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思考,對於搞好學習,做好工作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善於思考的重要性
善於思考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方法,是連接知識的紐帶,是知識轉化為智慧的橋梁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孟子:「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日本人說:「缺乏知識就無法思考,缺乏思考也就無法得到知識」。
歌德說:「所謂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經被人思考過千百次,但要想使它們真正成為我的,一定要經過我的再三思維,直至它們在我個人經驗中生根為止」。
善於思考是知識、科技、理論、思想創新的前提條件。沒有善於思考就沒有新知識、新理論、新思想;沒有新知識、新理論、新思想就沒有經濟、制度和社會創新,人類社會或許還停留在原始社會的刀耕火種的年代,哪裡還有當代人類社會的高度文明?
二,善於思考,是從事腦力勞動者必須具備的基本思維素質
如果我國歷史中沒有吳承恩、羅貫中、施耐庵、蒲松齡在熟悉生活基礎上的善於思考,中國古代如何會創作出《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四大名著?如果沒有善於思考的能力,莫然等文學巨匠又如何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愛因思坦說:」學習知識耍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伽利略提出「落體定律」,「慣性定律」,「相對性原理」;牛頓提出三大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光電效應、能量守恆、宇宙常數等科學理論;哥白尼提出《天體運行》學說;達爾文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進化論等,無一不是他們細緻觀察,反覆試驗,善於思考的結果。如果沒有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孫家正等23位功勳科學家善於思考,我國兩彈一星不知道還要落後多少年才能研發成功?
善於思考,也是其它從事腦力勞動者必備的素質。當今人類社會從事腦力勞動的人越來越多,從事體力勞動的人越來越少,可以斷定,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未來社會的這種人才發展趨勢不可逆轉。如果你想成為一名白領階層,你就必須具備善於思考能力,你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三),善於思考事關如何做人、如何說話、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如何做事的一件大事情
古人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要想口中多出良言,不出惡語,說話前應當想好了再說,就可以減少說錯話,誤傷別人的事情發生,方能處理好人際關係,結善緣,出善果。可見,學會善於思考問題,對於如何說話,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都有一定意義。
古人說「三思而後行」,凡是做事之前都要動腦想一想,這樣可以減少做事的盲目性,避免在做事的過程中出現失誤的現象,才能只做正確的事,做成功事,從而實現做事的良好效果。
(四),善於思考是總結經驗,改正錯誤的好方法
人們在學習、工作中,需要通過反覆思考,精心思考,深度加工,才能總結出科學的、先進的經驗。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就可以減少工作中出現的失誤,少犯錯誤。
思考是預防和改正錯誤的良藥。人的一生都會或多或少的犯點錯誤,世界上沒有不犯錯誤的人,思考是糾正錯誤的良藥。要糾正錯誤,必須採用過善於思考方法,找準錯誤性質、找出錯誤的原因和提出糾正錯誤的方法,這樣才能及時改正錯誤,減少損失,增加成功的把握性。
二,掌握善於思考方法
(一),學好、用好辯證思維和邏輯思維的方法
辯證唯物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建議學好《馬克思主義哲學》,會讓你掌握和應用好人類最好的辯證思維方法,提高自己辯證思維能力。學哲學用哲學,可以站在哲學的高度,採用哲學的視野,去觀察、分析認識、處理事物,可以出現高瞻遠矚的思考的效果,避免思考出現方向性錯誤。
要做到善於思考問題,需要學好用好邏輯學,可以提高善於思考能力,防止概念使用不當,用詞不妥等語病現象發生。
(二),學會獨立思考,這個最佳的善於思考方法
獨立思考是最佳的善於思考方法,所以要設法培養自己獨立思考能力。愛因斯坦:」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周培源說:」獨立思考,實事求是,鍥而不捨,以勤補拙。」學會獨立思考能力,或許讓自己成為一位與眾不同善於思考的人。
(三)養成多記、多問、多想、多寫、多總結的好習慣,你或許可以成為一位善於思考的高手
1,多記:平時養成留意觀察身邊事物的習慣,對自己看到、聽到、接觸到的一些有意義的事,特別是對於那些能讓自己思想產生共鳴、出現靈感的事,要及時用筆或手機記下來,形成小塊文字,儲備思考能量,以便備用。
2,多問:歌德說:「要解決知識疑惑問題,思考是重要的辦法。」洛克威爾說:「遠見卓識,首先來自多思善疑。」明代學者陳獻章說:「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習開始於思考,思考源於對事物的疑問,小疑問有小進步,大疑問有大進步。緊密的結合學習、工作、生活實際去問,問出良好的實際效果;對有重要意義的事物,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精神,不問出真相、真知、真理不罷休;敢於向權威發問,才會問出超越權威的思想和認識。
3,多想:毛澤東在黨的七大上作報告中說:「我們要提倡想問題。早幾年前《新中華報》要我寫幾個字,我當時是有感而發,就寫了兩個字『多想』,『多想』,就是說要開動腦筋」. 牛頓說:」思索,繼續不斷的思索,以待天曙,漸近乃見光明。」達爾文說「我在科學方面所做出的任何成績,都只是由於長期思索,忍耐和勤奮而獲得的。」
4,多寫文章:結合學習、工作、生活等實踐,多寫一些文章,寫出善於思考水平,寫出和善於思考的良好效果。
5,多總結經驗:養成總結經驗的習慣,是提高善於思考水平的重要途徑。總結經驗,是在實踐基礎上對客觀事物理性認識的深度思考,在總結過程中,力求把經驗上升到規律的層面去總結,讓自己的思考水平產生新飛躍。
長期堅持以上5多,你就掌握了分析事物的好方法,養成了分析事物的好習慣,可能成為善於思考、獨立思考的高人。你的大腦會逐步積累、形成完整齊全的思想智庫,裡面裝著跨學科、多領域、多種專業的知識板塊,而且這樣的知識即便到了古稀之年也不會忘記。一旦需要時,只要靈機一動,智庫中的語句、觀點便召之即來,來之能用,在寫文章時會派上大用場,你會從中享受到善於思考問題,注意積累、儲備知識,給你帶來的快樂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