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書記市長高度關注 香港計劃投入200億 這塊地為什麼這麼牛…

2021-01-10 深圳衛視

3月6日下午,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率隊到福田區調研落馬洲河套地區開發建設工作,強調要以落馬洲河套地區為核心區,加快建設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

3月6日上午,出席全國兩會的廣東省代表團舉行開放日活動,深圳市長陳如桂提出要支持深港共同建設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

3月6日,一天之內

深圳-北京,兩地之隔

深圳書記市長「不約而同」地提到了

這個正待開發建設的特殊片區

用意何在?

《深視新聞》與您共同解讀

落馬洲河套地區將有大發展

深圳市委書記是這麼說的

3月6日下午,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率隊到福田區調研落馬洲河套地區開發建設工作。他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深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七一」視察香港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堅定不移推進更緊密更務實的深港合作,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以落馬洲河套地區為核心區,加快建設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打造新時代粵港澳緊密合作新平臺。

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未來的開發建設,王偉中提出要舉全市之力推進,並提出三點要求:

(劃重點了!劃重點了!)

· 要堅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加強與香港優勢互補、攜手共進,努力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核心引擎作用。

· 要充分學習借鑑雄安新區等地先進經驗,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把落馬洲河套地區建設成為深港城市新地標的集聚區。

· 要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為香港居民在深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提供便利條件,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建議國家支持深港共建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

深圳市長是這麼說的

3月6日上午,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廣東代表團舉行開放日活動,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市長陳如桂在廣東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上提出,建議國家支持在這一區域實施特殊的人才引進、科研設備進口、技術轉移等許可政策、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新平臺。

投200億港元支持河套科技園建設

香港方面是這麼說的

就在一周前,香港方面也公布了一項與河套開發息息相關的大動作——在新的財政年度,預留200億港元用於河套地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第一期開發建設。

2月28日,香港立法會發表了最近公布的2018至2019年度財政預算案。預算案為創新科技預留至少500億港元,其中四成撥款(200億),將用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第一期,計劃將用作土地平整、基礎設施、上蓋建設和早期營運。據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介紹,該園區建成後將成為香港佔地面積最大的科技創新園區。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後的第一年,作為大灣區建設中的重要一筆,河套地區的開發正處在實質性提速的關鍵階段。從中央到地方,社會各界和深港各方都對這一片區的合作開發寄予厚望。

今年年初,深圳市委六屆九次全會進一步提出,以落馬洲河套片區為核心區,打造區域更大、輻射更廣的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深化深港澳科技創新合作。

目前,合作區的規劃開發已蓄勢待發。深圳方面,福田保稅區環境提升工程已率先啟動,深港協同創新中心等合作項目綻放新顏,皇崗超級跨境口岸規劃提速展開……

對此,福田區常務副區長黃偉在接受深圳衛視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將在福田保稅區,在深港合作區內的空間範圍,進一步開展空間和產業的梳理,進一步集聚深港科技創新資源以及國際上的創新團隊和人才,並開始務實推進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的前期工作。

新聞連結

河套地區位於深圳皇崗口岸與香港落馬洲口岸之間,這兩個口岸實行24小時通關,分別為深港兩地首個「不夜口岸」。

該地區北鄰深圳市中心福田區,原位於深圳行政區域內。1997年,分隔深港兩地的深圳河治理工程竣工,彎曲河道被拉直,並以泥沙填平造地,「造出」河套地區,國務院同年頒令,將該地區納入香港行政區域。

近20年來,關於河套地區發展事宜,深港兩地各界人士意見紛繁。時至2008年,深港兩地政府初步達成共識——可考慮以高等教育為主,輔以高新科技研發和文化創意產業。

2011年,深港兩地籤署合作協議,同意按「共同開發、共享成果」原則,合作推進該地區發展。2016年底,雙方就土地業權問題、共同開發機制達成一致。

2017年1月,深港正式籤署合作備忘錄,同意在河套地區共建香港最大的科技創新園區——河套科技園,計劃在此建立創新科技研究合作基地,以及高等教育、文化創意等配套設施,吸引國內外頂尖企業、研發機構和高等院校進駐。

香港特區政府名下香港科技園公司,於2017年10月設立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由該公司專門負責河套科技園上蓋建設、營運、維護和管理。香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當年11月表示,香港政府預計可在2021年或之前,向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提供第一塊可開發土地。

