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要開學,警惕孩子染上不良行為,掌握4種方法,讓孩子遠離惡習

2020-08-18 老師談教育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父母的心願。就算孩子成不了「龍」,成不了「鳳」,最基本要求,是能健康成長。

暑假就要過去了,將要開學,離開父母的視線,要警惕孩子染上不良行為。如抽菸、玩遊戲、網癮、早戀等。孩子一旦染上這些,父母焦慮,無助,彷徨,內心總想不明:孩子平時還好好的,怎麼一下子就變成這樣?

為什麼孩子會染上不良行為習慣?下面從4方面具體分析。

第一、家庭原因。

家是孩子溫暖的港灣,是孩子的庇護傘,孩子無論在外面遇上狂風暴雨,還是遭受冷嘲熱諷,家始終是最好的「療養院」。

正處在成長中的孩子,心理抗壓能力有限,需要一個溫馨的家,一對體貼的父母。

當孩子在家裡得不到足夠的愛,得不到足夠的關注,只能向外尋求寄託。如早戀的孩子,很大原因是家人的疏遠,得不到關愛,在外有異性投來一點點溫情,就會心花怒放。

遊戲上癮的孩子,是家長過度放縱造成的。當孩子需要陪伴時,家長沒用心去關愛,而是用手機當「保姆」打發孩子,玩遊戲是孩子的情感寄託。

家裡得不到溫暖,得不到陪伴,是孩染上不良行為習慣的重要原因。

第二、孩子自我調控能力不足。

孩子到了學校,面臨很多問題而得不到解決,內心空虛,孤獨,無助。在這情況下,自控能力不足的孩子,需要找個寄託,上網,玩遊戲,早戀,抽菸等,能使他們過得充實起來。

第三、受同伴影響。

離開了家,同伴是孩子的精神寄託。如果孩子的同伴染上不良行為習慣,孩子為了被同伴接納,也會主動染上。很多抽菸的孩子,都是向同伴學的。你們想下,若你孩子周圍的同伴都抽菸,如果孩子不抽,會被排擠的風險,他能不抽嗎?

第四、社會原因。

無良商家唯利是圖,唆使引誘。就拿網絡來說,當孩子要查一點資料,會自動彈出很多不良的廣告或誘惑人的遊戲,不要說小孩,成年人看到都禁不住點進去。這些社會上不良的誘惑,成了孩子染上不良行為習慣的溫床。

懂得了孩子染上不良行為習慣的原因,有利於父母掌握正確方法應對。父母們掌握下面4種方法,讓你孩子遠離惡習。

第一、家庭凝聚愛的力量。

家,給了孩子足夠的愛,能如春風化雨般滋潤孩子的心田。夫妻間不要太多爭吵,父母不要太多嘮叨,對孩子不要太多束縛、不要太過放縱。

放縱過度,表面看來,孩子高興,實際很空虛。以手機當「保姆」,是父母放縱的表現。

父母多陪伴,與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能及時為孩子抺去心靈深處的陰霾。

第二、增強自控能力,提高自律意識。

讓孩子多讀名人故事集,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多是耐得住寂寞,自控能力強的人,多讀這些書,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律意識。

讓孩子多了解染上不良行為習慣的害處,舉身邊一些反面人物,如玩遊戲上癮的孩子,荒廢學習,最終一事無成。

能過正反事例的引導,讓孩子自覺豎起抵禦不良行為的循牌。

第三、引導孩子正確的交友觀念。

孩子的圈子直接影響其身心健康,要引導孩子慎交友,若發現進入的圈子裡有不良的行為習慣,應指導孩子當機立斷退出。

怎樣了解孩子的圈子情況?

從班主任口中了解,班主任最了解本班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

家長若全方位掌握孩子在校的具體情況,能及時為孩子指點迷津。

第四、排除社會上不良因素的幹擾。

社會裡不良因素很多,父母應做到:手機不能獨自給孩子玩;不能讓孩子隨便接觸社會上那些具有不良行為的人;不能讓其看一些不健康的書……

總之,要讓你孩子遠離惡習,家長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今天,為孩子付出一切;明天,孩子會為你回報所有!

