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要沸騰了!2018香港將投200億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

2021-02-20 深圳夢

繼《落馬洲河套地區分區計劃大綱圖》2018年1月30日獲香港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核准後,2月28日香港2018至19年度財政預算案又公布將預留200億元港幣用於落馬洲河套地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第一期發展,包括土地平整、基礎設施、上蓋建設和早期營運。這意味著這個粵港兩地最重要的科研合作發展平臺建設已進入實質性提速階段!

香港銳意發展創新科技,在落馬洲河套地區打造「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吸引深圳成為合作夥伴,是其中一個核心發展計劃。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網站2月28日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香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626.37億港元。根據香港統計處官網提供的兌換率, 2017年人民幣兌港幣平均匯率為1.1552,照此計算,去年香港GDP折合人民幣為23049.14億元,仍然高出深圳約611億元人民幣。

雖然去年深圳GDP總量沒有像部分媒體炒作的那樣超過香港,但深港之間的GDP差距顯然正在進一步縮小——2016年兩地GDP差距1305億元人民幣,2017年兩地GDP差距縮小到約611億元人民幣,實現差距減半。

就像深圳與廣州雙城是奇蹟般的存在一樣,深圳與香港雙城同樣是合作大於PK,同樣也都是成就奇蹟的地方!

香港擬撥500億港元支援創新科技

聚焦四大優勢範疇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新一屆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 中新社記者 譚達明 攝

  中新社香港2月28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8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2018至19年度財政預算案時表示,創科是新時代經濟發展的驅動力。面對激烈競爭,要在創科路上突圍而出,香港當善用資源,聚焦具有優勢的四大範疇,包括生物科技、人工智慧、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特區政府今年將額外預留500億元(港幣,下同)支援香港創新科技發展。

  陳茂波指,預留撥款中的200億元將用於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第一期,包括土地平整、基礎設施、上蓋建設和早期營運。另會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100億元,繼續支援香港的應用研發工作。亦會預留100億元支持建設醫療科技創新平臺和人工智慧及機械人科技創新平臺,吸引世界頂尖的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來港。

  香港科技園公司和香港數碼港也分別獲得支援。陳茂波表示,會向科技園撥款100億元,當中約30億元用以興建科研基建和設施,其餘約70億元用作加強香港科技園公司對其租戶和培育公司的支援,以及在園內設立智慧園區等。此外,會向數碼港撥款2億元,加強支援初創企業及促進數碼科技生態的發展,撥款1億元支持數碼港發展電子競技產業。

  陳茂波又表示,會在創新及科技基金預留5億元,在下半年落實《施政報告》公布的科技專才培育計劃,包括推出博士專才庫企劃,資助合資格機構聘用創科博士後專才。計劃亦會以配對資金形式資助本地企業人員,接受高端科技培訓。

圖片來源於香港政府新聞網

香港新財政預算案出爐 各界反應正面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8年02月28日

中新社香港2月28日電(記者 梁今)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8日在立法會發表財政預算案。作為本屆政府的首份預算案,香港各界普遍認為,預算案善用財政盈餘,既推動香港經濟多元發展,亦兼顧社會各階層利益。

資料圖片: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新社記者 譚達明 攝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財政司司長制訂的預算案,完全秉承本屆政府所確立的管治新風格、政府新角色和理財新哲學。她有信心預算案將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亦確切做到以民為本。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形容,這是一份務實有為、富有前瞻性、穩建進取的預算案,既照顧普羅大眾的需要及社會面對的問題,亦同時為香港長遠發展做好準備,未雨綢繆,推動香港的經濟向前,促進社會向上流動。

陳茂波在政府預算案指出,政府在2017/18年度估計錄得盈餘1380億元(港幣,下同),會把預計年度盈餘中的接近四成與市民共享,其餘用於改善服務和投資未來。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陳智思非常滿意這份預算案,認為預算案在鞏固經濟之外,亦令市民能夠享受成果。

