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婆家和在娘家養胎哪個好?這幾位孕媽說了大實話,值得參考

2021-01-21 好孕

文/好孕姐

女人懷孕後,除了驚喜於小寶寶帶來的感動,還要為接下來整個孕期的養胎問題煩惱。畢竟,懷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時間又長,十個月都不得清閒。孕期裡,原本身體就已經不適了,孕媽自然希望心裡能高興一點。所以,在哪裡養胎,由誰照顧,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懷孕後在婆家和在娘家養胎哪個好呢?以下這幾位孕媽說了大實話,值得參考。

在婆家養胎,雖然不辛苦,但不好意思「懶著」

我表妹,懷孕後一直在家養胎,公婆對她特別好,尤其是婆婆天天變著花樣給她做好吃。而且從不讓她做家務,連刷碗、掃地的活都不讓她幹。她特別慶幸自己遇到了一位好婆婆,但同時又有顧慮,她說:「在婆家養胎雖然每天什麼都不用幹,孕期一點也不辛苦,但自己不好意思總這麼『懶著』。」所以,她早上不敢起太晚,吃完飯會主動收拾碗筷,能自己做的事,絕對不麻煩婆婆,就是擔心婆婆覺得自己太懶了。

確實,女人嫁人之後就不能像在家裡一樣,凡事指望父母。因為婆婆畢竟不是親媽,自己懷孕後什麼都不幹,總擔心婆婆有意見。而且,想要跟婆婆關係處得好,兒媳就要好好表現,懷孕也不例外。所以,孕期在婆家養胎的孕媽,都是能自己幹的事,絕不矯情。

娘家養胎,媽媽不拿自己當外人,有好也有壞

我閨蜜,懷孕後一直在娘家養胎,因為公婆還要上班,沒空回家給她做飯。一開始閨蜜覺得在娘家養胎挺好的,想吃什麼就讓媽媽做什麼。在家裡想躺就躺,想睡就睡,想追劇就追劇,不用擔心被說。就算媽媽說了,她也可以頂嘴不聽。但這樣無拘無束的養胎生活,很快就被老媽的嘮叨打破了,她說:「我媽不是念叨我太懶,就是總喊我起來幫她幹活,或者讓我多出去走走。說話做事,一點也不拿我當外人啊。」

對,這一點說的很實在。在娘家養胎,自己太懶毛病太多,親媽會毫不留情地指出來,還會各種嘮叨,有時也會很煩。不過,好一點是吃穿不委屈,想花錢買什麼也不用顧慮太多,畢竟親媽疼女兒嘛。

如果娘家有哥嫂(弟弟弟媳)和小孩,養胎會很不方便

相對來說,很多孕媽應該都更喜歡在娘家養胎,但有一種情況卻很不自在,那就是娘家有哥嫂(弟弟弟媳)和小孩。我鄰居小姑娘,結婚半年懷孕了,之後經常回娘家。但是,她有哥嫂,小侄子不到一歲,正是鬧人的時候,天天吵得她睡不好。而且,因為孕期反應,她很挑食,她媽要幫她嫂子照顧小寶寶,就沒辦法單獨給她做飯,一家人就只好陪她吃清淡素菜,但嫂子還要餵奶,要葷素搭配才好。這樣一來,姑嫂倆自然有矛盾了。所以,她說:「如果家有嫂子,還有小孩,不適合回娘家養胎。」

