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看過甄嬛傳的人都知道這一幕。準格爾的可汗摩格來到大清,想要拿九連環來羞辱大清,眾人一籌,莫展。而甄嬛的女兒朧月公主挺身上前,當機立斷摔碎了九連環,將九連環解開了。引得皇上不停讚嘆,「朧月最得朕心。」
相信九連環一定引起了大家的好奇。那么九連環到底是什麼呢?有著怎樣的歷史?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其實。九連環是我國古代四大智力玩具之一。另外三個分別是。七巧板,華容道孔明鎖。
九連環
首先介紹的,當然是九連環。九連環是以金屬絲製成九個圓環,把圓環套裝在橫板或各式框架上,並冠以環柄。玩法就是把九個圓環按照一定的程序反覆操作,使其解開或者合二為一。
九連環流傳於山西省。應該知道這個事。西漢才女司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曾提到九連環證明九連環在西漢時已經存在。有的說發明於戰國時代,也有說法是說九連環發明於三國時期。
還在古代,甚至是智慧的象徵。五五十分鐘。紅樓夢裡有林黛玉巧解九連環的記載。而關於九連環大民間還有一句諺語,「解不開的歧中易,摘不下的九連環。」用來比喻某種比較難解的益智謎題。
七巧板
接下來介紹的是七巧板。七巧板是由七塊板組成。分別是五塊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塊正方形和一塊平行四邊形組成。完整的圖案是一個正方形。
七巧板的結構很簡單,但其中大有奧秘,用七巧板可以拼出1600種以上的圖案。七巧板的歷史十分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紀。在明代基本定形,而在明清時期七巧板廣泛流傳於民間。
而到了18世紀七巧板,還流傳到了國外。李約瑟說七巧板是東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迄巧板在國外也很受歡迎。拿破崙波拿巴,亞當,杜雷,艾倫坡特以及卡羅爾都是七巧板的忠實粉絲。外國人把七巧板稱為「唐圖」。
華容道
華容道原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地名。這個遊戲取自三國故事正是依照「曹瞞兵敗走華容,正與關公狹路逢。只為當初恩義重,放開金鎖走蛟龍。」這一情節。
華容道是一個數學遊戲,設計原理到現在還沒搞清楚。可見它的難度之大。華容道遊戲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多類似遊戲,像很多人小時候都玩過的推箱子。
華容道的歷史不算悠久,知名度卻很高,與魔方,獨立鑽石棋一同被稱為「智力遊戲界的三個不可思議」。華容道能夠鍛鍊人的思維,或許還可以提升智力呢。
孔明鎖
孔明鎖相傳是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的魯班發明。不用釘子和繩子,只需靠自身結構的連接支撐,就能夠立起來,大有玄機。
孔明鎖又叫八卦鎖,魯班鎖。民間把它叫做別悶棍,六子聯方,難人木,莫奈何,煩人鎖,七號鎖等等,都十分有趣貼切。孔明鎖種類多樣,千奇百怪。起源於古代中國建築的榫卯結構,設計十分巧妙。
孔明鎖易拆難裝,有利於開發大腦,靈活手指,放鬆身心,而且孔明鎖老少皆宜,確實是百姓們大都喜歡的玩具。2014年的中德經濟技術論壇上,李克強總理送給默克爾的就是魯班鎖。
中國四大古典玩具就介紹到這裡了,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下來查詢相關資料。感謝您的閱讀,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該篇文章是原創作品,未經許可,謝絕轉載,寫文不易,感謝配合。
作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