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時,娘家和婆家,哪個才是你的依靠?

2020-12-22 聽過娛樂

導語:

我們這裡有句老話叫做,天幹不望疙瘩雲,姑娘窮不往娘家行。意思就是:有雲才會下雨,但是大天幹的時候,就是有疙瘩雲,也不會下雨,嫁出去的姑娘窮了落難了,千萬別去求娘家人,去了也只會遭白眼,不會幫你的。

雖然已經成了娘家的客人,但很多女人結婚後還是會經常回娘家走動,那麼當女人有經濟困難時,娘家和婆家哪個靠得住?

張女士:

我是靠娘家兄弟姐妹的,婆家人連一句話都沒有,去年買了一套房子,首付不夠,弟弟知道了直接支付寶轉款給我,妹妹們也都把私房錢給我了,都說大姐這點錢別放心上,有錢了就還沒錢不用還,公婆和姑姐們一句話都沒說,現在努力賺錢還帳,也看開了好多事情,有些人嘴上功夫厲害,平時哄得我們開心,需要幫助的時候就沒聲音了,心疼自己的還是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

李女士

對於我來說,我永遠只對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父母好,別人都是外人,都是假的,一旦離婚,大家沒有成為敵人都算燒高香了,他媽是他媽,我媽是我媽,永遠涇渭分明,那些在婆家卑躬屈膝的,是一廂情願,沒有一個婆婆會對你真心的好,大家互相利用吧了。

萬女士

我現在的觀點是,娘家婆家都不靠,靠自己,爬著也要咬著牙堅持,由於哥嫂遠走他鄉,我自從他們走的那一天,就挑起家的重擔,幫父母處理家中事務,幫著帶侄女,結婚了,還把娘家當做家,把娘家人當做家人,需要錢我出錢,需要力我出力,只知給與,從不索取,婚後把侄女帶到我身邊上學,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吃喝拉撒,書錢學費生活用品我全包,(當然我也考慮婆家的感受,每年都給婆婆買幾次衣服,每次回去都是大包小包的送),哥嫂的事情,都當做自己的事情,他們知道的,不知道的事,我都給辦的妥妥的,去年,就是去年,我老公突然全款買房子,家中周轉緊張,在我哥嫂欠我錢沒還的情況下,我借了我媽媽的錢,還答應一年之內必還清,哥嫂知道後,大鬧一場,嫂子說,我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心寒傷心,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婆婆表面很好,背後與老公說我壞話,挑撥是非,心涼了,我現在最關心的就是三個人,兩個孩子和八十多歲的老娘。

結束語:

有很多良心好的婆家和娘家,一心為你們好的,做什麼事情都很積極,他們很愛你們,也有很多不靠譜的,婆家和娘家,什麼都不幫忙,古人云,種豆得豆,種瓜得瓜,無論是女兒,還是兒媳都是自家人,既然是自家人就不要說兩家話,人為地把人的感情撇開,肯定將人情疏遠。