關於孕期在哪裡養胎,這幾位孕媽說了大實話,值得參考。孕媽們,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懷孕後在婆家養胎,和在娘家養胎有區別嗎?這幾位孕媽說了大實話
    文|好孕姐我閨蜜懷孕後,因為身體原因,一直在家養胎。但是她又不怎麼喜歡待在家裡,因為她婆婆太嘮叨了,而且管東管西,讓她很不自在。所以,只要她老公一出差,她就會到娘家小住幾天。她說:「在娘家,我每天睡到大中午,我媽都不喊我,真是太舒服了。
  • 孕期在婆家養胎和在娘家養胎,區別有多大?三位寶媽說了大實話
    那麼有關孕媽安胎,到底是去娘家找親媽伺候更合適,還是在婆家讓婆婆照顧更合適呢?今天我們要談論的話題就是孕期在婆家養胎和在娘家養胎的區別。下面先來聽聽這三位寶媽怎麼說。孕期在婆家養胎和在娘家養胎,區別有多大?
  • 困難時,娘家和婆家,哪個才是你的依靠?
    雖然已經成了娘家的客人,但很多女人結婚後還是會經常回娘家走動,那麼當女人有經濟困難時,娘家和婆家哪個靠得住?張女士:我是靠娘家兄弟姐妹的,婆家人連一句話都沒有,去年買了一套房子,首付不夠,弟弟知道了直接支付寶轉款給我,妹妹們也都把私房錢給我了,都說大姐這點錢別放心上,有錢了就還沒錢不用還,公婆和姑姐們一句話都沒說,現在努力賺錢還帳,也看開了好多事情,有些人嘴上功夫厲害,平時哄得我們開心,需要幫助的時候就沒聲音了,心疼自己的還是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
  • 女人,在婆家和在娘家的區別
    都最終走向結婚生子,在婆家生活,這條相同的道路。用我母親的話說:這是所有女人都必須經歷的事情。不然,人生就不夠完美。那麼,問題就來了。女人,在娘家和在婆家生活的時候,有什麼區別?一、早上起來的時候女人在婆家的時候,一大早起來就得去買菜。買完菜回來就得給一家子做早餐。而且還得營養齊全的那種。而回到娘家後的女人,不僅不用做早餐,還一覺睡到自然醒。醒了就可以吃到媽媽隨時為自己保溫好的早餐。
  • 就算覺得媽媽照顧比較好,女生也別回娘家養胎,過來人的經驗總結
    家庭和睦,共同努力的結果家裡的氛圍,是由家庭成員共同調節的,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和和氣氣,才能其樂融融,男生大男子主義多一點,在家庭生活中強勢一點,他希望女方能夠在懷孕期間,安心養胎,照顧你,如果在娘家期間出現點意外,自家的先生一定會埋怨的,會說你和你家人不拿孩子當回事,不知道小心,到時候百口莫辯,以後的關係很難維持,誰家孩子誰當寶,懷孕期間萬一發生點什麼事情,娘家家擔待不起
  • 年夜飯應該在娘家吃還是婆家吃?
    河南地區有一個說法是,結婚第一年女方過年要在娘家過。這是老一輩人的說法。但是各家有各家的過法,這得看夫妻兩人的協商,還要家裡面老人怎麼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吃」早已不是年夜飯的主角,老人們無非要的是一個「團圓」的感覺。
  • 在婆家或娘家坐月子,記住這幾大注意事項,順利度過月子期!
    其中坐月子有很多的方式,比如說去月子會所,請月嫂到家裡照顧,或者是去婆家或者媽媽家照顧等等。但是每個方式根據每家的生活情況和自身想法不同,而選擇不同。同樣都會面臨著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那麼如果在婆家或者是娘家坐月子,這幾點注意事項要記住,避免月子期,不開心而留下月子病。
  • 老婆三番五次給娘家錢,婆家該怎麼辦?
    夫妻這對夫妻,平時不怎麼鬧矛盾,而有一件事情很讓他的丈夫頭疼。妻子太接濟娘家了,而丈夫說也不行,不說更不行。他們的一個月工資不是太多,而丈夫的丈母娘幾乎天天給妻子「哭窮」!夫妻而站在丈夫的角度來想並不是這樣的,他想這憑什麼自己要有這麼大的壓力,自己的老婆嫁過來,那就應該是婆家人,娘家人的兒子為什麼不養他們,憑什麼天天在他們哪裡哭窮,感覺妻子一直護著娘家
  • 婆家娘家——知識也可以改變命運
    這也是她後來能人生大逆轉的重要原因。林徽因和陸小曼接受的都是「新式教育」,但同樣是「新式教育」,實際差得不止兩個北大清華。陸小曼上的是聖心學堂,一所專收法國孩子的貴族學校,我們看看她學了些什麼:除了正常的功課之外,還有鋼琴、美術、騎馬、遊泳、禮儀,為什麼要學這些暱?這就是她母親的謀劃了。因為只有陸小曼這一個女兒,找一個前途無量的金龜婿就是她的頭等大事。
  • 婆家娘家,哪個才是自己的家
    小玉到後面也不管老公要錢了公婆她也不怎麼管了, 有的時候公婆想看孫女她也乾脆不帶過去了,現在想玉和公婆關係也很僵。小玉娘家有個弟弟已經成家, 弟媳婦很厲害,很精明的一個人,弟弟很怕老婆,小玉說弟弟沒成家以前她和弟弟的關係很好,有的時候問弟弟借個幾千幾萬的弟弟馬上就打過來了, 現在問弟弟借錢弟弟都是支支吾吾半天,小玉知道弟弟是顧忌弟媳婦,而她也知道弟弟有錢,小玉自己的父母典型的重男輕女,無論她這個做女兒的做的再好,父母的心裡弟弟永遠是最重要的,這麼多年來,自己父母每次生病都是她伺候的最多
