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當女人走投無路的時候,她會和一個男人結婚;當男人走投無路的時候,一個女人會和他離婚。」這是沒法兒否認的情況,儘管不是所有。
所以很多時候,就發現這個社會對女性還是極具包容性的。
結婚時會遇到很多現實問題,包括錢、房子、車子、彩禮等等,在這些現實問題面前,男女平等真好像成了一個笑話,平時口號喊得再響,也都顯得蒼白無力。
扎心一點來說,在某件事,某種環境利於自己的情況下,對「男女平等」四個字閉口不提,甚至恨不得再不平等一些,一旦利益的天平不朝自己這邊傾斜,馬上就會用這四個字來還擊,成為自己爭奪利益的旗號。
這樣一來,男女平等不過就是給男人增壓罷了。
如果男女平等被實現,那麼婚姻模式就不會再有「嫁」和「娶」之說,而是兩個年輕人都從各自的原生家庭中脫離出來,重新組建了一個屬於兩個人的小家。
公公婆婆、嶽父嶽母,來回一般遠、一樣近,只是稱謂不同的區別。
那麼為了幫助兩個年輕人組建成這個小家,雙方家庭包括彼此都應該有共同的意願、努力和付出,有多有少不是該計較的,重要的是認為自己有一半的責任,也承認自己有一半的責任。
彩禮是新生家庭的啟動資金,嫁妝也能用於新生家庭的建設。
然而能實現這種模式的,現在不能說沒有,很少,更多都是怎樣?把自個兒直接砸在了對方的身上,一了百了。
既然你娶了我,就應該要對我的人生負責,也要為我的夢想負責,從婚紗照開始,就只有單方面地付出和負責了。
董明珠說過:
「女性為什麼到現在,在社會上仍然遭受歧視,很大的原因來源於我們自己,對自己的歧視。」不尊重女性的往往就是女性自己,因為有些女性做出來的很多事情,就不會讓人尊重。
就好像談到這種平等婚姻時,她會說爸媽養她不容易?其深意,等於承認了自己是「嫁」過去,也等於承認了,爸媽生養自己就是一種投資。
她還會說,自己將來要生孩子,明明就是自己把自己當成了生育工具。
包括後來對家庭的建設,除非遇到了一個不負責任的男人,要不然你辛苦的同時,男人也在為了家庭奔波著,都是為了自己的家,怎麼會覺得付出就虧了呢?
想要表達的意思,抱虧的心理,是內心深處認為女人就應該坐享其成。
02
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男人沒錢從來不會去責怪女人,更多都是想著,自己為什麼掙不來錢?女人沒錢或多或少都會埋怨男人,更多都是想著,當初為什麼不嫁一個有錢的?
一旦當家庭遇到經濟難處了,更明顯。
男人通常會責怪自己,後悔平時不夠努力,才落個眼前的窘迫現狀;女人通常會質疑自己,質疑自己當初的決定,如果當初嫁一個有錢人就好了。
之前看過一個帖子,說:
「如果一個男人省吃儉用幾個月,才能給女人買個兩千塊錢的包,女人對生活絕望了,提出分手,大家表示理解。」
下面有一個高贊評論:
「如果女人省吃儉用幾個月,給男人買塊兩千塊的手錶,男人會絕望、分手、還是會感動的一塌糊塗?」
答案顯而易見。
就像我聽一個朋友講過的,新婚不久,才知道妻子在外面欠了兩萬塊錢,那麼妻子從始至終都是什麼態度呢?你娶了我,幫我還錢不是正常的嗎?在這個問題上,朋友不能去爭執什麼,一旦爭執了,那就是不愛,就是計較,就是不當一家人。
反過來,如果結婚後男人要求女人替自己償還兩萬塊錢的債務,那就是吃軟飯。
03
陪朋友去熟人那買東西,聽到店裡兩個姑娘的談話,A應該是請假出去旅遊了一陣子,才回來上班,可能平時也都是賺多少錢花多少錢。
於是B就好心勸了她一句:
「你也27歲了,說結婚很快就結婚了,該存點錢留著以後用了,賺多少花多少,甚至賺的都不夠花的,以後的日子想怎麼過?」
猜這位27歲姑娘怎麼回?
一個27歲女人的心聲:「我需要存什麼錢,結一次婚什麼都有了!如果找了個條件好的,還能多要彩禮賺一點,就算不賺,房子和車子至少是不愁了。」
你看,生活總是這樣,現實也總是這樣。
同樣是20多歲的年紀,男生不敢有任何的鬆懈,滿腦子都想著如何掙錢,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如果沒有錢,沒有房子,不僅僅是結婚困難,也無法給心愛的女人幸福。
而女生呢?
十塊錢的快餐嫌廉價,三百塊錢的口紅嫌普通,她們可以在大好青春中肆意享受生活,毫無顧慮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等實在是走投無路了,結婚又是一個新的開始,以前怎麼樣都無關緊要,反正有人買單,為自己的行為買單,為自己的放縱買單,為自己的瀟灑買單。
當然我們也不能以偏概全,在這裡也只是說有些情況。
不過客觀來說,這個社會對男人的包容性也是有的,只是想說,如果兩個人真的有感情,都不要仗著被愛而理所當然地享受著一切,感情是相互的,婚姻也是相互的,感受人人都有,有些事情對方雖然不說,但並不代表沒有失望,感受不到。
打著愛情的旗號,偷偷成全自己的私慾,這樣的行為不該有,也不能有,不平等的背後,往往都是私心在作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