香港中華廠會聯合會(廠商會)讚揚預算案全面務實,圍繞「多元經濟、投資未來、關愛共享」三大目標提出了一系列長短兼具、務實與前瞻性兼備的政策措施,既有效地回應了社會各界的需要和期望,亦本著積極創新、勇於作為的態度,為香港的未來發展釐訂方向和開啟新動力。

香港中華總商會(中總)認同預算案以「多元經濟、投資未來、關愛共享」為理財目標,善用盈餘,既推動香港經濟多元發展,亦兼顧社會各階層利益。香港工業總會(工總)歡迎並支持政府善用巨額財政盈餘和儲備,主力用於打造多元經濟、投資未來和改善民生。

預算案預留500億元支援創科發展,用於發展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為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加強香港科技園的設施及功能等。中總、廠商會和工總這三大商會都認為,這些措施將為創新及科技的發展提供更充足的資源,有助於推動香港在創科路上突圍而出,亦可為促進產業多元化和提升香港競爭力發揮積極的作用。

工總主席郭振華指出,預算案預留500億元支持創科範疇,其中200億元將撥予落馬洲河套地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建設及早期營運開支,為這個粵港兩地最重要的科研合作發展平臺開展第一步。

政團方面,民建聯及經民聯都對預算案的措施表示歡迎。民建聯主席李慧瓊指出,今次預算案的措施證明,政府著重發展多元經濟,特別在醫療、創科等方面都投資巨額,亦增加了退稅、差餉和調整稅階等惠民措施。

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認為預算案能夠做到積極創新、投資未來,在各方面都有重點著墨,回應到不同訴求。他特別欣賞政府投資500億至創科,同時又推出退稅等優惠。

在教育方面,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主席唐家成指出,預算案建議撥款25億元,為10間公帑資助專上教育院校推行第八輪配對補助金計劃。他很高興政府繼續投資於高等教育,這對提升教育質素及培養未來人才非常重要。

醫療方面,醫管局主席梁智仁歡迎預算案大幅增加2018至19年度的撥款,更特別衷心感謝特區政府承諾未來3年逐步遞增的撥款安排。

體育方面,預算案繼續加強對體育發展的支持,向「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額外注資50億元。香港體育學院主席林大輝感謝特區政府對香港精英運動員的努力作出肯定,並歡迎政府對發展體育的支持。

深圳統計局否認GDP超香港

稱「超越」算法不恰當  但差距確實已經大幅縮小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網站2月28日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香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626.37億港元。據此,有媒體表示,按照當前港幣與人民幣的匯率計算,去年香港GDP折合人民幣約21529.55億元,低於深圳2017年GDP的22438.39億元,這意味著深圳GDP已經首次超過香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經濟總量第一的城市。針對這一說法,深圳統計局表示,一般計算和對比香港生產總值時,應按照當年年均匯率而不是某一日匯率計算,因此按適當方法計算,去年深圳GDP並未超越香港,但差距確實已經大幅縮小。

深圳市統計局網站截圖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網站2月2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香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626.37億港元,名義增長6.9%,實際增長3.8%。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由於外圍環境較好,香港經濟去年增長達3.8%,高於去年財政預算案的預測,也高於過去10年(即2007年至2016年)年均2.9%的增長率。

  由此,有媒體按照當日港元/人民幣的中間價計算,香港GDP折合人民幣後已經低於深圳同期GDP,並據此認為深圳2017年GDP總量已經超越香港。但深圳統計局昨天表示,按當日匯率(港元/人民幣的中間價)計算有失客觀,一般計算和對比香港生產總值,應按照當年年均匯率來算才是正確算法。根據香港統計處官網提供的兌換率, 2017年人民幣兌港幣平均匯率為1.1552,照此計算,去年香港GDP折合人民幣為23049.14億元,仍然高出深圳約611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嚴格意義上說,去年深圳GDP仍未超香港。

  不過雖然去年深圳GDP總量沒有超過香港,但深港之間的GDP差距顯然正在進一步縮小——2016年兩地GDP差距1305億元人民幣,2017年兩地GDP差距縮小到約611億元人民幣,實現差距減半。(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欽)

