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普及應急救護急救知識,提高小學師生急救能力,在面對突發狀況時迅速正確的採取心肺復甦,有效地維護生命健康。7月17日,滄浪街道擁有「紅十字會急救培訓師」證書資質的社工志願者給小學生開展為民服務「我行我速」系列活動——小學生「險情的自救與互救」。
社工志願者為近百名師生開設了一堂心肺復甦應急救護知識講座,及現場實踐操作救護技能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於心臟病突發、窒息、淹溺等各種原因導致心臟驟停,必須第一時間進行心肺復甦的搶救。這項被稱為「第一救命術」的心肺復甦技術,社工志願者從專業角度為小學生們詳細講解了心肺復甦的五個步驟,如何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如何撥打急救電話,突出心臟按壓部位確定手法,胸外按壓的手勢、深度、姿勢、幅度與頻率,並特別強調「心肺復甦」的急救操作技巧——快速壓、用力壓、不停壓、勤輪換、不中斷、早除顫。
培訓課上,有了這些知識基礎,在社工志願者的指導下,師生們用模型人體驗了心肺復甦術。社工志願者逐個動作的教導,使參與者個個都能熟練地掌握。一位小學生高興地說:「學了這些知識後,如果出現了突發狀況,我也能及時進行搶救,這些知識真是有用,我也能當『醫生』了。」
讓孩子們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識,不管是在夏季還是平時,如若真的遇到突發事件,孩子們也就不會束手無策了。(王顯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