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喪偶式育兒」這個詞很火,一般指的是爸爸缺席孩子的教育,讓媽媽一個人肩負重任。其實從兒童教育的角度出發,爸爸對孩子的陪伴非常重要,至少有以下這四大好處,是媽媽代替不了的。
爸爸對孩子的影響
一、影響孩子性別角色的形成
研究表明,爸爸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在與母子互動形成對比和互相襯託時,有助於孩子理解男性女性的作用和角色。如果爸爸沒有參與,男孩的男性特徵和女孩的女性特徵都會由於缺乏鮮明的對比而被削弱。在4歲之前不與爸爸住一起的男孩,在性別角色上傾向於女性化。同時,在早期階段失去父愛的女孩,在女性角色形成方面也會受到影響。
二、影響孩子個性品質的形成
因為爸爸引導孩子們參加的遊戲通常是體育技術類和智能類遊戲。爸爸大多以其固有的男性特徵(例如獨立性、合作性、進取型和自信心)影響孩子。他們的熱情、大方、敢於冒險以及勇于堅持等特點,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模仿和學習。這與孩子從媽媽的性別特徵中獲得的照顧他人、同情、溫柔和善良的微妙影響相結合,為孩子形成了更完善的個性基礎。
三、影響孩子認知的發展
孩子們經常從媽媽那裡學習語言、生活知識或物品的使用等知識,而爸爸們經常通過運動操作,例如修理汽車、機械、使用工具和園藝,使孩子對動手操作更感興趣,激發了孩子們的探索精神、想像力、創造力和對知識的渴望。研究發現,爸爸與孩子互動的數量與孩子的智商呈正相關(也就是說,互動越多,孩子的智商就越高)。這項研究還發現,在早期失去父愛的男孩,在其認知模型中傾向於女性化。
四、對孩子社會行為的影響
父親和孩子為伴,可以擴大孩子的社交內容和活動範圍,並影響孩子的社會興趣和需求。這有助於兒童積累社交經驗和社交技能。爸爸引導孩子們玩耍,並與他們經常互動,激發孩子們的積極反應和興趣。這種互動的一個重要特徵是,雙方之間更加平等並且相互交流,這樣孩子不僅學習了行為準則,還學習了許多社交技巧。
爸爸們的力量是如此強大,真的應該充分認識到履行父親責任的重大意義。
那麼,爸爸該如何表達這種父愛呢?
一、付出時間相處
爸爸每天至少要花20到30分鐘來關注和參與孩子們的活動,即使是向孩子講個故事、打嗝積木或幫助孩子洗澡,甚至有時無法按時回家,打個電話和孩子說幾句話都行。不要小看這幾分鐘的時間,這會讓孩子感到父親的愛的存在。此外,爸爸還應參加孩子的遊戲活動,成為孩子的重要遊戲夥伴。孩子的記憶存儲著爸爸與他在一起的時間,不僅可以感受到父親的愛,還可以通過爸爸的情感、智力和氣質等方面的影響,來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二、愛要讓孩子知道
要知道,在外面賺到的錢再多,也比不上在家帶娃的辛苦,而且再多錢也換不來跟孩子共度的天倫之樂。實際上,在現代社會中,只要收入來源穩定,生活就不會有多少困難。但是,除了適當的物質生活條件之外,如何使孩子獲得最適當的教育,並在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中快樂地成長是每個父母都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爸爸應該更多地親吻、擁抱和撫摸自己的孩子,這樣他們才能始終感受到爸爸愛的溫暖。
三、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作為爸爸,應該尊重孩子的個性,客觀地認識和對待孩子的長處和短處,幫助孩子相互學習長處,樹立信心和勇氣。不要總用父親的權威來命令和約束孩子,迫使孩子按照成年人設計的標準發展。
四、了解、分享孩子的感受
儘管寶寶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但他們仍然可以通過手勢和聲音表達自己的感覺和要求。像成年人一樣,孩子也會抑制不良情緒。當他們不斷處於惡劣的環境中時,不良的情緒也會滲入幼小的心靈中,並可能引起身體上的不適甚至疾病。因此,爸爸應該理解並與媽媽分享孩子的需求和感受,避免孩子感到孤獨和無助的感覺。
總之,想要孩子健康的成長,爸爸的陪伴絕對不能缺少哦。
今日話題:你家的那位有沒有經常陪伴孩子呢?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