香港2018:繼經濟增速六年新高后再出發

來源:新華網  2018年03月01日 

新華社香港2月28日電(記者 張歡)香港特區政府28日公布的2018至2019年度財政預算案顯示,去年香港經濟收穫了超越預期的六年增長之最,為2018年奠定了新基礎。業界觀點認為,新一年,綜合前景向好、高基數效應、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的新機遇等因素,香港經濟高增長態勢依然可期。

2017:超預期與新高點的收穫

在2011年之後的金融危機恢復性增長階段,香港經濟增速均在3%以下。2017年年初特區政府制定財政預算案時,依舊預估全年經濟增幅為2%至3%。然而實際年度GDP卻實現了3.8%的增長,創六年之最。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2017年香港整體貨物出口及服務輸出重拾漲勢,內部需求也相當強韌。

去年是世界經濟整體回暖的轉折點,內地經濟也好於預期。由此,香港的外向型支柱產業普遍收穫升幅。整體出口額較上一年度增長8.0%,開創2011年以來最大年度升幅;訪港旅客止跌回升至3.2%,拉動零售市場扭轉連續三年的跌勢;服務輸出也實質上升3.5%。

受益於環球經濟前景改善及投資氣氛熱烈,去年香港金融市場同樣繁榮,不僅金融服務業獲利可觀、更多貢獻於財政收入,而且資本市場財富效應明顯增強。

財富效應和低通脹環境,加之失業率位於20年低位的良好就業形勢下,去年香港消費情緒積極,私人消費開支實質增長5.4%,為六年以來最高水平。同時,全年投資開支實質增長4.2%,共同奠定了紮實的內需基礎。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過去一年,香港經濟表現非常理想,這個良好勢頭會持續。

2018:樂觀性與高基數的平衡

根據特區政府財政司的預估,2018年香港經濟氣氛維持審慎樂觀,全年經濟增速可以達到3%至4%。在此基礎上,業界專家判斷,鑑於去年的高基數效應,今年的經濟增速或將平緩一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上調了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速度皆為3.9%,此增長率是2011年以來最高值。

特區政府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香港整體出口同比顯著上升18.1%。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周啟良表示,環球經濟穩步擴張,會繼續為香港外向型經濟帶來機遇。

在內需領域,財政司預測,2018年就業和收入將維持理想水平,基本通脹率處於2.5%的溫和狀態,消費增長能夠獲得保障;正面的營商信心和繼續進行的基建工程,也會為投資增長帶來支持。

1月,香港經濟先行指標PMI(採購經理指數)已經連續第五個月處於擴張水平。IHS Markit(香港PMI編制機構)首席經濟師歐伯納表示,這表明經濟景氣度進一步好轉,企業對未來一年的展望保持樂觀。

但在向好預期中,仍然需要提防「灰犀牛」和「黑天鵝」風險,例如,全球貨幣環境變化,地緣政治局勢和貿易保護主義,有可能波及香港資產價格、資金流向及外向型行業。

改革開放40周年:繼往開來的新機遇

2018年,香港經濟不僅擁有良好基礎和樂觀預期,還擁有國家在總結經驗基礎上,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的發展新空間。

陳茂波表示,香港經濟,無論是過去的進程、現在的形勢、將來的機遇,均與國家藍圖和策略緊密交織。

走過改革開放40年的成就,中國目前進入了新時代,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國家正在優化經濟結構和轉換增長動力,銳意推動創新,著力發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持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和金融市場開放。

特區政府表示,香港未來應把握國家繼續全方位改革開放的機遇,依據國家「十三五」規劃的定位、利用好「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業務新腹地、發展新資源。進一步發揮國際金融中心、高端服務業樞紐、創新創意、國際化通道等優勢,既鞏固支柱產業,也尋找新增長點,既服務國家所需,也繼續乘搭國家發展快車,將經濟帶上更高臺階。

28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明確,特區政府正在採取比之前更積極的支出策略,為香港作前瞻性投資。例如,預留額外500億港元支援科創、推動結合創新元素的再工業化、落實企業減稅、延長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優惠政策、支持傳統行業發展、善用盈餘在土地和人才兩方面創造容量。

