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間出現的頭暈目眩,你首先會想到什麼病?大概就是心腦血管病吧!然而,導致突然頭暈的可不單單是心腦血管病一個因素,有一種疾病同樣會出現頭暈症狀,它就是「耳石症」。
這種疾病乍聽之下,似乎就是耳內生長了結石,又或者是耳屎過多導致的,但實際上它可沒有如此簡單。
耳石症不過是臨床給這種疾病起的「小名」,它真正的名稱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症,看到這一連串的名字,你是否感覺自己都頭暈了?其實,用通俗的話來說,也就是患者突然變化頭部位置時,引發的一系列異常反應。
該疾病的出現和人體耳內的「半規管」有關係,這是一種人體平衡的感受器官,在它的表面膠質膜依附著微小的碳酸鈣結晶,這些小結晶在臨床上又被稱為「耳石」。當耳石從膠質膜上脫落之後,就會隨著內耳裡的淋巴流動而運動,從而刺激半規管的毛細胞,導致機體產生強烈的眩暈感。一般情況下,耳石脫落主要是和年齡、外傷、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
不過,耳石症的治療卻非常簡單,不需要你打針和吃藥,只需以下四個方法,就能解決問題:
1、手法復位
這是臨床針對耳石症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整個過程十分簡單,患者也不會產生痛苦感。只需要患者配合醫生平躺,然後頭儘量向後仰,頭偏向哪一側時出現眩暈,就可判斷是哪一側的半規管出現了耳石症。
然後,醫生會讓患者採取向著眩暈一側的側臥位,並儘量捲曲膝蓋,等到眩暈症在緩解之後,醫生的雙手扶住患者頭部兩側,患者的雙手配合醫生緊緊抓住其左前臂,然後以自己的臀部為軸點,迅速將患者翻轉至另一側臥位,並保持2分鐘左右,耳石就可以復位了。
2、Semont手法
這種手法在臨床上也被稱為管石解脫法,也是通過醫生操作來緩解的。患者一般需要配合醫生坐在治療床上,然後雙腳自然下垂,頭部向著健康一側轉45°。保持頭部這一姿勢,在醫生的協助下,迅速讓患者體位由坐轉化為向著患側的側仰臥位,反覆如此4個循環,每天進行一次,直到患者症狀消失為止。
3、Brandt-Daroff習福練習
根據臨床實驗來看,這種練習能減少耳石症的頭暈和眩暈症狀,且能防止疾病的復發。在練習過程中,患者需要坐在床邊,然後迅速向著一側側臥,將頭部向上轉45°,停留30秒左右,然後在坐起靜止30秒。隨後向著相反的方向側臥,聯繫方式與之前相同。每一組重複10~30次,每天進行三次,當臨床症狀消失之後,就可以停止訓練了。
4、滾木練習
顧名思義,這種練習方式就是讓患者模仿滾木,以此來完成耳石的復位。患者應採取眩暈的一側臥位,然後轉為仰臥位,在轉為正常一側的側臥位,最後立起來成跪趴的姿勢,保持30秒到1分鐘左右。每天可進行1-2次的訓練,堅持一周左右,症狀就會有所緩解。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耳石症雖然不會危及生命,但是視物旋轉、頭暈症狀也不能忽視,不僅會讓患者產生緊張感,同時在從事某些高危作業、開車時,一瞬間的眩暈也有可能出現危險。所以,在病發後需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減輕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