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相差不大,高二始分高下,高三天上地下

2020-12-14 騰訊網

都說:「高一相差不大,高二始分高下,高三天上地下!」,其實不管是高一,高二,還是高三,現在都處在人生很重要的關口,高中孩子到底應該怎麼學,先來聽聽高中各年級老師發自肺腑的箴言吧!

高 一

高一語文

進入高一,同學們面臨的不僅是語文知識容量的增大,還面臨著學習思維及學習方法的轉換。

高中語文和初中語文存在明顯的難度梯度問題,到了高中我們的知識不再是識記與簡單理解。

高一語文的學習重點在於適應學習的難度及節奏,順利做好銜接與過渡。

在高一階段,文言文一直是同學們最頭痛的模塊,大多數學校也會從文言文入手進行高中語文知識的學習。

這個時候,難度的增加和教學進度的加快會讓學生感到措手不及,同學們需要在龐雜的學習任務中總結方法,提綱挈領。

很多同學經歷了折磨人的中考,想著高考很遠,終於可以適時放鬆了。請一定不能有這樣的想法,須知,循序漸進才是學之大道。

高一數學

高一數學的知識點較多,高一試題約佔高考得分的70%,一學年要學4本書。只有把高一的數學掌握牢靠,後面學習才能遊刃有餘。

因此,高一數學的學習應該在熟記概念的基礎上,多做練習,穩紮穩打,只有這樣才能學好數學!

我們知道高一必修一,主要講解兩個內容:集合與函數,而集合是高中比較基礎的概念,也是抽象概念的一個代表,看似簡單,其實學生對其理解各異,集合類題目甚至會出現在高考和模擬考試的壓軸題上,對集合的深度學習尤為重要。

接下來是函數,它是整個高一上學期最重要也是最難的地方,他是整個高中數學的基礎和核心,因此越提前學習越好!

高一物理

一直以來,高中物理給人的印象都是難教難學。

究其原因,其一,高一新生來自不同的學校,對物理知識與方法的掌握參差不齊,而且面臨著學習環境、身心狀況、教材內容及學習方法的改變。

其二是教學要求的差距,高中物理需要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飛躍;從定性思維到定量思維的飛躍;從單因素的簡單邏輯思維到多因素的複雜邏輯思維的過渡;從單純的算術、代數方法到函數、圖象、矢量運算、極值等各種數學工具的綜合應用的變化。

高一物理力學內容是高中物理的基礎,高一不僅要打好知識的基礎,更要養成學習習慣。

高一英語

初中學生進入高中後,同學們面對的是生詞多,課文長,語法難,課堂容量大,聽、說、讀、寫要求都高的英語學習現狀。

通過短期的記憶已經不能幫助學生考試取得高分,很多學生高中後並不能認識到這一點,還是依靠自己初中的老本,不能實現初高中的順利過渡。

高一英語不僅在知識上進行深化,過渡到高中水平,還會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

高一化學

高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容量是初中化學的上百倍,一節課的容量相當大。剛上高中的學生很難適應高中的大強度課程,出現不適應的情況,導致學習成績大幅下降。

我們要學習實驗、物質的量等高中化學的重點和難點,這些知識點會貫穿整個高中化學,學生必須開始就打牢基礎,掌握學習高中化學的方法。

高一新生是剛剛步入高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希望你們通過對學習特點的重新審視以及相應對策的制定,完成華麗轉身!

高 二

高二語文

在高二年級,語文開始加大難度,無論是現代文閱讀還是文言閱讀,都增加了文本理解的難度和題目考察的深度。另外,詩歌鑑賞開始正式成為考試內容,議論文的寫作也是需要在高二一年全部形成體系。

學生進入高二以後,學習內容的容量和深度都和高一有了質的躍進,我們不能再存有考試前衝刺一下的心理,進入高二,我們需要拉緊弓弦,按部就班地學習語文了。

語文歷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科,希望大家與課內保持一致步調,在學習課內知識的基礎上去拓展延伸,為高三打下堅實基礎。高二分文理,但語文永遠是你不能變的追求。

高二數學

高二的數學比高一數學更難,也是一個分水嶺。高考中的三道難一些的大題都是高二學習的。高二既要熟悉高一講過的內容,還要在接下來學會應用。例如高一的函數知識,高二的導數知識就需要應用函數的思想。

高二的新知識中,立體幾何知識,對學生的思維要求很高,主要考查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後面的解析幾何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很高,做題速度,運算也是考察的方向,高二的知識難度和計算量都比高一大很多,必須快速進入高二的學習,這樣後面的學習才能遊刃有餘!