  • 過年回婆家還是娘家,這對夫妻的話,最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關於過年回哪個家,papi醬有自己的一套觀點:「我自己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對於你的父母來說,他們的兒子是最重要的,對我的父母來說,他們的女兒是最重要的。所以女婿要不要帶回來,兒媳要不要去,這個是次要的,我們先去陪各自的父母比較好。」
  • 大年初一先回娘家好還是婆家好?聽聽過來人的說法,很有道理
    因為在大年初一小夫妻要考慮到底應該先去婆家還是先去娘家的問題,甚至還有很多寶媽因為這件事跟寶爸產生矛盾吵架,直接影響到了夫妻之間的關係,如果這件事處理不好,那夫妻之後的關係那可就很不好處理了,麗麗跟老公結婚已經兩年了,之前幾年大年初一都是在麗麗娘家過的
  • 懷孕後婆婆讓我回娘家養胎,回來看到門上貼的喜字,我愣住了!
    導讀:懷孕後婆婆讓我回娘家養胎,回來看到門上貼的喜字,我愣住了!我叫娜娜,我和老公是在外地打工認識的,他比我大幾歲,也比我成熟。我看到他的第一眼就喜歡上他了,因為他長得陽光,人也很老實。我的男友也是拉著我的手跟我說不要,還說他是有苦衷的,就在那時候,男友終於願意跟我回去見我父母了,我的父母看到他是農村的並沒有嫌去他,反而覺得他比我大,比我成熟,可以照顧我。父母擔心我嫁過去吃苦,所以就給我買了一個房租,那時候婆家也是給了我5萬元的彩禮錢。結婚之後,婆婆對我也很好,她每次進城都會給我帶很多的蔬菜和雞蛋鴨蛋。
  • 婆家娘家,到底哪個才是家?
    其實我知道,老爸意思是想讓小妹在家裡跟我們在一起,但是我覺得這不是很符合現狀,妹夫在我家的時候,總感覺他在催促小妹走,一可能是他回去還有事忙,再者他當然希望回他家。 我也不能直接跟老爸說,你女兒都嫁人了,她不能總是待在娘家吧,她自己也有家。 站在婆家人的角度上想想,哪有自己家的媳婦整天待在娘家不回去的,何況對你還行,肚子裡還有人家的大孫子。
  • 農村女孩出嫁後,戶口是留在娘家好,還是遷移到婆家好?
    不過現在很多的農村女孩結婚後,卻不會遷戶口,還是留在娘家的。那麼戶口是留在娘家好,還是遷移到婆家好呢?農村女孩出嫁後,戶口是留在娘家好,還是遷移到婆家好?對於農村女孩出嫁後,到底遷不遷戶口,可以說這都是自願原則的,是不會強制要求的。至於說到底是留在娘家好還是婆家好,主要還是看農村姑娘具體的情況的。
  • 婆家娘家,都不是「我們家」
    「這是你和你爸媽的家,」小安惆悵,「不是我和你的家。」2不知有多少人,把結婚視為婆家對媳婦的「兼併接納」,所以你得學會融入,儘快把自己磨合成大家庭的一份子。我覺得這種觀點很扯淡。因為傳統道德觀裡的「小我」必須順服於「大我」,否則就是自私自利,是不孝和不義的呈堂證供。大家也都理所應當地認為,做妻子和兒媳的,要以婆家利益為重,哪怕代價是犧牲自己、犧牲娘家。之前講過一個故事,主角是一個大家庭中的二兒媳。她和丈夫在省城工作,從地理位置來看,算是獨立於婆家之外。
  • 婆家VS娘家:今年你回誰家過年?聽聽過來人的回答
    然而這大過年的,有一個問題卻不能年後再說,那就是:今年你回誰家過年?通常情況下過年是要回婆家的,但是現在在80、90後中,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這讓這道選擇題變得更加難做。一想到在過年闔家團圓的喧囂聲、鞭炮聲裡,只有父母二人孤單相伴,電視裡的歡歌笑語更襯得父母二人老邁的背影令人心酸。那麼,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呢?我們一起聽聽過來人的回答。
  • 女兒在婆家所有的尊嚴其實都是娘家給的
    婆婆淡淡地回一句:「不是每家都和你們家一樣,不把女兒當回事。娘家欠你的,你不要到婆家來討要。你想要更多房子,就去娘家爭。在我們家,兒子女兒是一樣的。」當初被娘家用幾床棉被打發出來的兒媳,一下說不出話來。因為她知道一旦爭下去,婆婆真有可能把她趕出去。而比起融不進去的婆家,更可悲的是,她還有一個回不去的娘家。
  • 過來人的經驗:真正聰明的女人,從不輕易幫婆家娘家
    而在這些磨難和挫折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結婚之後與婆家娘家的關係矛盾。身為女兒,嫁為人婦,一邊心繫著娘家,一邊又要維持著婆家,如此的左右為難,如此的艱辛,這便是婚姻當中最大的磨難。所以,作為女人,若是想要避開這樣的磨難,就要懂得做一個聰明的女人,在婆家也好,在娘家也罷,有些事情不該幫忙的就不要輕易幫忙。
  • 為什麼太顧娘家的女人會被婆家嫌棄?這三點原因告訴你答案
    結婚之後,朋友才發現前妻有點太孝順了,孝順的太過了,讓他心裡有怨言,每次前妻回娘家,朋友都會給前妻買一大袋東西帶回去,有吃的喝的,用的,可是前妻還不知足,還要繼續買,這就讓朋友心裡添了個疙瘩一樣。她對自己的行為絲毫沒有感覺到不適,只是覺得自己作為女兒,孝敬父母是應該的,父母以前吃了那麼多苦,好不容易把她撫養這麼大,現在有能力了,理應孝敬父母,可是這些情況下,婆家看來卻是一種過錯。後來兩個人還是離婚了。為什麼太顧娘家的女人,會被婆家嫌棄,這三點原因告訴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