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pagnolo已經早在幾個月之前就已經推出了首個12速公路車套件,雖然在更早的時候義大利TISO公司就推出了12速的公路車變速,但是並沒有得到太大的關注。前幾日sram的12速預生產公路車型號也被曝光,基本公路車12速時代已經全面展開,剩下的shimano據說12公路車套件工作也已經接近尾聲。發布12速公路套件也只是時機問題。
對比現有的cp和sram的12速公路車套件,兩者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的最小齒數。Campy的12速套件依然是在之前塔基的基礎之上來設計,所以最小飛依然是最小11t飛輪,sram則不同,使用了類似於eagle套系裡山地車飛輪組上的最小10t的設計。Shimano我猜測應該會用到最新的m9100上的塔基結構,同樣來增加10t飛輪達成12速套件。
就目前結構來看,如果想要製造更小的飛輪片的唯一方法就是減小飛輪片的內徑,sram使用的就是這種縮小內經的方式,M9100也同樣。這也是shimano的新塔基以及sramXD和XDR塔基所提供的功能。所以我覺得的塔基飛輪結構,並不僅僅是為了增加速別的,而更多的是為了增加一個10t的飛輪而做出的妥協。
為什麼?
其實從目前的這幾家的12速套件來看,並不是因為目前的塔基結構無法安裝更多的飛輪片在上邊,因為cp已經在這樣做,而且還是從10速開始就一直這樣。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因為設計思路不同,或者說是一種手段或者實力的展示。
比如,就像各種規格的五通一樣,顯示我具有定製標準的實力,雖然其中也會對性能有一定的提升。早期統一規格的意規和英規螺紋中軸就那麼一無是處麼?壓入的就一定好嗎?那為啥pinarello還在用英規的外掛中軸呢?既然各家都說自己的五通好,為什麼就無法統一規格呢?
如果還要舉例子,從10速過渡到11速的時候,有多少人對自己的塔基和飛輪進行了工具機加工,就是為了以更省錢的方式來安裝新的11速飛輪,而你切掉的也不過僅僅只有1.7mm。
可能你要說這還不夠多麼?車上的空間可是寸土寸金啊。那麼,你這會去看你的公路車飛輪和輪組還有飛輪與車架的距離,你會發現,在現有狀態下,再多個1.7也依然比較寬鬆。
下邊重新說回sram公路車上的的xd塔基,因為就現在xd和xdr塔基來看,兩個塔基最大的區別就是xdr塔基比xd塔基的花鍵口向內長出了1.85mm,僅此而已,而且xdr塔基還是是可以通過增加1.85mm的墊片後,來安裝eagle的飛輪使用在山地車輪組上的。
那麼,為什麼還要有xd這種結構或者shimano的M9100上的那種塔基結構呢?
目前shimano的新的m9100的塔基結構並沒有開放授權,還屬於我讓誰生產誰才可以生產的狀態,而sram恰恰相反,xd塔基不收取任何授權費用別的廠家就可以生產製造,我個人來看也是和兩家在變速器上的市場佔有率以及影響力有一定關係的,雖然號稱三大變速器廠家,但是shimano目前的狀態那絕對是無法撼動的強大,也只有這種狀態才會有這種,有你沒我有我沒你的做法,也是一招險棋,要麼對我粘性更高,要麼就是對我徹底決裂。
從最早sram爆出的單盤系統以及後來的eagle系列,都有點險中求勝的狀態,一方面建立自己的系統,一方面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山地車上sram都一直還是很有優勢的,所以從山地車入手,到把技術延伸到公路車也是比較正常的選擇。
前幾天,新爆出來的12速套件的牙盤使用了一個非標結構的50-37和一個10-28t的飛輪,就可以達到11速上的55-39牙盤配合11-30飛輪的效果。從這也能看到設計思路的不同。
我算是一個比較保守的公路車愛好者,也確實不太喜歡現在sram的這種追求大變速齒比範圍,忽略掉細膩性的設計。山地車還好,放在公路車上是不是合適就要另當別論了。
所以,上邊說到的12速sram原型產品為例,我寧願要一個標準牙盤搭配一個12速的11-30飛輪也不會選一個50-37的牙盤來配合一個10-28的飛輪,從11速到12速,僅僅多出了一個小齒片,而這個小齒片卻出現在了多數人都不希望出現的位置。試問大多數人,55-11的飛輪搭配,有多少人可以用到?或者說有多少機會可以用到。與其增加一個10T的飛輪來達成12速,其實還不如把這個飛輪添加在一個11-30中間的一個你希望的位置。
但是,sram的公路車套件給你的結果是,不僅僅飛輪的齒比是我給你固定好的,而且牙盤的齒比以後我也要給你固定好,這就有點尷尬了。而且從m9100的飛輪來看,估計以後shimano的公路套件也是如此。
就像之前有人給我說什麼,這些東西存在市場已經這麼多年了,他們一定有它們的優勢所在,你不能說他們不好。對,我承認確實有優勢,但是一旦優勢成了強勢以後,你就成了弱勢,以後就不會是你想要什麼,而是我要給你什麼。可能啊,這對於多數的傻瓜消費方式來說,也許會更有優勢,不用再過多的去研究什麼齒比搭配,不要打岔,是過多的,並不是說不用。什麼路況用什麼齒比,只要幾個簡單的組合就可以應付大多數的路況,就像一個普通生,沒有偏科,但是也沒有特別優秀的成績表現。
繼上個世紀90年代campy在山地車市場落敗後就一直沒有再涉足過這個領域,再到幾年前sram在cp和shimano兩家電變夾擊下差點被擠出環法舞臺來看,shimano的影響力不可謂是巨大。
從10速到11速的平穩過渡時,雖然當時就有很多人說10速我覺得就夠用了,11速沒有必要,再到現在12速到來時,我覺得11速就可以了,12速沒有必要吧,這樣類似的聲音。
其實終究12速慢慢還是會成為主流,但是這次你就要站隊了,一旦你選擇了它,如果再想換,成本可就比以前要高多了。12速時代到來了,你想好站在誰的一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