科技公司會通過數十億張人臉圖片的訓練來改進面部識別算法,你的臉很有可能就是「訓練樣本」之一,那麼軟體公司又通常從哪些渠道獲取人臉圖像「餵養」自家的算法呢?
  • 人臉識別第一案宣判,給個人信息保護「長了臉」
    11月20日,被稱為「人臉識別第一案」的郭兵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有限公司服務合同糾紛案一審宣判,判決野生動物世界賠償郭兵合同利益損失及交通費共計1038元,刪除郭兵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信息。(11月21日《北京青年報》) 可以說,人臉識別第一案從「訴求表達」到「法庭立案」,從「對簿公堂」到「終於宣判」,經歷了曲折過程。
  • 辨真假 | 關於人臉識別的這些傳說,真?假?
    一時間,圍繞「人臉識別」系統的法律問題、執法監管以及實踐應用等討論讓這項黑科技愈發可疑,「人臉識別系統想安就能安」「設置人臉識別會增加銀行卡盜刷風險」「人臉信息一旦洩露無法挽回」「戴口罩也能被人臉識別」……這些說法孰真孰假?「真真」為您查證事實,解惑「人臉識別」問題。
  • 這個人臉搜尋引擎火了,上傳面部照片就能在全網找到你
    比如有些人自拍美照被不法分子盜用,並用於散布色情服務信息。 波蘭一個開發商正是從中嗅到了商機,推出了人臉搜索網站PimEyes,並在國外走紅。這個網站允許任何人上傳一個人的面部照片,它將可以在網際網路上找到同一個人的照片。
  • 困於人臉識別
    她反覆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人臉識別技術如若不加以規制,將會影響整個社會的走向。那次訪談後,《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問世,天津立法禁止採集人臉識別信息,南京要求售樓處拆除人臉識別系統,細微的變化正在發生。《人物》又與勞東燕教授談論了這些新的消息。以下為兩次對話的內容:《人物》:你是怎麼關注到人臉識別技術帶來的風險的?
  • 臉搜APP上線 宣告搜尋引擎正式進入「人臉搜索」時代
    這是一款以人工智慧人臉識別技術為核心,致力於打造依據人臉照片進行識別搜索,從而獲取信息資訊的工具類應用,是繼人臉識別在金融、交通、安防等領域的一次首創,是AI領域又一次全新的突破和跨越,宣告著搜索方式正式進入「人臉搜索」時代。據了解,「臉搜」APP為用戶提供人臉搜索、信息獲取及內容分享三大功能。
  • 人臉識別第一案:你的「臉」誰做主
    (見11月21日《北京青年報》)法院經審理認為,野生動物世界在合同履行期間將原指紋識別入園方式變更為人臉識別方式,屬於單方變更合同的違約行為。但判決中也明確指出,「野生動物世界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其行為本身並未違反前述法律規定的原則要求。」
  • 人臉識別日益普及濫用問題引關注 你的臉刷明白了嗎
    人臉識別日益普及 你的臉刷明白了嗎  最近,隨著「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為躲人臉識別戴頭盔看房」等事件的發生,讓人臉識別頻上熱搜,技術濫用問題引發廣泛關注。  隨之,一些傳言也「悄然出動」:人臉識別系統任何機構想裝就能裝?戴口罩就無法進行人臉識別?
  • 市場嘗鮮戴口罩人臉識別|人臉識別|中關村科學城|姚顯駿|商湯科技
    戴口罩人臉識別屬於比較新的應用領域,目前已深入到了安防、考勤、教育等領域。人臉識別門禁市場玩家嘉楠(全稱「北京嘉楠捷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人工智慧銷售副總裁姚顯駿對記者說,「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成為全球挑戰的今天,戴口罩人臉識別是人臉識別廠商升級的一個主要方向。」雖然目前這項技術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也產生了一些行業領先者。
  • 市場嘗鮮戴口罩人臉識別|商湯科技|人臉識別|中關村科學城|姚顯駿
    戴口罩人臉識別屬於比較新的應用領域,目前已深入到了安防、考勤、教育等領域。人臉識別門禁市場玩家嘉楠(全稱「北京嘉楠捷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人工智慧銷售副總裁姚顯駿對記者說,「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成為全球挑戰的今天,戴口罩人臉識別是人臉識別廠商升級的一個主要方向。」雖然目前這項技術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也產生了一些行業領先者。
  • 搜尋引擎輕易查個人信息 上傳身份證照片需謹慎
    參與互動    「當心,你在一些網站實名認證時留下的持有身份證的照片可以通過搜尋引擎輕易查到
  • 指紋識別不再唯一,動態聲紋識別與人臉識別能取代嗎
    回顧手機解鎖方式的發展,從功能機時代的密碼解鎖,到智能機的圖案解鎖,指紋解鎖,以及近來廣泛應用的臉部解鎖,無論是安全係數還是便捷程度,都有長足的發展。由於聲紋識別和語音識別用詞相似,不少人把二者視為相同,實際上,語音識別是指機器自動把語音信號轉變為相應的文本或命令的技術,是不能達到識別個體身份的。 除了動態聲紋識別與我們熟悉的指紋識別之外,國美Fenmmy Note具備第三種生物識別就是活體人臉識別。對於人臉識別,其實大家也並不陌生,自從2017年很多手機也搭載了便捷度更高的人臉識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