陳茂波強調,特區政府會適度有為,提升香港經濟競爭力,並改善就業和民生。

落馬洲河套地區前世今生



落馬洲河套地區,圖片來源於網絡

落馬洲河套地區建成效果圖

落馬洲河套地區(連深圳河舊河道)約100公頃。深圳河治理工程竣工後,被劃入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管轄範圍。河套地區北面毗鄰深圳商業中心福田區,圍繞該區的溼地及魚塘均具有很高的生態價值。

落馬洲河套地區現狀及其附近土地用途:

★主要是平地,上有大量草地及灌木叢等植物;

★附近土地以郊野及農地為主,包括溼地、自然地貌、低矮山坡及林木、鄉村、耕地及魚塘等;

★米埔自然護理區(即拉姆薩爾溼地)距河套地區西南面約5.4公裡;

★落馬洲支線的落馬洲車站及支線的邊境管制站毗鄰河套地區的西南方;

★河套地區北面則毗鄰深圳市的福田商業中心區,其地鐵皇崗站與落馬洲支線邊境管制站為市民提供方便連繋;

★除落馬洲支線邊境管制站外,河套地區亦與落馬洲邊境管制站相鄰。

河套地區前世今生

時間★事件

1997年★原屬深圳市行政管轄範圍內的落馬洲河套區,在深圳河治理一期工程完成後,香港特別行政區邊界沿新河道中央線重新劃定,落馬洲—皇崗口岸東側,由新舊河道圍合而成、面積約87.7公頃的區域劃歸香港所有

2007年★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提到,河套地區的發展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十大基礎設施項目之一,將與深圳市政府緊密合作、充分利用河套地區的資源、滿足兩地長遠發展需要,並加強港深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策略地位

2007年12月18日★成立港深邊界區發展聯合專責小組,積極推進河套地區發展項目

2008年3月★專責小組舉行第一次會議,同意由港深共同開展綜合研究,探討落馬洲河套地區發展項目的規劃、環境及工程可行性

2008年6月及7月★深港兩地聯合舉辦「落馬洲河套地區未來土地用途公眾意見收集活動」,初步同意河套地區可考慮以高等教育為主、輔以高新科技研發和文化創意產業,以助兩地長遠持續發展

2009年6月★深港兩地政府正式開展落馬洲河套地區研究,範圍包括落馬洲河套地區,以及港深可能需要提供基建及配套設施的鄰近地區

2010年11月及2011年1月★深港分別展開第一階段公眾諮詢,收集公眾對初步發展大綱圖的意見

2012年5月至7月★展開第二階段公開參與以徵詢公眾意見,擬訂初步發展藍圖

2013年7月6日★政府公布環評結果,倡議在河套區發展高等教育、高新科技和文化創意產業,惟工程後將永久失去近11公頃蘆葦沼澤

2017年1月3日★深港兩地政府籤署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合作備忘錄,共同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

2017年10月6日★香港科技園公司成立附屬公司——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負責落馬洲河套地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上蓋建設、營運、維護和管理。

2018年1月30日★《落馬洲河套地區分區計劃大綱圖》獲香港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核准。

2018年2月28日★香港2018至19年度財政預算案公布將預留200億元港幣用於落馬洲河套地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第一期發展,包括土地平整、基礎設施、上蓋建設和早期營運。

來源:深圳夢(微信號ID:SZeverything)綜合自中國新聞網、新華社、北京青年報、香港下午茶

相關文章:

重磅!香港對標深圳,也要打造科創中心,還要在河套創辦灣區科創大學(附香港科技創新創業白皮書)

香港宣布「世界矽谷」發展路線圖,要引領粵港澳科技灣區,跑贏智能時代!

南科大首批進駐河套地區,將開建三大學院+科技戰略高端智庫+高科技創新孵化器!

重磅!第一家進駐大河套地區!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深圳創新及技術中心落戶福田!

定了!2017年深圳與香港正式聯手:在河套共建「深港創新及科技園」!

深圳「九大戰略」曝光,2018年又要爆發了!

