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出門診時接診過這樣的患者:神色疲憊、痛苦面容,感覺天旋地轉,耳鳴不止,有的還有嘔吐。這些都是「美尼爾病」和「耳石症」可能出現的症狀。那麼這兩種病有什麼區別呢?
美尼爾病症狀
發作性眩暈(伴視物旋轉、自體旋轉):突然發作、劇烈眩暈、旋轉性(感覺自己在旋轉,或者看到其他東西在旋轉),頭部轉動時眩暈症狀加重。可伴發噁心、嘔吐、面色蒼白、耳脹悶感、頭部沉壓迫感。上述症狀可持續數小時,不發作時症狀完全消失,像正常人別無二樣。
波動性漸進性聽力下降: 症狀發作時聽力下降,但又會覺得高頻聲音刺耳。
耳鳴:多出現在眩暈發作之前,眩暈發作時症狀加劇,此症狀一般不會消失。
耳脹滿感:發作時患側耳內或頭部脹滿、沉重、壓迫感、伴有眼球震顫;可發作間期完全緩解(症狀不發作時就像正常人一樣)。
美尼爾病治療
一般治療:發作時要臥床休息,低鹽低脂高蛋白飲食。
藥物治療:苯海拉明(急性發作時使用),山莨菪鹼,氟桂利嗪,倍他司汀等。
手術治療:長期保守治療無效者。
耳石症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了解耳石症之前,我們先了解下什麼是耳石。
耳石,是指在負責平衡的器官——前庭中的球囊、橢圓囊內感受重心變化的一種碳酸鈣鹽結晶,因其形狀像石頭故被稱為耳石。
脫落的耳石顆粒刺激神經引起眩暈,耳石症是指因耳石病變導致的一種眩暈性疾病。
耳石症症狀
眩暈:由頭部位置改變(頭部左旋、右旋、前傾、後仰,床上翻身,起、臥床)所誘發,常反覆發作,持續時間短,伴有眼球震顫(意思就是眼球不自主的跳動,病人自己是感覺不到的),可伴噁心、嘔吐。
耳石症治療
1.耳石復位治療:最有效、也是最簡便的方法。以下手法需要專業人士才能進行,切勿自己操作!
Epley復位法:適用於後半規管耳石症。該法通過依次改變患者頭位,使耳石在重力作用下移動,最終排出。
Lempert復位法。由Lempert等於1996年設計的復位方法,一般用於治療外半規管耳石症。
耳石復位儀。適用於手法復位困難患者。
2.藥物治療:吃藥並不能讓耳石復位,但可以通過改善內耳循環減輕復位後產生的頭暈、平衡障礙等症狀。常用藥物有倍他司汀,銀杏葉提取物等。
3.手術治療。對於極少數手法復位無效,或症狀嚴重,幹擾到症狀工作、生活的患者,可進行半規管堵塞術。
4.前庭康復訓練。一般作為耳石復位的輔助治療。
美尼爾病和耳石症作為兩種症狀相似的疾病,很容易被混淆。耳鼻喉科高丹紅提示:大家在就醫過程中一定要仔細和醫生講明發病的症狀,持續時間,是如何誘發的等等,再結合相關檢查,確保不漏診、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