相關焦點

  • 香港「老太」花200億上海買地,400億香港買地,身價遠超楊惠妍!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女富豪榜也出爐了,其中楊惠妍再一次成為了中國女首富,身價高達2250億。算起來,這應該是楊惠妍第七次當選中國女首富了,然而,如果把香港女首富都算進來的話,楊惠妍可能就不是真正的中國女首富了。例如香港的女首富鄺肖卿,其實楊惠妍的財富實力和鄺肖卿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 深圳在建高樓,計劃高度達700米,將成世界第2、全國第1
    說起我國的高層建築,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可以說,現在的高層建築與我們人類的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我們對高樓大廈的建設,也早已不滿足於只為自己的生活,現在的大樓建築,除了建築的穩定性之外,對高度也有要求,現在我國高度在200以上的高層建築數量可以說是非常多的,我們依靠高樓,可以實現古人沒有實現的天方夜譚
  • 林鄭月娥到訪深圳!深港關係終於定了!深圳+香港「雙城經濟」要來了!
    11月7日下午,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市長陳如桂在深圳與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一行座談。
  • 每天早上從香港來深圳做生意,晚上再趕回去,賺200億後患癌去世
    朱樹豪是一個傳奇人物,他白手起家創辦了世界最大的高爾夫球場,還坐擁數家上市公司,一生累計了200多億的財富,可惜就在他事業巔峰的時候,他卻患上了癌症,最後去世。朱樹豪祖籍廣東潮州,跟香港華人首富李嘉誠是老鄉。
  • 深圳,為什麼是深圳?
    以深圳為首的珠三角成為香港的廣袤腹地,從1985年到1995年,香港在珠三角投資製造業的資金由5億美元飆升至58億,這一過程中香港實現了服務業佔GDP總值超八成的轉型,而深圳則迅速成長。整個80年代深圳GDP增速只有一年沒達到30%,平均增速達到驚人的52%。
  • 未來中山或20分鐘到深圳機場,40分鐘到香港機場…
    陳如桂廣東省人大代表 中共中山市委書記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到時候中山形成「四縱四橫」的高速公路網,在建和計劃在建的道路公裡數比現在要翻一倍以上,今年要全面開工。陳如桂說,中山沒有機場,沒有深水港,這樣就缺乏對稀缺要素資源和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如何補上這塊「短板」?必須發展快速軌道交通。
  • 東莞市委書記:東莞"傷風",香港也會"感冒"(圖)
    東莞市委書記:東莞"傷風",香港也會"感冒"(圖) 2008年07月24日 13:37 來源:廣州日報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昨天中午,東莞市政府大門口,市委書記劉志庚緊握住香港傳媒高層訪問團團長張國良的手,熱情歡迎香港傳媒高層來東莞訪問。此前兩天,該訪問團已造訪了深圳、廣州。
  • 臺灣高雄市長韓國瑜終於來深圳了!未來高雄也要搞自貿區、青年局、燈光秀、跨海大橋……
    他稱,「高雄是一個高度移民的城市,臺灣各縣市的人都往高雄集中,民進黨在高雄的9個『立法委員』,8個都不是高雄人。包括我本人,幾個市長也都不是高雄人。」所以,「高雄是一個可以高度接受不同地方來的人的一個海洋城市。這樣的一個文化,最對稱的,當然南方就是深圳。」
  • 盤點70後地級市市長和書記從政軌跡:履歷特徵相似
    在這次全國兩會上,有13名70後地市(州)的書記、市長(州長)以全國人大代表身份而來,由於他們的本職工作,他們提出的議案、建議往往既能代表本地區的呼聲,又能立足全國大局。他們是誰?他們履職情況如何?  在全國人大代表中,有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是70後的地級市市長、市委書記們。作為政壇「新生代」力量,他們是地方「實權派」,同時又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赴京參加「兩會」,履職建策,監督政府。他們年齡相仿,均在42-45歲之間,從基層、國企、高校等不同的起點出發,到最後主政一方,又有著許多相似的履歷特徵。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這個群體人數共有13名。
  • 香港智庫專家高度評價韓國瑜訪港
    韓國瑜此行獲得兩岸四地輿論高度關注。(中評社 束沐攝)  高雄市長韓國瑜昨天抵港,開始為期一周的港澳大陸參訪之旅。昨日韓國瑜展開「旋風」行程,見證高雄與香港各界籤訂總值二十多億新臺幣的採購協議、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會晤、同香港商界人士交流並考察維港夜遊行程。就此次韓國瑜訪港的成果、意義和影響,中評社記者採訪了香港兩岸智庫聯誼會的多位智庫專家學者。   香港兩岸智庫聯誼會的專家學者均高度評價、充分肯定韓國瑜此次香港之行。
  • 深圳副市長張文擬任市委常委(圖)
    在深圳市「兩會」召開前夕,省委組織部昨日發出幹部考察公示,將涉及深圳四名市領導的調整,現任副市長張文擬任市委常委,福田區委書記劉慶生擬任市黨政領導班子副職,市政府秘書長高振懷為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人選,市審計局局長陳倩雯為市政協副主席人選。