高二英語

高二相較於高一,在詞彙、語法、閱讀和寫作方面會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在高二階段,對於這四方面的考察已經越來越接近於高考的要求。

高一高二總共1500多個高考核心詞彙、17個英語閱讀的常見情景,7類常考的應用文類型,都會反覆的出現在我們平時的各種訓練和考試當中。

秋季學期的課程涉及到高中階段最難的語法點非謂語動詞,該點在單選和寫作中佔有很大的比重。

高二物理

結束了高一力學的學習,高二將迎來非常抽象的電學。高中電學的抽象程度,完全無法用正常人類的思考方式來完成。然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電學完成後,高二還要完成更加抽象更加魔幻的非主幹知識。

在這緊張的一年中,你的三觀會被顛覆,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將被一次次刷新。總體來說,就是內容太多,深度太大,數學能力要求太高,節奏太快的一年。

我們這一年,要學會抽象思維;學會理解看不到的自然現象、物理規律;學會徹底的用數學思維解決物理問題;全程緊緊跟上物理老師的節奏,最好還能把高一落下的功課追回來,給高三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為自然科學的基石之一,物理學,從不辜負每一位學子的付出。

高二化學

選修四化學反應原理是高中化學比較難學的一門課,在高考中的比例比較大。在學習本冊書的過程中,不但需要記憶知識點還要理解知識的來源和推導過程。

其他如選修五有機化學基礎,有機推斷佔高考化學的17%,最近幾年的考試難度比較大,我們爭取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就引導學生比較系統、深入地學習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

教材在編寫上突出「結構決定性質「這一主線,建立起結構、性質、反應、合成之間的有機聯繫,將多種類型的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和反應、合成和應用串聯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總的來說,在緊跟老師的節奏,利用大量的課餘時間做大量的習題進行鞏固消化,以突破高考的重難點。

高二生物

生物是全新學科,高二是打好生物學科基礎的關鍵階段,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生物第一本課本——《分子與細胞》的內容多而繁雜、知識點又是難易不均,且記憶的知識也是多到文科生都無法容忍的地步。

一旦出現課上聽不懂、興趣難以發掘時,就會錯失最佳的學習時間,從而在高三緊張的複習時間裡無法保質保量完成生物的複習任務。

高一相差不大,高二始分高下,高三天上地下。這是一句讓無數高二學生家長恐慌的魔咒,從現在開始努力,打破「高二始分高下魔咒!

高三

高三語文

隨時搜集作文素材。

從語文學科的特性來說,積累的途徑雖然多種多樣,但最原始首選的方法還是讀、背、默。

也許並不新鮮但極為有效,這是我們的祖先千百年來總結出的智慧精華。因為多讀方能形成語感;多背才能積少成多;多默就能長久不忘。

關鍵在於久而久之,由量變到質變,然後還可以推陳出新,逐漸就達到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境界。

語文要靠一點點積累,下猛功肯定沒用,每天跟著老師的節奏進行,紮實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留心看過的報紙、雜誌、身邊的事情,隨時去搜集作文素材。

學習時主要針對高考題型進行重點複習,如果基礎題拿分比較高,作文拿個中等偏上的分數,整體分數就很高了。

另外,目前不少學生都熱衷於口頭表達而疏於書面表達,可高考以及各種應試目前仍停留在筆試即書面表達的層面。即便有些學生已經意識到書面表達的重要性,但似乎也是更重視思路而不在意縝密表達。