相關焦點

  • 中考後家長要防止孩子染上不良惡習!早知道早防備。
    對策:考後還得跟孩子約法三章。明確時間節點。否則孩子的行為會泛濫,以致失控。 二、睡懶覺,吃喝沒有規律。所以會造成交友不慎,或是接觸不良社會青年。交友不慎會帶來很多潛在的危險。 對策:要留意孩子交往的同學。交往同學的品性。對有不良習慣的同學及朋友,家長儘量要了解。家長跟孩子講清楚交友不慎的危害。讓孩子不要跟一些有不良習性的同學或者朋友來往。可以安排孩子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減少和這些不良同學朋友的來往的機會。
  • 想要遠離月子病,孕媽在坐月子期間要遠離這7種"不良行為"
    坐月子期間,這7種行為要遠離,寶媽別不當回事。第一種:遠離冷飲和&34;食物。夏天坐月子堪比受刑,既不能享受空調18度的冷風,又無法品嘗美味的冷飲。很多寶媽較為&34;,加上夏季帶孩子使人心煩意亂,便會選擇一杯冷飲。結果往往是出現腹瀉、胃痛、厭食等症狀。
  • 壞環境毀掉孩子,好環境成就孩子
    ,也會漸漸麻木,並染上惡習。 (1)讓孩子遠離殘忍的環境人類在道德上最大的美德,就是對生命的同情。小孩子天性中本來是喜愛動物的,但如果他經常看到屠殺可愛動物的過程,他就會漸漸變得麻木。如果周圍有人把這當作合理的事和勇敢的行為,則會讓孩子也去效仿。儘管人們很多時候不得不屠宰動物以獲取食物,但如果讓一個孩子經常看到這個過程,對他一定會有不良影響,因為這時他還沒有足夠的知識去辨別和分析。
  • 孩子爭當「校園一霸」?孩子的不良,是父母的教育的失職
    ,敢於與生活中的不好行為作鬥爭,他們也可以成為別人的榜樣。而一些孩子他們卻染上了一些不好的習慣。他們和別人打群架不愛學習,對生活充滿不好的情緒,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對的,也可能會讓他們的一生因此受到傷害。現在的校園內就可能存在一些很不好的現象。比如「校園一霸」,「校園暴力」「校園欺凌」等等,這些可怕的事情就可能真實的發生在我們的孩子身邊,甚至於孩子可能就是這些不良少年中的一員,他們打群架,不上課,和老師作對,不能和同學和睦相處。
  • 開學啦!家長們切記要讓孩子遠離這些東西……
    ②家長行為失範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長如果吸食毒品,會給未成年子女帶來不良示範。如何教育他們遠離毒品?確保把反對毒品的信息傳達到位父母易犯的最大的一個錯誤就是立場不夠明確,建議父母要清楚地告訴他們的孩子——如果你染上毒品,我就會很受打擊。你的警告應該現在給出,而不是以後!
  • 面對孩子一些不良行為,父母除了情緒爆發,還能怎麼管理?
    雖然題目中,題主也沒有具體描述出孩子具體犯了什麼錯,使得題主用這種方式懲罰孩子。所以我挑選一些針對改善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希望能在教育孩子時,提供點建議。通過《解決問題的5大步驟》改變孩子惡習當然,管理孩子不良行為還有很多種方式,比如有針對孩子長期存在的、一些令人難以接受的惡習,我們可以通過《解決問題的5大步驟》對孩子行為進行糾正。
  • 可行性獎勵改變孩子不良行為的實用方法
    日常生活中,當面對孩子嗜糖無度、就地撒潑、滿口髒話、哭鬧不止、做事情半途而廢等不良行為時,作為家長的您,苦惱之餘該如何應對呢?來聽聽【郝雲•悅讀會】媽媽們的智慧分享吧。  在《周正親子二十法》一書中講述,當媽媽面對孩子睡前非要吃糖這種行為,通常會有兩個誤區,其一是武力幹預,即打孩子;其二是不耐煩、嘮叨。
  • 開學季!禁毒俠提醒:遠離毒品,青春不「毒」行
    九月開學季,同學們在歡歡喜喜地走進校園的同時,一些小事也不能忽視,禁毒俠在此提醒大家:「要加強自己的個人衛生!」「在公共場所一定要戴口罩!」潛在的危險看不見但不少 " 隱秘的角落 " 其實看得見關於毒品禁毒俠作出重要提醒青少年的身體還處於發育階段相較於成年人毒品對未成年人的危害更大一定要遠離毒品青春不「毒」行不要以為毒品離我們很遙遠
  • 家長注意:10種不良行為是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前兆
    為了不讓曾經給自己帶來歡樂和希望的孩子走向違法犯罪的歧途,從事少年刑事審判19年、審判過832個失足孩子的法官媽媽尚秀雲在《法官媽媽給父母的90個建議》一書中告訴家長,特別要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有下列10種行為,因為它們是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前兆。
  • 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秘密」:尋求歸屬感的4種錯誤觀念
