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鳳凰網房產重慶站
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正式召開。其中,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及「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在因城施策、因地制宜的方針下,各地態勢有所不一樣,那麼對於重慶樓市而言,很多購房者比較關注的是目前重慶的政策大環境如何?具體我們一起來看。
重慶樓市高質量發展
4月1日,重慶市房地產業和建築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召開。
會上,市住房城鄉建委和房地產開發、建築施工、設計、工程諮詢管理等12家企業圍繞房地產投資、市場預期、業態創新、建築業轉型升級、發展建築工程總承包、綠色建造、全過程諮詢服務、新基建布局等方面發言,提出意見建議。
座談會現場(來源:視頻截圖)
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表示,當前,全市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帶來新的投資空間、市場空間,房地產市場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不斷增加,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市場持續回升。
此外,對於重慶樓市的機遇、未來、政策,本次座談會還傳遞出了幾層意思:
大力發展普通商品住房,改造提升存量住房,促進新建商品房市場、存量房市場和租賃市場協調發展;
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科學配置土地資源,合理安排土地供應規模,完善公共配套規劃建設,及時發布市場信息和政策解讀,為房地產市場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做強房地產企業品牌,不斷提升行業綜合實力和競爭力;
發展裝配式建築,推廣應用智能建造、綠色低碳、物聯網、BIM等技術……
整體來看,本次座談會傳遞出一個積極信號:重慶樓市迎來高質量發展,高品質改善人居將是大勢所趨。
政策下的城市趨勢
對開發商和購房者來說,接下來要做的應該是圍繞這樣一句話: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順應發展大勢、把握市場趨勢。
從目前的政策來看,重慶城市發展將迎來兩大趨勢:
第一,重慶向西。
3月底,重慶市召開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動員大會(以下簡稱動員大會),提出了「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成渝經濟圈示意圖
4月14日,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融合發展先行示範區第一次聯席會暨戰略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廣安市舉行,廣安市與重慶市合川區、渝北區、長壽區、黔江區、涪陵區、墊江縣、忠縣等7區縣共同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能看到,成渝雙城經濟圈的確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重慶向西風口已來。
第二,兩江四岸。
5月9日,重慶主城都市區工作座談會召開,從擴大城市規模、優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能級、彰顯城市品質四個方面,全面部署推進主城都市區建設。
其中,重點提到:「推進『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在以長嘉匯大景區16平方公裡為核心、聯動周邊『兩江四岸』大約50平方公裡的這個區域一體規劃、整體提升,打造國際化山水都市風貌展示區……」
兩江四岸核心區示意圖
5月13日,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工作全面啟動:今年率先啟動實施76個項目,總投資規模約440億元。
按《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實施方案》,力爭到2025年,兩江四岸核心區將打造成為「近者悅、遠者來」的全球著名旅遊目的地,集中展示「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城市名片。
多政策促進樓市發展
今年以來,重慶還在多個領域都發布了新政,對樓市產生了一定的利好影響,比如房產稅上限繼續調高、放寬落戶條件、認可跨城公積金等。
1. 房產稅上限提高。
1月1日,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官方網站發布公告,2020年主城區個人新購高檔住房是指成交建築面積價格達到19587元/平方米及以上的住房。即從2020年1月1日起,重慶市主城個人新購高檔住房房產稅起徵點將由2019年的17630元/平方米調整為19587元/平方米。
從2011年開始,七次調整,讓重慶的「起徵點(豪宅標準)」累計上漲了97%。如果平均到每年,每年的漲幅接近10%,跑贏了全國GDP的增長速度,這說明重慶的房子是有中長線抗通脹能力的。
2. 落戶條件放寬。
3月26日,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新修改的《重慶市戶口遷移登記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新辦法」),對務工經商、人才、學生、其他四類戶口遷移作出調整修改。
據了解,務工經商落戶遵循「放開放寬」原則,按照重慶構建「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格局,設置差別化落戶條件。放寬在主城都市區的主城區務工經商類落戶條件,將務工及社保年限由最高5年統一放寬到3年、投資創業年限由2年放寬到1年;
取消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投資創業落戶1年以上的年限限制,不再作年限要求;取消「一區兩群」各區域內跨區(縣)務工經商落戶年限限制,實現戶口通遷。
人才落戶拓寬範圍:在原引進的專家、學者、留學回國人員以及在本市就業的專科或初級專業技術職稱以上人員基礎上,將在重慶市就業的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或相應職業技能等級人員一併納入人才落戶類,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均可申請落戶。
學生落戶取消本市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時間限制,保障農村升學學生到城鎮落戶應落盡落,將原申請落戶只能在入學當學期辦理,寬延至在校就學期間均可申請辦理。
3. 大力支持租賃項目。
4月6日,重慶市《財政資金支持租賃住房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發布。對我市政資金支持租賃住房項目的補助對象、補助標準、申報條件等進行了明確規定。
首先,申報的財政資金支持租賃住房項目由企業申報,經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和財政部門評審認定,通過新建、改建、盤活存量的方式用作租賃住房的項目(不含民宿、酒店及短租項目等)。
其次,項目實施期限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新建、改建項目每平方米最高補助1000元。
從長遠來看,這會利好外來務工人員或者本地年輕人群,降低他們的生活成本,增強他們對重慶的粘性,同時孕育出新的購房需求。
4. 川渝跨城公積金。
4月27日,川渝兩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高級人民法院在成都共同籤署兩項合作備忘錄。
根據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推進建立兩地互認互貸等7大機制,推動兩地公積金一體化發展,同時開展行政執法聯動等4個方面合作,推動兩地形成住房公積金領域執法司法聯動機制,並將推動住房公積金一體化發展在川渝毗鄰地區、區域中心城市、重要支點和節點城市間進行先行先試。
也就是說,成都和重慶跨區域買房,公積金可以互認互貸。比如,你的公積金繳納在成都,去重慶買房,一樣可以用公積金貸款,反之亦然。
5. 學區房「多校劃片」。
5月10日,重慶發布新政策《關於規範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其中涉及到學區的政策改變,對於家長買房、孩子教育都有重要意義。
其核心為「公民同招」+「民辦搖號」,即義務教育學校(小學,初中),民辦學校由過去自主錄取,改為納入審批得(當地教委)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公辦、民辦中小學6月20日同步開展招生錄取工作。如果報名人數超員了,則採用電腦隨機錄取。
這意味著家長只能在公民辦學校之中二選一,如若選擇優質公辦學校,卻超過招生計劃人數,則只能通過等待搖號進入其他公辦學校,而不能再次選擇民辦。
這將促進教育更公平公正,儘管對傳統學區房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對周邊符合「多校劃片」的住房則更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