其結果是每次考試整張試卷東扣一分,西丟兩分,成績很難有明顯的提高。正確的書面表達應做到:細緻、周密,重點突出而言簡意賅。

高三數學

平時訓練不要用技巧。

一份試卷的難易程度往往呈現「低起點、緩坡度、翹尾巴」的局面。比如選擇題和填空題。

一般而言,前面1—10題的難度是慢慢上升的,第10題一般而言難度較大,但第11題不一定就比第10題難。建議考生不要在難度較大的題上糾纏。

高考數學滿分150分,假設最難的兩道題沒做,但簡單的、會做的題目都答對了,成績上130分一點問題都沒有,所以應該先保證會做的都做對,其他難一點的題可以再拼一拼。

在平時訓練不要用一些方法、技巧類的東西,有些同學為了速度,會用一些考試技巧,比如選擇題用排除法去做,其實這樣不對,因為這道選擇題有可能在其他試卷中以其他形式出現,所以應該把每道選擇題也當作大題來做,把一步步的原理弄清楚。

另外,平時要養成好的書寫習慣,因為答數學大題時必須要把步驟寫得很清晰,才能拿到各步驟的分數。

許多考生注重練而不注重看,這是一個誤區。我認為,數學複習,做題練習固然重要,但切忌只練不看,扎紮實實地看教材,教材上的概念要讀幾遍,該背的一定要背。

高三英語

以課內學習為基礎,課外為拓展。

英語試題分很多塊題型,要抓住自己的弱項有針對性地去補救。比如某個同學不擅長閱讀或者完形填空,在老師整體複習時就要重點學習,也可以自己買該類型的題目做。

英語學習中如果發現自己哪裡有漏洞,要主動去補上,不要太機械地跟著老師走。另外,背單詞也很重要。

很多人覺得看英文小說很難,有畏難心理,但看了就知道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英語比較好的同學有可能覺得老師留的作業太簡單,就跳過去搞課外的內容,這樣也不好。英語學習可以以課內為基礎,以課外為拓展。

總體來說,複習中,首先應按照老師的節奏、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課堂時間、提高聽課的效率。對平時老師布置的作業要及時、認真完成,不浮躁。

建議考生應有針對性地加強運用練習。通過結合高考考點進行針對性訓練,在很短的時間內複習完所有的語言知識,提高複習效率。

另外,學習資料一定要精,太多的話只會降低效率,影響複習效果。

高三政史地

把知識點串聯在一起。

文科是有很多知識點,但知識點之間是相互聯繫的,而這種聯繫是很多樣的,可以根據專題,也可以根據邏輯有意識地把知識點串聯在一起,把知識系統化。

這點對於學習歷史和政治是非常有用的。地理學習要習慣看圖,每天抽出時間有目的、有計劃地熟悉地圖。

對文科生來說,一定不能死背,要理解知識點背後深刻的含義,把它們融匯在一起。

要學會自己去歸納總結,根據當年的熱點來輻射全書的知識點,比如今年高考教育是熱點,看書中每一章節哪些東西涉及到教育,自己把它歸納整理出來,如果考試考到教育,就可以很快檢索出知識點了。

對於做題,要做有質量的題目,不要陷於題海戰術,那樣會很低效。

另外,很多同學都知道要整理錯題,更重要的是整理出來後要去思考自己到底錯在哪裡,這種錯誤一定要總結出來,不是說會了某一道題目就可以了,要反覆挖掘、舉一反三,找出自己的思維誤區所在,把題目吃透。

高三物化生

不應該盲目地去多做題。

理綜學習中,物理和數學更接近一些,生物和化學的學習有點介於文理科之間的感覺。

有人覺得學理科一點都不用背,但像生物、化學這兩科,很多東西是死的。有些東西只要花工夫記了,高分肯定可以拿到。

還有很多同學做理科題有一個誤區,知道自己哪裡比較差就特意去做很多題。其實要想提高比較弱的項目,採取的方法不應該是盲目做很多題,而是要把一些沒有想清楚的原理想明白。