深圳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發布(全文)


關於深圳的一切,關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長!

我們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與夢想者同行!

擁有深圳夢,請關注(微信號ID:SZeverything)

歡迎來稿,合作,暢談深圳夢,郵箱至:SZeverything@qq.com

相關焦點

  • 深圳書記市長高度關注 香港計劃投入200億 這塊地為什麼這麼牛…
    · 要充分學習借鑑雄安新區等地先進經驗,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把落馬洲河套地區建設成為深港城市新地標的集聚區。· 要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為香港居民在深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提供便利條件,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 香港公布2018-2019年度財政預算案 「派糖」524億港元創五年新高...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月28日在立法會宣布財政預算案時表示,他並指出,政府計劃將預計年度盈餘中的接近四成與市民共享,其餘用於改善服務和投資未來。     由於近年來資本市場暢旺,香港特區政府的財政儲備持續攀升,陳茂波指出,財政儲備在2018年3月31日預計為10920億萬港元,另外房屋儲備金則達788億港元。
  • 林鄭月娥:深港兩地正研究香港科技園承租及管理部分福田科創園區
    (觀察者網訊)香港特首林鄭月娥11月25日發表其任內第4份施政報告。林鄭月娥表示,中央政府同意香港和深圳兩地政府可共同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深圳園區,以及位於落馬洲河套的香港園區。兩地政府正研究在香港園區首批樓宇落成前,由香港科技園公司承租及管理深圳福田科創園區的部分地方。
  • 博士後每月補貼三萬與深圳建科創園香港推進國際科創中心建設
    建立創新及科技局,發布人才入境快速通道,和深圳共同發展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種種跡象表明,如今,以傳統的金融、貿易物流、專業服務和旅遊等產業聞名的香港,正在全方位投入建設科創事業以引導經濟多元化發展。搭平臺給資金扶持科創企業在香港數碼港內行走,你可以時不時看到不同國籍的創業者在園區內交談。
  • 香港科技園舉辦「Angel x Angel論壇2018 -- 大灣區IPO上市之路」
    聯繫投資者及初創企業 抓緊大灣區創科機遇 香港2018年11月21日電 /美通社/ -- 由香港科技園公司與香港天使投資脈絡主辦、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全力支持的
  • 落馬洲+前海,兩大創新支點助粵港澳大灣區騰飛
    如果認同「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競爭優勢就在於創新」,那麼就得圍繞「創新」來做文章。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文章,至少分兩篇:一是研發,二是商務。先說研發。2017年初,深港兩地籤署《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將在落馬洲河套地區合作建設「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推動其成為科技創新的高端新引擎、深港合作新的戰略支點與平臺,共同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深港創新圈」。
  • 深圳+香港「雙城經濟」要來了!
    其中,國家科技部大力支持香港與深圳在創科上合作,她希望在推進河套地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建設的同時,兩地可儘快在深圳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內落實深化合作措施,助力在大灣區內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她也衷心感謝深圳市政府在香港抗疫期間給予支持,包括受中央委託支援社區治療設施和興建臨時醫院。
  • 專訪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希望能建立一所粵港澳大灣區的大學
    近些年來,香港科技大學(下稱「港科大」)在全球高校中的排名迅速提升,被譽為「香港的奇蹟」。陳繁昌自2009年出任港科大校長至今,已將近9年。期間,他見證並大力推動了港科大的快速發展。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機遇下,深港兩地的高等教育將迎來什麼樣的機遇?深港兩地在科技創新上又將如何深化合作?
  • 獨家| 林鄭:港深聯手打造國際科創中心 兩地創科鏈競爭力強過紐約...
