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杭州頻道7月2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章忻 通訊員 吳俊俏)早上8時,杭州的馬路上有多少輛汽車?盛夏七月,稻田中的水稻長勢如何?在零重力實驗室創始人蘭利東看來,一張精確到0.3米的高清衛星影像,便能精準給出答案。
1272公裡,從北京到杭州,蘭利東帶著團隊入駐杭州雲棲小鎮。走在小鎮內部,他環顧四周,告訴記者:「這裡聚集了無人機、衛星製造、數據圖像分析等一批企業和研究機構,是空天信息產業發展的沃土。」
作為杭州城市大腦的發源地,雲計算大數據是雲棲小鎮的發展底色。2017年,雲棲小鎮布局發展空天信息產業,短短三年,一大批空天信息研究機構、龍頭企業和創新企業紮根於此。
雲棲小鎮發展空天信息產業的優勢在哪?近年的發展又如何?近日,記者走進雲棲小鎮,探尋答案。
雲計算能讓衛星數據「活」起來
作為一家研發微納衛星的企業,近兩年,零重力實驗室成績斐然。2019年1月21日,零重力實驗室自主研發、製造的「靈鵲」遙感星座首顆技術驗證星,搭載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這也是我國首個商業航天公司發布的自主可控高時間解析度遙感應用星座。
直到現在,蘭利東還記得發射成功時,實驗室裡此起彼伏的歡呼聲。「任何一個產業想要良性發展,就需要接受市場的考驗,幸運的是,空天信息產業經受住了考驗,挖掘出了更大的潛力。」他說。
空天信息產業是什麼?簡單來說,發射到空中的衛星像一雙眼睛,通過光學、雷達等技術,實時監測地面情況,並收集數據。「衛星解析度越高,獲得的圖片越清晰,數據也將越精準。」蘭利東說。
「收集數據不是難題,關鍵是讓數據『活』起來。」蘭利東告訴記者,如何將收集到的數據運用到城市管理、日常生活中,這是空天信息產業發展的關鍵,而這需要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優勢。
雲棲小鎮內,以阿里云為龍頭的雲計算、大數據企業雲集,規模超過1000家,他們是空天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石,也是眾多空天信息企業選擇落戶雲棲小鎮的原因。
實踐是最好的見證。在零重力實驗室裡,記者見到了紹興市上虞區的一場實踐。「我們發射了一顆服務上虞區的遙感衛星,用於檢測水稻的生長情況。」通過雲計算,衛星收集的信息反饋到「領導駕駛艙」平臺,上虞全區的水稻種植面積、土地利用率、光照等數據便一覽無餘。
「有了這些數據,上虞區對全區的水稻種植情況就有了全景式的了解,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蘭利東說。
在蘭利東看來,城市大腦是未來城市新的基礎設施,而遙感衛星便可以成為未來城市24小時在線的守護者。5月,零重力實驗室與浙江省水利水電院合作,收集水利設施方面的數據,對河堤、大壩等重要水利設施進行監測和預判。
「最大的益處在於,它大大降低了地面人力成本,也更加精準地管理城市。」蘭利東告訴記者,除了為城市做健康檢查外,零重力實驗室還將探索三維城市建模,為生態環保、應急災害、國土資源規劃等提供數據。
用良性業態激發產業活力
零重力實驗室的發展,是雲棲小鎮空天信息產業繁榮發展的一角。在小鎮西面,石龍山景區正在加緊動工,一座24米高的基地已現雛形。
2019年7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杭州中心落戶雲棲小鎮,這座24米高的基地將成為空天信息產業創新的重要載體。「最快今年10月,這座基地就能投入使用,它將成為小鎮空天信息產業的重要發展極。」雲棲小鎮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兩年前,雲棲小鎮謀劃先手棋,北鬥時空研究院落戶、舉辦空天信息大會、設立20億元空天信息產業投資基金……一系列動作的背後,是雲棲小鎮發展空天信息產業的決心。雲棲小鎮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空天信息產業是驅動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優勢的重要引擎。
目前,雲棲小鎮先後與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等龍頭企業,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杭州中心、北鬥時空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杭州零重空間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零雲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牧星科技有限公司等創新企業達成合作,擁有無人裝備產業園區、遙感衛星整星平臺、遙感衛星數據中心、北鬥時空平臺等產業孵化平臺,初步形成了相對較完整的空天信息產業鏈。
在西湖區二季度重點招商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航天五院旗下上海某研究所,將在小鎮建立「新材料新結構技術創新中心和產業化基地」;航天五院旗下北京某研究所,將在小鎮建設「特種領域智能裝備研發中心和總裝基層基地」。
雲棲小鎮的良性業態正吸引和培育越來越多的產業領軍者。截至目前,雲棲小鎮已集聚了60餘家空天信息領域的創新型企業和研究機構。
對於西湖區來說,空天信息產業發展的背後,是其優化產業結構布局的決心。「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有多重經濟的融合。數字經濟一直是西湖區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引進和發展空天信息產業,將會為優化西湖區產業布局提供契機。」西湖區投資促進局局長張炯說。
未來,雲棲小鎮空天信息產業如何發展?「衛星之父」孫家棟到訪雲棲小鎮時的寄語給出了回答:「發揮雲棲小鎮的平臺作用,堅持技術融合、產業融合、軍民融合方向,推動北鬥應用自主創新,支持浙江製造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