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醫師資格考試考生指導手冊》發布
■技能/筆試考試內容
■ 掃碼回復【手冊】下載
來源:內容由好大夫教育團隊老師編寫及錄製拍攝,禁止轉載引用。
心肺復甦術
【目的】
搶救因各種原因導致循環驟停(包括心搏驟停、心室纖顫及心搏極弱)的患者。
視頻教程
操作步驟
01
證實
首先觀察周圍環境,迅速用各種方法刺激患者,確定是否意識喪失,心跳、呼吸停止。傳統判斷法:一看、二聽、三感覺,看:胸部或腹部有無起伏。聽:口、鼻有無呼吸聲音。感覺:口鼻有無氣流溢出。現在多用一喊二拍快速判斷法。
02
體位
將患者安置在平硬的地面上或在背後墊上一塊硬板,解開衣扣及腰帶。
03
胸外心臟按壓(C)
搶救者左手掌根放在病人的胸骨中下 1/3 處,男性在兩乳頭連線中點,右手掌疊放在左手背上。
手指抬起不觸及胸壁,肘關節伸直,藉助身體重力垂直下壓胸壁使胸骨下陷 5 ~ 6cm 或胸部前後徑的 1/3(嬰兒約 4cm),然後立即放鬆。
放鬆時掌根不離開按壓部位,(按壓要平穩、有規則,不能衝擊猛壓)頻率為每分鐘 100 ~ 120 次。
04
開放氣道(A)
初用紗布或手帕清除患者口鼻分泌物及異物。一隻手置於患者前額輕壓患者頭部使後仰,另一手的示指和中指指尖置於患者下頦骨下方,提起下頦開放氣道,使下頜和耳垂連線與地面垂直。
05
人工呼吸(B)
一般多採用口對口呼吸,一手捏住患者鼻孔兩側,另一手託起患者下頜,平靜吸氣後,用口對準患者的口且把患者的嘴完全包住,深而快地向患者口內吹氣,時間持續 1 秒以上。吹氣停止後放鬆鼻孔,讓患者從鼻孔出氣。
依此反覆進行,每次吹氣量約 500 ~ 600ml,同時要注意觀察患者的胸部,操作正確應能看到胸部有起伏,並感到有氣流逸出。
06
國際急救新標準
在實施胸外心臟按壓的同時交替進行人工呼吸 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例:按國際急救新標準,無論單人或雙人搶救均為 30 ∶ 2,即先按壓 30下,再口對口吹 2 口氣,再按壓 30 下,以此類推。
07
觀察心肺復甦有效指徵
(1)觀察心跳、呼吸:觸摸頸動脈(10 秒),觀察呼吸情況。
(2)觀察意識:觀察瞳孔變化、壓眶反應、對光反射。
(3)觀察循環:觀察顏面、口唇、甲床紫紺變化、末梢循環改善情況,測量血壓。
(4)判斷復甦成功:繼續給予高級生命支持。
考試注意事項
1. 流程必須清晰。
2. 心臟復甦時,雙手手法必須準確。
3. 人工呼吸前必須先開放氣道。
4. 操作流程中數字要牢記。
試題與評分標準
試題情景:武先生,70 歲。晨練時突然倒地,呼之不應,口唇發紺,頸動脈搏動消失。
要求:請立即為患者(醫學模擬人)行單人徒手心肺復甦(完成 5 個循環)。
考試時間:11 分鐘
評分標準:20 分
來源:內容由好大夫教育團隊老師編寫及錄製拍攝,禁止轉載引用。
好大夫教育致敬每一位醫學人,
抗擊疫情期間,
每周免費直播課不間斷,
共同戰「疫」好課不停,我們在等待您的凱旋!
本周直播信息如下:
收藏多練習!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