    她強調,港深在整個創新科技產業發展鏈中各有優勢,是天然的合作夥伴。話題就從規劃綱要有關部分談起,她提到,中央政府出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綱要》)提出要將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事實上,此前深港兩地一直在創新科技上共同合作,推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
  • 海航啟德之重 香港200億地塊遭遇銀行斷貸危機
    而後據9月14日媒體報導,已知有8家銀行向海航子公司合計提供117億港元短期購地貸款,佔啟德4宗地塊競標總額的43%;該批貸款分別於2017年11月,2018年1月、2月及6月到期。這也被外界解讀為內地房企赴港拿地的典型模式之一,它們在中標香港土地後往往快速融資,以支付部分地價。
  • 【香港直播(21)丨深圳控股】立足粵港澳,積極推進片區統籌和城市...
    億翰速評  深圳控股作為深圳市國資委下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土地獲取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18年參與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深方科創園建設,為公司在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河套地區)的深方科創園進行開發和運營服務提供了寶貴機會。  此外,公司積極推進片區統籌和城市更新工作,並取得顯著進展。
  • 香港政商學界集體發話!未來愈來愈多土地開發,將集中在深圳河以南
    她表示,深圳發展起步的緣由之一,正是鄰近香港,故目前深圳河南北兩側的發展情況有落差,而兩地都會在發展過程中做好保育。港深近年積極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建設,目標是打造「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特區政府日前向北區區議會提交文件,重申創科園總樓面面積達120萬平方米,是現時白石角科學園的三倍,首幅土地預計明年交付開建。
  • 香港科技大學要在廣州建分校區!要辦成最優質的分校!
    BestU今天要給同學們說一個大事:香港科技大學要在內地建立分校區啦!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細節即將出爐,香港科技大學證實,擬於廣州南沙區高鐵慶盛站旁籌辦分校。港科大作為香港前3的大學,在科技創新等前沿領域一直有不錯的成績。
  • 報告建議深港合作區個稅參照香港 年薪百萬或少繳15萬
    在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深方科創園區內,可向香港個人所得稅稅制靠攏。深圳市政協26日發布《推進河套地區科技合作問題研究報告》,提出上述建議。落馬洲河套地區是香港和深圳的邊界區域,位於皇崗與落馬洲兩個口岸之間。
  • 驚動A股:中信證券也要清倉減持!100億賣掉中信建投一股不留 中信建...
    摘要 【驚動A股:中信證券也要清倉減持!100億賣掉中信建投一股不留】6月25日傍晚,證券圈出了一件大事。中信建投一則公告,震驚了所有人,股東之一的另外一家券商中信證券,打算清倉減持了!
  • 港科大教授李澤湘:怎樣將粵港澳打造成世界的新矽谷?
    為了實現這樣的願景,需要以創新教育來推動創新產業的發展,使得大灣區的核心地帶「港深莞」能首先衝出來,成為世界的新矽谷。具體來說,中國的大灣區具有很多的優勢:第一個是該地區具備世界最完整、最具競爭優勢的製造業體系;第二個是「網際網路+」的效應正在推廣到大灣區乃至整個中國,使得整個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第三個是三個城市優勢互補,各具特點。
  • 範徐麗泰:深港合作將達雙贏
    赴深圳參會的香港特區立法會首任主席、香港勵進教育中心理事會主席範徐麗泰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說,習主席的講話用最短的時間講出了作為改革開放模範的深圳如何取得今日成績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深圳和香港各有優勢,合作將達雙贏。  範徐麗泰說,從習主席的講話中可以感受到改革開放的艱苦過程和成就。深圳有今天的成就來之不易,但將來要更加努力再上一層樓。
  • 福建商業一周要聞:香港嘉裡擬在三江口投建商務基地 故宮紫禁書院...
    香港嘉裡集團擬在福州三江口投建商務基地   從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獲悉,香港嘉裡集團總部商務基地項目正式落地倉山區樟嵐片區,總投資3.62億美元(人民幣近25億元),規劃總建築面積約34.4萬㎡,擬結合濱江資源建設現代多元化的商業綜合體,打造三江口片區地標式總部商務基地。
  • 創新乏力的香港,用「電梯創業競賽」能追上技術的新浪潮嗎?
    60 秒內體驗從凡間到天堂位在九龍黃金地段的「天際 100」是香港最高的摩天大樓,那天有 100 家創新團隊聚集於此,懷著熱血參加香港科技園(HKSTP)舉辦的電梯募投(Elevator World Tour)的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