  • 廣佛書記市長聚首細斟「同城化」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黃鵬 通訊員 史偉宗  備受關注的「廣佛同城化」邁出實質性步伐。2日,廣州市與佛山市相關負責人聚首廣州對接「同城化」,雙方就建立領導機構和協調機制達成一致意見。  廣州市委書記朱小丹表示,希望儘快建立政府主導的「同城化」,並在領導機構和協調機制上做出初步安排:成立由兩市市委書記、市長組成的「四人領導小組」;建立廣佛「市長聯席會議制度」,儘快確立兩市在建設、交通、規劃等方面的對應負責人;將成立四個專責小組,主抓城市總體規劃、交通基礎設施對接、產業布局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重點工作。  對於廣州的提議,佛山市相關負責人表示贊成。
  • 深圳前市長李子彬:深圳如何制定規劃,引領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是篇大文章,是一項複雜、艱巨的大任務,絕不是領導作個報告、發一個號召就能實現的,需要我們找準目標,持續地採取一系列具體政策措施,扎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推進。加快經濟轉型,深圳需要找準方向來深圳之前,我已經做了三年化工部副部長,分管科研和基建工作,所以對世界科技發展水平和發展動態一直保持著高度關注。
  • 為什麼賭王何鴻燊是「半個」澳門總督,卻無法成為省長書記的座上賓
    對於內地來說,澳門既不是內地的原材料供應地,也不是內地過剩產能的消化地。它就像是一個黑洞,吞噬了本可以用來投入再生產的資本。那些小老闆通過賣手機、開工廠賺了的錢,有許多都拿到這裡一擲千金,這些錢大多流入了賭場的口袋。
  • 【關注】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明年完工!香港西九龍到深圳福田只要14...
    原標題:【關注】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明年完工!香港西九龍到深圳福田只要14分鐘!  近幾十年來,  它發展迅速,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  被英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不僅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還享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  「購物天堂」等美譽。
  • 深圳投入超17億,修建面積超110畝高校,計劃2021年招生
    身處當今時代,大到國家國防建設,小到居民日常生活的運營,都需要依賴於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支撐,而科學技術的發展除了依賴於更多的資金投入之外,更重要的是人才體統的投入。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我國深圳將要再添的一所高校,整個學校的佔地面積達到了110.7畝,計劃與2021年就開始招生,這裡會成為你心儀的學校嗎?
  • 書記市長這一周 | 風雨無阻向前進
    7月14日晚,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夜查防汛,檢查長江南京潮水位站、長江三汊河段、長江二橋附近南岸大堤、秦淮河水西門橋等地防汛情況,要求全市上下要高度戒備、全力應對。各級領導幹部要扛起責任擔當,全面落實市領導掛鈎防汛工作聯繫機制,到一線了解情況、指導工作,切實做到水情雨情心中有數、險工險段心中有數、應對舉措心中有數,真正把措施落實到每個環節、把責任壓實到每個崗位。
  • 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做客央視《對話》欄目,解答...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為什麼會是深圳?為了探尋答案,央視CCTV-2財經頻道《對話》欄目來到深圳,對話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40年在改革開放的浪潮當中,它不斷地書寫著滄海桑田的時代新篇章,這座城市就是深圳。面對40年來深圳創造的一個又一個奇蹟,人們常常都在問:為什麼會是深圳?今天我們就來到了這座被稱之為鵬城的城市,我們將在這裡和大家共同來感受大鵬展翅高飛的動力和它的魅力。接下來掌聲歡迎我們本期對話的嘉賓: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歡迎王書記來到我們的對話節目當中。
  • 2018香港將投200億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
    繼《落馬洲河套地區分區計劃大綱圖》2018年1月30日獲香港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核准後,2月28日香港2018至19年度財政預算案又公布將預留200
  • 深圳首個高校紅十字會成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紅十字會揭牌
    11月18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紅十字會揭牌暨紅十字青年領袖培育計劃啟動儀式正式舉行。深圳市政府副市長、深圳市紅十字會會長吳以環、深圳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英姬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羅智泉等校領導、師生、志願者及會員代表們出席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