相關焦點

  • 婆家娘家,哪個才是自己的家
    小玉的丈夫也是,家裡所有的一切支出他從來沒有管過,小玉每次問她他要錢,就只有一句話:沒有,有的時候公婆聽到了也會幫兒子說:我兒子沒錢,你不是自己有錢嗎,你先用自己的吧。可是小玉知道,他哪裡是沒錢,只是他不願意給,丈夫一直做生意怎麼可能沒錢,錢都是公婆給管著而在公婆的心裡媳婦一直是外人,錢如果給了媳婦那怎麼得了,所以他們要把錢給兒子存起。
  • 女人,在婆家和在娘家的區別
    不管你願不願意,大部分女人的生活。都最終走向結婚生子,在婆家生活,這條相同的道路。用我母親的話說:這是所有女人都必須經歷的事情。不然,人生就不夠完美。那麼,問題就來了。女人,在娘家和在婆家生活的時候,有什麼區別?
  • 在婆家和在娘家養胎哪個好?這幾位孕媽說了大實話,值得參考
    那麼,懷孕後在婆家和在娘家養胎哪個好呢?以下這幾位孕媽說了大實話,值得參考。在婆家養胎,雖然不辛苦,但不好意思「懶著」我表妹,懷孕後一直在家養胎,公婆對她特別好,尤其是婆婆天天變著花樣給她做好吃。而且從不讓她做家務,連刷碗、掃地的活都不讓她幹。
  • 婆家娘家,到底哪個才是家?
    我也不能直接跟老爸說,你女兒都嫁人了,她不能總是待在娘家吧,她自己也有家。 站在婆家人的角度上想想,哪有自己家的媳婦整天待在娘家不回去的,何況對你還行,肚子裡還有人家的大孫子。就算人家不說,自己也不能太過於自我,作為一個成年人,總是要兼顧一下兩家人的感受,顧全大局的。
  • 離婚後才明白,娘家並不是女人的避風港,女人要依靠的永遠是自己
    有人說,結婚後,娘家就是女人的避風港。的確,有很多父母在女兒出嫁時,都會囑咐她說,如果在婆家有委屈了,可以隨時回家,父母的家就是你永遠的後盾。可是,在這裡不得不說,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把女兒當成寶,也有一些父母會把這句話根植在心裡: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水。
  • 老婆三番五次給娘家錢,婆家該怎麼辦?
    ,好了,人家長大了掙錢了,你給人家娶走了,花錢在娘家,掙錢在婆家,你怎麼不想想人家養菇涼的虧不虧,你媽,你自己不去慣著不去給錢,要你老婆去做這些,她是你媽生的還是你媽養的呀,到是你自己應該是你媽撿的吧,對你媽好的事都交給別人家的孩子做,你癱瘓了嗎?
  • 女人,你不欠婆家的,但卻永遠欠娘家的
    女人,出嫁之後在婆家是外人,在娘家是客人。這是最近頗為流行的一句話,也是非常現實的一句話。很多女人一直堅信:出嫁之後娘家便不再是自己的家,娘家人也不再是自己的家人,所以出嫁之後的女人應該以婆家為主。畢竟,女人從不欠婆家的,但卻永遠欠娘家的。是誰10月懷胎,吃盡苦頭生下你?是誰給予你生命,讓你來到這個世界?是誰辛苦撫養你,供你讀書,陪伴你成長?小時候,在你生病時是誰沒日沒夜守在你身邊,衣不解帶地照顧你?
  • 婆家娘家——知識也可以改變命運
    張幼儀兒時看到的是父親正直不貪圖祖產,獨自供養十幾個人的大家庭;在學貫中西的哥哥們的交流中,她看到女人也可以「知識改變命運」。這也是她後來能人生大逆轉的重要原因。林徽因和陸小曼接受的都是「新式教育」,但同樣是「新式教育」,實際差得不止兩個北大清華。陸小曼上的是聖心學堂,一所專收法國孩子的貴族學校,我們看看她學了些什麼:除了正常的功課之外,還有鋼琴、美術、騎馬、遊泳、禮儀,為什麼要學這些暱?
  • 婆家娘家,都不是「我們家」
    丈夫很生氣:「你根本就沒把這裡當作家!」「這是你和你爸媽的家,」小安惆悵,「不是我和你的家。」2不知有多少人,把結婚視為婆家對媳婦的「兼併接納」,所以你得學會融入,儘快把自己磨合成大家庭的一份子。因為傳統道德觀裡的「小我」必須順服於「大我」,否則就是自私自利,是不孝和不義的呈堂證供。大家也都理所應當地認為,做妻子和兒媳的,要以婆家利益為重,哪怕代價是犧牲自己、犧牲娘家。之前講過一個故事,主角是一個大家庭中的二兒媳。她和丈夫在省城工作,從地理位置來看,算是獨立於婆家之外。
  • 年夜飯應該在娘家吃還是婆家吃?
    河南地區有一個說法是,結婚第一年女方過年要在娘家過。這是老一輩人的說法。但是各家有各家的過法,這得看夫妻兩人的協商,還要家裡面老人怎麼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吃」早已不是年夜飯的主角,老人們無非要的是一個「團圓」的感覺。
  • 在娘家VS在婆家,看看這個帶娃實錄,說的是不是你?