因為沒搞清楚,即使這道題做對了也不知道為什麼對,這樣很容易打擊自信,而且沒什麼實質性的提高。花時間想清楚原理,比做十幾道甚至幾十道題目更有用。

另外,要重視錯題本,到了考試複習時翻翻錯題本或者把錯題當成新題再做一遍都很有好處。

編輯丨墨池監製丨昍朤

相關焦點

  • 高一相差不大,高二始分高下,高三天上地下!
    都說:「高一相差不大,高二始分高下,高三天上地下!」,其實不管是高一,高二,還是高三,現在都處在人生很重要的關口,高中孩子到底應該怎麼學,先來聽聽高中各年級老師發自肺腑的箴言吧!
  • 英語 | 高一相差不大?高二始分高下.高三天上地下!
    高一的老師說:高一是高中三年學習的起點,它是銜接初中,過渡高中的重要年級。
  • 高一相差不大,高二始分高下,高三天上地下!(附各年級高分學習攻略)
    都說:「高一相差不大,高二始分高下,高三天上地下!」,其實不管是高一,高二,還是高三,現在都處在人生很重要的關口,高中孩子到底應該怎麼學,先來聽聽高中各年級老師發自肺腑的箴言吧! 進入高一,同學們面臨的不僅是語文知識容量的增大,還面臨著學習思維及學習方法的轉換。高中語文和初中語文存在明顯的難度梯度問題,到了高中我們的知識不再是識記與簡單理解。
  • 高一相差不大,高二分高下,高三天上地下!各科學習方法都在這了
    學生進入高二以後,學習內容的容量和深度都和高一有了質的躍進,我們不能再存有考試前衝刺一下的心理,進入高二,我們需要拉緊弓弦,按部就班地學習語文了。語文歷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科,希望大家與課內保持一致步調,在學習課內知識的基礎上去拓展延伸,為高三打下堅實基礎。
  • 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級高分學習攻略
    學生進入高二以後,學習內容的容量和深度都和高一有了質的躍進,我們不能再存有考試前衝刺一下的心理,進入高二,我們需要拉緊弓弦,按部就班地學習語文了。語文歷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科,希望大家與課內保持一致步調,在學習課內知識的基礎上去拓展延伸,為高三打下堅實基礎。高二分文理,但語文永遠是你不能變的追求。
  • 致高中家長:高一、高二、高三哪一年最重要?
    如果說在高一體現還不明顯,那麼到高三就相當明顯了。在高三就應該把自己的知識點形成知識網,系統化、有序化,只要考到某一知識點,就應該能拿得出來一串東西。或許有家長會說,既然高一有很多孩子吃虧在不適應上,那麼高一應該會讓孩子們拉開距離了吧?其實不然,高一的時候真的是差別不大。
  • 一位家長的總結反思:高一方法、高二調整、高三恆心
    如果說在高一體現還不明顯,那麼到高三就相當明顯了。在高三就應該把自己的知識點形成知識網,系統化、有序化,只要考到某一知識點,就應該能拿得出來一串東西。經過高二一年的兩級分化之後,高三生在考試的考驗下,真可謂是上天入地的感覺,有些孩子在高中進校時表現差不多,但是到了此時是天上地下的差別。
  • 高一打好基礎,高二是關鍵,高三大飛躍!特級教師教你這樣學
    如果說高中生活是一場馬拉松長跑的話,那麼高一便是興奮的起點,高二算是難熬的中段,高三則是最後的衝刺。高一高二是打基礎的階段,基礎越紮實越有厚積薄發的資本,才能衝得越高嗄!憑我自己教學經歷,在高中階段,每天學習時間的投入(包括上課時間、課外學習時間)如下:高一、高二≥10小時,高三≥12小時。高中生應當樹立時間至上的觀念,學會擠時間,搶時間。在這方面,制定一份作息時間表和一份短時期 的計劃有較大意義。
  • 關注 | 新高一高二高三升學規劃這麼做,名校之路更清晰
    高中三年,每一個階段學習都有側重點,本文為大家梳理了新高一、高二、高三考生在新學年的重點關注方向,供各位學生和家長參考。四、學科素養拓展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進,高校多元化招生模式逐漸清晰,尤其在高考分數扁平化趨勢下,分數的篩選價值越來越弱,高水平大學優秀人才選拔逐漸傾向強基、綜評等多元化途徑。所以考生在抓好課內知識外,非常有必要進行學科素養拓展,進行課外知識補充,並參加相關競賽活動,提高自身綜合實力,為將來升學提供更多可能。
