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師大學生街,以其時尚、價廉等特色,吸引了大量年輕人
學生街商圈示意圖 唐昊/製圖
師大學生街,將面臨拆遷的命運。這條位於福建師大倉山老校區旁的數百米巷路,在福州年輕人,特別是在校大學生們的心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無論是在福州哪所高校讀書,倉山學生街,都是學子們的購物「聖地」。即便是已畢業的學生,這裡都留下了他們青春的記憶。
學生街以賣各類新潮服裝、飾品、小商品、小吃聞名福州。每天晚上,許多學生會從四面八方雲集於此,「淘寶」物美價廉的商品……人頭攢動的學生街,儼然已成福州最熱鬧的商業街之一。
近日,福州市規劃局批覆《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將改造師大學生街及周邊5萬多平方米的舊屋區。經歷近30年風雨的學生街,為什麼要拆遷?拆遷後學生街還會繼續存在嗎?昨日,記者就市民關注的問題進行調查採訪。
周末人流量數萬 店租高過東街口
昨日上午10點多,記者來到學生街,路口「學生街」的大字招牌分外醒目。此時雖不是人流高峰期,但是沿街依舊有許多攤位,攤販的叫賣聲不斷,三五成群的年輕人閒逛著,把只有三四米寬的街道擠得滿滿當當。
30元的褲子、10元8雙的仿名牌棉襪、40元的時尚背包,這些物美價廉的小商品,只有在學生街才能買到。儘管攤販賣的並不是「名牌貨」,但每個攤點都各有特色、別具一格,對獵奇心強的年輕人來說,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一位正在挑選襪子的男生說,他不愛洗衣服,這裡的襪子便宜,10塊錢可以買8雙,「一雙襪子穿兩天就扔,一個月也就10多塊錢。」
「來這裡買東西的大部分是學生和年輕人,時尚、便宜的東西比較受歡迎,雖然利潤不高,但每天都那麼多顧客,薄利多銷啊。」一攤販的老闆張先生說,一到周末,學生街人流量達四五萬,「雖然店面、攤位租金蠻貴,但每個月扣除店租後,我還是可以賺上一萬多元。」
在調查中,師大學生街、首山路學生街和學生街城市廣場構成的「學生街商圈」,不少店面租金比東街口、津泰路還要高。
拆除沿街舊屋區 道路將被拓寬
師大學生街周邊,大部分是低矮的舊屋區,電線桿林立,各種電線如蛛網密布,存在較大消防安全隱患。附近高校多,加上慕名而來的遊客,學生街長期處於擁堵狀態,交通安全難保障。汙水管網不健全,小吃攤點和大排檔帶來的衛生問題同樣嚴峻。這些難題,也許是學生街拆遷改造的原因。
昨日,記者了解到,目前倉山區房管部門和對湖街道,已完成對師大學生街拆遷前的摸底工作。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根據市、區政府關於舊屋區改造的政策,加快學生街改造的各項報批工作,儘早啟動實施。
學生街舊屋改造區,位於福師大倉山校區東側,北起上三路施埔路口,南至福建經濟學院,與陽光新村相連,總面積52078.5平方米。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學生街拆遷改造後,將擴建施埔路(即現有的師大學生街),規劃建設住宅、商用房屋。學生街是否能保存下來,還需等待有關部門的批覆。」
「留住學生街,因為這裡有青春的回憶!」
「在福州念書的學生,應該沒人不知道師大學生街吧。」昨日,在省直單位工作的林先生說,他8年前畢業於福建師大中文系,對師大學生街「情有獨鍾」,直到現在,他周末還會抽時間去逛逛,尋找學生時代的回憶。
李先生的大學時代,是在遙遠的東北度過的。畢業後,李先生來到福州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去學生街獵奇淘寶。李先生告訴記者:「即使是在外省,福州的師大學生街也很有名,我的一些同學雖然沒有到過福建,但都知道福州有個學生街。」
林先生和李先生對師大學生街的情結,代表了許多福州的學生和年輕人的心聲,在他們心中,學生街不僅是一個逛街購物的地方,更是一段關於青春的美好回憶。聽說學生街要拆了,不少年輕人倍感可惜,他們呼籲有關部門:「希望拆遷改造後,依舊能留住學生街!」
學生街前世今生
位於師大旁的學生街,上世紀80年代已見雛形,90年代,高校擴招使得各學生街附近高校的學生劇增,帶動了周邊的商業,店鋪猛增,形成人氣爆滿的商業街。
如今,學生街已發展成為以商品齊全、物美價廉為特色的著名商業街區。四五百米長的街道旁,有數百家商鋪。
2004年3月,首山路拓寬,出現了新的首山路學生街。2008年,師大學生街對面舊城改造,建起了學生城市廣場。「學生街」商圈規模日益擴大。(記者 闕文龍 張超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