    這些不良行為的背後,究竟藏著孩子什麼秘密呢?作為父母,我們又應該怎樣正確的解鎖呢?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一、重新定義不良行為:實質為發展適應性行為很多父母都曾為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式問題煩惱過。很多時候,只要孩子的行為沒有按照大人內心的想法去做,就會被貼上「行為不良」的標籤。
  • 開學了,羨慕別人家孩子自覺又自律?掌握5種方法,您的娃也可以
    導讀:開學了,羨慕別人家孩子自覺又自律?掌握5種方法,您的娃也可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開學了,羨慕別人家孩子自覺又自律?掌握5種方法,您的娃也可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濟南大千教育:這幾種類型的孩子容易染上網癮?
    >有些孩子染上網癮,是因為孩子平時的學習能力較差,孩子因此對自己喪失了自信心,就把生活重心轉移到上網中去。,比如安裝過濾程序或「防火牆」,屏蔽對青少年不良的網站,給孩子提供一些適合他們上的網站和聊天室等。
  • 最容易讓女人染上婦科病的4大惡習,你肯定中招,看了趕緊改
    能夠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衛生習慣,是可以讓我們遠離婦科疾病的,下面文章介紹了最容易讓女性染上婦科疾病的四大惡習,如果你沒有婦科疾病,你肯定沒有中招,看了下面的文章,對於減少婦科疾病有一定的好處,看了趕緊改吧。一、經常使用棉條使用內置棉條,尤其是長時間不更換棉條,容易導致陰道炎症及其他婦科疾病。
  • 5個收心計劃幫助孩子遠離「開學焦慮症」,快速回歸幼兒園
    開學在即,怎樣才能幫助孩子把心收回來,遠離入園焦慮呢?
  • 用有效的方法來管教孩子的不良行為
    「 本篇對幼兒,少兒及青少年教育均適用」當你的孩子從尿布專業畢業,甚至中學畢業時,不良行為並沒有結束。事實上,青少年時期可能會給父母帶來一些最嚴峻的紀律挑戰。生氣、爭吵、撒謊和反抗只是青少年行為不端的幾種方式。這些不良行為有很好的解釋。隨著青少年變得更加獨立,他們仍然缺乏做出明智、深思熟慮的決定所需的情感成熟度。大腦中控制決策和衝動控制的部分還沒有完全發育。自主性和不成熟的結合會導致青少年的危險行為,比如飲酒、吸菸和無保護的性行為。
  • 解讀《正面管教》4、如何應對孩子的不良行為
    解讀《正面管教》4、如何應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本期節目的文案6000字,音頻約22分鐘。孩子不良行為的錯誤目的在之前的節目當中我們說,孩子行為的首要目的是尋求歸屬感和價值感,但是孩子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往往都使用了錯誤的方式,使得自己的行為與目的背道而馳。
  • 重新看待不良行為,找到助力孩子的真方法
    今天叮噹媽媽就想和大家分享如何換個角度看待孩子的不良行為。不良行為是孩子在用一種密碼和我們說話,我們要學會透過孩子的行為,看到行為背後真正的原因。如果你把不良行為看成是「因失望而產生的行為」「缺乏技能的行為」「爬行動物腦操控的行為」或者「發展適應性行為」,你對不良行為是否就有了不同的認識?
  • 網癮不是精神病,5種方法讓你遠離行為上癮
    行為上癮的外部誘因是環境,很多成癮的高發期都是一個人面臨壓力和挑戰最多的時候。例如,當我們剛畢業開始打拼的時候,也是壓力最大的時候,在這段時間,人們很容易染上菸癮,酒癮等等其他各種各樣的癮。想要遠離上癮行為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遠離那個環境。
  • 「孩子教育」父母不該讓孩子看到的4大惡習
    父母不該讓孩子看到的4大惡習孩子的觀察力和認知能力是很強的,往往超出大人的想像範圍。社會學家認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行為,尤其是情緒,是幼兒心理健康發育的直接影響因素;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的標杆,是孩子心理髮育的影響指針。研究表明,父母在家中情緒友善平和,接人待物謙虛禮貌,有助於幼兒的心理健康發育;而如果父母在家裡經常情緒惡劣,吵架鬥嘴,則會讓幼兒經常處於緊張和恐懼之中,對於孩子的心理髮育極其不利。
  • 孩子有這4種表現,這是被寵壞的徵兆,中一個都要警惕
    文|淘媽家長愛孩子,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能被父母寵愛的孩子都是幸福的。但是很多家長在愛孩子這件事上不能很好的把握分寸,一旦掌握不好分寸,寵愛就變成了溺愛,這就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了。如果你家孩子有這4種表現,這就是被寵壞的徵兆,中一個都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