  • 新高一、高二、高三升學規劃都有哪些特點?收藏
    高中三年,每一個階段學習都有側重點,今天,小編為大家梳理了新高一、高二、高三童鞋在新學年的重點關注方向,供各位童鞋和家長參考。高一階段可以對各種升學政策進行了解,更好的進行個人升學規劃。高中三年,高二是承上啟下的一年,這一年的學習壓力會很大,高中三年的課程一半都是在高二這年完成,在課業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很多童鞋都會出現跟不上進度的情況,所以一定要提前預習,調整學習的節奏。
  • 升學規劃||新高一、高二、高三升學規劃都有哪些特點?
    高中三年,每一個階段學習都有側重點,今天,小編為大家梳理了新高一、高二、高三童鞋在新學年的重點關注方向,供各位童鞋和家長參考。新高一童鞋一轉變學習思維,適應新的節奏與初中相比,高中除了課程數量和知識難度增加外,學習方法、思維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變化主要表現在:課程內容跳躍性大、抽象思維增加,特別是高一的數學和物理,起點很高,難度較大。
  • 高一高二,學業職業規劃怎麼做?
    四、學科素養拓展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進,高校多元化招生模式逐漸清晰,尤其在高考分數扁平化趨勢下,分數的篩選價值越來越弱,高水平大學優秀人才選拔逐漸傾向強基、綜評等多元化途徑。都說高一相差不大,高二兩級分化,高三天上地下,能夠適應的考生成績會得到快速提升,而放鬆懈怠的考生則可能每況愈下。
  • 精讀反思: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教育界有句諺語,初一相差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行業公認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學生,怎麼一到初二就滑落下去了呢? 家長應該做點什麼呢?
  • 高一「分層」, 高二「定型」, 高三「定終生」!
    開學了,高三的學生忙於高考倒計時;高二學生即將結束新課,開始緊張的一輪複習;高一學生,剛進校的新鮮感消失,又感覺不到高考的壓力,不知道努力的方向,缺乏動力,從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結合了各個學校的高中老師和高中生的經驗/經歷總結:高一「分層」, 高二「定型」,高三定終生!那麼,學生和家長又該如何做呢?
  • 高一、高二的成績達到400分,高三努力一年,能否考上一本大學
    「請問高一、高二的孩子成績達到400分,那麼他通過高三努力一年,能否早高考的時候能否考上一本大學?」一位家長問。但對於其他大部分高考總分是750分的地區來說,高一、高二的成績在400分,那麼通過高三努力一年,能考上一本大學的可能性會有,但難度非常大。可以說,高中三年,如同一場馬拉松賽跑。
  • 「高一高二是學生,高三是考生」,送給高一、高二沒考好的學生們
    高一開始,物理的力學就難倒一大片學生,但是這些學生可能還不知道,真正的難點是電學,還在後面,高一還能考六七十分的物理、化學等學科,到了高二隻能考三四十分,這樣的成績,怎麼能不讓人擔心呢?但是, 這不能只怪學生,高一、高二的教學內容,就是新授課,根據老師多年的經驗,像數理化這樣的學科,沒有多少學生能一遍就學好的。
  • 高三開學佔用了高一高二的教室,他們開學怎麼辦?看看教師怎麼說
    高三年級先開學,但為了做到30人一個教室,只能佔用低年級的教室,但這樣的做法作用並不大。今年開學需要達到的標準是學生之間上課需要間隔1.5米,並且每個教室最多不能超過30個人,達到這樣的標準之後才能開學。所以,為了這樣的開學標準,我所在地級市的學校近段時間忙昏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