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起航「十四五」 乘風破浪開新局
老師們、同學們、海內外的校友們:
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我謹代表學校向全體師生員工致以新年的祝福!向全校離退休老同志致以親切的問候!向關心支持山西大學事業發展的海內外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謝和良好的祝願!
站在歷史交匯點上,回望即將過去的2020年,這是新中國歷史上、中華民族歷史上,也是人類歷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影響深遠。在危難時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在這極不尋常的年份創造了極不尋常的輝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為美好生活而奮鬥,鼓舞著我們每個人砥礪前行。
面對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百年未有之變局,全校師生在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迎難而上,奮發進取,推動學校改革發展呈現全新局面。
一年來,最令我們感動的是廣大師生在疫情之下有擔當、有作為。我們將應急條件下的疫情防控與常態化防控舉措有效銜接。許許多多幹部職工堅守疫情防控一線,全校師生積極開展網絡教學,廣大離退休教職工積極主動配合,實現「校園無疫情、師生無感染、教研不停步」。2235名學生參與社區防控志願服務。歷史文化學院王思宇同學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願服務先進個人」稱號。物理電子工程學院艾力亞·艾尼瓦爾同學在武漢方艙醫院志願服務長達53天。同學們經受了考驗,收穫了成長,彰顯了青年一代的蓬勃力量。
一年來,最讓我們振奮的是學校學科水平和科研創新能力極大提升。物理學科被青塔「雲數據」平臺列為「最具發展潛力學科」。哲學學科在國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庫成果排行榜中位列第一。環境/生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入選學科增加到4個。承擔重大項目能力明顯增強,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和重點項目、省部級重大項目上均取得了新的進步,帶動了學校科研攻關水平快速提升。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積澱,我們實現了國家級科研大獎的重大突破。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入圍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張靖教授榮獲第二屆「科學探索獎」;錢宇華教授蟬聯「高被引科學家」榜單······等等一系列突破,彰顯了山西大學的學科底蘊和科研實力。
一年來,讓我們十分欣喜的是學校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亮點紛呈。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雲岡學研究的重要指示,成立雲岡學研究院,入選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獲得「1331工程」重點支持;聚焦國家重點關注的量子科技,在量子保密通信、深紫外光源等前沿領域取得突破;聚焦「六新」,與北京大學彭練矛院士團隊合作籌建碳基新材料研究院;利用廢棄礦井籌建引力波大科學裝置,得到山西省重點支持;著眼「健康中國」,組建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研究院,為現代醫藥與大健康產業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著眼「美麗中國」,實現了固廢研發基地等產學研基地高質量運行······等等這些工作成效,表明我們找準了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的著力點。
這一年,讓我們充滿底氣的是學校各項工作卓有成效,辦學活力充分激發。學校堅持黨建引領,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全面推動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為改革發展提供堅實的政治保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跨學科專業交叉融合+完全學分制」改革,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知識需求。7門課程成為國家級一流課程,44門課程評為省級精品共享課程。落實了博士招生「直博制」和「申請-考核制」,獲得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項目149項、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課題38項。學生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獲得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國家級獎項25項。落實人才強校戰略,積極構建引育領軍人才和培育青年人才相結合、全職引進和柔性引智相補充的人才引育體系,新增國家級高層次人才9人,引進高層次人才6人、高水平博士41人。深化國內外交流合作,與北京大學等國內一流大學的對口合作進一步加強,與四所國際知名大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東山校區建設和有關資源配置紮實推進,正式投入使用在望。文明校園、平安校園、文化校園建設成果豐碩,榮獲「全國文明校園」光榮稱號。
一年來,我們取得的成績凝聚著全體山大人的心血和汗水,展現全體山大人不畏艱險,勇於拼搏,越是困難越向前的壯志豪情,同時也離不開廣大校友、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學校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時序更替,華章日新。正向我們走來的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中國號」巨輪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航程,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將迎來建黨100周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創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對高等教育戰線而言,這是巨大的鼓舞,更是殷切的期待。
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在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凝神聚力,奮發進取,向著爭創「雙一流」,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邁進。堅持黨建引領,持續加強黨的建設,為學校改革發展提供堅實的政治保障。加快學科優化調整,以制定實施「十四五」規劃為契機,補齊學科短板,打造學科高峰。大力推進科研創新,面向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實施「13231」科研平臺建設計劃,組建大平臺、產出大成果、做出大貢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強化一流專業、一流課程建設,推動人才培養結構性調整。強化人才強校戰略,實質性打造高質量的人才隊伍。深入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進一步激發辦學活力。籌備120周年校慶,實現東山校區首批師生入駐,推動塢城校區維修改造,彰顯百年學府的文化底蘊。
揚帆起航「十四五」,乘風破浪開新局。讓我們全體山大人以飽滿的熱情揚帆奮進再出發,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高等教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一百周年!
祝願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萬事如意!
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