    文|福林媽咪 那些嫁的不遠的,婆家娘家都在一個城市的寶媽,可能會有一個強烈的感受,那就是在婆家帶娃和在娘家帶娃是完全不一樣的。
  • 過年回婆家還是娘家,這對夫妻的話,最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關於過年回哪個家,papi醬有自己的一套觀點:「我自己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對於你的父母來說,他們的兒子是最重要的,對我的父母來說,他們的女兒是最重要的。所以女婿要不要帶回來,兒媳要不要去,這個是次要的,我們先去陪各自的父母比較好。」
  • 孕期在婆家養胎和在娘家養胎,區別有多大?三位寶媽說了大實話
    那麼有關孕媽安胎,到底是去娘家找親媽伺候更合適,還是在婆家讓婆婆照顧更合適呢?今天我們要談論的話題就是孕期在婆家養胎和在娘家養胎的區別。下面先來聽聽這三位寶媽怎麼說。孕期在婆家養胎和在娘家養胎,區別有多大?
  • 在娘家帶娃和在婆家帶娃的區別,內容過於真實,可以對號入座
    文|福林媽咪那些嫁的不遠的,婆家娘家都在一個城市的寶媽,可能會有一個強烈的感受,那就是在婆家帶娃和在娘家帶娃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婆家,我是會帶娃的全能超人;在娘家,我是啥也不用幹的甩手掌柜~在娘家VS在婆家的帶娃實錄●新的一天,一大早在娘家:
  • 我娘家從沒拒絕過婆家借錢,可娘家急需用錢時,婆婆:不借,沒錢
    阿良和前妻離婚的導火線,就是前妻及其家人忘恩負義:「我雖然不是他們家的上門女婿,但自從結婚之後,我真的為他們家操碎了心。她父母需要用錢,我毫不猶豫給錢。她弟弟妹妹需要用錢,我也從來沒拒絕過。不管他們家哪個人需要幫助,我向來都是第一時間趕到。
  • 剖腹產再孕,婆家在意的是孩子,娘家才在意自己
    然後試探性問我老公,我說假設我現在一不小心又懷上一個怎麼辦,他說那就生下來唄,我說隔得太近不安全,他說現在醫學這麼發達,沒什麼不安全的,又說哪個同事的老婆、哪個朋友的老婆也是大小隔了1年云云,他大概也想要個女兒。我又找我婆婆去問,我婆婆也說,趁年輕懷上了就生下來,再晚幾年懷不懷得上還是個問題,現在難得國家放開二胎,又舉例說誰誰誰想要個孩子一直沒懷上等等。
  • 「我是獨生女,婆家買什麼,娘家也得有一份」丈夫直接和她離婚了
    而于慧知道後,也不依不饒地讓王明給自己娘家買一臺新電視,王明知道嶽父家的電視去年才換的新的,現在又換,完全沒必要。 于慧不答應,說:「既然這樣,那你把買電視的錢折成現金給我,我是獨生女,婆家買了什麼,也得給娘家買一份!」
  • 過來人的經驗:真正聰明的女人,從不輕易幫婆家娘家
    而在這些磨難和挫折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結婚之後與婆家娘家的關係矛盾。身為女兒,嫁為人婦,一邊心繫著娘家,一邊又要維持著婆家,如此的左右為難,如此的艱辛,這便是婚姻當中最大的磨難。所以,作為女人,若是想要避開這樣的磨難,就要懂得做一個聰明的女人,在婆家也好,在娘家也罷,有些事情不該幫忙的就不要輕易幫忙。
  • 為什麼太顧娘家的女人會被婆家嫌棄?這三點原因告訴你答案
    結婚之後,朋友才發現前妻有點太孝順了,孝順的太過了,讓他心裡有怨言,每次前妻回娘家,朋友都會給前妻買一大袋東西帶回去,有吃的喝的,用的,可是前妻還不知足,還要繼續買,這就讓朋友心裡添了個疙瘩一樣。她對自己的行為絲毫沒有感覺到不適,只是覺得自己作為女兒,孝敬父母是應該的,父母以前吃了那麼多苦,好不容易把她撫養這麼大,現在有能力了,理應孝敬父母,可是這些情況下,婆家看來卻是一種過錯。後來兩個人還是離婚了。為什麼太顧娘家的女人,會被婆家嫌棄,這三點原因告訴你答案。
  • 婆家娘家離得近,也是一種幸福!
    最重要的是不能常回娘家看看,但是我現在婚後的生活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我婆家離娘家開車只要十來分鐘的時間就到了。特別近,有事沒事,回家看看,特別的方便!剛結婚那兩年,住在婆家,總覺得特別不適應,所以我經常會三天兩頭的去娘家住一晚,偶爾周末還回去吃頓飯,回味一下家的味道,媽媽做菜的味道!爸爸媽媽有什麼事,打個電話我就可以趕回去!現在寶貝五歲多了,周末的時候我還帶兒子散步過去娘家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