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是第一次介紹Access,有小姐姐問我:你還會Access啊?我暗暗吸了一口氣。然後又有個小姐姐跟我說,除了第一趴其它基本都沒看懂,心情再次驟降至冰點;最後再看看閱讀數據,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言歸正傳,大概可以知道Access的使用普及是遠遠不如Excel的,對於Access的認知多少也是有「偏見」的,當然也可能是文章寫的不好。其實,Access使用起來真的不難,不難,不難。另外,正如昨天說的,其存在即有合理性,Access的很多功能還是非常實用的。
接著昨天的內容繼續,今天介紹Access數據表的基礎操作——數據的導入與導出。如果不願意看文章的也可以看視頻,不過時間有點略長。
▍創建一個Access資料庫
打開Access程序以後,首先需要新建一個「空白資料庫」,因為所有的對象是基於資料庫來管理的。「表」就是資料庫最基本的對象。
▍創建Access資料庫表
創建表有多種方式,其一是直接先創建一個空白表,設計好表的欄位和數據格式,然後錄入或者導入數據;其二是直接從外部獲取數據,導入到資料庫直接生成一個新的表;除了這兩種基本方式以外,還可以通過查詢的方式創建一個新表。
首先演示一下如何創建一個空白表。
在功能區「創建」中,選擇創建「表」即可。
右擊創建的新表,以「設計視圖」模式打開表,接下來就可以對欄位進行管理。以下面的截圖為例,可以看到增加了三個欄位,並且為每個欄位指定了數據類型。在Excel中,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忽略或自動糾正數據類型的影響,但是在Access中相對來說就會更嚴格一些。
▍直接導入外部數據到Access
在選項卡「外部數據」中,選擇「新數據源」,就可以選擇指定的數據文件類型,從外部直接導入數據。Access支持的導入文件類型是比較多的,其中包括Excel,以及其它的資料庫等。以Excel類型為例:選擇Excel類型以後,可以直接選擇對應的文件,然後有三種導入方式可供選擇。
第一種方式就是導入以後,直接在ACCESS中創建一個新的表並存儲在資料庫中。第二種方式是將導入的數據追加的原有的表中,要求是導入欄位必須和原表對應。第三種方式是以連結的形式將Excel數據納入到Access資料庫中管理。
最後完成數據導入後會有提示,是否保存導入步驟,也就是剛才一系列的設置和操作。這個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選擇保存的話以後就可以按照已經設置的規則,直接一鍵導入數據即可,就沒有必要逐步的設置和選擇,前提是周期性重複操作的才比較適用,如果每次導入的數據格式,文件名稱、路徑都不一樣就沒有必要了。
追加數據的步驟和直接導入數據是一樣的,差別就在於:追加導入的數據和原有的格式、欄位需要是一樣的。
以連結的形式導入數據步驟也是類似的,只是數據導入後,是以連結外部Excel文件的形式存在的,雖然可以打開、引用數據,但是不能直接修改原始文件。
右擊連結表可以看到,除了常規的操作以外,另外還有對表連結的管理,以及轉換為本地Access數據表的操作。
導出數據操作相對就比較簡單,右擊指定的表,在快捷功能區中「導出」選擇對應的目標格式即可。大多數情況下,選擇導出為Excel是最常見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